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富陽郊區的山裡,計程車都不願意去,單趟也收往返的錢,外賣員卻愛接這裡的單,因為運費往往超過餐費,而且不止一點點。
雖然地處城市郊區,這裡卻像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當地人都知道,它有一個頗為神秘的名字:隱士村。下雨的時候,會有扎辮子的男人拿著皮尺測量樹林裡的所有東西,以為自己的設計尋找靈感。
隱士村居住的,大都是做設計的人,用特製的染布設計衣服,或者用木頭做出小工具,兩三個人開個淘寶店,賺得不多,能養活自己,重要的是,自在與理想都寄托在裡頭。
在雲南的邊境小城,中年男人劉東升的夢想是飛上天,他用兩年時間發明的穿戴飛行器,可以讓他離開地面100米。
劉蕾時常在杭州和北京的工作室穿梭,這位留美心理學女碩士做的新產品是一種肚兜,她以更現代的審美眼光打量和改造傳統事物,夙願是希望中國女人扔掉束縛身體的胸罩。
胥曉龍是位陽剛的男孩,他在淘寶上賣的東西,是特地為女人設計的彩繪絲襪,影星陳喬恩也在他店裡下過單,還曬在自己的社交平臺。
將奇特的幻想變成實物,甚至只是一個巧妙的觀念,也能做成生意,如今在淘寶上,這樣的創意商家超過20萬,圍繞在他們身邊,是數百萬為一些瘋狂念頭工作的人。
生死擺渡
今年疫情期間,程欣的生意特別好,比往年翻了好幾倍。10個訂單中,有8個是因為疫情沒能回家掃墓的。
程欣在淘寶上開了一個專門代人清明掃墓的鋪子。在外人看來,這是一個非常奇葩的生意,但是對她來說,代人掃墓是幫助別人完成情感牽掛的寄託,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令她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一位客戶在收到他們精心剪輯、配上抒情音樂的掃墓視頻後,跟程欣說,自己哭了好久。
97年出生的重慶女孩程欣膽子的確很大。2015年,高中畢業的她報考了長沙的一所職業技術學院,進入殯儀學院學習陵園工程。從學校畢業後,她進入殯儀館工作,機緣巧合下開始代人掃墓。雖然才20歲出頭,但因為見證了太多生死,她身上有一種同齡人少有的,對生命的敬畏感。
圖:代客掃墓。
墓園裡,年紀最大的逝者有100多歲。當程欣為他們舉辦葬禮、掃墓的時候,「會覺得生命很偉大。」去年,一個30多歲的年輕人,因為酗酒而酒精中毒去世。葬禮上,60多歲的父母悲痛欲絕。程欣又覺得,應該給大家一些警示,要診視自己的生命。
程欣為陌生人的死亡代為寄託哀思,四川的康琴則為動物的死亡代為寄託哀思。康琴憑藉精湛的手工技藝,把離世寵物做成羊毛氈掛件,在淘寶上一年服務上萬名顧客,英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的顧客都找上門來求助。
很多顧客的故事讓康琴記憶深刻。有一位顧客跟她打字溝通時特別慢,後來電話聯繫上才知道,她是一位70多歲的奶奶,養了很多年的狗狗去世後,她特別傷心,輾轉聯繫上康琴,就是為了給狗狗做一個縮小版雕像。拿到成品時,奶奶激動地哭了。
