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首次「看見」引力波意味著什麼?

2021-01-07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 題:人類首次「看見」引力波意味著什麼?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國際天文界再次被引力波刷屏。多國科學家16日宣布,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雙中子星合併產生的引力波及其伴隨的電磁信號。中子星引力波怎麼探測?引力波解答了哪些疑問?還有哪些未解之謎?「中國網事」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科學家。

  這張由加州理工學院和牛津大學提供的圖片顯示的是雙中子星GW170817合併的射電波觀測圖象。 新華社發

  引力波怎麼探測

  北京時間16日晚22時,包括我國在內的多國科學家宣布,人類第一次直接探測到來自雙中子星合併的引力波,並同時「看到」由這一壯觀宇宙事件發出的電磁信號。

  據科學家介紹,2017年8月17日,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發現一個新的引力波信號GW170817。這個信號是一個由雙中子星合併產生的引力波。全球約70個地面及空間望遠鏡從紅外、X光、紫外和射電波等多個波段開展後續觀測。這其中,也包括中國架設在崑崙站的南極巡天望遠鏡AST3-2。

  僅僅在LIGO觀測到引力波信號後的1.7秒,美國費米太空望遠鏡探測到名為GRB170817A的伽馬射線暴。「費米幾乎在同一時間觀測到伽馬射線暴,讓我們更加興奮,也更有緊迫感。」加州理工學院LIGO數據分析小組負責人艾倫·溫斯坦教授回憶說。

  LIGO和費米在遇到強信號時,會自動向天文界發送警報。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世界範圍內的望遠鏡後續觀測隨即啟動。大約11個小時後,位於智利的斯沃普望遠鏡率先觀測到此次信號的光學對應物——位於一個叫NGC4993星系的雙中子星系統。

  基於AST3-2獨立收集到的數據,科研人員還計算出,此次兩顆緻密中子星合併的過程共拋射出超過3000倍地球質量的物質,這些物質攜帶有巨大能量,拋射速度達到0.3倍光速。

  引力波也被稱為「時空的漣漪」。1916年,愛因斯坦基於廣義相對論預言,劇烈的天體活動會帶動周圍的時空一起波動,這就是引力波的由來。此後百年間,科學界一直在尋找引力波的存在。此前,人類已經發現4例由雙黑洞合併產生的引力波。

  何以震驚天文學界

  為什麼中子星引力波引起天文界震動?專家們說,主要原因有三個。

  首先,這是人類第一次探測到雙中子星合併。LIGO項目組成員、美利堅大學天體物理學家格雷戈裡·哈裡告訴記者,此前觀測到的引力波均來自黑洞。黑洞完全由扭曲時空構成,本質上沒有物質,而中子星卻是一個切實星體,因此能深入了解核物質的行為。

  哈裡說,中子星引力波可以用來直接測量到源的距離,而相應的電磁信號給出了速度,由此可用來校準宇宙膨脹速度,即所謂哈勃常數,從而進一步回答宇宙從哪裡來、又往哪裡去等重大問題。

  其次,這是人類第一次同時觀測到來自同一個天文事件的引力波和電磁波,使得確認宿主星系成為可能。這一事件展示了引力波與電磁波等不同研究團隊之間開展合作的重要性,也標誌著「多信使天文學」跨入新時代。

  「我想說的是,這是第一次我們既能『看到』也能『聽到』一個天文事件,這些不同的『感官』體驗將能給我們很多信息。」哈裡說,「引力波天文學才剛剛開始,隨著21世紀向前發展,我們可以期待引力波觀測將為宇宙學、天文學、天體物理學、核物理學和引力學以及其他領域帶來更多見解。」

