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族辦公室:一份針對資產過了10億美金的頂級華人富商的調查...

2021-01-10 企業觀察網

過去五年,拓撲華人家族傳承基金聯合創始人王海一共訪談了220位家族資產過了10億美金的頂級華人富商,只為弄明白一個問題:究竟這些人的驚人財富,是如何一代一代突破各種風險,傳承下來的?

嚴格意義上講,這是王海事業的新起點。

此前20多年,王海一直在做股權投資,最近這幾年,他被自己一類特殊的交易對手所吸引——來自於歐美的Family Office,也就是「家族資產管理辦公室」。這些人,有鮮明的特點:

第一,人很少,但背後的資金量非常龐大;第二,對於好的標的物,持有的戰略眼光非常長遠;第三,金融結構很穩妥,但做事風格極其低調,一直在強調:管理錢不是目標,真正的目標是幫助家族(也就是他們的LP)更好地傳承。「這是很有意思的。」王海說:「因為在整個中國的VC界和金融界,你很少會聽到有財富管理者,在涉足家族的傳承管理。但另一方面,中國的富人正越來越多,他們非常的困惑。」

這些困惑包括:中國沒有「家族信託」這樣的法律結構,我要怎麼做我的財產保全?我家裡的錢該怎麼弄?如果小輩們已經偏離父輩的期望,比如我希望子承父業,但小輩們不願意怎麼辦?等等。

拓撲華人家族傳承基金由此而創立。而王海電腦裡的這220份調查問卷,正是拓撲華人家族傳承基金的第一個理論起點。

時代的側影:中國家族辦公室的興起

不過,王海只是時代的側影——中國家族辦公室,隱秘興起於2018年,到2020年已經隱約有小高潮。

「當我們說一個東西很熱的時候,從行業的角度看,其實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在中國,家族辦公室的需求開始變強。」專注為家族辦公室提供系統支持的財富管理公司潘帕斯科技的董事和聯合創始人施宏斌說。

顯然,中國已經有大量在海外存有資產的富人,如果按中國有多少家海外上市公司計。

比如,一家在國內大獲成功的公司既在A股上市,也在香港上市,那麼它在香港上市之後,其股份/期權持有者因此獲得的錢,就是港幣/外幣。而這些錢,是不會回到國內的。也就是說:中國實際上有一大群以「雙幣種」生活的人,他們的錢大部分在海外,但這不是他們從國內轉出去的,而是他們投資的企業在海外上市賺來的錢,然後,被放在海外作為合法收入。

「中國有這麼一大批人,身價在10億人民幣以上。」王海指出:」從家族的角度看,這個人群已經過了20萬,而如果是從單人的角度,則已經遠遠超過20萬。」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保全自身財富的第一個衝動,這批人近幾年紛紛前往海外去設立離岸家族信託。

根據《稜鏡》在2019年5月的報導:2019年年初,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在港交所披露了自己已經在美國設立離岸家族信託的事宜,自此,人們發現:內地富豪設立離岸家族信託正在成為一種風潮。

據不完全統計:僅2018年底至2019年1月,已有5名中國富豪將近2000億元資產轉入離岸家族信託。除了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之外,還有龍湖集團的吳亞軍及其前夫蔡奎、達利食品許世輝、周黑鴨唐建芳等。稍早之前的雷軍,也於小米集團上市期間在諾亞財富旗下設立了信託計劃。

「離岸家族信託現在已成為內地富豪們的標配,所有在香港開設私人銀行的機構,都涉獵了這個服務業務。」《稜鏡》稱:「而2018年是需求最為旺盛的一年。」

不過在王海看來,只是單純地幫客戶設立家族信託,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家族辦公室」。

什麼是真正的家族辦公室?