康琴的淘寶店叫「御姐屋羊毛氈手藝」,每月能有六七百個訂單,去年店鋪營收超過100萬元。團隊總共10個人,其中8個是孩子的寶媽。這些寶媽基本能月入過萬元,一邊掙錢,一邊還可以照顧家庭和孩子。
圖:康琴
康琴說,淘寶上面有很多富有人情味的東西,她的羊毛氈只是其中之一,「可以幫助到這些人,找回心愛寵物的記憶,我覺得做這樣的事情非常有意義。」
不同於程欣和康琴做祭奠死亡的生意,李艾玲想讓生者更有尊嚴地生活。李艾玲是上海雪倫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雪倫醫藥」)董事長,在淘寶上開了一家名叫「雪倫旗艦店」的鋪子,專門為女性乳腺癌患者提供義乳定製化產品。
李艾玲有一個客戶叫黃真,她在30歲出頭的時候被檢查出患了乳腺癌,「那段時間,躺在醫院病床上會不停流淚,徹夜睡不著的時候就想,為什麼得病的偏偏是我?」
通過化療以及手術,黃真保住了一條命,但她也永遠失去了一隻乳房。她的胸前留下了一條像蜈蚣形狀的長刀疤,也好像因此失去了作為女人的驕傲。出院後,黃真不再出門。在家裡,她也只穿寬鬆肥大的衣服,遮住不對稱的左右乳房。
後來黃真在淘寶上搜到了李艾玲的鋪子,定製了與自己另一邊乳房相似的義乳,重新找回了女人的自信。雖然跟真正的乳房還有一定差距,但能夠「穿」著它出門,看起來與正常女性無異,黃真已經很知足了。
打敗孤獨
比起程欣和李艾玲,玖妹的生意更奇怪。在過去的6年時間裡,玖妹給1000多位陌生人發了5000多條晚安簡訊,一條一塊錢。她的淘寶店鋪非常簡樸,只有3件商品,售價1元、7元、30元,分別對應1天、1周、1個月的晚安簡訊服務。
這些貌似無釐頭的生意背後都有它內在的邏輯。玖妹在深圳打工的時候發現,這是一座異鄉人居多的城市,漂泊是常態,陌生人之間難以建立起穩定的關係。她搬了許多次家,從來沒有鄰居這個概念,「你怕動不動就走了,大家就分開了」,壓力大的時候,她掏出手機,想找人聊聊,這才發現,畢業之後,已經很久沒有和過去的朋友們聯繫了。
玖妹在網絡平行世界發現,許多人和她有同樣的感覺,把通訊錄從頭翻到尾,卻最終也沒有撥出一個電話、發出一條簡訊。於是她萌生了和陌生人建立聯結的念頭,在淘寶上專門開了一家代發晚安的店鋪。沒想到,店鋪開張沒幾天,就有人下了第一單,沒有備註,也沒有私信商家,那個人只要一個晚安。
圖:玖妹。
這些訂單背後是一個個模糊而又孤獨的靈魂。玖妹曾經碰到過一個很奇怪的客戶。一個收貨地址是「南極」的人,已經連續買了3年晚安。他沒有別的要求,只要「晚安」兩字。他與玖妹間互動不多,偶爾回復。但每一年的「晚安」發完之後,他便會默默下單再續一年。每當看到他的訂單,玖妹都會感到些許激動,「覺得他還在」。半年沒有收到他的回覆,玖妹不禁開始擔心,他是否換了號碼,或者遇到了什麼事情。但她不會去問,只能等今年過去,看他是否會再買下明年的365個晚安。
「有時候我又很希望,這個客人不需要再買晚安了。」玖妹也想過,他可能已經走出了那段需要陪伴的時光,或者他可能已經有人陪伴了。
譚娟是做農村蓋別墅生意的,她的邏輯與玖妹很像,她發現城市裡打拼的人,總會夢回故鄉。那個回不去的家鄉有太多的情感寄托在那裡。譚娟想,能幫助客戶在農村蓋別墅,就是在幫客戶善待父母,幫助化解心中那濃濃的鄉愁。
