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帝國曾覆蓋太平洋和印度洋,胡文虎家族終究富不過三代

2020-11-26 網易新聞

  

  蘇軾曾經說:"言今日難於前日,安知他日不難於今日乎。"生活中充滿著太多的未知,人們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前一秒眾星拱月,下一秒跌落谷底;前一秒高樓起,後一秒大廈傾。時光匆匆,成功的輝煌究竟能維持多久?

  從一窮二白到事業巔峰,從身無分文到家財萬貫,萬金油大王胡文虎實現了自己的人生逆襲。中國古語有言:富不過三代。在當時的人們看來,萬眾矚目的胡文虎家族或許是一個例外,然而百年之後,胡文虎家族依舊逃脫不了衰落的命運。

  人生崛起

  1908年,胡文虎出生於福建,同其他白手起家的人相比,他是無比幸運的。胡文虎的父親是一名商人,他曾經在緬甸創立了一家名叫永安堂國藥行的中藥店。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胡文虎又是不幸的,從父親手中接過中藥店的時候,它已經瀕臨倒閉。

  

  為了救活中藥店,胡文虎想出了眾多辦法。他大力改革醫藥成分,將眾多草藥當成原材料製作成萬金油、止痛散等成品藥。胡文虎對草藥頗有研究,因此他製作的各種藥膏質量極高。然而因為宣傳不到位的原因,胡文虎的各種藥膏銷售量十分慘澹。

  為了迅速打開市場,胡文虎親自提著藥箱在大街小巷推銷,然而這樣的傳播範圍十分有限,胡文虎的產品依舊沒有被大眾接受。想要讓藥店生存下去必須有經濟來源,顯而易見,打開藥膏的市場是解燃眉之急的唯一方法。

  一次意外的發現,胡文虎找到了隱藏在廣告之中的商機。胡文虎發明的虎標萬金油有著強大的競爭對手,通過觀察,胡文虎發現他們打開銷路的方法就是在報紙上打廣告。胡文虎深受啟發,將報紙定位為宣傳的主要陣地。然而胡文虎不喜歡在各種報社之間奔波,於是便自立門戶。

  

  短短幾年之後,當地出現了《星洲日報》《星華日報》等眾多新的報紙,胡文虎就是它們的開創者。胡文虎將自己旗下的20多種報紙發展地如火如荼,與此同時,虎標萬金油全面進入市場。成為報紙大亨的同時,胡文虎也成為了萬金油大王。

  1923年,永安堂總行建立,胡文虎迎來了生意上的輝煌時刻。胡文虎將自己的製藥企業投放到國際市場中,新加坡等其他國家的生產額與銷售額也節節攀升。1930年,胡文虎的永安堂已經全面佔領了東南亞市場,它們正以瘋狂的速度向外擴展,繼而佔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

  報紙與虎標萬金油並行,文化與商業齊頭並進,胡文虎花費了短短幾年的時間打造了一個無懈可擊的商業帝國,無數人為此喝彩。

  

  繼承人的未來

  胡文虎的產業足夠龐大,然而步入中年的他面對各種事物的時候開始力不從心,為了讓胡文虎家族的產業傳承下去,胡文虎開始培養下一代的繼承人。

  胡文虎有七個兒子、兩個女兒,正常情況下,他尋找一個合適的繼承人並不困難。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胡文虎尋找繼承人與繼承人接手家族產業的過程充滿著太多的意料之外。

  起初胡文虎對自己的兒子胡好頗為看中,天有不測風雲,胡好在33歲的時候意外去世,他與胡文虎的家族產業也擦肩而過。不久之後,胡文虎將自己旗下的報紙交給了女兒胡仙打理,而永安堂則由胡清接手。

  

  儘管胡文虎的孩子們相較於父親遜色不少,然而在胡文虎的幫助之下,其家族產業的發展也保持著穩定。

  1954年,胡文虎離世,胡文虎家族產業由胡仙和胡清全面接手。失去了胡文虎的幫襯,報社和永安堂都以不可抑制的速度衰落下去。胡文虎的後人們並沒有繼承他的經商天賦,在風起雲湧的商場之上,他們被人打得措手不及。

