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波是什麼?引力波的發現意味著什麼?

2020-11-22 光明網

  於2001年首次投入運行,2015年升級重啟的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就是專門為探測引力波而建設的。從2015年9月開始,關於它已經觀測到引力波的傳言不斷,而就在前不久,又有物理學家在網上流出小道消息,終於引爆了大量媒體的報導。那麼,引力波是什麼?為什麼探測引力波如此困難?用當前探測引力波的途徑和方法取得了哪些成果?發現引力波意味著什麼?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有一個重要預言,如果大質量天體發生碰撞、超新星爆發等極端宇宙事件會產生強大的引力波。這是一種時空漣漪,就像波一樣傳遞開來,數十年內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引力波,但都沒有發現。2015年9月,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有了新的發現,科學家勞倫斯 克勞斯指出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發現了引力波,如果這個發現屬實,那麼將是一次轟動性的科學事件。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位於美國,從1999年建成開始,就一直在尋找引力波,近年來完成了新一輪的升級改造,目的就是發現引力波。

  對於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的發現,也有科學家質疑這個發現成果,以至於有傳言指出這個引力波信號可能是虛假信號。由於引力波非常微弱,探測引力波需要較高的精度,因此一個微小的誤差都會造成假信號的出現,讓引力波信號失真。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的研究人員岡薩雷斯認為現在給出數據還太早,發布引力波被發現的消息可能會引起誤解。事實上這項工作仍然在驗證之中,如果結果確定是假信號,豈不是最後變成了謊報軍情?目前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的引力波發現所透露的消息不多,官方發言人稱待結果確定後會公布。

  [解讀]引力波是什麼?發現引力波意味著什麼?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有一個重要預言,如果大質量天體發生碰撞、超新星爆發等極端宇宙事件會產生強大的引力波

  引力波是什麼?

  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的發現再次讓引力波成為公眾焦點,引力波的理論提出很早,但我們至今沒有發現。引力波的基礎理論來自廣義相對論中的引力輻射理論,相對論中預言了引力波會產生於強引力場的天體事件。有趣的是宇宙中的強引力場天體非常之多,比如超大質量黑洞合併,脈衝星自轉、超新星爆發等都是引力波的強有力來源。引力波與電磁波天文學又有不同的地方,比如引力波無法通過電磁輻射直接觀測,引力波與宇宙中物質的相互作用是非常微弱的,可以傳播至很遠的宇宙空間。

  引力波的探測目前仍然存在困難,科學家認為引力波儘管有間接的證據顯示其存在,但直接證據缺乏。在過去十多年內,科學家通過毫秒級脈衝星信號的篩查來發現引力波,但是也沒有結果。對此科學家也提出了幾種可能性的解釋,比如引力波或位於高頻段上,中子星合併產生的引力波需要利用靈敏度更高的探測器進行觀測。這也是為什麼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每隔一段時間要升級的原因,如果在這個頻段沒有新的發現,就要繼續升級。

  [解讀]引力波是什麼?發現引力波意味著什麼?

  超大質量黑洞合併,脈衝星自轉、超新星爆發等都是引力波的強有力來源

  有哪些裝置可探測引力波?

  目前比較著名的要數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1999年建成的時候,造價接近4億美元,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列文斯頓和華盛頓州的哈福德之間有兩個探測器,呈現L型排列,利用邁克耳遜幹涉儀原理進行測量引力波。L型測量臂很長,達到4公裡,兩個測量臂垂直排列,兩端各有反射鏡面。科學家認為雷射在測量反射臂上來回反射,如果幹涉條紋發生了變化,就說明探測到了引力波事件。2005年之後,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再次進行了升級,使用更高功率的雷射器和避震措施,降低誤差。

  [解讀]引力波是什麼?發現引力波意味著什麼?

  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

  在義大利的比薩附近也有類似的裝置,一個雙臂探測器長度達到3公裡,是歐洲測量引力波的關鍵設備。德國漢諾瓦也有引力波測量裝置,兩個測量臂長度為600米。歐洲前不久還發射了LISA探路者太空飛行器,定點在拉格朗日點L1上,距離地球大約150萬公裡。德國達姆施塔特是LISA探路者太空飛行器的控制中心,探測器主要任務目的就是尋找宇宙中的引力波,內部帶有2公斤的金鉑合金立方體,數量為兩個,為垂直放置,如果兩個立方體位置發生變化,就證明探測到了引力波的存在。不過這個任務僅僅是歐洲空間局引力波空間探測計劃的一部分,側重於演示和驗證。

  [解讀]引力波是什麼?發現引力波意味著什麼?