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家族辦公室起源於歐美,目的是為有效的實現「家族財富的跨代增長和轉移」。

到了20世紀80年代,家族辦公室開始流行起來。2005年,隨著全球超級富豪增長到創紀錄比例,家族辦公室也跟著按比例膨脹。

而近幾年,該行業的一個最大增量是:全球科技公司的估值快速增長,許多人開始擁有被新創造出來的財富,這也使家族辦公室在全球變得更加的普遍。

成立拓撲華人家族傳承基金之前,王海對家族辦公室有頗多研究。根據王海的介紹,家族辦公室主要有三個功能:

第一個功能,涉及了財富的「所有制」問題,也就是:設立家族信託。但這其實是一個法律結構上的東西。

讓我們以A家族為例。比如說,A設立了一個家族信託,然後,A把所有錢捐給這個信託。同時,這個信託的最終受益者由A來指定,比如指定給A的女兒或孫女,或A的第三代。換句話說,A對財富的所有權可以通過信託來把它捐掉,從而實現財富在A的家族代際之間的轉移。

第二,在家族信託這一法律結構之下,家族辦公室還另有兩個重要功能,都涉及到了家族的財富管理。

在這一層面上,A家族的財富,會被分為兩個產品:

第一個產品,這裡的錢會被主要用於產業投資(需要財富管理團隊懂得該家族所在的產業,這塊業務類似於一級市場的股權投資)。

而第二個產品,則有點類似於對家族遺產的管理,它會被主要用於家族孩子的傳承(需要財富管理團隊有全球資產配置能力,以及一二級市場的股權投資能力)。

「兩者的資金佔比,通常是70%和30%。」王海說。以李嘉誠為例,梁伯韜與李嘉誠的配合,就在那個70%的盤子裡。而李嘉誠在香港建立了一個私立醫院,則是從那個30%的盤子裡來。此外,絕大部分家族的慈善公益,都是從這個30%的錢進行的開銷。

並且以上所有事情,都可以由A家族授權給,一個或多個家族辦公室來操作和代其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按這一定義,那麼目前中國市場上的絕大部分家族辦公室,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家族辦公室。

「當一個話題成為熱門時,第二層意思,就是充斥了大量的『偽』家辦業務,或者說真正家辦的定義會被泛化。」施宏斌指出。

根據施宏斌透露的情況:目前,中國約有3000家名義上的家辦,其中至少約有80%,並不具備從客戶實際的非常複雜的業務本身需求出發,來做的自上而下的東西,而更多是把一些產品簡單化,或是一些信託簡單化包裝後出來的東西,簡單說就是:更傾向於是銷售的東西,而非服務的東西。

「而在剩下的20%的家辦裡,有超過95%以上的家族辦公室都由兩撥人構成。」施宏斌說:「一撥是律師背景的人,業務主要就做家族信託;而另外一撥,則是從滙豐或UBS等私人銀行出來,他們有在私人銀行的工作經驗,懂得一、二級市場的投資,在邀請第三方律師幫客戶搭建家族信託之後,他們開始自己做財富管理。」

而王海,是剩下的不到5%的「第三種人」,也就是,有產業投資背景的人。

拓撲華人家族傳承基金的論證:中國富商為什麼富不過三代?

在做拓撲華人家族傳承基金之前,王海乾了20多年的股權投資,是國內第一批在歐洲做投資的人之一,2005年回國繼續做投資。

為了做一隻中國人自己的家族基金,2015年開始,王海採訪了220位資產過了10億美金的頂級華人貴族家族,目的是為了解隱形華人富豪們是如何做傳承的。

這些人分散在世界各地:有的在美國,有的在中國臺灣,有的在中國香港和東南亞,但都符合王海設定的三個條件:第一,已經是三代或三代以上(這說明已經有成功的傳承案例);第二,家族資產過了10億美金;第三,家人溝通的第一語言是中文(說明還沒有離開中文文化的大背景)。