譚娟喜歡向員工強調這種情懷意識,「客戶跟你聊的,不是一座房子,他聊的,是他的夢想,是他的父母」,她很清楚自己所強調的東西,「我們這一輩,在城市裡最擔心的,就是半夜接到來自老家的電話」,譚娟說,「只要過了晚上10點打電話來,心裡就會忐忑,是不是家裡面出事了?」
圖:譚娟做的鄉村別墅。
譚娟的客戶中以城市高淨值人群為主,他們有些共同的特徵:離開農村進入城市打拼,事業有成後,工作和家庭都在城市,平時少有時間返鄉,父母又不習慣城市生活。於是,這便構成這一群體的普遍內心痛點,每次返鄉都是一次倉促的聚散,一家人常年分居兩地,牽掛無著。
2009年6月時,譚娟所在的公司在淘寶開了一家叫寶家的店,售賣價值幾十、上百萬的標準化鄉村別墅,上線即被稱為「史上最貴網銷產品」,僅僅半年時間,該公司即售出1000多棟別墅,銷售總額達13億。
90後的陳好琪是位女生,曾在廣東順德電子廠打工,她的創業是做成人用品。賣出第一個飛機杯之後,她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後來又開始賣保險套。陳好琪通過找上家,直接走低價爆款路數,逐漸做得風生水起。
不過,後來在開油煙機工廠的大表哥召喚下,陳好琪又到廠裡打工。通過一款專利技術,陳好琪幫助表哥開發出了手持式油煙機清洗機,成為網紅產品,大量的家庭女性如獲至寶,買了還不忘各種「炫耀」。
陳好琪覺得,「這比賣成人用品有意思,不再面對那麼多孤獨。」
拯救失傳之物
南京夫子廟的秦淮花燈是一項面臨失傳的傳統技藝。在流傳了千年之後,到了鄭峰母親阮壽珍這一代,花燈尚有餘輝。每年元宵節,夫子廟燈節開市,縱使已年過九旬,她仍會去瞧一眼,從街頭到街尾,看看各家成色如何。糊燈七十餘年,亮的、暗的,都在心裡了。
鄭峰曾是七級鉗工,母親把南京秦淮荷花燈技藝傳承給了他。1990年出生的程濤是鄭峰的弟子,他天生浪漫性格,尤其鍾愛熒熒河燈在水中蜿蜒漂流。他很懷念小時候坐在父親肩上或拖著兔子燈滿地飛跑的時光。
讀中學時,一年元宵燈市上,程濤卻再也找不到三足金蟾燈,他頓時頭腦咯噔一下,敏銳地意識到,秦淮花燈快沒了。後來考大學,他選了家具設計專業。乍一看風馬牛,實則和花燈有關——將它與家具設計結合,找到日常應用場景。他每年都逛燈市,跟各位師傅攀談,了解他們的技藝,並最終選擇拜鄭峰為師。
圖:一位做花燈的老師傅。
從2012年起,程濤就開始在淘寶上賣花燈,期間甚至辭去了穩定的工作,專門去電商公司上班學經驗。這些瀕臨失傳的老手藝和產品結合了網際網路的運營邏輯後,獲得了更廣闊的商業空間。那些白髮蒼蒼的老師傅開始願意把自己精心收藏的花燈拿出來給程濤,他們不一定希望程濤能賣出多少錢,而是希望他能給秦淮花燈找到一條繼續存在下去的生路。
江西青年饒勇也在探索傳承之路。從貴州民族大學民間設計專業畢業後,饒勇夫婦就開始通過到各個苗寨去找人繡苗繡,樣品倒是送出去,作品卻從來不出。深山裡的老手藝人,還看不到苗繡的未來。
苗寨繡娘邰豔,為了陪女兒讀書,從山寨搬來縣城,開始找不到工作,只能扛著背簍蹲在街頭,等人請她搬東西。三年以前,她終於找到稱心工作:刺繡。通過承接淘寶訂單,她可以用傳統的技法繡出很多符合年輕人審美的作品,像日本動漫《你的名字》,以及《大魚海棠》、《大護法》,包括國家博物館國寶級文物C型玉龍在內的十餘種文物。
