殭屍片風靡全球:假如西方喪屍大戰東方殭屍,誰會贏?

2021-01-09 世界華人周刊

最近,繼《釜山行2》之後,又一部韓國喪屍片《活著》火爆螢屏。

巧的是,二者的豆瓣評分都是5.6。雖然這兩部影片的口碑差強人意,但在上映後,都輕鬆獲得了韓國的票房冠軍。

美國之外,韓國儼然成為了拍攝喪屍片最成功的國家。西方的喪屍文化,已經滲透到了全世界。

當飛揚的思緒落下後,筆者不禁想起了曾經的香港殭屍片,當時紅遍了東亞市場,連日本都深受影響。

▲ 電影《殭屍先生》

為什麼香港能夠開創出這樣一個偉大的類型電影呢?這其實和中國的殭屍文化息息相關。

殭屍,堪稱純粹的中國「特產」。

中國殭屍和西方喪屍文化,二者相隔千裡,卻都在幾百年後發揚光大,遠看相似卻又大大不同。

1、跳行

相信不少人心中有個疑問,為什麼喪屍會走路,而殭屍卻只能跳行?

這要從他們的源頭說起。

西方的喪屍文化源於非洲西部的巫毒教,據傳巫師可以將人變成沒有意識的活死人,任由主人支配和奴役。這種活死人被稱為還魂屍,也就是會走路的死人。

17世紀初,大批西非奴隸被運到了加勒比海北部的島國海地,漸漸形成了海地的巫術文化,深刻影響了臨近的美國。

▲ 電影《負重前行》

人類學家梅特羅曾這樣描述海地的還魂屍:「他全身冰涼,能行動,能吃東西,能聽從主人對他的指令,但卻沒有記憶力,也不知道自己身處的環境。」

難道巫師真的有如此神通?當然沒有。

1983年,謎底被另一位人類學家韋德·戴維斯打開。所謂的還魂,實際上是巫師使用了河豚毒素。

這種毒素可以使人進入假死狀態,然後把屍體挖出來製造復活假象。中毒者雖保持清醒,但是會出現運動失調、軀體失控、吞咽困難等症狀。

▲ 韓國電影《釜山行》

不同於西方的喪屍是舶來品,中國的殭屍是土生土長的特產。

殭屍源於明朝中葉,對世後影響最大的要數湘西三邪之一的趕屍。

由於講究落葉歸根,湘西人便把客死他鄉的人運回家鄉安葬,於是有了趕屍的技藝。

▲ 湘西趕屍 圖片來源:央視《探索集結號》

趕屍的法師身著道袍,在夜間引屍前行。不打燈籠,敲擊小陰鑼,手搖攝魂鈴,警示夜行人避讓。屍體額貼黃紙符,每隔數尺一個,跟著法師前進。

難道法師真的有如此神通?當然也沒有。

現代科學傾向的解釋是:先把屍體的胳膊抬起來,用兩根長竹穿過衣袖,前後兩人像抬轎一樣趕路。由於長竹有彈性,所以在行進時屍體會上下擺動。

月黑風高,荒山野嶺,突然傳來了攝魂鈴音。循聲望去,蒙蒙夜色中但見數屍伸臂跳行,能不把人嚇個半死?

奇詭之事,驚心撼魄,最易流傳。在數百年的口口相傳裡,殭屍形成了伸臂跳行的傳統。

2、官服

殭屍由各種屍變產生,按理說涉及各個階層,為什麼都穿著清朝的官服呢?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清朝殭屍文化的興盛。雖然殭屍文化源於明朝中葉,但興盛於清朝時期。