而王海的訪談結果,其實也是一個重要命題——「中國富商為什麼富不過三代」——的答案。

下面,是王海根據訪談獲得的兩個結論。

第一個結論是:中國可投資的多元化產品和領域非常少,這導致了中國大部分富商在對抗外部風險時(包括大環境風險、金融危機,也包括戰爭),缺乏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投資來對抗。

「目前,中國大部分家族可以買的東西無外乎三個:房子、股票和黃金。但是黃金,這是一種實物交割性產品,你身家過了10億,去買一堆實物囤起來嗎?顯然不合適。「王海說:「再來看房產。中國的房產沒有永久產權,現在大家誰都搞不清楚,是不是要把房產繼承給孩子,而且房產是一個喜好性偏強的產品,你住在北京,你的女兒住在杭州,你說你給她房子,她可能還會嫌棄。還有股票,A股上市公司股票無法直接放入家族信託等還是存在,中國的金融改革還在持續進行中。」

「再比如,前兩年東南亞的泰國市場,你說你跑到泰國去買了一套房,但是對不起,在我眼裡,這不叫投資,這叫購物。包括印度騰飛了。今年已是印度騰飛的第8年,但是請問,哪個中國的家庭投資在印度的騰飛過程中佔了半毛錢的邊?美股都漲了10年,有多少中國人可以在中國直接買美股呢?」王海說。

不過,從對220位頂級華人富商的訪談結果看:傳承得好的家族,一定都具備了全球化的視野和投資實力,原因是:家族需要做風險規避。

比如說,當美國不好的時候,他們決不會堅持只投資美國,這叫風險厭惡。這些人很少會說:我出生在美國,那我就只投資美國。他們的財富分配,一定是全球性的。

而第二個原因,則涉及了隱性規則。

這是指:如果把家族看作是一個企業,它會有領導層變更問題(即「繼任者計劃「)。而他的下一代,尤其是第三代,就價值取向和行為習慣來說,如果是在一個沒有規則的框架裡進行,他是沒辦法進行很好的多元化投資的,因為家族傳承的第二個風險,就是內部風險。

而隱性規則作為一個家族千百年來不會變的行為準則,它其實是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中,幫助家族為保護家族資產設定了邊界。

這是王海的第二個結論,即:如果一個家族內部沒有「隱性規則」,那麼,即便這個家族有全球投資能力,該家族的抗風險能力,仍然要低於那些有隱性規則的家族。

下面是這220位頂級華人富商家族的一些隱性規則案例:

比方說,有的家族要求:涉及家族傳承投資所用的錢,不能超過家族總家產的30%。

還有一些家族要求:在做跟家族主業沒關係的投資時,不能夠做控股類投資,只能參股(因為你不懂,那就把事交給專業的團隊做)。

還有的家族要求:對於所有非主營業務的投資,投資周期不能短於5年。

「這是長線投資的極好案例,」王海說:「很多時候,非主營業務的投資包括了主營業務的上下遊。而這個時候,他覺得這個企業你不懂,但你兩年就要人家翻本,這不是讓人家跳樓嗎?你想想我們的爺爺,花了多少年才把一個小超市做成大連鎖?30年。所以他不允許5年就收回投資。」

還有一些家族要求:除非你是用自己的零花錢做投資,而不是家族本金,否則,你的投資決策必須在家庭會議中過半數通過。

還有一些要求:如果你是做財務類的全球化投資(不是股權投資),那麼,你在每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投資佔比,不能夠超過15%。

「基本上,我採訪的220個家族都有自己的隱性規則,且各不相同,在具體對抗環境變化的時候,起到的效用也不一樣。」王海說:「但總體而言,有隱性規則的家族,其傳承的成功率,一定要高於沒有隱性規則的家族。」