  第三,地面紅外望遠鏡探測到了中子俘獲過程,從而第一次提供確鑿證據證實了中子星合併就是宇宙金、鉑等超鐵元素的主要起源地。

  南非誇祖魯-納塔爾大學的引力波研究專家馬寅哲在發給記者的一份電子郵件中開玩笑說:「如果有人問帶著金戒指的女性朋友,她的金戒指從哪兒來?她應該說,這是從銀河系中的合併中子星那裡產生的。」

  還有哪些未解之謎

  本次LIGO項目組宣布發現的引力波,來自距地球約1.3億光年處的雙中子星合併。與黑洞合併只產生引力波不同的是,中子星合併除了產生引力波外,還發出了大量的電磁波。

  這就是讓天文學家感到興奮的「多信使天文學」。引力波和電磁波作為不同的「信使」,可以告訴我們同一個天文事件在不同方面的信息。美國田納西大學天體物理學教授麥可·吉德裡說,「多信使天文學」是天文學家長期追求的「聖杯」,將對相關領域的未來產生巨大影響。

  哈裡說,如果沒有引力波研究,中子星的許多性質都將是長期懸而未解的謎,包括在強引力作用下怎麼彎曲變形、合併時將會發生什麼情況、質量多大時會形成黑洞等等。

  「GW170817不能回答所有這些問題,但它給我們提供了以前沒有的信息,並且表明引力波觀測是解答這些問題的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法。」哈裡說。

  他指出,迄今探測到的5次引力波信號都與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理論完全吻合,但廣義相對論卻與量子力學不相容,因此一些觀點認為廣義相對論需要修正。諸如GW170817等事件是少數能在引力極限情況下驗證廣義相對論的辦法之一。「我們還有可能觀測到更強、更清晰的信號,那也許能向我們展示愛因斯坦引力理論所不能解釋的東西。」

  具體到這次事件,雙中子星合併之後變成了什麼,依然沒有答案。科學家列出了兩種可能性,一種是變成了非常大質量的中子星,另一種是變成了黑洞。但不管是什麼,它的質量大約相當於2.74個太陽。(記者:林小春、王珏玢、彭茜、蔣芳、黃堃)

