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富不過三代」,財富在古代社會為什麼很難代代延續?

2020-12-06 一一道歷史

「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對於這一句經典名言,相信大家都非常熟知,似乎古人用深刻的智慧向我們解釋了社會貧富變遷的規律。

關於窮不過三代,其實很好理解,因為窮了三代,那麼到後來也就找不到妻子延續後代,所以就斷了血脈。那麼富不過三代到底是什麼道理呢?難道說那些有錢有勢的人無法把這種財富傳承到第三代嗎?

一、頻繁的朝代更迭

根據史書記載,中國封建王朝裡面90%的王朝都沒有超過300年,而且大部分的王朝存在時間都不超過100年左右,也就是說,三代人的時間基本上可以經歷一個王朝。

但我們也知道,從這個數據中能明顯看出來,王朝更迭非常頻繁,大王朝變更之下,不僅皇室家族難以直接延續,而且覆巢之下沒有完卵,這些富裕家庭也會遭到恐怖打擊。

不管在前一代王朝富裕家族有多麼富裕,只要天下風雲起,如果他們選擇參與風雲,那麼就必須要選擇投資對象,投對了,繼續延續財富,投錯了,那麼就會灰飛煙滅。

就算這些富裕家族選擇與世無爭,但是他們也依舊無法延續自己的輝煌,一代新人換舊人,皇帝扶植新貴,他們照樣沒有出路。所以一代王朝換一代人,想要延續五六代人的富裕,基本很難。

二、槍打出頭鳥

除了以上這個規律以外,其實我們可以從商鞅變法中看出奧妙。早在封建王朝奠定基礎的時候,封建統治者就已經明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整個天下必須要以皇帝為主,所有的人只有臣服或者低頭,沒有任何人可以威脅到皇帝。

而那些超過三代富裕的家族,往往財富不斷的變更越來越多,而這些人就會成為出頭鳥。試問一下,在一個帝國裡面出現了一個富可敵國的大富翁,不管這個富翁到底對君主什麼態度?那麼君主一定會毀滅他。

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沈萬三其實就是如此,朱元璋並非一定要幹掉這個富豪,而是因為這個富豪實在是太有錢了,所以在修完南京城牆以後很快被剿滅。因此富裕的人難出頭,一旦威脅到君主的權威,那麼所有的人都會被毀滅,所以富不過三代才是安全狀態。

三、封建制度的限制

除此之外,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制度基礎已經限制了財富的增長額度。過去總是認為在封建王朝裡面,假若有一個商人可以得到沒有封頂的約束,那麼肯定這個商人能夠帶著中國走出資本主義道路。但其實這種想法何其愚蠢,封建土壤已經擺在那裡的經濟結構是有封頂的。

所以當一個富豪賺了再多的錢,他也無法真正帶動投資,最終的結果只是購買土地,只是鼓勵家人做官參與科舉。

所以財富的增長有了門檻的限制,在撞了南牆回頭以後,大批的人力物力分流,這就導致了最終財富慢慢消亡,直到毀滅。所以封建土壤之中不可能找出資本主義,更加不可能長出真正的巨富,而且還有土地與科舉制度的誘惑,因此這些人最終成為了三代之悲哀。

四、三代人的崩潰

此外,有些學者也提到了另一種說法,那就是三代人的崩潰。所謂的富不過三代指的是,有錢人家在第一代發家以後,很快就會聯合祖孫三代人的力量去打拼一個真正的出生。

例如武則天的長輩,當年武家老爺子可是拼盡全力散盡家財來資助李淵成功,最終得以讓自己的女兒成為武氏天皇。當年狄仁傑家裡面也是如此,爺爺拼命積累財富,而他的父親則耗儘自己所有官場的人脈與財富,最終幫助狄仁傑走向了劉仁軌身邊。

然而這些都是成功的,但大部分歷史記載都是些失敗的案例。集合三代人的人脈財富,幫助第四代人走向巔峰,或者考科舉,或者成為某一領域的巨頭。但毫無疑問,大家都在努力,最終只有一個人取得成功。

而大部分的人在這場鬥爭之中要麼被對手打敗,要麼只落了一個人財兩空。就算在當年的鬥爭中勉強活下來,也最終會因為失敗的因素導致這一代人一蹶不振,到最後慢慢消亡。

所以,所謂的富不過三代,其實適合三代人的努力去打拼最後的出身,然而三代人的努力大部分都只能出一個結果,大部分的人都死在了半路上。所以當失敗以後,家族財富再也難以維持,而最終富人也走向了窮人的地位。

