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報記者吳越 申敏夏
擾亂我國閩浙蘇等地的今年第14號颱風「莫蘭蒂」,雖然在9月17日凌晨已轉為溫帶氣旋,但其帶來的嚴重影響仍讓當地老百姓「聞之色變」。根據中國氣象局災害監測預警評估中心的最新評估顯示,作為今年以來全球最強颱風,「莫蘭蒂」帶來的強風雨影響重創福建、浙江、江蘇等地,導致電力中斷、城鄉積澇、房屋倒塌、老百姓和農作物受災。
路徑穩定 強度發展快 登陸強度強
路徑穩定、強度發展快、登陸強度強和雙颱風作用是颱風「莫蘭蒂」的重要特點。
「莫蘭蒂」自生成後,一直以每小時20公裡至25公裡的速度穩定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從12日凌晨到上午,迅速經歷了從颱風加強為超強颱風的過程,其在24小時內風速由28米/秒增加到62米/秒,屬於快速增強颱風;13日,其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7級以上,為今年以來全球最強颱風。「莫蘭蒂」以強颱風強度登陸我國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沿海,成為今年登陸中國大陸最強的颱風;同時,它與今年第16號颱風「馬勒卡」產生一定的雙颱風效應,「馬勒卡」的存在對「莫蘭蒂」的水汽輸送非常有利。
華東降雨強度大 大風持續時間長
由於「莫蘭蒂」登陸強度強,我國華東地區出現強風雨天氣,尤其是福建、浙江和江蘇降雨強度大,大風持續時間長。
根據氣象部門監測顯示,14日以來,受「莫蘭蒂」及其減弱後的低壓和外圍環流影響,福建、浙江、江蘇等地出現暴雨或大暴雨,浙江東部、福建東部及江蘇南部部分地區降雨250毫米至400毫米,浙江台州局地降雨量達508毫米;另外,臺灣花蓮、臺東、屏東等局地降雨600毫米至857毫米。部分地區出現短時強降雨,小時雨強有50毫米至100毫米,其中福建連江局地小時雨強達133.5毫米,浙江泰順局地3小時雨量達233.7毫米,福建南安局地6小時雨量達302毫米。
同時,浙江東部、福建東部、江蘇南部部分地市及沿海出現9級至11級陣風,廈門、泉州、莆田、福州等地陣風風力12級至14級,廈門陣風風力達16級至17級,局地超過17級(同安大橋63.1米/秒);泉州、莆田、福州等地沿海和島嶼局地12級以上陣風持續時間達6小時至10小時,泉州惠安12級陣風持續時間達14小時。南海東北部、臺灣海峽北部出現了4米至6米的巨浪到狂浪區;福建沿岸海域出現了3米至4米的大浪到巨浪。金門浮標15日2時、6時分別觀測到有效波高11.9米的狂濤和4米的巨浪。福建省閩江口到廣東省汕頭市沿海出現了50釐米至290釐米的風暴增水,其中福建石井潮位站測到了289釐米的最大風暴增水。
據當地氣象部門和民政部門報告,截至9月16日下午,福建省70.7萬人受災,因災死亡11人,失蹤13人,緊急轉移安置32萬人,倒塌房屋4145間,農作物受災面積33.76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45.3億元;浙江省71萬人受災,因災死亡9人,失蹤3人,緊急轉移安置8.5萬人,房屋倒塌近200間,農作物受災面積20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4億元。
(來源:《中國氣象報》2016年9月19日二版 責任編輯:王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