大菸袋紀曉嵐,信誓旦旦地在《閱微草堂筆記》中描述了殭屍的形貌:「白毛遍體,目赤如丹砂,指如曲勾,齒露唇外如利刃類接吻噓氣,血腥貫鼻。」

抱著刨根問底的精神,他還嘗試著分析了原因,所謂道家有太陰鍊形法,葬數百年,期滿則復生。屍變分兩種情況:新屍突變、久葬不腐。

與紀曉嵐齊名的袁枚,寫了一本志怪小說集《子不語》,書名的意思就是:講的都是怪力亂神。這本小說裡,有30多個殭屍故事。

他把殭屍分門別類,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殭屍家族:「紫僵、白僵、綠僵、毛僵、飛僵、遊屍、伏屍、不化骨。」

有了這兩位文化圈頂級大神的推薦,殭屍想不火都難。

二是香港電影的影響,這其中既有巧合又有必然。

殭屍片本質上是功夫片的分支,香港的功夫片多把時代背景放在民國初年,從時間上推算的話,不管是幾十年還是上百年的殭屍,當然都是清朝人。

▲ 電影《殭屍先生》

與此同時,清朝的官服最便宜,任何年代的投資都講究節省成本。而且,清朝的官服色調幽冷,與猙獰恐怖的面孔絕配,成倍增加了陰森的效果。

香港電影素來相互借鑑,在摸索到殭屍最佳的裝扮後,自然沿襲下來。殭屍的形象,從此固定在我們腦海裡。

3、九叔

電影這個造夢機器,是無數少年認知世界的重要窗口。無論是喪屍還是殭屍,都通過電影大展神威。

美國的喪屍電影,起於1932年的《白色喪屍》,興於1968年的《活死人之夜》。

▲ 電影《活死人之夜》

香港的殭屍電影略晚了幾年,起於1939 年的《古屋行屍記》,興於1985年的《殭屍先生》。

對於無數八九零後來說,九叔林正英在記憶中佔有重要地位,《殭屍先生》正是他的成名大作,給觀眾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印象。

▲ 電影《殭屍先生》

這部電影既參考了民間傳說:晝伏夜出、蹦跳前行、憑呼吸辨方位。又借鑑了西方的吸血鬼題材,讓之前吸陽氣的殭屍吸起了人血,達到了更加恐怖的效果。

但無論多麼瘮人的場景,只要精通茅山道法的九叔出現,我們就會鬆一口氣。墨線、糯米、桃木劍、銅錢劍、黃紙符、太極八卦鏡,在九叔的手中出神入化,打得殭屍節節敗退。

▲ 電影《殭屍先生》

由於電影太過經典,直接導致了幾乎所有廠商跟風翻拍。僅1986年的下半年,就有近10部殭屍電影上映,但最經典的還要數林正英。

1986年,九叔的《殭屍家族》上映。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是,本片借鑑了大導演史蒂文·史匹柏的《E.T》故事,將嗜血殺戮的殭屍變得溫情款款。

▲ 電影《殭屍家族》

影片中的3個殭屍是父母和兒子,本身就有舐犢的深情。當小殭屍誤闖人間後,與幾個小孩建立了友情。溫馨的戲碼大受好評,小殭屍可愛的形象也萌翻了觀眾。

這部影片不僅在香港爆紅,還出人意料地在日本大獲成功,形成了一股聲勢浩大的殭屍熱潮,引領了相關的漫畫、玩具、時裝、餐廳。

▲ 《七龍珠》中的餃子

大名鼎鼎的《七龍珠》,餃子的形象就像極了小殭屍。

除了這兩部大作外,九叔還為觀眾獻上了諸多經典,諸如《靈幻先生》《一眉道人》《驅魔警察》《音樂殭屍》等。

只可惜,九叔在1997年溘然離世,年僅45歲。有些人走得很輕,不帶走一片雲彩,卻帶走了一個時代。

4、區別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經典遊戲《植物大戰殭屍》有一個翻譯的錯誤。那裡面各種植物的對手根本不是殭屍,而是喪屍。

