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陶
說到中國的富二代,很多人都會想到用5億賺取63億的王思聰;7次成為中國最年輕女首富的楊惠妍;26歲掌管千億帝國的謝其潤;一年就使公司扭虧為盈還賺了8000萬的嚴昊。這些富二代不僅沒有被父親的光芒所掩蓋,反而憑藉自己的本事讓人們熟知。
而說到富三代,我們可能會想到澳門賭王何鴻燊的子孫後代,還有與李嘉誠齊名的富豪鄭裕彤的孫子鄭志剛等,這些富三代也是憑藉自己的本事將家族事業發揚光大。但在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富不過三代」,很多家族財富傳到第三代手裡,基本就快消耗殆盡了。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在我國,就有一個家族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現在已經富到了第17代,這個家庭就是——貝氏家族。
可能大家都對貝氏家族非常陌生,但大家應該聽說過貝聿銘這個名字吧?2019年5月16日,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的貝聿銘老先生與世長辭,享年102歲,一時間引發無數國人的哀思。
貝聿銘生於1917年,高中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附屬中學,和林語堂、宋子文是校友。畢業後,貝聿銘去了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深造,後來又轉到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攻讀建築學。畢業後,貝聿銘繼續在建築領域工作,憑藉自己的建築學知識,他在美國建築界嶄露頭角。
1960年,貝聿銘成立了自己的建築公司。之後,貝聿銘先後榮獲美國建築學會金獎、法國建築學金獎、日本帝賞獎、普利茲克獎等眾多重量級獎,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其代表作品包括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館,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美秀美術館、甘迺迪圖書館、香山飯店、蘇州博物館、香港中銀大廈等等。
可以說,貝聿銘的名字幾乎可以代表一個時代的建築,從蘇州到紐約,貝聿銘的一生不僅詮釋了蘇州貝氏家族的傳承,也成為近代中國歷史的一個縮影。作為貝氏家族第15代傳人,貝聿銘憑藉在建築方面的才華,也讓貝氏家族的「富豪之路」得以繼續傳承。
而要說到貝氏家族的發家之路,則應追溯到明朝中期,貝氏家族始祖貝蘭堂從祖籍浙江遷居到蘇州,一開始幹的是行醫賣藥的行當。貝蘭堂做事勤勤懇懇,一絲不苟,把自家生意經營得有聲有色。到了清朝乾隆年間,貝氏憑藉當時經營的中成藥業躍居蘇州四富之一。
後世的貝氏子孫也不像其他富商的紈絝子弟,每一代人都有精準的生意眼光和聰明的生意頭腦,他們以醫藥產業為資本,進而投資多個領域,由此進一步擴大貝氏的商業帝國。
在近代時期,貝氏家族中以同為第十三代孫的貝潤生、貝理泰兩支最為出色。貝潤生是貝聿銘的叔祖,他當時是舊中國上海灘四個鼎鼎有名的顏料大王之一,他曾斥資80萬銀元買下了蘇州著名的園林——獅子林,並對其進行了修繕,將其作為家族財產,在園中設立了祠堂。
在女兒結婚時,貝潤生將「遠東第一豪宅」綠房子送給女兒作為嫁妝。這座綠房子由匈牙利著名建築師鄔達克設計,有一個300平米的廚房,以及12間不同顏色的洗手間,甚至還有當時非常先進的全自動電梯。因而也被稱為「一百年也不會過時」的建築。
有錢人都喜歡買房子,貝潤生也不例外。進入上世紀20年代後,貝潤生開始投入大量資金在來買房買地上,並在後來成為房地產行業的佼佼者,在上海、蘇州等地都有房產。到50年代,貝潤生在上海市區擁有的房屋近1000棟,房產總面積超過16萬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貝聿銘年少時期每年都要到貝潤生的獅子林小住一段時間,而獅子林對貝聿銘的建築審美也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再說另一位貝理泰,如果說貝潤生的稱號是「顏料大王」,「房產大王」,那貝理泰的稱號就是「金融大王」,他就是貝聿銘的祖父。貝理泰生於1866年,比貝潤生大4歲,他是中國最早的金融家,也是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聯合創始人之一,並且不遺餘力促成了中國旅行社的成立。
1915年,貝理泰在上海創辦了商業儲蓄銀行,這是第一家可以用一銀元開戶的銀行,為普通市民提供了方便的金融服務,因而生意興旺。此外,他還幫助陳光甫在上海建立了中國第一家新型旅行社——中國旅行社,在當時是具有開創性的。
貝理泰一家被稱作「金融之家」,因為他的5個兒子和4個孫子都從事金融行業,其中最出色的就是三子——貝祖詒,也就是貝聿銘的父親。
貝祖詒生於1892年,從蘇州東吳大學畢業後就進入中國銀行北京總行工作,後來又被派往香港組建中國銀行香港分行。之後,貝祖詒又先後擔任中國銀行總經理和中央銀行總裁等職務,他也被稱作「金融巨子」,可見他卓越的經濟頭腦。1973年,貝祖詒全家移居紐約,貝聿銘的國籍也因此變成了美國國籍。
貝聿銘有3個兒子——貝定中、貝建中、貝禮中,都從事城市規劃、建築設計行業,也算是子承父業。而到貝氏家族的第17代,貝聿銘的孫女Olivia Pei也繼承了家族的優良基因。她遵循家族傳統,進入哈佛大學讀書。但相比於建築學,很有主見的Olivia Pei對國際關係學、歷史學和國際貿易更感興趣。
雖然貝聿銘的兒孫現在都生活在紐約,但他們對中國的感情仍然很深,也一直在學習中國文化。作為富到17代的家族,貝氏家族不僅見證了自己家族發展的歷程,也見證了中國的發展。
而貝氏家族能富過17代,一個重要原因是他的後代都要進哈佛。眾所周知,美國哈佛大學是世界頂級大學,能上哈佛大學的人一定是有頭腦,有智慧、有能力的人,在哈佛大學上學也進一步促進知識領域的擴展、各種能力的提升。
而貝氏家族子孫不管從事什麼行業,不管定居在哪兒,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大部分的孩子都上過哈佛大學,這也是為什麼世人戲稱貝氏後代都要進哈佛。而受過良好的知識教育,對於貝氏家族的傳承來說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