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王煜)杭州媒體探訪杭州市的27個臨時避寒點,發現許多避寒點存在不具備救助條件、未達開放標準、值班點沒有人值班等問題。今日(1月9日),杭州市民政局回應新京報記者稱,當地媒體暗訪時,杭州市晚間低溫還未達到臨時避寒點開放要求,目前全市臨時避寒點已全部開放。對於個別地方工作不到位問題,「民政部門也非常抱歉。」
2017年12月18日,杭州市民政局公布全市53處臨時避寒點的地址、聯繫人和聯繫電話。杭州市民政局表示,當出現零度以下低溫天氣時,露宿街頭的流浪乞討人員和有需要的群眾可就近前往臨時避寒點求助,避寒點將提供棉衣、棉被、食物和飲用水等避寒物資。
然而,杭州本地媒體「FM89杭州之聲」日前報導稱,今年1月3日-1月5日,記者連續3天在深夜和凌晨時間走訪杭州7個城區和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設立的共27個臨時避寒點,發現僅1個避寒點的取暖物資齊全,其餘避寒點缺少物資或根本沒有;有的24小時值班點沒有人在;有的24小時聯繫電話沒有人接;有的值班點工作人員則對救助事宜一問三不知。在暗訪視頻中,一些臨時避寒點工作人員稱沒有鑰匙、不知道避寒點地址,並且雷語頻出。
此事引發網絡關注後,杭州市民政局官方微信今日中午發文稱,「作為我市救助管理工作的補充和輔助,臨時避寒點是我市在極端惡劣天氣下為流浪乞討人員就近就便提供幫助的應急舉措」,「(臨時避寒點)在當地氣象臺發布暴雪和低溫冰凍藍色(即溫度到達0℃及以下)以上預警時,及時對外啟動,保證流浪乞討人員能吃飽、不受凍、可休息的基本生活。」
杭州市民政局一名負責此項事務的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解釋稱,當地媒體暗訪時,杭州市晚間低溫還未達到臨時避寒點開放要求。本周杭州遭遇低溫,晚間最低氣溫降到0℃以下,氣象部門發布低溫藍色預警。因此,目前臨時避寒點已經全部開放。
上述工作人員表示,臨時避寒點是對救助工作的補充,提供的是臨時的基本救助,實際操作中,針對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仍以救助站為主。「杭州市救助站是24小時開放,並且提供飲食和住宿。」該工作人員還稱,由於臨時避寒點並非專業救助機構,其救助物資採購無統一硬性標準,因此個別地方工作不到位,「民政部門也非常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