  永安堂是胡文虎一生的牽掛,於胡文虎家族而言,它是經濟命脈,更是凝聚力的重要體現。胡文虎生前諄諄告誡後輩:無論如何都不能將永安堂變賣。胡清幾乎對製藥一無所知,縱使接手永安堂,也只不過是苟延殘喘。

  

  走投無路之時,胡清還是將永安堂變賣。虎標萬金油為他人所用,胡文虎家族的輝煌也止步於此。

  相較於胡清,胡仙則大有作為。報紙產業只是胡文虎打造的一個副業,因此胡仙在接手的時候,大部分的報紙都處於虧損的狀態。胡仙接手之後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她積極尋求與電視臺等新媒體的合作,迎來了報紙產業的新輝煌。

  胡仙帶領的星系報紙壟斷了整個香港的市場,她也被人們稱為報業女王。報紙產業的發展到達了巔峰,胡仙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了房地產投資領域。1985年,胡仙通過低買高賣的方式獲利兩億港元,她真正實現了一夜暴富的夢想。

  

  跌落谷底

  短暫的成功衝昏了胡仙的頭腦,她開始瘋狂地投資世界各地的房地產行業。1989年,意外還是來臨了,國外的房地產行業進入寒冬,胡仙從家財萬貫的富商成為了負債纍纍的窮人。1997年,亞洲爆發了金融危機,胡仙的公司股價跌到歷史最低,此時的她已經欠下了6億元的巨額債務。

  胡文虎家族巔峰時期曾經有幾十億美元的家產,而如今的胡文虎早已經在商業界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無法彌補的債務漏洞與漫長的還款期。胡文虎離開之後,胡文虎家族的輝煌也就此止步。

  在眾多人看來,中國古語富不過三代不過是一場笑談,然而胡文虎家族的種種跡象都驗證了它的合理性。富不過三代從來都不是一個巧合,其中隱藏著眾多的人生哲理。

  

  成江山易,守江山難,一窮二白的人們無所畏懼,於是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帝國。當接力棒代代相傳的時候我們發現,現實世界中充滿著太多的意料之外。

