據委內瑞拉《委華報》報導,在委內瑞拉僑界的一些重要活動中,人們經常可見到一位年輕漂亮、多才多藝的女士當主持人和翻譯。她能講一口流利的西班牙文、英文、普通話和粵語,她翻譯水平很高,多為直譯,因此,僑社、中國大使館和中資公司在很多活動中都喜歡找她翻譯。她笑容燦爛,待人和藹,彬彬有禮,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就是委內瑞拉《南美新知》雜誌總編輯餘欣女士。近日,《委華報》記者專訪了這位年僅二十八歲的委內瑞拉華人才女。
成長之路始於良好的家庭教育餘欣1979年2月出生於廣東佛山,父母親都是文藝工作者。父親餘騰波祖籍汕頭,出生於柬埔寨。新中國成立後,他毅然返回祖國求學,1968年畢業於廣東省藝術專科學校,是當年佛山地區歌舞團一位出色的舞蹈教練。母親鄭小平,恩平人,是佛山地區歌舞團女高音獨唱家,197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廣州市音樂專科學校(現為著名的「星海音樂學院」)獨唱演員進修班。後一直是是佛山市歌舞團知名女高音歌唱家,她的一曲《愛民橋》當年為廣東省電臺錄播,紅遍南國。
生長在音樂之家的餘欣,從小便受到家庭的薰陶,喜愛音樂和舞蹈。兩歲半,聰明靈巧的餘欣就會唱歌和跳舞。上幼兒園時,餘欣就學會朗誦詩歌。五歲,餘欣在法國的小姑給她買了一臺電子琴,餘欣就開始學彈琴。
餘欣剛出生六個月時就當過一次「小明星」。當時,佛山婦幼保健院印一本保健常識小冊子,找曾經在該院分娩的鄭小平和她女兒做封面。就這樣,呀呀學語的六個月大的餘欣就奇蹟般地變成了「封面之星」。在餘家府中,記者看到了這本保存二十八年的小冊子還十分完好。餘欣父母愛女之情由此可見一斑。
上小學時,餘欣學習成績優異,愛好廣泛。她除彈琴外,還喜愛畫畫,1987年,八歲的餘欣就代表廣東省佛山市青少年文化宮蓓蕾藝術中心赴北京參加中國文化部舉辦的梅蘭杯全國少年兒童書畫大賽,她的畫作《早晨》獲獎。
父親餘騰波說:「對於孩子的愛好與興趣,我們做父母的,千萬不要潑冷水,要順其自然,多鼓勵,積極引導,不要設框框,讓其自由發展。要做到這一點,父母親就必須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才能和孩子一起討論她所感興趣的或者學習上所碰到的任何問題。」除了課本外,餘欣還如饑似渴地博覽群書,獵取各種課外知識。星期天,餘欣成了書店、圖書館的常客。她的零用錢全部用於購買書籍和訂閱少年報刊。「我喜歡看書,也喜歡看報紙和雜誌。」餘欣笑著說,「一天不看書,我就吃不香,睡不著。」
1990年,十一歲的餘欣隨父母一起移居委內瑞拉,在瓦倫西亞繼續其學業。
來委後,餘欣刻苦攻讀西班牙語和英語。鄭小平說,餘欣學習西班牙語很用功,為了學好「r」「rr」這兩個捲舌顫音字母的發音,每天一回到家裡就拿水來漱口,嘰哩咕嚕苦練發音,鍥而不捨。就這樣,勤奮好學的餘欣只用幾年時間就精通了西班牙語和英語,令人刮目相看。
與此同時,餘欣還不遺餘力地學習中文,她千方百計地搜集各種中文書籍來看,還上網尋找浩如煙海的中文資訊充實自己,擴大視野,增長學識,努力提高自己的中文水平。
社會的磨練造就「才女」在瓦倫西亞,餘欣可說是一位家喻戶曉的華人才女。她通曉西語、英語、中文、粵語和恩平話等多種語言,才華橫溢,是華人子女中的佼佼者,受到華人僑界的器重和賞識。每當華人舉行重要活動時,大多會請餘欣出面擔當主持人和翻譯。餘欣也勇於擔重擔,盡職盡責為華人僑界出力,服務僑社,受到僑界的好評。
餘欣最早擔任主持人和翻譯,是2001年應《委華報》社長吳景、常務副社長甄柱景之邀出面主持本報舉辦的華人卡拉OK大賽。主持卡拉OK大賽,除了要有較好的口才外,還要具備歌曲音樂知識。具有音樂天賦的餘欣,將其特長發揮得淋漓盡致,把卡拉OK大賽活動主持得有聲有色,一鳴驚人。之後,一些政府代表團以及歌舞團等來瓦倫西亞訪問、演出,都由余欣出面擔任翻譯。
最讓餘欣有緊迫感的一次活動是2005年加省華人雜貨同業商會的會慶。她晚上11點鐘才收到中國駐委大使居一傑的講話稿,滿滿五頁紙,要她譯成西班牙文,並列印好,第二天一早還要趕上大會做發言翻譯。為了保證商會會慶的順利召開,她連夜趕譯到天亮,一夜都沒合過眼。第二天一早又趕往商會,參加接待和翻譯工作。她如此辛勤工作,都是一心為了僑社這個大家庭。