布拉德·皮特主演的《殭屍世界大戰》,也犯了同樣的錯誤。那裡面疊羅漢爬牆的,很明顯也是喪屍。

▲ 電影《殭屍世界大戰》

中國的殭屍與西方的喪屍,兩者究竟有哪些區別呢?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他們形成的原因不同。殭屍是因為死人的屍變,而喪屍則源於活人,出於病毒、寄生蟲、核輻射、細菌感染等原因。

二者也存在相同點,被咬的人都會被感染。

▲ 電影《殭屍世界大戰》

其次,他們的形象和智力不同。雖然殭屍青面獠牙兇神惡煞,但本質上腦子管用非常講究,穿戴得整整齊齊。西方的喪屍則衣衫破爛、血肉模糊、腦子裡只有咬人的欲望。

然後,他們的食物也不盡相同。最初的殭屍吸食活人的陽氣,後來在吸血鬼的啟發下開始吸血。而喪屍則乾脆直接,專情於活人的新鮮血肉。

▲ 電影《一眉道人》

最後,他們的身體強度截然不同。殭屍免疫一切物理的攻擊,棍棒刀槍全不頂用,只害怕法術和陽光。喪屍則行動遲緩白骨外露,腦袋是致命的弱點,但是不畏懼陽光。

在數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兩者各有千秋,形成了各自的燦爛文化。

不知道你更愛哪一款?

5、大戰

現在的電影都流行拼搭,比如異形竟然打起了鐵血戰士。假如中國殭屍與西方喪屍大戰的話,誰會勝出呢?

從各種身體硬體上看,刀槍不入水火不侵還有智力的殭屍,肯定完勝普通的喪屍。對待喪屍只需要一顆子彈,但殭屍卻需要正統道士法術的攻擊。

▲ 《生化危機》遊戲中,喪屍由於過度飢餓,啃食其他喪屍後可能進化為舔食者

值得注意的是,喪屍會變異,比如《生化危機》遊戲中的舔食者,兇殘異常,擅長潛伏,趴行速度極快,是神不知鬼不覺的殺人利器。

但殭屍也不差,喜歡修煉的中國人也把這個能力賦予了殭屍。

前文提及的飛僵,就是修煉千年的殭屍,不僅有金剛不壞之身,還擅長法術攻擊,可以在空中飛行,普通的道士肯定束手無策。

▲ 徐克指導的電影《殭屍大時代》

更厲害的遊屍,歷經了初劫天雷,身居六道輪迴之外。完成了始皇帝的夢想:不老,不死,不滅。上行九天,下遊幽冥,時間久了,還可以升級成飛行夜叉。

所以,哪怕喪屍會變異,估計也不是飛僵和遊屍的對手。

▲ 電影《殭屍家族》

如果哪一天真拍這種電影,拋開一切的情感與利益,單純從兩方的實力來看,你覺得殭屍與喪屍,誰會獲勝呢?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令狐空