需要注意的是:王海採訪的這220位頂級華人富商,無一例外都設立了家族辦公室。

他們告訴王海的一個數據是:在家族傳承中,家族迭代時財富會有60%的流失,尤其是在華人家族中,而全球資產配置,是分化這類風險的最有效辦法。

秘密收購小團隊

2014年-2015年,王海乾的第二件事,就是在歐洲秘密收購了一支小團隊。

「因為基於家族辦公室的行業特點,一個好的家族傳承基金,必須具備全球投資的能力,而不僅僅是一個專項投資高手。「王海說。

隨後,這個團隊研發了一套量化交易分析系統。

「系統有沙盒。」王海指出:「很多人會說我現在也做量化交易數據,但如果沒有核心的沙盒,數據分析其實是沒用的。而沙盒這個東西,非常難。」

根據王海的介紹:這套系統的最內層是沙盒。而在沙盒之上,他把一些重要維度的數據加了進去。這些維度包括:

第一,全球各個市場公開的高頻交易數據(包括美、中、中國香港、印度、巴西和歐洲市場等);第二,貨幣維度,五個最重大貨幣的比重(包括美金、歐元、人民幣、日元和澳元);第三,大宗商品交易的維度;第四,石油的維度;第五,全球金融市場的現金流維度等等。

所有這些,構成了沙盒中間的分析層。

而沙盒的最外層,是輿情工具。該模型設立了一批關鍵字,然後,通過關鍵詞把大量的信息化入口打了進來,去跟中間的分析層相匹配。最後,通過沙盒去計算。

「這樣做的目的是:實際上,我們是在監控全球資金的流向,因為我們要做全球性的投資,我們希望對股市做預測。」王海說。

換句話說:這套模型還讓王海有了類似於橋水的核心競爭力。

下面是該模型今年的戰績(拓撲華人家族傳承基金每天都會給其客戶成員發送《投資日報》):

3月6日,該模型向客戶對全球金融資產發出了「清倉」的賣出信號,同時宣布,布倫特石油會跌破20美元(當時還在50美元以上),並在3月22日(第四次熔斷時)對美股發出了「買入」信號,當時,市場還是一片恐慌。

結果3月底,美股開始反彈。一直到今天,收益在40%以上,同時布倫特石油在4月跌破了20美元,市場也是一片驚悚。模型發出買入信號,現在的價格是40美元以上了,單項投資收益100%。

「我們還對中國A股發出買入持有的信號,對英鎊和日本市場發出買賣信號……總體收益,超過了UBS等老牌財富管理機構的6%的收益。」王海說。

「但你千萬不要覺得UBS這些老牌財富管理機構每年6%的收益是低的,這實際上是非常高的。」王海指出:」原因是它跨越了周期,穿越了金融危機,穿越了戰爭期。它能做到平均每年6%的收益,在中國的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裡,沒有一個大傢伙敢這麼說。」

中國家族辦公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如上總結,一般而言,歐美家族辦公室會按以下流程設置:

1,設立家規(隱性規則);

2,建立分配法則(越早制定越好);

3,在產業之外,利用家族的額外分配資金,設立家族管理辦公室;

4,請非家族成員,必須是專人,來負責家族管理辦公室;

5,家族管理辦公室負責家族結構、參與繼承人選拔、遺產分配、稅務規範、慈善和財富管理;

6,家族領導人授權管理辦公室管理機密文件,並在必要時出席重要的家庭會議;

7,家族成員成立家族委員會監管家族管理辦公室。

而發展到現在,這些模式也已經更新換代——現在,歐美有關家族辦公室的最新模式是:這些家族辦公室會跟家族成員詳細解釋他是如何做財富管理的,甚至讓家族成員一起參與,去共同為這筆財富負責。

「這樣慢慢地,家族成員自己會成長起來,他可能沒有金融背景知識和人脈,但5-10年之後,他就能知道在什麼情況下,應該做出怎樣的決定,」王海說:「並且這個決定如果是在家族內部有隱形規則的情況下,其對風險的控制,就會相對比較安全。」