這些產自大山深處的刺繡作品,最終成為北京、上海以及海外時尚青年身上的衣物,或者擺進他們房間,成為醒目的裝飾品。
從深山鄉土世界到繁華現代都市,古老的千年苗繡匯入新興的時尚潮流,連接其間的是一條鮮為人知的隱秘通道,背後更是一個社會文化劇變的跌宕故事。
在這背後,是饒勇、邰豔等青年人通過淘寶改變了傳統苗繡的生產、銷售鏈路。傳統苗繡雖然繁複、精美,但蘊藏豐厚文化內涵,其繡、插、捆、挑等豐富的針法和圖紋色彩強烈的對比,還有奇特的想像,呈現大氣古樸的質感。但這與都市青年人的偏好卻並非天然契合。在年輕人眼裡,傳統苗繡有些「土」,必須把它變得「酷起來「。
圖:大山裡的獨臂秀娘。
饒勇找來業內最優秀的設計師,潛心打磨產品,一個創意動輒打版十多次,之後還要在淘寶VIP群做品測,反響不熱鬧的,做得再辛苦,也照樣廢掉。有成熟作品,才發往貴州,組織繡娘們進行標準化手工生產。
2016年,王的手創通過阿里魚獲得國博館藏文物C型玉龍的IP授權,設計出單面刺繡的玉龍項鍊,造就銷售爆款。在這家淘寶店,包括玉龍佩、青玉龍形佩、海晏河清尊、人面魚紋彩陶盆等十餘文物精品,也都有了相應刺繡IP產品。
網際網路電商正在貴州深山開枝散葉,凱裡、劍河、施秉……繡娘們則來自貞豐、冊亨等地,那裡的村寨或鄉鎮建有刺繡工坊,當地最優秀的苗繡藝人都聚集在這裡創作,其中也不乏90後年輕人。
大山裡的苗繡重塑活力,煥然一新。今年9月,淘寶造物節,王的手創帶著一張苗繡」神圖」來到現場,在這場包含黑科技、時尚潮流、二次元等元素的大鬥秀中,它與演奏機器人、極速3D製造、力反饋操作手套等前沿科技和國際品牌設計進行了同臺競技。
年輕人的天馬行空
淘寶上也有很多擁有奇思妙想的年輕人,他們通過自己的創意在改造著傳統產業,或者乾脆打造出一個新的細分產業門類。
一群年輕的設計師通過自己對植物的重新理解,賦予了植物新的美學內涵,他們以「在樹下」「放青松」的新銳風格打破了以往室內綠植的刻板印象,給綠色新的定義。他們是植物的「經紀人」,挖掘美好植物,幫它們講故事,掀起了進口植物馬醉木、日本吊鐘等進口植物新潮流。他們想要現代都市人,在樹下吃早餐,在桌前看紅葉飄落,讓城市中的人們回歸對自然的敏感。
圖:放青松。
除了鮮植,乾花,他們還推出了一系列時尚幽默的的設計品,給當下年輕人提供情緒消費,拉近人們與植物的關係,讓養植物更加輕鬆有趣。
和動物相處也是這樣。
張展是清華大學美院工業設計專業的高材生,他在淘寶上開了一家專門賣貓別墅的店鋪,叫豆喵。這個貓咪專屬的豪宅,價格從三千到五千不等。在淘寶一上架就廣受愛貓人士的喜愛,海外買家甘願2倍價格購入,甚至有人一次性入手買了22個。
讓張展印象深刻的是,那天晚上九點,店鋪「叮咚、叮咚」地響個不停。張展一看,原來有人自動下單了10個經典款的貓別墅。還沒有等張展反應過來,第二天上午,那位客戶又一口氣,下單了12個。「一共22個』貓別墅』訂單,總金額84000元。」張展忍不住和買家再次確認。
除了土豪買家,買完貓別墅,接下來三個月都要「吃土」的年輕人,也不在少數。
一位河北買家是個高二學生,一眼就看中了豆喵的貓別墅。自己的零用錢不夠,找朋友借了一部分,最後用上了花唄,才勉強湊齊了三四千塊錢。
開店一年多,豆喵貓別墅吸引了來自法國、義大利、美國、新加坡等境外買家。一個美國買家因為在當地找不到合適的龍貓別墅,於是在豆喵家下了單,「這個貓別墅,我們發了直郵快遞,光快遞費就花了一萬多」。
