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華人家族:三代人的變遷(圖)

2020-11-2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裡約熱內盧7月23日電 題:巴西華人家族:三代人的變遷

  中新社記者 歐陽開宇

  「你希望巴西隊勝,還是中國隊勝呢?」

  裡約熱內盧著名的科帕卡巴納海灘,正進行著世界軍人運動會中國和巴西的沙灘排球決賽。面對記者的問題,艾麗西亞把頭偏向一邊,頑皮的做了一個鬼臉。

  艾麗西亞和她的爺爺奶奶從數百公裡外的聖保羅趕來觀戰。爺爺奶奶是華人面孔,而艾麗西亞則是棕發的巴西小姑娘。

  「你好,很高興見到你!」看到一位中國記者坐在爺爺石淦旁邊,艾麗西亞笑著用中文問候。

  石淦說:「我的孫女很熱情。不過她的中文不會講太多。在這裡興起漢語熱之前,她和許多巴西人一樣,只會說『你好』和『謝謝』。」

  石淦出生在廣東東莞,高中畢業後移民到巴西,並在聖保羅成家立業。50多年過去了,現在,石淦已退休,兒子打理著家族企業,孫女艾麗西亞也讀高中了。

  巴西的華人並不算多,官方統計有20萬左右,且大多定居在聖保羅。而50多年前,當石淦從家鄉坐了5天飛機踏上這片南美土地時,巴西的只有500名華人。

  「剛來時感覺很孤單,不懂葡萄牙語,在街上碰到中國人就像親人相逢。」石淦說,那時在巴西華人交往的範圍也很小,他們在這裡做一些小本生意,「生活比較艱難」。

  石淦的企業也是從小作坊做起的。到了80年代中後期,隨著來巴西的華人越來越多,「路子寬了」,石淦的生意也漸漸好起來。

  「我兒子正趕上了這個時候,開始幫我打理生意。」石淦說。同時,華人也開始融入當地生活圈子。期間,石淦的兒子還把巴西媳婦帶回了家。

  如今,他的家族企業已經涉足多領域,在東南亞還有分廠,兒子成為當地有名企業家,公司經營日漸紅火。

  「現在,有許多華人企業在電子、汽車、礦產方面都做得很成功。」石淦還借巴西首富巴蒂斯塔的話說,就連巴西10歲的男孩都明白,學習漢語將來可以在中國的公司工作,並可以在同別人的競爭中佔據語言優勢。

  「我的孫女就是前幾年開始喜歡上中文的。」石淦說。

  經商的成功,也使華人成為匪徒搶劫的目標。石淦指著手上戴的表說:「這已是近幾年來我戴的第九塊表了。一塊新表戴不久後就會被搶走,沒辦法,只能戴便宜一點的。」

  比起劫匪,已74歲的石淦更在乎一些「國家大事」,他拿眼前的比賽舉例說,巴西舉辦世軍會就是為了給2016年奧運會做預演。而交通是辦好奧運會面臨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巴西交通部門近幾任負責人都爆出嚴重腐敗,「這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