  繼承家族產業或許並非繼承者們的本意,而他們的能力或許並不適合商業界。環境風起雲湧,局勢的改變讓眾多人望塵莫及。成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幾代人的堅守,幾代人的付出,幾代人的小心翼翼。火炬已然傳遞,人們應該讓它像從前一樣化作輝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香港最大隱形富豪,壟斷香港菸草市場,親家也是個富過三代的家族
    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菸草無疑都是最賺錢的生意,所以大部分的菸草公司都是國有控股的。不過在中國香港卻不是這樣的,香港是一個經濟自由度非常高的城市,所以香港的菸草市場是開放的。
  • 古語云:「富不過三代」,財富在古代社會為什麼很難代代延續?
    「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對於這一句經典名言,相信大家都非常熟知,似乎古人用深刻的智慧向我們解釋了社會貧富變遷的規律。關於窮不過三代,其實很好理解,因為窮了三代,那麼到後來也就找不到妻子延續後代,所以就斷了血脈。那麼富不過三代到底是什麼道理呢?
  • 這個家族已富到17代!上海近千棟房都是他們的,後代都去哈佛讀書
    而說到富三代,我們可能會想到澳門賭王何鴻燊的子孫後代,還有與李嘉誠齊名的富豪鄭裕彤的孫子鄭志剛等,這些富三代也是憑藉自己的本事將家族事業發揚光大。但在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富不過三代」,很多家族財富傳到第三代手裡,基本就快消耗殆盡了。
  • 美心家族的大小姐和富三代,顛覆了你所知道的家族傳承
    改革開放以來,伍舜德及其家族在國內的捐贈總額累計超過2億港元,先後向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捐資興建大批教育設施。作為香港的成功華商和飲食界泰鬥,伍舜德和夫人一直過著簡樸的生活。他們住在香港普通公寓樓裡,吃飯也不過是一盤魚、一碟青菜、一碗湯,穿的是40年前定做的西裝。
  • 三大香港超級富三代,95後的她,21歲才露真容,爺爺曾是華人首富
    一個豪門家族的崛起,離不開第一代人的奮鬥拼搏,俗話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一代謝幕之後,進行權力的交接,後代掌權,從而出現了富二代、富三代,甚至是富四代。然而,「富不過三代」的魔咒,一直存在於豪門之中,當然也有豪門打破了這一魔咒,比如香港的四大家族。在香港,四大家族的地位頗高,他們的家族財富不菲,令人仰望,而如今四大家族的第一代,都已經退居幕後了。
  • 壟斷香港菸草業,家族富了四代,默默捐款達8億,人稱「何伯」!
    著名的何氏家族控制著公司。 在香港,何氏家族的資產不少於李嘉誠的資產。何氏家族始為何英傑,人稱何伯,可以說他是香港最被低估的富人。何英傑1911年出生,當時他是上海一家印刷廠的一名年輕學徒。沒人會想到,這家印刷廠的學徒多年後在香港成為了一位偉大的慈善家和富豪。何英傑通過自己的努力,從學徒到老闆,1931年他花了六年時間開了自己的印刷廠。抗日戰爭爆發後,許多工廠倒閉了。
  • 「富不過三代」這句話在古代指的是財富還是?
    「富不過三代」的由來究竟是什麼,為什麼財產無法三代延續?按照現在的邏輯,我們常說的「富不過三代」,這句話被譽為諷刺那些有錢人。那麼什麼叫富不過三代,難道財富真的無法代代延續嗎?這其實和我國古代的繼承制度是有著極大的關聯。
  • 中國近代第一聖人 秉持三大家風 家族整整富了八代 沒有一個敗類
    而說起近代影響最大的家訓,非《曾國藩家訓》不可,曾國藩是離我們最近的一位「聖人」,他的家族整整富了八代,沒有出過一個敗類。 中國有一句俗語:富不過三代。一個家族想要富過三代,的確十分困難。但是曾國藩做到了,他的家族整整富了八代,沒有出過一個敗類。
  • 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貝氏家族傳承十五代,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定律?
    中國人常說:富不過三代。上一輩白手起家、艱苦創業下一輩老成守業,努力維持第三輩吃喝玩樂,坐吃山空。正因此,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定律?對當今富起來的中國人特別有價值!而貝聿銘的家族故事,恰恰說明其中的奧秘。文|昱子貝家人的發家,是一部草根奮鬥史。
  • 中國唯一一個富過15代的家族,家訓只有30字,卻讓家族富了幾百年
    中國有句老話叫:「窮不過三代,富也不過三代。」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有一個家族,富過了15代。而這個家族能富15代的秘訣,只有30個字。幾百年前,江蘇蘇州有一個名門望族——貝氏家族。元朝末期,各地戰亂不斷,百姓流離失所。
  • 香港隱形富三代,每天進帳1.4億元,爺爺的地位比肩李嘉誠
    有些人經常會說「富不過三代」,因為守業三代也很難,可是有一個富三代,它不僅將祖輩的基業守得很好,而且還將原來的基業發揚的更好,做的更強大了。這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富三代就是鄭志剛。
  • 貝氏家族蘇州四富之一,富了幾百年,靠得只有30個字