圖:貓別墅。
廣州女孩安明是一個BJD娃娃髮型師。早在上初中時,她就是一個重度動漫迷。她喜歡《犬夜叉》,也喜歡《網球王子》。
有一天放學後,她在著名的公園前「動漫星城」閒逛。那個BJD娃娃就是逛街時發現的,「一頭金色長波浪發,睫毛纖長,身上穿的是白色洋裝,長得像天使一樣,一下擊中了我。」
而她也在機緣巧合之下,成為一名BJD娃娃假髮設計師。2017年,她和夥伴鄺睿倫一起創業,在淘寶上開通了自己的店鋪,一頂娃娃假髮能賣到200多元。因為工序複雜,她所做的每一款,幾乎都是限量款。
讓安明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來自韓國的BJD娃娃愛好者,對方把店裡一個假髮款式的所有色號都買了,「一共十多個顏色,僅那個款式,她就買了十多頂。」
那位韓國女生留下的收貨地址是一個國內的集運倉。一開始,安明和鄺睿倫並沒注意到她。直到女生在某個國外社交平臺曬了照片,並打了店鋪的標籤分享,「這個款式的所有色號我都買全了。」倆人才知道,自己的店裡還有這樣一位韓國客戶。
如今,一些在日韓以及美國開店的BJD娃娃假髮商家,也會來安明和鄺睿倫的店鋪採購,「尤其是日韓國家,玩BJD娃娃的人很多。」
閆銳是專門在淘寶上賣恐龍模型的模具製造師。他的工作室就像一個微型的恐龍博物館。在一面陳列牆上,翼龍正展翅欲飛、霸王龍在奔躍咆哮、大眼魚龍仿佛在水中遨遊。
圖:閆銳。
閆銳從小愛做手工,大學畢業以後才誤打誤撞地進入模型製作領域。他所有的製作技藝都是自己摸索出來的,每件作品皆為「限量版」。
他並不著急,也不打算大批量生產。經過親手打磨呈現精美品質,這樣他才放心把作品交給客人。這樣的匠心追求,讓一些大學主動敲門尋求合作。
而五金少女在年輕人的租房世界裡發現了一個商機。她們通過為出租房做規劃、設計方案,並提供各種滿足租房客需求的小物品贏得了市場。
手握穩定電商流量後,她們決定再往前邁一步:嘗試時下流行的C2M。她們出創意,為出租屋設計工具或用品,再請工廠定製生產,然後通過淘寶平臺分享給更多畢業租房青年。
這些的嘗試,一開始會碰釘子。傳統工廠裡,少有人能理解她們的想法,甚至覺得是異想天開,認為她們不過是「一家小小的淘寶店」,成不了事。然而,隨著五金少女受到更多認可,工廠這邊也能慢慢理解新的商業模式,開始接受這家淘寶店的改造,生產適合年輕人需求的東西。
圖:五金少女。
僅是2019年以來,就有超過十萬人在五金少女淘寶店購買租房物件。它們開始充當成千上萬個出租屋裡的角色,彌補水槽功能不足,或者為房間騰出更多空間,更或者,成為住在出租屋裡的人的一種精神陪伴。
五金少女的成員之一Mayden感慨,最初以為只是「搞搞裝飾,拍拍視頻」,想不到卻能在淘寶做成事業,實現自我價值,還能幫助更多人就業。如今,團隊正在穩步發展,招募的夥伴已有十幾名。
淘寶造物生態,更像我們現實世界以外的平行世界,一大群天馬行空,有著奇思妙想的青年創業者在這裡崛起。他們有著旺盛的創造力,以及不畏艱險的勇氣,他們正在施展自己的抱負,改變平行世界以外的現實世界。
這就是一切運行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