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一個超級富豪,你還會有煩惱嗎?」成為坐擁數億資產,家大業大的富豪,很多人可能會說:「都不需要奮鬥了,怎麼還會有煩惱呢?」
事實上,獲得高額收入的同時也意味著要承擔高額的稅費,要知道富豪們的資產規模普遍都很龐大,所面臨的稅收、法律等問題是非常多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頂級富豪會選擇移民國外。
那麼富豪是怎麼通過移民來避稅的呢?移民真的能夠避稅嗎?
根據亞非銀行和New World Wealth(新世界財富)共同發布的《2019年全球財富遷移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境外移民富豪總數超過1.5萬,移民人數甚至是排在第二名的俄羅斯的兩倍。
另一組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富豪擁有的總資產達到了204萬億美元,這之中10.8萬富豪選擇移民其他國家,其中13.9%來自中國大陸。
富豪們的花式避稅操作,你知道多少?
第一就是更改國籍。我們都知道有很多富商或者明星都加入了其他國家國籍,比如海底撈董事長張勇是新加坡籍、周黑鴨唐建芳是萬那杜國籍等等,對於移民目標國家的選擇大多都是一些稅負壓力比較小、生存環境良好、法律體系健全、資產管理安全的國家,這些國家稅負低、金融服務便捷,像新加坡有」全球合法避稅天堂「之稱,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近期雖有負面新聞纏身,但依然是最中意的移民目的地。
第二就是成立家族或是離岸信託。《中國經營報》曾報導指出2018年公司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家就有15名設立了離岸信託,總計將285億美元資產轉移到國外。2018年年底,龍湖集團董事長吳亞軍、達利食品董事長許世輝以及周黑鴨實控人唐建芳就將超過170億美元(約合1148億人民幣)的財富轉入了離岸信託。
最受青睞的移民國家
尋找避稅天堂和轉移居住地相比,尋找避稅天堂是目前使用頻率最高的避稅手法。
隨著移民的富豪數量越來越多,我國的稅務缺口也越來越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開始了「全球徵稅」模式。在2018年發布並且2019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中,全球收入徵稅有了比較大的調整,這也意味著想通過移民來轉移資產的富豪們被「盯上了」。
通過移民避稅的富豪,你已經被盯上了!
實際隨著CRS進程的不斷推進,海外金融帳戶信息的核查和交換已成為現實。CRS(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翻譯為」共同申報準則「,旨在加強全球稅務合作、提高稅務透明度,定期對轄區內的非稅務居民的金融帳戶信息進行自動交換。
伴隨著英屬維京群島、開曼群島、列支敦斯登、百慕達、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瑞士等加入CRS,這也意味著曾經許多的避稅天堂」淪陷「,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報告,在持有海外金融資產的納稅人信息為其所在國稅務當局掌握之後,近850億歐元的額外稅收收入被「挖」了出來,高淨值人群海外財富的面紗或將被揭開。中國納稅居民在海外的金融資產配置情況將會被我國稅務部門掌握,逃稅、避稅等行為將浮出水面,並且還面臨著高額的個人所得稅補繳。
舉個例子,假如我國的一名富商在新加坡的銀行開了一個帳戶,並且存入了一筆資金,那麼新加坡的銀行會將此帳戶信息告訴我國相關部門,用來監督富豪是否有偷稅、漏稅的行為,反過來也一樣。
如今移民並不能規避境外資產的信息被交換回國,就算已經取得了其他國家的國籍,但是實際的工作和生活仍在中國進行,或是一個納稅年度在中國境內居住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他的中國境內外所得都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另外,一個納稅年度在中國境內居住未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其在中國境內所得針對擁有海外資產且沒有上報的情況,國家會對其進行嚴厲的懲罰,除了要求補繳稅款和罰款以外,還要檢查這筆資金的來源以及它是否合法,不僅繳納高額個人所得稅,擁有的境外公司還可能面臨補交25%的企業所得稅。
針對通過移民來轉移財產、避稅的一勞永逸的情況,我國現在已經開始出手,將」財富「鎖住,同樣也是防止資金外流的一種舉措。
相信不久後的將來,我們國家的稅收政策會越來越完善。而那些移民國外卻依然在國內賺錢的富豪們,享受國內政策卻想方設法避稅、不納稅的,你們的「小聰明」已經不再高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