不過,家族辦公室在中國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首先,家族傳承在經濟性和管理學中一直是佔比很大的研究,但華人家族的傳承,至今還沒在任何頂級期刊上有絕對高地位的經濟學或管理學研究出現。

「這是非常讓人遺憾的。」王海說。目前,他正聯合北大和港大通過220位華人家族的研究,會在全球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華人家族傳承的學術論文。

其次,這一行業在中國還非常的早期,從法律和實操的金融產品上講,目前中國法律不支持家族辦公室的產品,所以,所有中國市場上的家族辦公室——包括拓撲華人家族傳承基金在內,實際上都註冊在香港或海外,反過來做中國富商的生意。

而有意思的是,儘管王海是產業投資出身,但拓撲華人家族傳承基金主要在操盤的,卻是做傳承投資的那個30%資金盤的家族辦公室,而非做產業投資的70%資金盤的家族辦公室。

「這是因為我們看到的情況是:就算我幫家族賺了再多錢,但如果他在『傳承』這件事上做不好,他的錢,還是會富不過三代。」王海指出。

根據王海的介紹:在歐美,一個家族在產業投資和傳承基金方面的資金佔比是70:30,但傳承管理的重要性,其實要遠遠大於產業投資。

比如說,諾貝爾獎就是從傳承基金而來,這個傳承基金管到今年,管了這麼多年還能夠發出獎金,靠的是傳承投資,是那30%資金盤的一批人做出來的事。

「換句話說,我可以把所有和產業投資相關的事全部都做完,但問題是:我做得再好,如果客戶家裡的『領導人計劃』出了問題,然後,教育出了問題,這一系列事,仍然會導致一個家族富不過三代。」王海說:「從這個角度,我就說那麼要不我們先退回來,不做產業投資的那個70%,轉而聚焦在30%的傳承投資上。」

而對於家族辦公室未來五年的發展,王海和施宏斌的看法是一致的,都認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個人預計,接下來5年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成立家族信託,包括成立家族辦公室,但中國的富豪們還需要更好地理解『傳承』這兩個字,這需要我們傳承基金的努力。」王海指出。

「因為現在,很多富商可能還沒辦法從長遠視角去理解什麼是財富永續,像做慈善這類事,雖然他們在理念上知道要做,但實際上,依然會覺得:唉,這個慈善跟我有什麼關係啊?我又沒有得到利益。這就是觀念上的差別。」王海說:「如果是從這個角度講,那麼這五年中在觀念上諸如此類一系列事,還將發生激烈的碰撞和磨合。」

這實際上也和王海乾的第三件事有關,即:聯合國家一級慈善基金會,成立一級專項基金,取名為:傳承基金會,專門用於保護中國文化的傳承。

「這是因為,家族辦公室主要關注四部分內容:資產配置、繼任者計劃、應對危機,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力投資。」王海說:」而慈善基金會是家族打造影響力投資的最好途徑。」

值得注意的是:在拓撲傳承基金最新的家族傳承白皮書《2021辛丑年華人家族傳承白皮書》中統計:

2020庚子年,全球共計有1.2萬華人家族通過設立家族信託、遺囑信託或慈善基金會等方式,建立或完成了家族的傳承。其中:全球(除中國)佔比是99.9%,中國佔比0.01%。而這1.2萬華人家族中,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家族,已經把做慈善作為是「傳承」最重要的環節來對待。(更多白皮書數據見下方小貼士)

小貼士一:

家族辦公室主要關注四部分內容,包括:資產配置、繼任者計劃、應對危機,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力投資。

下面是具體的定義:

1)家族資產的配置:通過設立資產信託,把產業資本和家族財富相分離,家族財富用於傳承。

2)繼任者計劃:包括家族財富的繼承人,和產業的控股權繼承。

3)應對危機:主要針對家族財富的多樣性產品結構,和全球化的財富管理,不將風險放入一個籃子裡。

4)影響力投資:這是家族傳承的基石,主要通過參與慈善基金會做出捐贈,甚至有些家族直接設立慈善基金會。

小貼士二:

以下數據,摘自拓撲華人家族傳承基金正在撰寫並即將要發布的《2021辛丑年華人家族傳承白皮書》:

2020庚子年,全球總計有1.2萬華人家族通過設立家族信託、遺囑信託或慈善基金會等方式,建立或完成家族的傳承。其中:全球(除中國)佔比是99.9%,中國佔比0.01%。

2020年在資產配置方面:有超過56%的華人家族嚴格執行了全球資產配置的計劃,視之為家族傳承的基石。

2020年在繼任者計劃方面:不足30%的華人家族有繼任者計劃,而只有不到10%的華人家族設立了單獨的遺囑信託。這裡的繼任者計劃不僅僅指的是財富的代際交接,更明確指向的是控制權交接。大約三分之一的家族設立了控制權交接的法律文件。

2020年在應對危機方面:有超過55%的華人家族在庚子年3月無差別拋售的金融風波中選擇了長線持有,當然他們也非常善於把握機會,有15%的家族在金融風波的過程中進行了疊加式的戰術交易。

2020年在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力投資方面:有43%的家族通過捐贈慈善基金會或直接捐贈的方式,建立家族影響力,並通過下一代開展可持續性發展的家族發展戰略。

此外,關於慈善的投入在2020年明顯提高,家族視為「影響力投資」:

有46%的家族在疫情發生後,主動加強了家族影響力建設,通過慈善基金會或直接投資的方式,參與疫情相關的慈善救助和影響力投資。

其中66%的家族認為慈善對於「傳承」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35%的家族願意加入不同的慈善組織,更多元化的擴大影響力。

13%的家族願意自己獨立成立慈善組織,為了更加突出自身影響力。

40%的家族制定了超過5年以上的影響力投資戰略,60%的家族則為「現在」做影響力投資。

以下則是全球華人家族傳承在2020年的資產分配狀況:

(編輯:劉軍)


版權所有

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文中圖片除非有標註外,均來源於網絡。如若發現有侵犯您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qygcbs@163.com