  德國達姆施塔特是LISA探路者太空飛行器的控制中心,探測器主要任務目的就是尋找宇宙中的引力波

  發現引力波意味著什麼?

  引力波的發現意義重大,從科學意義上看,引力波可以直接與宇宙大爆炸連接。廣義相對論中預言的引力波也可以產生於宇宙大爆炸中,這就是說大爆炸之初的引力波在137億年後的今天仍然可以探測到。一旦我們發現了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引力波,就可以揭開宇宙的各種謎團,甚至了解宇宙的開端和運行機制。因此也有這樣的說法,如果引力波的發現被確定,那麼幾乎可以肯定會入選諾貝爾獎。1993年的諾貝爾獎就是授予了間接發現引力波存在的科學家,當時兩位科學家泰勒和赫爾斯對脈衝星雙星系統PSR1913+16進行研究,發現其系統內有兩顆中子星,它們快速圍繞對方公轉,最終發現了引力波間接證據。

  [解讀]引力波是什麼?發現引力波意味著什麼?

  一旦我們發現了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引力波,就可以揭開宇宙的各種謎團,甚至了解宇宙的開端和運行機制

  2014年3月,BICEP2望遠鏡科學家稱發現了宇宙大爆炸時期產生的原初引力波,這個發現瞬間轟動了世界,科學家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中探測到B模偏振,認為這是原初引力波的證據。這個發現不僅意味著我們探測到引力波,而且還發現大爆炸時期的引力波,更令人驚訝的是根據這個理論我們甚至可以推出平行宇宙的存在。不過,很快BICEP2望遠鏡的發現成果被否定,科學家驗證後發現是銀河系的塵埃對觀測形成幹擾,這個發現是錯誤。

  由此也可以看出,引力波對於現代天文學而言是多麼重要,一旦發現引力波直接證據,我們就能夠通過這個途徑觀測並研究它,進而揭開宇宙深層奧秘。(cnbeta網站)

