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波與暗物質有什麼關係?若你相信引力波,那宇宙只有四個維度

2020-12-05 天文在線

百家號獨家內容。

許多物理理論預測了比我們所知和熱愛的維度(空間三維和時間)更多的維度。有了這些額外的維度將會對解釋大多數宇宙中未知的秘密有所幫助。比如,一些解釋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理論是基於在這更多額外的維度存在於我們每天經歷的維度外,只是他們小到難以察覺以及非常難去發現的這個概念。

圖解:1.3億光年外的2顆中子星的超級「車禍」為我們提供了一些調查我們宇宙有少次元的偉大線索。圖源:MICHAEL STEVENSON/UIG/GETTY IMAGES

但是在去年,宇宙給了我們一個立方體。1.3億光年外兩顆中子星碰撞融合後產生了一場引力波海嘯爆破了宇宙,這被美國雷射幹涉儀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義大利室女座天文臺在2017年8月17日檢測到。另外這事件爆發出一顆千新星,創造了一場非常明亮的伽馬射線爆炸,遺留了一些重元素,像黃金,在他的尾跡。美國和義大利的探測器記錄了時空的波動,而美國宇航局的Swift太空天文臺(和其他機構)探測到了電磁輻射。

天體物理學家對這事件真的感到非常興奮。這是歷史上的第一次,他們檢測到了電磁波和引力波在同一個事件中——他們可以通過比較2種信號去做更多關於我們宇宙的發現。這個發現致使了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的物理學家們得到了諾貝爾獎,並開創了多信使天文學的新紀元。

現在,研究員們用這歷史事件去探測時空中四維空間以外的次元,從而揭示出我們宇宙可能比物理理論預測的要簡單的多。

讓我們回到之前提到的暗物質與暗能量的秘密。宇宙中呈現出的絕大多數的物質被我們認為是看不見的。但是我們可以感受到它的引力影響,所以我們知道它在那——無論「它」是什麼。暗能量更讓人費解。像暗物質,暗能量是「暗的」因為我們真的不知道它是什麼。但是我們知道它就在那,而且宇宙學家們相信它是推動宇宙加速膨脹的原因。

暗物質和暗能量有許多理論被提出,其中一些存在於在我們已知的四維以外的維度中。有趣的是,引力波可以被選作為一個可能的原理去用來探索未知的異次元領域。

簡而言之,當引力波以光速在時空中傳播時,科學家們認為一些引力波的能量將「洩露」到額外的次元中去,假如這些額外的次元存在的話。所以,當引力波被天文臺觀察到,這些波動將會比預測的振幅更小。普通的電磁輻射(比如光從伽馬射線中爆發),沒有與這些額外的次元相互作用並且保持不變。通過從去年的中子星碰撞測量的引力波信號和與電磁信號比較,這兩個在大體上應該會顯示出差異,如果這些額外的次元存在的話。