相關焦點

  • 中國家族辦公室:一份針對資產過了10億美金的頂級華人富商的調查問卷
    過去五年,拓撲華人家族傳承基金聯合創始人王海一共訪談了220位家族資產過了10億美金的頂級華人富商,只為弄明白一個問題:究竟這些人的驚人財富,是如何一代一代突破各種風險,傳承下來的?  嚴格意義上講,這是王海事業的新起點。
  • 2020年中國家族辦公室新格局
    實際上,中國的一些超級富豪已選擇將其家族辦公室設在中國境外。例如,管理著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蔡崇信和馬雲的部分財富的藍塘資本有限公司總部設在香港。新加坡享有優惠的稅收優惠,是另一個受歡迎的地區。  中航信託調查的中國家庭中,有超過四分之三表示他們在2010年後建立或加入了家族辦公室。
  • 2020年中國家族辦公室發展研討會
    2020年12月1日,獅石家族辦公室舉辦中國家族辦公室研討會,定向邀請了瑞士漸進資本公司的創始人Jacques Diwan,東英投資管理公司CEO Lvin Fan。大家從機構投資人視角深入分析了2020年的投資前景,二級市場的投資策略機會。在會上,獅石資產管理CEO林烈也做了專題發言。
  • 亞洲家族辦公室七大新趨勢——專訪獅石家族辦公室CEO林烈
    2018年,亞洲財富逾10億美元的富豪共有754人,而北美擁有10億美元以上富豪人數為652人。在《福布斯》2019年富豪榜中,中國香港和內地億萬富豪人數,分別為71人和324人。其中在中國內地,財富的積累以驚人的速度增加。福布斯指出,從2013年到2019年,短短六年間,中國億萬富翁的私人財富增長率為166%。
  • 賭王何鴻燊那麼有錢,為何沒上過福布斯?
    首先,我們先來初步了解一下福布斯是一個什麼概念,它原本只是福布斯公司的一本雜誌,因為提供全球頂級富人排名和世界頂級公司排名,而被人們廣為熟知。 後來更是發展到各地區富豪榜,近些年,關於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亞洲富豪排行榜及華人富豪榜,乃至香港富豪榜都漸漸統計明確。
  • 千億富豪達裡奧加碼亞洲投資,在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
    曾多次表示看好亞洲市場的他,在新加坡設立了家族辦公室來專門管理個人資產的投資。身家超千億的他近期多次表示看好新興市場,尤其是中國。千億富豪達裡奧加碼亞洲投資在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彭博社11月27日報導稱,橋水基金創始人達裡奧將在新加坡開設一家家族辦公室,以管理他在整個地區的投資和慈善事業。
  • 24歲謝承潤獲贈300億港元資產:系正大謝氏家族成員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24歲謝承潤獲贈300億港元資產:系正大集團謝氏家族成員一夜之間,一位年僅24歲的小夥子就成為了億萬富翁,成為關注的焦點。10月22日晚間,港股上市公司中國生物製藥(01177.HK)發布公告稱,公司接獲通知,執行董事及主要股東謝炳及鄭翔玲分別把其實益擁有的4.5億股及22.5億股公司股份,以饋贈方式無償轉讓予其兒子謝承潤(Eric Tse)。轉讓完成後,謝承潤持有該公司合計27億股,其持股比例達到21.45%。
  • 曾沛霖帶領曾氏集團成為以中國內地為重心的家族辦公室
    後來家族成員不斷在中國香港、中國內地和英國等地投資房地產,令資產快速增長,經濟規模不斷壯大,從而成就了如今的曾氏集團。由中國內地房地產投資走進高科技領域在第四代主席曾沛霖掌舵之前,曾氏集團這個家族辦公室的投資組合一直是專注於房地產市場,並於上世紀90年代進軍中國內地的房地產。
  • 海南有可能取代香港、新加坡成為國內富豪家族辦公室首選地嗎?
    據安永估計目前全球約有10,000家單一家族辦公室,其中超過一半是在過去15年內成立,近年新增家辦的大部分是由亞洲的家族設立。香港和新加坡作為亞太區的金融中心,一直是設立家辦的熱門地點。隨著上海和海南自貿港的發展,也有不少中國內地家族考慮在內地設立家族辦公室。
  • 香港媒體深度報導德林集團:家族辦公室先鋒,十年磨劍服務超富
    專為富豪家庭提供財富管理的家族辦公室(Family Office)近年在港迅速冒起。2011年成立的德林集團,是本地業界先鋒之一,集團去年入主上市公司雲裳衣,今年易名德林控股(01709),轉為主打金融服務,背靠母公司德林集團旗下的家族辦公室網絡。
  • 世界上最有錢的家族:4人身價遠超馬雲,家族財富超2300億美金
