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波」探索和發現,會有怎樣的運用,科學家對此作出預測

2020-12-04 臻澤聊宇宙

我們從小就學習過物理學,知道一些基本的物理學定義,我們平常所接觸的聲波、光波都是以波長的形勢來傳遞的,並且在傳遞的過程中攜帶著能量,波在物理上具有一定的性質,如幹涉、衍射等等現象,隨著科技的進步,對于波的運用也早已經融入到生活中,基本上已經是隨處可見,如利用聲吶探測,傳遞信號,光學上都有著很廣泛的應用。

不過要說到另外一種波,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熟悉,它就是引力波,其實引力波早在100多年前的時候,愛因斯坦就已經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他根據狹義相對論,來說明引力波,並且認為他在性質上存在和目前發現已知波長中相似的定律,但是卻並不適用於牛頓經典力學的定律,畢竟按照牛頓的思維來看,兩個物體之間相互之間的引力影響是無限的。

基本的定義解釋,引力波只是時空中彎曲所產生的漣漪,這種漣漪以波的形式散發出去,並且根據普通波的定義來看,引力波應該也傳遞一定的能量,這種引力波存在於基本的兩個物體之間,應該說是一種很常見的,但是在科學上想要驗證他的發現,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首先就是我們剛才說的,按照牛頓經典力學的定律,兩物體之間的引力是無限的,但是我們平常生活中也能夠觀察到波長的傳遞有一定的局限性,說白了他由近及遠都是不斷的被削弱的,產生的能量也因此會消耗在中途,這和我們平常所接觸的物理知識不同,所以在地球上很難檢測到引力波的存在,但是如果換一個地方的存在,那麼引力波相對也就比較容易。

因為宇宙空間除了基本的物質以外,基本上是真空狀態,這樣無論是聲波還是光波,在傳遞的過程中能量削減大幅度的減少,為發現引力波的存在奠定一定的基礎,而事實上就是在引力波的概念被提出來以後的60多年的時間裡面,無數的科學家都想驗證他存在的可能性,但是始終就是不得其門而入,而隨著科技不斷的發展今天,世界各地都開始建立了引力波的觀測站。

如何觀測引力波,一直以來就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因為他的性質,使得觀測他十分困難,首先就是在地面上,無論如何都會受到一定的幹擾,於是物理學家也只能把目光看向太空,但是由於距離比較遠的緣故,致使檢測引力波的存在無形當中困難了不少,但也並不是絕對,這也是基於引力波這種獨特的性質所能決定的,首先我們知道兩個磁鐵之間,如果磁力夠強的情況下,就算是隔著物體也能夠吸引在一起。

演變在宇宙空間中兩個天體之間,即便是隔著行星等,二者也能夠產生相互的吸引,產生的引力波會繞過大型天體或者是小行星存在下去,所以在拋開共振棒的局限下,採用雷射幹涉的原理,就有可能利用引力波對雷射的影響,從而感應到引力波的存在,果然在2017年科學家宣稱檢測到了雙中子星的引力波,並且檢測到了二者之間存在的電磁信號。

無論是對於天體運動,還是對物理學而言都是一個重大的進步,不過有些人可能會疑惑,引力波這樣難以檢測,即便是發現了,又會對我們未來造成什麼影響呢,其實這樣的想法是大錯特錯的,每一個科研成果都標誌著時代的進步,引力波也不例外,而現如今在我們信息的時代,傳遞信號實際上都離不開波的存在,通過波轉化成為的電磁信號,是我們能夠接受到信息。而根據波的性質推算,引力波未來也可能被運用於無線通信上面,這是很有可能的,一直以來人類檢測太空的時候都沒有發現外星人的行蹤。

所以推測外星人有可能是利用引力波進行通訊的,這個猜想直接被人類所認可,如果人類也能夠運用引力波傳遞信號,是否將來也會預示著我們有一天可能會檢測到外星人的引力波信號傳遞的信息呢?除了這些猜想引力波傳遞信號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在傳遞過程中幾乎不受到任何阻擋,我們之前也提到過,即便是二者中間隔著一個小行星,引力波仍然能夠毫髮無損的穿透過來,而在未來上,除了能夠探知更多的引力波訊息,更重要的就是,人類信息傳遞的速率也會大大的增強,對於人類的科技進步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