五、科舉制度的約束

當然了,還有一個比較小的原因,那就是科舉制度的限制。因為一個家族要想永恆的把富裕傳下去,就必須要擁有真正的家族穩定性與特權的固定性。

然而科舉制度登場以後,門閥制度灰飛煙滅,所以原先的世襲制度變成了短暫的新貴制度。因此每一次科舉考試,每一個人的心酸,都決定了不同家族的未來,大家族的歷史被急速的縮短,變成了短暫的新貴專政。

所以,那些真正的富豪大商家族都會拼命的鼓勵自己的家人去參加科舉,如果有幾代人連續中得狀元,或者獲得了內閣首輔的位置,那麼他的家族將再無憂慮。

但假如連續幾代人都沒有考取科舉,並且一直只是保守趨於商業,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商人被政府給扼殺,逐漸的變成平民。

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重農抑商,因為士農工商的地位屬性。所以科舉制度也極大的扼殺了家族財富的連續積累,到最後大家只能不惜一切代價把安危寄託於一場考試和一個人的身上,而一旦中間出現斷層,大家就完了。所以富不過三代就成為了一種規律現象,大家很難打破這種平衡。

結語:

所以回顧這段歷史,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在歷史長河中,一直都是浪花淘盡英雄。沒有任何一個偉大的人物或者家族能夠挑戰時間,他們都只能在不斷的鬥爭之中,能夠輝煌,也必然墮落到最後泯然眾人。

雖然我們很多人,特別是日本人,特別嚮往一個萬年家族,千年家族,但其實,在歷史變遷之中存在著太多的變化因素,到最後誰都難以逃脫毀滅的命運。

而且正如一些學者對於道德經的解釋,天行有常,上者下之,下者上之。天道是有著永恆不變的規律的,底層的人必然會有一天崛起,而頂層的人也必然有一天會淪為底層。

整個社會正是在這樣的不斷的更迭變遷之中,慢慢的迎來了萬花筒一般的精彩,還有各種各樣的成長發展,這個規律沒有任何人能夠抗衡。

所以歷史的風雲雨打風吹去,任何的輝煌都只是短暫的榮光。我們唯一要做的事情不是為了財富而財富不斷的去追求永恆的財富,而是在有限的輝煌裡面去更好的實現自己的價值。要麼中國爭光,要麼開闢新的道路,這才是短暫輝煌裡面的人生態度。