唉,根據這個研究調查,他們沒有差別,表明光和引力波都只在四維時空中穿梭——就像愛因斯坦預測的廣義相對論一樣,同樣的理論在一個多世紀以前就預測了引力波的存在。

這並不一定意味著額外的次元不存在——它只能表示我們的理論是關於引力如何在這些維度中相互作用,我們需要去修改或者我們只需簡單的測量更多的多信使事件——但是從他們的發現後的三年,引力波已經使他們承諾的更關鍵性與更具挑戰性的宇宙學理論更上一層樓了。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IAN O'NEILL, PH.D-howstuffworks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引力波研究稱宇宙中只存在已知的四個時空維度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有許多物理理論預測,宇宙中除了我們所熟知的四個維度(三個空間維度和一個時間維度)之外,還有更多維度。如果有了這些額外維度,宇宙中一些最複雜艱深的謎團就很容易解釋了。例如,一些解釋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理論就以宇宙中存在多個「額外」維度為前提,認為這些維度就在我們身邊,只是尺度過小、難以觀察而已。
  • 宇宙有多少個維度?「聽」1.3億光年外傳來的引力波怎麼說
    有很多物理理論認為,宇宙中除了已知的4個維度(3個空間維度和1個時間維度)以外,還存在更多維度。比如,暗物質和暗能量。暗物質構成了宇宙的23%,我們看不見這些物質,也不知道它們是什麼,但我們可以感知它們的引力效應,所以我們相信它們確實存在。暗能量構成了宇宙的73%,它推動整個宇宙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飛快地膨脹。
  • 宇宙有多少個維度?「聽」1.3億光年外傳來的引力波怎麼說
    ,宇宙中除了已知的4個維度(3個空間維度和1個時間維度)以外,還存在更多維度。如果真的存在更多的維度,那麼關於宇宙的一些最撲朔迷離的謎題就很容易破解了。比如,暗物質和暗能量。暗物質構成了宇宙的23%,我們看不見這些物質,也不知道它們是什麼,但我們可以感知它們的引力效應,所以我們相信它們確實存在。暗能量構成了宇宙的73%,它推動整個宇宙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飛快地膨脹。
  • 暗物質是什麼?我們用引力波探測出了些什麼?
    自從首次觀測後,LIGO合作項目——與一個運營著被稱作為室女座的引力波觀測儀的合伙人合作——已經從至少10個以上的黑洞併合和在2017年的首次兩顆中子星間的併合中觀測到引力波。據認為,暗物質具有可見物質的五倍普遍度。它引力的影響遍布整個宇宙。
  • 宇宙究竟是不是只有三維?引力波或為尋找其他維度關鍵
    宇宙究竟是不是只有三維?如今,科學家認為他們終於找到了一種尋找未知維度的方法。  物理學家認為,引力波的變化可以改變現實,創造出未知的維度。由於各個維度中都存在引力,引力波將成為我們搜尋未知維度的絕佳途徑。  眾所周知,人類生活在由長、寬、高構成的三維世界中。但物理學家一直相信,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維度。引力是基本力中最弱的一種。專家們一直懷疑,這可能是因為部分引力逃逸到了其他維度中。
  • 科學家們尋找引力波背景和暗物質的答案越來越接近
    科學家們越來越接近尋找引力波背景和暗物質研究人員在本周舉行的第237屆美國天文學會會議上報告說,天文學家們可能越來越接近於發現尚未隱藏的宇宙秘密,如暗物質的性質和空間中普遍存在的扭曲現象。暗物質的存在,一種被認為在宇宙中超過五分之四的物質的無形物質的存在,可能有助於解釋各種宇宙謎題,例如星系如何可以像它們那樣快速旋轉而不被撕裂。然而,關於暗物質的本質——甚至它是否存在——的很多問題仍然不得而知。為了幫助確定暗物質的特性,研究人員試圖直接測量暗物質對恆星在銀河系中移動速度的引力效應。
  • 引力波真的存在嗎?
    若傳聞屬實,廣義相對論最重要的一項預測將得以證實,讓人類進一步揭開宇宙奧秘。  自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後,無數科學家日夜尋找,就是沒有找到。為此美國在列文斯頓和漢福德建造了兩個巨大的引力波探測器,如今十多年過去了,仍然沒有發現。這使得引力波是否真的存在成為了一個縈繞在人們心中的未解之謎。  引力波為什麼這麼難找到?
  • 諾獎得主和哈佛物理學教授親自講述:時空,蟲洞,高維度和暗物質
    無數個點可以堆積成一條直線,這是一維空間;無數條線可以組成一個面,這是二維空間;無數個面可以疊加成立體,這是三維空間,而時間常常單獨作為第四維空間存在,這就是三維空間的類比演繹方式。或許更高維度並不如同三維空間的那種演繹方式。就如同漢字中的「一、二、三、四…」,一是一條橫槓,二是兩條橫槓,三是三條橫槓。但是四卻不是四條橫槓.....
  • 《三體》中就有引力波的描述:神秘的引力波天線
    其實,我們不需要知道太多,只需要弄清楚兩個重要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宇宙的膨脹程度如何?是加速還是在減速?  第二個問題:宇宙中的能量組分都有什麼?  在1998年以前,幾乎所有人都相信宇宙雖然在膨脹,但膨脹在減速,將來的很多很多年之後,膨脹的速度可能無限趨近於零,也可能會降低到零,然後宇宙開始收縮變小。