我國南極望遠鏡探測到引力波對應光學信號

人類首次「看到」引力波事件

科普:引力波與宇宙級「盲人摸象」

相關焦點

  • 引力波是什麼?引力波的發現意味著什麼?
    於2001年首次投入運行,2015年升級重啟的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就是專門為探測引力波而建設的。從2015年9月開始,關於它已經觀測到引力波的傳言不斷,而就在前不久,又有物理學家在網上流出小道消息,終於引爆了大量媒體的報導。那麼,引力波是什麼?為什麼探測引力波如此困難?用當前探測引力波的途徑和方法取得了哪些成果?發現引力波意味著什麼?
  • 中國科學家助力 「看見、聽見」引力波
    中國科學家助力 「看見、聽見」引力波 一秒鐘處理上萬個引力波數據  北京時間昨晚10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歐洲南方天文臺、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等全球數十家科學機構宣布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壯麗的雙中子星合併產生的時空漣漪——引力波及其伴隨的電磁信號。
  • 《科學》公布2017年度十大突破:人類首次「看見」引力波摘下桂冠
    《科學》公布2017年度十大突破:人類首次「看見」引力波摘下桂冠  Evelyn Zhang • 2017-12-25 14
  • 什麼是引力波?學者:發現它意味著人類有了第六感
    愛因斯坦世紀預言終獲驗證,LIGO首次直接探到引力波  明鏡(馬克斯·普朗克引力物理研究所)  胡一鳴(馬克斯·普朗克引力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  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場方程,建立了廣義相對論。一年之後,史瓦西發表了後來被用來解釋黑洞的愛因斯坦場方程的解。
  • 愛因斯坦預言的「引力波」被證實,它的發現意味著什麼?
    作者:文/犇犇奇思妙想早在1916年,愛因斯坦就基於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宇宙中存在引力波。那麼,什麼是引力波呢?它是指物體加速運動時產生的引力輻射。當大質量的天體發生碰撞,或者超新星爆發,亦或者兩個黑洞發生碰撞時,就會產生強大的引力波。也就是說,只有較大的天體發生宇宙極端事件時,才會發出較為容易探測的引力波。因此,長久以來,引力波仍然是一個推測。直到2016年,LIGO科學組織和Virgo團隊才利用高級探測器,首次探測到了雙黑洞合併時產生的引力波信號,也證實了愛因斯坦關於引力波預言的正確性。
  • 人類首次探測到引力波-新聞專題-科學網
    【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 這次探測到的引力波是由13億光年之外的兩顆黑洞在合併的最後階段產生的。這意味著有引力波傳到了地球,並被美國的「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的兩臺孿生引力波探測器探測到。 下圖顯示了GW150914的頻率在0.2秒內從35赫茲迅速增加到150赫茲,時間相差7毫秒,這個時間差與光或者引力波在兩個探測器之間傳播的時間一致。
  • 發現引力波意味著啥?學者:人類從此有了第六感
    愛因斯坦世紀預言終獲驗證,LIGO首次直接探到引力波  明鏡(馬克斯·普朗克引力物理研究所)  胡一鳴(馬克斯·普朗克引力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  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場方程,建立了廣義相對論。一年之後,史瓦西發表了後來被用來解釋黑洞的愛因斯坦場方程的解。
  • 引力波是怎麼發現的_引力波有什麼實際意義(引力波對人類的意義)
    引力波發現的時間   在2016年2月11日,LIGO科學合作組織和Virgo合作團隊宣布他們已經利用高級LIGO探測器,已經首次探測到了來自於雙黑洞合併的引力波信號。      引力波是怎麼發現的   北京時間11日晚上的美國自然基金會新聞發布會確認,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這可謂一件全球轟動性科學事件
  • 雙中子星併合:人類首次「看到」引力波
    美國時間16日10時(北京時間16日22時),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召開媒體見面會,邀請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歐洲處女座(Virgo)引力波探測器以及世界各地70多家天文臺的科學家代表,共同宣布人類首次探測到來自雙中子星併合的新型引力波,並「看到」這次併合事件發出的電磁信號。  探測到中子星併合的引力波信號及光學對應物,早在8月份就已經傳言四起。
  • 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
    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 2015年9月14日,人類首次探測到宇宙中的引力波。美國當地時間2016年2月11日上午10點30分(北京時間2月11日23點30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召集了來自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以及LIGO科學合作組織的科學家在華盛頓特區國家媒體中心宣布: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