  「巴西已經有華裔議員了,一些問題不好解決,何不讓華人試試。」石淦如是說。

相關焦點

  • 美心家族的大小姐和富三代,顛覆了你所知道的家族傳承
    雖然已不再直接參與家族生意,她卻仍然遭到了亂港分子的輪番攻擊,其家族經營的美心集團亦被號召抵制。作為在香港回歸之前就親內地的企業,美心集團長期以來的「愛國愛港」成了一些示威者手裡的「把柄」。這些人的意見,顯然不能代表750萬香港人。那些有組織、有預謀的暴力事件,也從未被全港市民所允許。
  • 香港六大家族正式告別一代管理 二代三代上位各顯身手
    對此,香港六大家族正式告別第一代管理,轉交正值中年的二代,甚至三代成員也已嶄露頭角。   香港富一代:全面交班 儘管李嘉誠有兩子,但一直對外很明確確立長子接班家族主要產業,更在2012年,李嘉誠將三分之二家族信託分配給李澤鉅,令其掌控市值超過8500億港元,涉及22家上市公司,其名下資產超過2900億港元,超過其父李嘉誠,一躍成為華人新首富。李澤鉅於1985年加入長江實業,30個年頭的歷練,已讓其成為家族名副其實的接班人。
  • 中國家族辦公室:一份針對資產過了10億美金的頂級華人富商的調查問卷
    而近幾年,該行業的一個最大增量是:全球科技公司的估值快速增長,許多人開始擁有被新創造出來的財富,這也使家族辦公室在全球變得更加的普遍。  成立拓撲華人家族傳承基金之前,王海對家族辦公室有頗多研究。根據王海的介紹,家族辦公室主要有三個功能:  第一個功能,涉及了財富的「所有制」問題,也就是:設立家族信託。但這其實是一個法律結構上的東西。
  • 中國家族辦公室:一份針對資產過了10億美金的頂級華人富商的調查...
    根據王海的介紹,家族辦公室主要有三個功能:第一個功能,涉及了財富的「所有制」問題,也就是:設立家族信託。但這其實是一個法律結構上的東西。讓我們以A家族為例。比如說,A設立了一個家族信託,然後,A把所有錢捐給這個信託。同時,這個信託的最終受益者由A來指定,比如指定給A的女兒或孫女,或A的第三代。
  • 巴西華人華僑青年聯合會慶成立十周年
    圖為周海軍向巴西老人院和慈善機構捐款。(巴西南美僑報網)   中國僑網12月3日電 據巴西南美僑報網報導,當地時間12月1日晚,巴西華人華僑青年聯合會成立十周年慶典在聖保羅舉行,中國駐聖保羅總領館領僑處主任李鵬宇、僑務領事張於成,巴西華人協會會長張偉,裡約華聯會會長徐宗彬,巴西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王俊曉
  • 中國唯一一個富過15代的家族,家訓只有30字,卻讓家族富了幾百年
    中國有句老話叫:「窮不過三代,富也不過三代。」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有一個家族,富過了15代。而這個家族能富15代的秘訣,只有30個字。幾百年前,江蘇蘇州有一個名門望族——貝氏家族。元朝末期,各地戰亂不斷,百姓流離失所。
  • 三大香港超級富三代,95後的她,21歲才露真容,爺爺曾是華人首富
    一個豪門家族的崛起,離不開第一代人的奮鬥拼搏,俗話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一代謝幕之後,進行權力的交接,後代掌權,從而出現了富二代、富三代,甚至是富四代。然而,「富不過三代」的魔咒,一直存在於豪門之中,當然也有豪門打破了這一魔咒,比如香港的四大家族。在香港,四大家族的地位頗高,他們的家族財富不菲,令人仰望,而如今四大家族的第一代,都已經退居幕後了。
  • 香港最低調富三代:坐擁15625套房子,外公是李嘉誠之前華人首富
    這個富三代他就是會德豐集團董事長吳宗權。在香港,人們能買套小房子就算不錯了,蔡少芬就是最好的例子。在一期綜藝節目中,當觀眾看到蔡少芬家的「豪宅」時,無論是客廳,還是臥室,都給人一種很狹小的感覺。蔡少芬和她老公,兩個人都算娛樂圈的明星,平常收入肯定也不錯。但是,看到他們家的「豪宅」,不少網友表示,這真的太小了吧,感覺只有80平……最近,在香港的一項調查中。
  • 老中青三代華人華僑的馬達加斯加故事
    > 當國歌在遙遠陌生的印度洋海邊小城響起  老中青三代華人華僑的馬達加斯加故事
  • 香港最神秘的富三代,被家族隱藏了十幾年,未來將繼承5千億家產
    許多人都知道何鴻燊有一個神秘的兒子何猷佳,這個兒子到底在哪裡,至今外界都說不清楚,而何家自己則從來不談論這個小孩子。有人說這個孩子身體不好,於是被何家藏起來了。也有人說這個孩子已經夭折了,反正是眾說紛紜。其實香港還有一個神秘的富三代。這個富三代就是李長根。
  • 古語云:「富不過三代」,財富在古代社會為什麼很難代代延續?