    說起世界上最有錢的家族,大家想到的是靠火藥生意起家的杜邦家族,或者是推動歷史車輪前進的摩根家族,亦或是坐擁50萬億財富的羅斯柴爾德家族,要麼是壟斷美國石油行業的洛克菲克家族。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家族都曾無比輝煌,然而現今如何就不得而知。
  • 老虎證券攜嘉程資本、磐晟資產共同發起未來聯盟NEXT LEAGUE
    納斯達克/港交所/新交所/頂級企業家/頂級CFO/頂級投行/頂級會計師事務所/頂級律所……全在這裡。已確認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香港聯交所、新加坡證券交易所、多家全球知名投行、國際品牌會計師事務所、頂級律所等多家上市相關的中國代表或高管重磅加入未來聯盟NEXT LEAGUE,成為初始會員,他們會面對面分享境內外最新的上市規則、政策、財稅法務架構規劃、真實案例等重量級乾貨;在老虎證券之外,現已確認某數千億美元市值網際網路巨頭公司、樂信、跟誰學、洪恩等美股和港股上市公司CEO或
  • 中國現代最神秘的十大家族,李嘉誠家族只能排第二
    美國兄弟會的成員個個都不簡單,中國首富就真的是中國首富嗎?水太深,勉強排一下。第十名 茅理翔家族:「點火槍大王」自計劃經濟時代起,茅理翔就開始在企業工作,做了10年會計、10推銷員。之後,茅理翔開始承包慈谿無線電九廠,做了16年鄉鎮企業的廠長,後來給自己的企業起名叫「飛翔」。
  • 中國金融科技退出歷史舞臺?世界卻誕生40多家10億美金巨頭
    在媒體的渲染和政策紅利下,大量的創業者湧入,華爾街的華人精英們,也開始紛紛回國創業。他們站到了歷史的聚光燈下,準備掀起一番風雲。但他們並未因「挑戰者」的標籤獲得榮譽勳章,最終,這個標籤演化成了悲劇符號。2015年前後,中國的金融科技創業達到了一個高潮。中國創造了太多的奇蹟,餘額寶的出現,更是震驚了世界。
  • 不良資產典型案例|債務方逃至境外,債權方竟能查實其境外資產!
    ,A公司選擇了國內專業不良資產處置數據服務商——福韻數據來接手此案的資產調查工作。 第二步,查實C某的境外資產 在對C某的境內資產調查完成之後,福韻數據重點針對C某的境外資產進行了深入調查。
  • 24歲謝承潤獲贈300億港元資產:系正大集團謝氏家族成員
    10月22日晚間,港股上市公司中國生物製藥(01177.HK)發布公告稱,公司接獲通知,執行董事及主要股東謝炳及鄭翔玲分別把其實益擁有的4.5億股及22.5億股公司股份,以饋贈方式無償轉讓予其兒子謝承潤(Eric Tse)。轉讓完成後,謝承潤持有該公司合計27億股,其持股比例達到21.45%。
  • 「謝氏家族」第四代登場 掌舵正大集團
    10月22日,港股醫藥龍頭公司中國生物製藥發布公告,謝炳先生及鄭翔玲女士分別把其擁有的4.5億股及22.5億股中國生物製藥的股份以饋贈方式無償轉讓予其兒子謝承潤,轉讓完成後謝承潤持有該公司合計27億股,持股比例達到21.45%。大概是「傳承得力」,公告一出後,中國生物製藥股價一度上漲超過10%。
  • 2019全球最富有25個家族名單 全球最富有的家族有哪些
    這些世界最富有家族的繼承人們,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戶、日進鬥金」。英國《每日郵報》稱,面對如此巨大的財富差距,甚至連一些家族繼承人都發出呼聲,要求對超級富豪們徵收富人稅、針對資本造成的不平等提出解決措施等。  全球最富有的25個家族是哪些?  位居榜首的是控股美國沃爾瑪連鎖超市的沃爾頓家族,其資產為1905億美元。
  • 36年,10億到312億美元!史文森的「耶魯模式」
    36年,10億到312億美元 1954年生於美國威斯康辛州的一個小鎮 River Falls。本科從威斯康辛大學River Falls 分校畢業後,史文森進入耶魯大學經濟系攻讀經濟學博士,師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託賓,主要研究方向為公司債券的估值模型。
  • 中國開啟全球徵稅,富豪移民避稅的美夢結束了
    成為坐擁數億資產,家大業大的富豪,很多人可能會說:「都不需要奮鬥了,怎麼還會有煩惱呢?」 事實上,獲得高額收入的同時也意味著要承擔高額的稅費,要知道富豪們的資產規模普遍都很龐大,所面臨的稅收、法律等問題是非常多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頂級富豪會選擇移民國外。 那麼富豪是怎麼通過移民來避稅的呢?移民真的能夠避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