  • 引力波可以幫助我們揭露黑洞、暗物質和粒子理論中的奧秘
    「這種扭曲像湖面上的水波一樣傳播」,義大利羅馬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保羅·帕尼教授解釋道,「這就是引力波」。所有有質量的物體都會在時空結構中產生它們自己的微小的凹陷,即產生所謂的引力。但是,只有最重的天體參與的激變事件,比如黑洞和中子星,才可以產生足夠大到在地球上可以探測到的引力波。
  • 是什麼使得引力波創始人愛因斯坦不相信引力波的存在
    一提起引力波,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引力波是時空結構的漣漪。宇宙中移動的物體會產生引力波,就像是一艘船在湖面上航行會留下波紋一樣。遙遠宇宙中極其劇烈的災難事件,這些事件包括黑洞合併、中子星碰撞等,都會在時空結構中產生強烈的引力波,而且會傳播得非常遠。
  • 引力波是怎麼發現的_引力波有什麼實際意義(引力波對人類的意義)
    此外,歐洲的空間引力波項目eLISA和日本的地下幹涉儀KAGRA 的研發與建設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引力波有什麼實際意義   1、這一發現填補了廣義相對論實驗驗證的最後一塊缺失的拼圖   愛因斯坦1916年發表的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宇宙誕生之初產生的一種時空波動——原初引力波——的存在。
  • 諾貝爾物理學獎預測:發現引力波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副臺長、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首席科學家常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8月17日科學家找到了雙中子星碰撞引力波以及光學對應體,(諾獎)應該差不多。」9月27日,在義大利都靈召開的G7峰會科學部長分會上,美國自然基金委員會主任France Cordova宣布了第四次引力波的重大發現,而且科學家首次得到了引力波的3D波形圖。
  • 人類檢測到引力波究竟有多難|引力波|探測|淚流滿面_網易科技
    用最簡單的一句話來描述,引力波是「時空的漣漪」。聽起來好玄乎啊,什麼是「時空的漣漪」?容我慢慢道來:相信有不少同學對廣義相對論不是很了解。來,不慌~這裡你花幾分鐘就可以「學會」廣義相對論,然後有了理論的武裝,你就可以輕鬆理解本文裡的很多事情啦。
  • 空間只有三維,時間不是維度
    如果有四維五維那說明空間就有了形態,有了形態說明空間有了實質,空間等於是物質能量了,可是空間並不是物質能量。我們觀測到空間扭曲現象只是一種錯覺,空間裡不是有未知的物質和能量嗎?為什麼就不會是這些我們看不見的物質能量和天體的作用力產生了引力,光線會彎曲我認為光子其實是有慣性的,而且通過不同的密度的介質光路會有偏折,所以經過天體時因為受到引力和進入密度有差別的介質時產生偏折光子的運動軌跡彎曲了,引力波大家可以這樣理解,如果一顆石頭扔水裡,會產生波紋,但是水是物質不是空間,假設水是我們看不到的暗物質暗能量是不是和引力波一樣的性質呢?
  • 《2019研究前沿》發布137個前沿 引力波、暗物質等入選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科睿唯安26日在北京聯合向全球發布《2019研究前沿》,從十大學科領域中遴選出100個熱點前沿和37個新興前沿,天文學與天體物理領域的引力波、暗物質相關研究入選其中。
  • 在引力波的背後,宇宙發生了什麼?
    2015年9月,科學家們藉助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第一次捕捉到微弱的引力波信號。引力波只有在宇宙中發生劇烈的能量爆發時才能產生,這種爆發顯然是超乎人們想像的。那麼究竟發生了什麼呢?比較合理的解釋是,13億年前,發生了黑洞合併!
  • 五分鐘讓你搞懂:引力波
    hello,大家好,我是左右,有位讀者在讀了我之前寫的--【五分鐘讓你搞懂:暗物質】,之後,萌發了對宇宙的興趣,這讓筆者非常欣慰,要是能通過筆者的拙劣的文章能讓部分讀者開始喜歡上宇宙,並開始用自己的學識對宇宙的奧秘進行解密,筆者覺得,無論這種解密能進行到什麼樣的程度,能讓讀者從閱讀中進行思考
  • 引力波讓我們「聽」見宇宙暗處的秘密
    在這次雙黑洞合併中,一個36個太陽質量的黑洞與一個29個太陽質量的黑洞合併成一個62個太陽質量的黑洞,輻射出3個太陽質量的能量,這相當於無數顆原子彈同時爆炸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它們以引力波的形式向外傳播,經過13億光年的長途跋涉到達了地球被我們發現。
  • 什麼是暗物質和暗能量?目前探索暗物質有什麼進展了?
    本僧掐指一算,宇宙中可見物質佔4.9%,暗物質佔26.8%,暗能量佔68.3%, 話說到這份上,不得不面對一個尷尬的事實:假設你隨手指著夜空中最亮的星星說「那恆星有五顆行星十顆衛星」,蒙中的概率是萬分之一,那麼天文學家用最尖端科技,要蒙中這個數字的概率也就百分之一。科學越到前沿越不靠譜,這是主基調。比如這個:某牛叉物理學家提出的膜宇宙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