    「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對於這一句經典名言,相信大家都非常熟知,似乎古人用深刻的智慧向我們解釋了社會貧富變遷的規律。關於窮不過三代,其實很好理解,因為窮了三代,那麼到後來也就找不到妻子延續後代,所以就斷了血脈。那麼富不過三代到底是什麼道理呢?
  • 泰國首富家族要來A股,低調的第四代更讓人好奇
    作為泰國的首富家族,目前正大集團掌門人謝國民與3位哥哥在泰國福布斯十大富豪榜中直接霸佔了四席,另有5位家族成員則進入了泰國福布斯富豪榜前30名。整個家族成員的財富值總額早在2017年就已超過300億美元,是名副其實的「富可敵國」。
  • 《矽谷是個什麼谷》:第一代華人技術移民的十年沉浮
    8月12日晚,由灕江出版社出版的,描寫中國第一代技術移民生活點滴的小說《矽谷是個什麼谷》在北京駒然書舍正式於讀者見面,作者虎皮媽為讀者講述了新書的創作過程和矽谷生活,並分享了有關海外生活的經驗。書中描寫了張思禹、程悅欣、林銳、鄭懿、胡金柱、郝會會等6位青年在美國矽谷的打拼經歷,他們中間有技術工程師,有生物學博士後,有法律精英,有房產銷售……不同角色的6個人所經歷的經融危機、身份困擾、失業、海歸、創業、歸海,大家在不知不覺中,熬成了平凡而又真實的矽谷人,故事裡有大時代的驚濤駭浪,也有小人物的命運抉擇。
  • 巴西首位華裔將軍:感謝流淌著中國人的血(圖)
    在不知情者的眼裡,72歲的李安尼就是位普通的巴西老人。  然而在知情人眼中,李安尼絕不像他的外貌那樣平凡。他不僅有著1/2的華人血統,更是巴西的首位華裔將軍。  在肩章上再添「一星」  8月下旬,李安尼來到北京。這位已經榮休的三星中將,仍在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勤勉於社會工作。
  • 一家三代因遺傳性視神經萎縮13人失明
    安義縣有這麼一個家庭,由於遺傳性視神經萎縮,一家三代有13人眼睛失明,但他們仍頑強和命運抗爭。他們的生存狀態打下了不同的時代烙印。  ●三代13人失明  在安義縣石鼻鎮對門村吳門小組,吳家省一家是老少皆知的特殊家庭。一家三代20多口人中,有13人是先天性視神經萎縮患者,都在17歲之後失明。
  • 堪稱最被低估的富豪,家族已富了5代
    關於何鴻燊的葬禮,許多人都在好奇,何鴻燊家族為何不邀請李嘉誠、李兆基為何鴻燊扶靈,而是邀請了李國寶跟胡應湘。胡應湘不少人應該熟悉,他雖然不是最頂級的富豪,但卻是對內地貢獻最大的香港富豪之一,可以說成就僅次於霍英東。那麼李國寶又是誰呢?他為何有資格為何鴻燊扶靈呢?李國寶是香港東亞銀行的主席。東亞銀行是香港歷史最久影響最大的銀行之一。
  • 老中青三代華人的馬達加斯加故事:艱守與傳承(圖)(二)
    來自山東的王素梅女士正在看一塊法國人擁有的土地。「很多人告訴我收購成功後搞房地產開發,來錢快,容易成功。但我還是想辦學校,因為我還是想做一些我愛做的事。」王素梅說。王素梅女士2005年來到馬達加斯加。那時,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大量中青年華僑華人來到馬達加斯加創業。「來馬國生活一段時間後,我們一些華僑華人擔心自己的孩子慢慢忘記了中文,於是產生創辦一所學校的想法。
  • 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貝氏家族傳承十五代,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定律?
    中國人常說:富不過三代。上一輩白手起家、艱苦創業下一輩老成守業,努力維持第三輩吃喝玩樂,坐吃山空。我的一位伯伯當年下海潮時進入了能源行業,賺得盆滿缽滿,還囤積了不少土地,但獨生子卻被人誘騙,開始吸毒。伯伯為了讓孩子戒毒,竟然親自陪著孩子到深山隱居,幾年不出……不用說,家業也荒廢了,真是千金散去、一聲嗟嘆啊!正因此,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定律?對當今富起來的中國人特別有價值!而貝聿銘的家族故事,恰恰說明其中的奧秘。
  • 「企二代」與中國企業的未來
    摘要:把家族企業從一代人手中延續到另一代人。狹義的企業代際傳承只是傳承企業本身。更廣義的傳承還應該包括企業家精神的傳承(比如自立門戶時),財富的傳承(物質和非物質財富),和人的傳承(包括培養一個完整的大寫的人的紳士和淑女的教育)。
  • 墨西哥華人首富李華文赴中山尋根祭祖(圖)
    墨西哥華人首富李華文赴中山尋根祭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