【參考資料】

《中國通史》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富不過三代」這句話在古代指的是財富還是?
    「富不過三代」的由來究竟是什麼,為什麼財產無法三代延續?按照現在的邏輯,我們常說的「富不過三代」,這句話被譽為諷刺那些有錢人。那麼什麼叫富不過三代,難道財富真的無法代代延續嗎?這其實和我國古代的繼承制度是有著極大的關聯。
  • 老話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啥意思?用農村現象告訴你
    老話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啥意思?用農村現象告訴你以前常聽老一輩的人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這樣的一句話雖然簡單,但是它的意思卻很廣,不知道有多少人懂呢?小編是屬於地地道道的農村人,現在的農村發展得越來越好,不少農村居民似乎驗證了「窮不過三代」,很多的農村居民,能夠適應農村不斷發展的步伐,轉變傳統的觀念和思維,慢慢地嘗試新的東西,走出農村體驗以前的農村人沒有體驗過,甚至是沒有做過得事業,將自己的生活過得很好,實現資金上的豐足。那麼又是何種人驗證「富不過三代」呢?今天小編就同大家一起來看看!
  • 家族傳承:不是階層固化,而是文明延續
    第四,由富而貴的轉變。富有而不粗鄙,富而貴,富而雅,富而有責。英國有句諺語:貴族是教育出來的。有完整的國民教育,有家族傳統教育,有履職教育。第五,文化傳承。哈佛大學教授Clark研究表明,英國人的代際地位穩固相關性和財富代際傳承率可達75%,亦即代際收入的相關係數有0.75。
  • 「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原來出自智囊,看完受益一生!
    民間始終有各式各樣的俗話,廣泛流傳於人民群眾之中,飯後茶餘民間俗語更是隨口說出,它是切合生活的大智慧,有一些民間俗語出自《智囊》,道法自然,用來引導生活,讓大伙兒獲益匪淺,例如說「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這句話代表什麼意思呢?1、「豪不過三」是什麼意思?
  • ...精英·家族傳承》生態論壇,發表"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主題演講
    期間,亞細亞集團公司創始人、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學院策略與危機管理研究所執行所長、國際人居空間研究院主席/創始人——蘇建誠教授,來到現場發表了"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主題演講。後來左思右想,因為我們在愛的教育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傳承,那麼傳承,我就來想一想,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是的,我今天來並不是要告訴你如何成為百億的企業家,我今天來告訴你如何成為億萬富翁。你為什麼要一輩子就做一百億的企業,你為什麼不把這一百億分給一百代的子孫,一代就賺一個億,同意嗎?
  • 香港富三代,年紀輕輕擁有千億財富!每年收入超百億,讓人羨慕
    你們是如何實現「財富保值」的呢?或許對於我們眾多普通人來說,現在實現「財富保值」最好的方法是將錢存在銀行之中每月拿取一定的利息,但這樣的方式對於富豪們來說「賺錢太慢了。在我國香港有一位包租公可稱為全國「第一包租公」,因他旗下擁有眾多房地產項目,但他都只租不賣光是收租每年就能賺上百億,據轉這個數字達到了300億元左右,他還是一個香港「富三代」。吳宗權這個名字多少人知道呢?他的財富都是祖父和父親留下來的,而他的祖父就是我國著名的商人包玉剛。
  • 商業帝國曾覆蓋太平洋和印度洋,胡文虎家族終究富不過三代
    中國古語有言:富不過三代。在當時的人們看來,萬眾矚目的胡文虎家族或許是一個例外,然而百年之後,胡文虎家族依舊逃脫不了衰落的命運。  人生崛起  1908年,胡文虎出生於福建,同其他白手起家的人相比,他是無比幸運的。胡文虎的父親是一名商人,他曾經在緬甸創立了一家名叫永安堂國藥行的中藥店。
  • 易經智慧: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老祖宗教我們掌控命運
    比如「群經之首」《易經》中,就有關於財富的三個成語,分別是「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過了這麼久,還是對現實有著觀照作用,不可謂不經典!那麼它們具體是什麼意思呢?「豪不過三」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豪門家族不會超過三代人。「豪」在這裡不是指的那些普通的富豪,而是指以前有權有勢的豪門。但這樣勢力龐大的家族,為什麼會「不過三」呢?而不是「不過四,不過五呢」?
  • 香港隱形富三代,每天進帳1.4億元,爺爺的地位比肩李嘉誠
    有些人經常會說「富不過三代」,因為守業三代也很難,可是有一個富三代,它不僅將祖輩的基業守得很好,而且還將原來的基業發揚的更好,做的更強大了。這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富三代就是鄭志剛。
  • 俗語「窮算命,富燒香」,後一句才是精華,古人的忠告!