[責任編輯:戰釗]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預言的「引力波」被證實,它的發現意味著什麼?
    作者:文/犇犇奇思妙想早在1916年,愛因斯坦就基於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宇宙中存在引力波。那麼,什麼是引力波呢?它是指物體加速運動時產生的引力輻射。當大質量的天體發生碰撞,或者超新星爆發,亦或者兩個黑洞發生碰撞時,就會產生強大的引力波。也就是說,只有較大的天體發生宇宙極端事件時,才會發出較為容易探測的引力波。因此,長久以來,引力波仍然是一個推測。直到2016年,LIGO科學組織和Virgo團隊才利用高級探測器,首次探測到了雙黑洞合併時產生的引力波信號,也證實了愛因斯坦關於引力波預言的正確性。
  • 人類首次「看見」引力波意味著什麼?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 題:人類首次「看見」引力波意味著什麼?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國際天文界再次被引力波刷屏。多國科學家16日宣布,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雙中子星合併產生的引力波及其伴隨的電磁信號。中子星引力波怎麼探測?引力波解答了哪些疑問?還有哪些未解之謎?
  • 引力波是怎麼發現的_引力波有什麼實際意義(引力波對人類的意義)
    此外,歐洲的空間引力波項目eLISA和日本的地下幹涉儀KAGRA 的研發與建設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引力波有什麼實際意義   1、這一發現填補了廣義相對論實驗驗證的最後一塊缺失的拼圖   愛因斯坦1916年發表的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宇宙誕生之初產生的一種時空波動——原初引力波——的存在。
  • 什麼是引力波?學者:發現它意味著人類有了第六感
    1974年脈衝雙星PSR1913+16的發現證實了緻密雙星系統的引力輻射完全與廣義相對論的預言一致。2016年2月11日,LSC(LIGO科學合作組織,LIGO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向全世界宣布: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並且首次觀測到了雙黑洞的碰撞與併合。
  • 引力波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探測引力波?
    儘管愛因斯坦在1916年預測了引力波的存在,但直到愛因斯坦去世20年後的1974年,才出現了引力波的第一個證據。那年,兩名在波多黎分別使用阿雷西博天無線電臺的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雙星脈衝星,該雙星脈衝星輻射發出的波,正是廣義相對論預測的這種系統應該輻射出的引力波。知道這一發現與愛因斯坦的大膽預測相吻合之後,天文學家開始測量恆星的軌道如何隨時間變化。
  • 什麼是引力波?
    【張天蓉:終於探測到了引力波】 與電荷運動時會產生電磁波相類比,物質在運動、膨脹、收縮的過程中,也會在空間產生漣漪並沿時空傳播到另一處,這便是引力波。 愛因斯坦在100年之前預言存在引力波,但是,由於引力波攜帶的能量很小,強度很弱,物質對引力波的吸收效率又極低,一般物體產生的引力波,不可能在實驗 室被直接探測到。
  • 什麼是引力波?它是怎麼被發現的?
    ▲圖4-2 雙黑洞系統發出引力波的示意圖探測電磁波不是什麼難事。每當我們睜開眼,或者打開電視、登錄無線網,甚至用微波爐熱一杯茶的時候,我們就在接收電磁波。但是,探測引力波可沒這麼容易,因為引力可比電磁力微弱多了。
  • LIGO再次直接觀測到引力波意味著什麼
    北京時間6月16日凌晨,位於美國的雷射幹涉儀引力波觀測臺(LIGO)對外發布,再次觀測到雙黑洞併合導致的引力波事件。受訪的專家均表示,再次直接觀測到引力波事件有力地證明了引力波真實存在,將人類對宇宙的了解又推進了一步。
  • 發現引力波意味著啥?學者:人類從此有了第六感
    引力波作為廣義相對論的重要預言,直到在上個世紀60年代,其存在性也仍被不少物理學家質疑過。在之後的漫長歲月裡,幾代物理學家付出了無數努力,可這神秘的引力波卻一直沒有被發現。(此圖版權為LSC/Virgo Collaboration所有)  1、什麼是引力波?  廣義相對論告訴我們:在非球對稱的物質分布情況下,物質運動,或物質體系的質量分布發生變化時,會產生引力波。在宇宙中,有時就會出現如緻密星體碰撞併合這樣極其劇烈的天體物理過程。
  • 人類發現引力波,時空旅行成現實!7分鐘視頻讓你明白什麼是引力波
    7分鐘看明白什麼是引力波!首次觀測到了一次置信度高達5.1倍標準差的引力波事件:GW150914,人類首次發現了引力波,該引力波產生於兩個恆星量級黑洞的合併(merger)。此次新聞發布會中所提及的引力波事件,就得到黑洞的質量在合併之前是26個和39個太陽質量,合併之後是62個太陽質量(合併之前的兩個黑洞自旋參數值限制的並不是很好),合併後黑洞是一個克爾黑洞,其自旋參數值為0.67。你或許會有疑問,合併之後怎麼少了3個太陽質量,它跑到什麼地方去了?