相關焦點

  • 發現引力波有多難?愛因斯坦當年投稿也遭拒
    連兩個黑洞都玩著玩著在一起了… 」等各種段子,來分享引力波被發現的喜悅。引力波的發現,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大年初六,參與探尋引力波的中國科學家,向華西都市報記者講述了發現引力波的各種細節。發現引力波已經成為春節期間最熱的話題,大家對它的關注已經遠遠超過科研本身。
  • 諾貝爾物理學獎預測:發現引力波
    這項重大發現在諾貝爾獎頒發前宣布意義非同一般。不過由於雙中子星合併產生的引力波更加複雜,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在這次的引力波發布會上,官方沒有公布消息。引力波最早是在100多年前由愛因斯坦預測提出,是時空(Spacetime)中的一種波形,產生於宇宙中最奇怪的地方——比如時間最初起源的時候黑洞的邊緣。
  • 科學家發現引力波,圓滿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它的意義非凡
    引力波看上去簡單,其實它放在宇宙中是非常複雜的存在,想要探測到引力波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愛因斯坦雖然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是卻沒有享受到發現引力波的激動。直到進入了現代,科技有了快速的發展,有了更先進的探測儀器,科學家才在宇宙中發現了引力波。
  • 發現引力波:以「無用」和「不器」之胸懷看待基礎科學之美
    緊隨NSF(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的公開宣布,你可以直接參與我們校內對此的發布活動。你可以讀到關於這個發現的概述,以及關於MIT的1962屆博士畢業生兼榮譽教授,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的領導者 Rainer Weiss的採訪。
  • 2萬年後的人類會變成什麼樣?日本科學家作出預測,醜哭了!
    每天都有更新!自從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以來,人類一直在尋找自己的起源,諸多的科學家認為人類是由500萬年前的南方古猿進化而來,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才有了今天的人類。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可以知道,生物會一直不停的進化,因此人類自然將一直進化下去,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人類一直進化,那麼2萬年之後的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呢?
  • LIGO負責人:為什麼引力波的發現會改變我們對宇宙的認知?
    作者:2016 年 2 月 11 日,在愛因斯坦預測引力波存在的 100 年之後,由美國科學基金會資助、加州理工和麻省理工的學者共同建造和維護的 LIGO(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宣布,人類首次探測到了引力波。作為過去一年裡科學界最重大的突破之一,引力波的發現標誌著人類在太空探索的路途上邁出了裡程碑式的一步。
  • 最新研究發現黑洞與蟲洞的碰撞也會產生豐富的引力波
    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黑洞與蟲洞的碰撞也會產生豐富的引力波。8月27日,據國外媒體報導,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假設蟲洞存在的前提下,模擬分析了5倍太陽質量黑洞穿過200倍太陽質量的蟲洞。結果表明,黑洞可穩定穿越蟲洞,在黑洞進入和離開蟲洞的過程中,會出現迄今從未探測到過的特殊引力波信號。黑洞為何會「落入」蟲洞內?所發出的一種特殊的引力波是什麼樣的?
  • 35億光年外上演離奇現象,科學家作出準確預測
    長期觀測表明,這裡正發生一些奇怪的事情——大約每12年,這個超大質量黑洞周圍會爆發兩次驚人耀斑,亮度甚至超過整個銀河系。令人困惑的是,耀斑出現的時間和每兩次耀斑之間的時間間隔都是隨機的。經過深入研究分析後,天文學家揭示了這一離奇現象背後的奧秘。
  • 引力波是什麼?引力波的發現意味著什麼?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有一個重要預言,如果大質量天體發生碰撞、超新星爆發等極端宇宙事件會產生強大的引力波。這是一種時空漣漪,就像波一樣傳遞開來,數十年內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引力波,但都沒有發現。2015年9月,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有了新的發現,科學家勞倫斯 克勞斯指出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發現了引力波,如果這個發現屬實,那麼將是一次轟動性的科學事件。
  • 引力波是怎麼發現的_引力波有什麼實際意義(引力波對人類的意義)