    為什麼古人對此樂此不疲,但如今人們卻剛好相反呢?主要還是因為古代生活環境極其惡劣,除了苛捐雜稅外,天災人禍也是不斷,老百姓往往都是朝不保夕,但落後的歷史環境不是常人所能改變的。雖然如此,人們對生活的嚮往從未消失,於是便將希望寄託於這些縹緲的玄學上了。
  • 網友:富不過三代都是騙人的!
    李國寶作為東亞銀行董事局主席,平時不顯山不顯水,我們也很難在新聞上看到「李國寶」三個字。不過作為扶靈人之一,他的身份絕對沒有那麼簡單。有傳言李嘉誠的家族在他的家族面前都只能算是新貴家族,而他的家族已是百年的豪門。現在的香港四大家族分別是:郭得勝家族、李兆基家族、李嘉誠家族、鄭裕彤家族。但是在這之前,香港最早的四大家族是:何東家族、李石朋家族、許愛周家族、羅文錦家族。
  • 102歲貝聿銘去世:中國唯一富過15代的家族,家訓只有30個字
    中國有句古話,「富不過三代」。很多富甲一方、紅極一時的富豪家族,都逃不過這個詛咒似的命運。但是,貝聿銘所在的貝氏家族,卻傳承了幾百年,富過15代。而其中的奧秘,就藏在其家族的30字家訓之中。古語有言: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一代白手起家,辛苦創業,發家致富;第二代,老成守舊,艱難守業;到了第三代,就會因為子孫不濟,坐吃山空,跌落神壇。
  • 香港最大隱形富豪,壟斷香港菸草市場,親家也是個富過三代的家族
    不過由於香港菸草公司是一家非上市公司,所有我們並不知道香港菸草公司營收跟利潤到底如何? 不過可以簡單測試一下,中國內地菸民3億多,一年吸菸5千萬箱,創造了1萬億的利潤。香港的人口是700多萬,菸民應該是在250萬左右這個比例。按照平均一個菸民一年貢獻3千塊的利潤計算,一年的利潤是75億。李嘉誠一年從長和系獲得的分紅也差不多是這個數字而已。
  • 「企二代」與中國企業的未來
    這本書指出,在過去300年左右的歐美歷史中,資本回報率比社會總產出增長率平均高出2-3%,因此財富(資本)的擁有者將佔有社會總產出越來越大的比重,貧富懸殊和收入不均將越來越嚴重。未來社會,個人收入的多寡將越來越由財富繼承而非勞動收入所決定。因而出身遠比後天的努力和才能更重要,未來社會將是「拼爹」的時代。
  • 「門前有三樹,家興富三代」,指哪三種樹?種下真的會富三代?
    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開始,中國就從原始社會踏入封建社會,一直到中國的土地改革完成,才終於結束這長達一千多年的封建歷史。在這漫長的時光當中,中國無論是社會還是人民思想,都處在一種封建的狀態,人們的思想更是封建迷信,萬事萬物都以天為尊,以帝王為重,認為所有事情都得依靠著天地。而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過程當中,伴隨著迷信思想一同到來的,是愈演愈烈的風水學說。
  • 富三代嫁富四代,劉鑾雄兒子親自做證婚人,李嘉誠跟特首都到場
    不過由於當時這場是在澳大利亞舉行的,所以規模還是略有欠缺。不過2014年香港又舉行了一場世紀婚禮。這場婚禮的規模也不輸給何超瓊跟許晉亨當年那場。世紀婚禮一般要滿足一個條件,一個就是男女雙方都必須是豪門,如果只有一方那也是不行的。2014年這一場的主角是何正德跟林恬兒。說起這兩個人,許多人並不熟悉,不過他們的家族在香港乃至整個華人世界都有巨大的影響力。
  • 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貝氏家族傳承十五代,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定律?
    中國人常說:富不過三代。上一輩白手起家、艱苦創業下一輩老成守業,努力維持第三輩吃喝玩樂,坐吃山空。正因此,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定律?對當今富起來的中國人特別有價值!而貝聿銘的家族故事,恰恰說明其中的奧秘。文|昱子貝家人的發家,是一部草根奮鬥史。
  • 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長見識了
    實際上,古代時期也曾有過對生育的計劃,但在於男女而不在於數量。俗話說「富不添丁,窮不添女」,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實際上是來自於老祖宗的經驗之談,仔細品讀的話也會使人大開眼界。富不添丁,富人家族恐內鬥在古代,所謂的「男女平等」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由於農耕社會的特殊性,有力氣進行耕作養活家人的男性,才是地位比較高的。
  • 富不過三代,窮也不會窮三代
    神仙通常會在一個海上的小島顯現降臨,窮書生打包行李往這個小島,親自要問神仙他家三代窮困的原因。途中路過一個村莊,窮書生因飢餓而昏倒在一個富翁家門口。富翁很有愛心的將他帶入家中,騰出一間客房讓他住,叫僕人煮營養的食物給他吃。幾天後,書生恢復體力,富翁問他為何會昏倒。書生將家中自祖父到他這一代,沒有人做過壞事,也很善良,不知為何,會窮了三代。
  • 霍啟剛郭晶晶高調曬娃,李嘉誠卻遮遮掩掩,難怪霍家可以富了三代
    不過其實炫富的人下場都不會太好,王思聰最近就被債務纏身了。論財富估計中國也沒幾個家族可以跟霍英東家族相提並論了。霍啟剛是霍英東的嫡長孫,霍家等級森嚴,霍啟剛未來也將是家族的第三代接班人。不過擁有如此龐大財富的一個人,卻把子女教育得非常接地氣。霍啟剛最近在網上說,電子支付讓生活非常便利,但是孩子們卻很難理解這背後金錢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