  • 引力波是什麼??
    引力波是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提出的,也就是物體加速運動時給宇宙時空帶來的擾動。他預言當兩個天體比如行星或恆星圍繞彼此旋轉時,會出現非常神奇的現象,比如這種運動會在宇宙中產生波。通俗地說,可以把它想像成水面上物體運動時產生的水波。科學家們把宇宙中的這種波稱為引力波。引力波是不可見的。
  • 說了你可能不信,引力波的發現意味著你可以洞悉過去將來!!!
    引力波有宇宙初生時的「啼哭」之稱,它自宇宙誕生後便一直四散傳播,現在可探測到的餘響能量非常小,被稱為「隨機引力波背景」。在「雷射幹涉引力波觀測臺」中,科學家便是努力在長達4公裡的雷射光線中,尋找「隨機引力波背景」帶來的比一個原子核還小的擾動。於2001年首次投入運行,2015年升級重啟的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就是專門為探測引力波而建設的。
  • 引力波是什麼:引力波簡單通俗解釋
    引力波是時空結構中的漣漪,就像一艘穿越平靜海面的船在其後留下絲絲尾波一樣,宇宙中移動的「飛船」也會產生引力波。不同的是,引力波情況下的「飛船」卻是極度猛烈的物體,所引發的事件要劇烈得多,如黑洞合併、中子星碰撞、超新星爆炸等。所有這些都會在時空結構中產生波,隨著其漣漪在宇宙中的傳播而進行拉伸和擠壓。如下面動畫所示兩個黑洞碰撞的最後片刻所產生的引力波。
  • 引力波的發現,人類將會實現時空穿越
    近些年引力波的發現,又將科學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好想看看愛因斯坦知道後會有什麼表情。一旦探測器捕捉到引力波,科學家就能計算出引力波的來源信息。他們可以得出天體質量和軌道形狀等信息。我們還可以用揚聲器播放這種信號,從而聽到引力波。就像收音機從無線電波中提取音樂一樣。黑洞碰撞只是一個例子,告訴大家我們能從引力波中得到什麼信息,其他高能天文現象也會釋放引力波,比如超新星爆發前恆星發生的坍縮或者是密集度高的中子星發生碰撞,每當我們發明出新的探測儀器,都會發現意料之外的事物。
  • 發現引力波意義是什麼有什麼用:背後最完整的內幕故事
    Weber的故事塑造了他開擴的領域的形象,產生了一個有毒害的印象,即引力波的尋找者們,後來引用Weiss 的話,都是「說謊者,沒有謹慎態度,甚至天知道還有什麼惡習」。這個印象在2014年還得到一次強化,當在南極附近的BICEP2望遠鏡上發現了好像是大爆炸遺留的引力輻射;雖然信號是探測到一個,但是後來發現原來是宇宙塵埃,不是引力波。
  • 新引力波發現 都由哪些國家發現的有什麼意義
    原標題:雙中子星引力波和你啥關係呢?坦白說……  四次發現雙黑洞引發的引力波之後, 人類現在第一次發現了雙中子星碰撞引發的引力波 ,而且首次實現了國際合作、多國利用引力波天文臺、電磁波望遠鏡同時詳細觀測了這一事件。
  • 什麼是引力波,宇宙中引力波隨處可見嗎,探測引力波動的意義
    什麼是引力波呢,我們往池塘裡仍一顆石子,產生的波紋就類似引力波,引力波很脆弱,一般的引力波我們根本無法探測到。2016年探測到了引力波,只能說是運氣特別好,有兩個質量超級大的黑洞發生了碰撞,或者是兩個合併了,黑洞是一個星體和我們的地球差不多,但黑洞的質量非常大,是太陽的幾十上百倍,但體積和地球差不多!當這樣的兩個星體發生碰撞時,產生了巨大的引力波,就和我們往池塘裡,扔了一顆石子,產生了水波原理差不多。
  • 引力波與暗物質有什麼關係?若你相信引力波,那宇宙只有四個維度
    比如,一些解釋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理論是基於在這更多額外的維度存在於我們每天經歷的維度外,只是他們小到難以察覺以及非常難去發現的這個概念。圖解:1.3億光年外的2顆中子星的超級「車禍」為我們提供了一些調查我們宇宙有少次元的偉大線索。
  • 如何形象地介紹什麼是引力波?
    我們把鐵球猛地拿走,彈性床墊會迅速回彈,並振動一會兒,再比如在水中,用手指輕觸一下水面,會發現水波紋向四周蔓延,引力波可以形象地看成是這樣。無論是彈性床墊還是水面,那都只是壓力發生了變化,而引力波是咋回事呢,它是空間中質量分布的變化造成的時空曲率變化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但還要滿足條件,如果是保持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不會產生引力波,必須要質量分布發生變化才可以,另外,球對稱質量分布變化不會產生引力波。
  • 引力波的發現
    此外,引力波的強度還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就導致大多數遙遠星體發出的引力波,即使開始時的能量比較強,到達地球附近時也已變得非常微弱。這兩個原因使得引力波極難被直接探測到。前文提到的根據雙中子星周期變化來判斷引力波的存在,是間接證明引力波存在,而不是直接探測到引力波。第一位宣稱直接探測到引力波的人是美國物理學家韋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