2005年委內瑞拉首屆華裔小姐選美大賽是餘欣參加的最辛苦的一次活動。她是這次大賽的司儀和培訓參賽華裔小姐的教練以及華裔小姐比賽的舞臺導演和整臺晚會的音樂編排工作。為了這次大賽,餘欣做了很多煩瑣而細緻的工作,付出了很大心血。比如,對不合身的旗袍,餘欣主動拿回家,幫小姐們剪裁修整。背景音樂「茉莉花」只有三分鐘長,而21名小姐走完臺步則要10分鐘,餘欣便想辦法用電腦把音樂串聯起來,滿足了走臺步的要求。她還親自負責選美評委的評分小冊子的設計工作。通過主持這次選美大會,餘欣得到了一次難得的鍛鍊,收穫很大。選美大賽的成功舉辦也大大提高華人華僑的聲譽,為華人爭了光。
餘欣不僅在華人僑社是個名人,在當地老外社會也小有名氣。2006年10月,卡拉沃沃省最美麗小姐選美會(El RostroMásBello de Carabobo)二次邀請餘欣擔任選美評委,並參加老外的選美頒獎晚會。
高超的翻譯水平、負責任的工作作風,使餘欣贏得了「華人才女」、「華人第一翻譯」的美名。對餘欣的翻譯水平,居一傑大使大加讚揚。居大使說,如果餘欣願意的話,他會推薦她為查維茲總統當翻譯。如今,餘欣是華人社會、大使館、中資公司、老番社會都公認的「最佳女翻譯」。
此外,餘欣還樂於助人,凡僑胞要求翻譯一些移民、保險、公證、合同等文件,她都有求必應,免費為僑胞服務,在僑界有口皆碑。
創辦《南美新知》 鋒芒初露從小喜歡讀書、喜歡看雜誌的餘欣,今年三月與家人一起創辦了委內瑞拉第一份中西文雙語全彩色版雜誌《南美新知》,為旅委華人華僑增添了新的讀物,豐富了華人華僑的文化生活,受到僑界的好評和熱捧。目前,《南美新知》剛出版二期,就一刊風行,走俏委國。餘欣憑藉全新的《南美新知》雜誌涉足傳媒,一炮打響,被僑界譽為一顆冉冉上升的「傳媒新星」。
是什麼原因促成餘欣創辦《南美新知》的呢?餘欣介紹說,原因有三個:首先,她從小就喜愛看雜誌,來到委國,她看雜誌的習慣一點也沒有改變。香港和大陸出版的雜誌,她都經常到唐人商店買來看,委國的雜誌她更喜愛。她很早就有自己辦一份雜誌的念頭。其次,她丈夫一次到巴拿馬參加一個選美活動,帶回來一本選美的雙語宣傳小冊子,是全彩色的,圖片很美,很有欣賞價值,對餘欣有很大的啟發作用。她想,人家巴拿馬這麼一個小國都有這麼好的雙語宣傳小冊子,我們委國也可以辦一份全彩色的雙語雜誌啊!第三,餘欣經常看到身邊的不少人華人第三、第四代看不懂中文報紙,看中文報紙只是看看圖片,不明其意。當地老番更不懂看中文報紙,見到中文報紙上有查維茲的照片,老番就問餘欣:查維茲總統在做什麼?她在為老番解說之餘,捫心自問:我們能不能辦一份中西文的雙語雜誌,讓這些不懂中文的華人後生和老番看我們的雜誌,了解我們中國,這不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嗎?餘欣的這個想法得到了丈夫的大力支持,丈夫甚至願意放下正在經營的生意來全力協助餘欣,他們經過再三考慮,並徵求有關人士的意見,就下決心創辦一份全新的全彩色版雙語雜誌——《南美新知》。
功夫不負有心人。三月份,《南美新知》以全新的面孔問世,令人耳目一新。餘欣說,現在首期的《南美新知》基本售完,第二期銷售比第一期更好。「想不到銷路會那麼好,我對《南美新知》充滿信心。」餘欣高興地說。
談到辦刊的思路,餘欣說,《南美新知》將刊登以中委新聞、人物、專題、文化、旅遊、生活時尚等為主要題材,現在是月刊,以後將改為半月刊。對象主要是閱讀中文有困難的華裔讀者和對中國文化有濃厚興趣的委國讀者。我們期待這本用中西語刊發的雜誌,使出生在委國的華裔和委國人對中國文化有更深了解,為弘揚和傳播我們悠久的中華文化,促進中委兩國的文化交流,增進中委兩國人民的友誼,搭建一個溝通的平臺。
餘欣說,「我是一個做事追求完美的人,既然下決心辦雜誌,就要把它辦好,辦好看。不但要為讀者服務,更要為讀者負責。雖然,這樣我的工作量會很多,會很辛苦。但我覺得值得。每當一期新的雜誌印出來時,我的心才會得到寬慰。因為這是我用心奉獻給讀者的讀物。」
餘欣說,根據讀者的反饋意見,雜誌今後將增加四個方面內容:一是委內瑞拉的新聞,包括華人社區的重要活動,要圖文並茂反映僑界的動態;二是增加委國的旅遊景點、名人和明星內容;三是增加中國歷史、名人小故事;四是增加為僑服務的內容,比如增加學習西文的文章,引導僑胞學習西文。
餘欣透露,《南美新知》第三期將刊登「怎樣學習西班牙文?」「學習西班牙文與英文有什麼區別?」等有關學習語言的文章,相信對學習西語的僑胞會有所幫助。此外,《南美新知》還將加強與讀者的互動和溝通,計劃搞一次讀者見面會,還計劃搞一些體育比賽活動,讓讀者充分參與。(委內瑞拉《委華報》記者激浪莫成雄)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趙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