  • 人類首次看見:黑洞吞下了宇宙最緻密物質
    這次激烈的碰撞激起一陣時空漣漪,以引力波的形式向宇宙各處傳播。上周三,位於美國的LIGO和義大利的Virgo引力波探測器同時捕捉到這個來自遙遠星空的信號。21秒後,全球天文學家的手機與電腦收到系統發送的消息。人類,首次觀測到黑洞與中子星併合產生的引力波信號。
  • 新引力波發現全過程:人類首次「看見」引力波 從此對宇宙有了感知
    與過去的引力波觀測相反,這次可以通過常規光學望遠鏡檢測到,從而使科學家對這個宇宙碰撞有前所未有的深入了解。這是由於之前所有四次檢測都來自黑洞的合併,而黑洞是不發光的。但此番這些波浪是由兩個遙遠的中子星暴力碰撞造成的,碰撞之後產生超密物質。當這兩個物體結合在一起時,它們彼此急速地相互纏繞,形成一個巨大的火球,用地球上的望遠鏡也可觀測到。
  • 人類首次「看見」黑洞 愛因斯坦又說對了
    黑洞預言流傳百年來,我們是第一批「看見」黑洞的人類!  包括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在內的一些中國機構參與觀測和數據處理。  照片給出黑洞這一極端天體存在的最直接證據,驗證了廣義相對論,也將幫助回答星系中的壯觀噴流如何產生並影響星系演化等諸多前沿問題。  「黑洞是時空盡頭,存在一些我們想破解的謎團。
  • 人類首次看到「引力波」,這一次中國沒錯過!
    全球多國科學家16日同步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人類第一次直接探測到來自雙中子星合併的引力波,並同時「看到」這一壯觀宇宙事件發出的電磁信號。我國包括南極巡天望遠鏡AST3-2、國內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望遠鏡在內的多臺設備參與觀測引力波事件,我國科研人員還藉助引力波光譜解開了宇宙中金、銀等超鐵元素的產生之謎。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用引力波天文臺和電磁波望遠鏡同時觀測到同一個天體物理事件,標誌著以多種觀測方式為特點的「多信使」天文學進入一個新時代。
  • LIGO再次直接觀測到引力波意味著什麼
    北京時間6月16日凌晨,位於美國的雷射幹涉儀引力波觀測臺(LIGO)對外發布,再次觀測到雙黑洞併合導致的引力波事件。受訪的專家均表示,再次直接觀測到引力波事件有力地證明了引力波真實存在,將人類對宇宙的了解又推進了一步。
  • 引力波是什麼東西?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圖註:雷射幹涉儀引力波天文臺(LIGO)的研究人員於2015年9月14日進行了有史以來的首次引力波探測。在這裡,技術人員正在研究LIGO探測器的某些光學元件。因為從地球的角度來看,引力波是非常微弱的,所以探測引力波的技術只有在最近幾年才出現。
  • 人類首次直接探到引力波:黑洞碰撞引發-人類,引力波,黑洞,探測...
    美國當地時間2月11日上午10點30分(北京時間2月11日23點30分),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將攜加州理工、麻省理工和LIGO科學合作組織(LSC)的專家向全世界宣布,美國的LIGO(雷射幹涉引力波觀測站)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其波源來自13億光年之外的遙遠宇宙空間,由兩個黑洞碰撞併合所引發,這顯然是在宇宙尺度上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進行檢測與判斷的一個重要實驗。
  • 引力波的發現,人類將會實現時空穿越
    近些年引力波的發現,又將科學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好想看看愛因斯坦知道後會有什麼表情。引力波是什麼:2015年9月14日早上6點,科學家們利用儀器觀察到了一種人類從未見過的現象,兩個大約三十倍太陽質量的黑洞發生了碰撞,它們已經繞彼此運轉長達數百萬年之久,當二者越來越接近,它們的環繞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最終兩個黑洞發生碰撞,並融合成了一個更大的黑洞。在碰撞前的零點幾秒內,發出了一道波,在宇宙中以光速傳播著。
  • 人類發現引力波,時空旅行成現實!7分鐘視頻讓你明白什麼是引力波
    7分鐘看明白什麼是引力波!首次觀測到了一次置信度高達5.1倍標準差的引力波事件:GW150914,人類首次發現了引力波,該引力波產生於兩個恆星量級黑洞的合併(merger)。在這一百年裡,被譽為「人類認知自然最偉大的成就」 的廣義相對論,一直在成長中:我們知道了時空的彎曲以及一些由時空彎曲可能產生的奇異事物,比如黑洞、引力波、奇點、蟲洞甚至時間機器。這些奇異事物是否存在一直受到人類的質疑。愛因斯坦當初也從未相信過黑洞的存在。
  • 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首次探測到引力波:我們的徵途,在星辰...
    然而,誰又能想到,其實人類在面對浩瀚的宇宙時,從來都是只能遠觀而不可聆聽。望遠鏡越來越大越來越靈敏,卻僅僅讓天文學家「目明」而不能「耳聰」。人類認識的宇宙,一直是一片寂靜。2015年9月14日,一個不管怎麼看都十分平常的日子。然而在後世的歷史中,一定會如此記載:這一天,人類認識宇宙,又多了一種新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