    在中國,最常見的家族興旺和衰落的過程是:上一輩白手起家,艱苦創業,下一輩老成守舊,艱難維持,再下一輩坐吃山空,家道中落。所以「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富不過三代」這些老話,都是在說財富傳承的不易。中國有句老話叫:「窮不過三代,富也不過三代。」這不就是一定意義上的賺錢容易,守財難。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家族故事,可能是目前中國唯一富過15代的家族,這便是美籍華人建築師,1983年普利茲克獎得主,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貝聿銘的家族——蘇州貝氏家族。
  • ...精英·家族傳承》生態論壇,發表"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主題演講
    期間,亞細亞集團公司創始人、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學院策略與危機管理研究所執行所長、國際人居空間研究院主席/創始人——蘇建誠教授,來到現場發表了"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主題演講。後來左思右想,因為我們在愛的教育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傳承,那麼傳承,我就來想一想,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是的,我今天來並不是要告訴你如何成為百億的企業家,我今天來告訴你如何成為億萬富翁。你為什麼要一輩子就做一百億的企業,你為什麼不把這一百億分給一百代的子孫,一代就賺一個億,同意嗎?
  • 老話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啥意思?用農村現象告訴你
    老話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啥意思?用農村現象告訴你以前常聽老一輩的人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這樣的一句話雖然簡單,但是它的意思卻很廣,不知道有多少人懂呢?小編是屬於地地道道的農村人,現在的農村發展得越來越好,不少農村居民似乎驗證了「窮不過三代」,很多的農村居民,能夠適應農村不斷發展的步伐,轉變傳統的觀念和思維,慢慢地嘗試新的東西,走出農村體驗以前的農村人沒有體驗過,甚至是沒有做過得事業,將自己的生活過得很好,實現資金上的豐足。那麼又是何種人驗證「富不過三代」呢?今天小編就同大家一起來看看!
  • 富六代洛克菲勒傳世家訓:沒有體驗過不幸的人,反而是人生的不幸
    富六代洛克菲勒傳世家訓:沒有體驗過不幸的人,反而是人生的不幸最近在研讀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書信,學到了不少精闢的人生道理。雖然商人的逐利行為不符合我的基本信仰,但做人做事的道理很多,他說得很透徹。我們也可以看出,為什麼他的家族因為祖先的智慧而富了六代以上。他在生意上打敗了許多人,這使人們對他褒貶不一。他討厭別人說他愛錢。
  • 香港六大家族正式告別一代管理 二代三代上位各顯身手
    對此,香港六大家族正式告別第一代管理,轉交正值中年的二代,甚至三代成員也已嶄露頭角。   香港富一代:全面交班 不過,由於近年香港區域市場動蕩,以及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重組一事,李嘉誠背後幹預的還是相當頻繁,可以說李嘉誠雖然退居幕後依然過問家族事宜。
  • 中國「富得最久」家族:整整富貴17代,上海買下千套房羨煞旁人!
    中國俗語:古人說「富不過三代」,完整的是「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自古以來就有「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代」的俗語,還別說,真的很少有人打破這個魔咒。但是有一個家族,不僅打破了這個魔咒,還順便破了個記錄,是傳奇一般的存在。
  • 她是90後女富豪,最美富四代企業家,手握千億帝國!
    來源:投資家網 作者:蘇年她,被譽為中國最漂亮的女富四代,掌握千億帝國。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接手自己的家族企業,很多創始人為了讓子女後代接手企業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一俗話說「富不過三代」,但是這在謝其潤的身上就沒有體現出來,作為一個90後,身上並沒有任何90後令人詬病的地方。一個20多歲的女孩子,成為一家藥企行業領頭上市公司的掌門人,外界紛紛議論,認為她是受到蔭庇所致,但是很多與之交談過的人都認為她名副其實。
  • 香港富三代,年紀輕輕擁有千億財富!每年收入超百億,讓人羨慕
    在我國香港有一位包租公可稱為全國「第一包租公」,因他旗下擁有眾多房地產項目,但他都只租不賣光是收租每年就能賺上百億,據轉這個數字達到了300億元左右,他還是一個香港「富三代」。吳宗權這個名字多少人知道呢?他的財富都是祖父和父親留下來的,而他的祖父就是我國著名的商人包玉剛。
  • 「門前有三樹,家興富三代」,指哪三種樹?種下真的會富三代?
    而且風水學說的研究,不僅限於每個個體本身,同時關於一個家族,一個國家的命數也能夠通過風水得到,這也就讓人們對於風水學說更加的迷信。不論何時何地,不論做什麼事情,總是覺得通過看看風水能得到一個更為穩妥的答案,人們也更加傾向並且依賴於風水的研究。風水學說是真是假,還是得看每個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今天這樣的現代社會,依然相信風水的也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