    在過去的六十年裡,有許多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為證明引力波的存在做出了無數努力。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引力波存在的間接實驗證據——脈衝雙星PSR1913+16。1974年,美國物理學家家泰勒(Joseph Taylor)和赫爾斯(Russell Hulse)利用射電望遠鏡,發現了由兩顆質量大致與太陽相當的中子星組成的相互旋繞的雙星系統。
  • 美國科學家宣布發現引力波 廣義相對論預言獲證
    100年前,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廣義相對論的其他預言如光線的彎曲、水星近日點進動以及引力紅移效應都已獲證實,唯有引力波一直徘徊在科學家的「視線」之外。  上世紀70年代,曾有美國科學家在觀測雙星系統的過程中,發現引力波存在的間接證據,並因此獲得199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當黑洞落入蟲洞會發生什麼?科學家:或將會出現一種神秘引力波
    有天文學家認為,他們可以使用一種叫做引力波的時空波動來探測黑洞落入蟲洞的情況,如果蟲洞確實存在,可能曾經就發生過蟲洞吞噬黑洞的事件。自1916年愛因斯坦首次預測引力波存在後,經過了幾十年的研究,科學家終於在2016年使用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
  • 電磁波和引力波
    並且,儘管愛因斯坦在1916年就預言了引力波,但他對自己的這個預言的態度也是反反覆覆頗為有趣的。愛因斯坦本人直到1936年對此還尚未有一個確定的答案。他曾經在一篇論文中得出「引力波不存在」的結論!但因為該文中他的計算有一個錯誤,被「物理評論」拒絕。當年,憤怒的愛因斯坦轉而將此文投給「富蘭克林學院學報」,文章即將發表時愛因斯坦自己也發現了他的錯誤,於是將文章標題改變了【1】。
  • 距離引力波首次發現四周年了,引力波「革命」正在進行中
    迄今為止,總共有23次引力波探測得到證實。其中,有20個是黑洞合併,兩個是中子星合併,還有一個被懷疑是黑洞和中子星合併的第一個已知案例。現在科學家會看看分布方法,有多少是大的,有多少是小的。即使它們繼續是『無聊的』,無聊事件的分布也是令人著迷的。與此同時,LIGO和Virgo觀測到的第一顆中子星合併,幫助研究人員探索了宇宙本身的一些基本面。
  • 2017諾貝爾物理學獎頒予發現引力波學者,港中大參與研究
    2017諾貝爾物理學獎頒予發現引力波學者,港中大參與研究 新華網香港10月4日消息,3名美國科學家因在發現引力波上的貢獻而奪得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我們的宇宙有十八維?科學家:或僅有四維,符合愛因斯坦的預測
    科學家認為,如果存在四維以外的維度,引力波在穿梭時空時就會損失部分能量到其他維度空間,而且這種減弱的情況應該會被監測到。然而,科學家在一次絕佳的觀測機會中卻並沒有發現這樣的結果。三年前,美國和義大利的天文臺都監測到了此次引力波,並記錄了當時形成的時空漣漪和電磁輻射。
  • 引力波是什麼東西?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愛因斯坦計算出宇宙中極端劇烈的事件會使宇宙像鍾一樣響。這與靜止不變的引力場的概念不同,引力場是由任何有質量的物體產生的,比如恆星或行星。然而,在1915年之後的幾十年裡,愛因斯坦本人並不相信引力波的存在。1936年,他和同事內森·羅森發表了一篇題為《引力波存在嗎?》,最初,有一本雜誌因為數學錯誤而拒絕了發表它。
  • 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奇怪的引力波信號 將有助於科學家們改寫對宇宙...
    北京時間 6 月 28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奇怪的引力波信號,該發現將有助於科學家們改寫對宇宙的認知。當超大質量天體扭曲周圍時空並在宇宙釋放漣漪時,會形成引力波。2015 年,科學家首次發現由兩個黑洞碰撞形成的引力波現象。從那時起,引力波的探測變得越來越陌生,科學家迫切希望揭曉其中謎團,目前一支研究小組宣稱,首次探測到有比已知最大中子星更大、比已知最小黑洞更小的天體碰撞產生的引力波。
  • 從引力波到黑洞,愛因斯坦百年前預測終被證實,還有蟲洞等待發現
    但是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想過,無論是去年剛被證實的引力波,還是現在的黑洞,其實都是在愛因斯坦一百年前發表的廣義相對論中就早已預測出來了。可直到一百年後的如今,我們也只是剛剛能夠通過當今最先進的科學工程技術來成功驗證愛因斯坦理論的準確性。那麼能在一百年前做出如此神預測的愛因斯坦到底有多牛呢?
  • 科學家發現引力波 霍金:是科學史上重要一刻—新聞—科學網
    中新網2月12日電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科研人員11日宣布,他們利用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於去年9月首次探測到引力波,證實了愛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預測,同為黑洞專家的英國天文物理學大師霍金表示,他相信這是科學史上重要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