責任編輯:華小妹

相關焦點

  • 西方喪屍大戰中國殭屍,趣談誰能更技高一籌
    高顏值的吸血鬼電影中有一類影片叫殭屍片,中國代表作有林正英殭屍道長系列,而西方電影的主要分兩個流派:德拉古系列吸血鬼(類似的還有黑夜傳說系列),生化危機系列喪屍。咱先看看中外兩者的技能水平,判斷一下戰力。
  • 《喪屍大戰殭屍》首播 張哲浩打響喪屍保衛戰
    張哲浩帥酷寫真  搜狐娛樂訊 由張哲浩主演的靈異恐怖電影《喪屍大戰殭屍》將於今日登陸全網首度播出,大戰一觸即發。片中,以張哲浩演繹的喪屍終極大boss孤獨城為首喪屍代表將集結全部力量挑戰對手殭屍族群,正式打響家族保衛戰,準備不惜一切代價來捍衛喪屍大軍的權益,並因此展開了一系列的生死決戰,頗有大將風範。  《喪屍大戰殭屍》講述了二戰結束之後,野心科學家便開始研究喪屍病毒,打算藉此來統治世界。
  • 一百中國殭屍對一百西方喪屍,哪一方能贏
    運功時身體呈現紫色,帶起的屍氣,隨著功力的增加,屍氣帶有的紫氣會越濃,有可以使用一些歷代殭屍先輩創下的法術。白僵,已擺脫腐壞之氣困擾,並開始具備妖氣。屍體體內的血液流失,本命屍氣漸生,屍體呈白色狀。白殭屍行動遲緩,非常容易對付,它極怕陽光,也怕火,怕水、怕雞、怕狗、怕人。綠僵,膚色轉綠,為地上殭屍之高級形態,恢復一部分生前記憶,智商逐步提高。
  • 東方的殭屍,西方的木乃伊吸血鬼喪屍,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首先說一說,我國的「殭屍文化」。說到妖魔鬼怪,我國的殭屍文化絕對是最具傳奇色彩的。公元前2500年左右,旱魃作為「殭屍文化」的鼻祖,閃亮登場。起初的旱魃是「天女」的形象,被黃帝召喚到下界,無法回到天上。後來通過民間的不斷演變,最終出現了殭屍。明朝時期,民間文學藝術開始興起,「殭屍」隨之走入「市井」,誕生了許多的文學作品。
  • 林正英的《殭屍先生》,國產殭屍片的經典之作
    喪屍題材電影儼然成為了一種獨特又另類的文化。中國的「喪屍」,我們稱之為殭屍。它比國外的喪屍更加高級,也更加讓人望而生畏。不是小嗨刻意吹噓我們自己的文化,具體為什麼,下文會提到。但如果單純與喪屍相比,可以說是小巫見大巫了。
  • 超震撼的殭屍片,看過的電影中最多的殭屍,場面實在太壯觀了!
    超震撼的殭屍片,看過的電影中最多的殭屍,場面實在太壯觀了!《殭屍世界大戰》講述了聯合國僱員蓋瑞·萊恩橫穿大半個地球,目的只有一個:阻止肆虐的殭屍推翻國家和政府,避免使整個人類遭到滅頂之災,他不得不離開妻子和孩子,投入到危險的工作之中,足跡踏遍全球對倖存者進行調查的故事。
  • 在歷史上存在過殭屍嗎?道教符咒有專門克制殭屍的嗎?
    在前幾年風靡的殭屍系列電影中給我們全方位地展示了殭屍這一種「特殊生物」,電影中強烈的壓迫感讓我們感到一絲後怕,不止如此,除了東方的殭屍還有西方的喪屍,全世界範圍內都描寫到了這種類似的生物,所以時常給我們一種殭屍真的存在的錯覺,那麼殭屍在歷史上有沒有出現過?殭屍為何物?
  • 殭屍之父肺癌去世 曾拍攝《喪屍出籠》成一代人噩夢
    殭屍之父肺癌去世 曾拍攝《喪屍出籠》成一代人噩夢時間:2017-07-18 23:25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殭屍之父肺癌去世 曾拍攝《喪屍出籠》成一代人噩夢 被譽為現代恐怖電影之父的美國導演喬治A羅梅羅因肺癌去世,享年77歲。
  • 殭屍片中的茅山道長今何在?
    2015年,東西方兩個節日重合,藉此機會,寄託哀思,來聊聊我們心目中逝去多年的殭屍片與林正英。一、殭屍還是喪屍?提起殭屍,很多人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形象,要麼是《殭屍先生》中蹦蹦跳跳的清朝殭屍,要麼是如《生化危機》中骨骼清奇、走來走去的噁心殭屍。兩種形象源於東西方不同的文化起源,它們的名字叫做殭屍,或者喪屍。
  • 被「殭屍真菌」寄生後的殭屍螞蟻已出現,人類會出現生化危機嗎?
    過去人們總是喜歡把殭屍,歸結為是由人類豐富想像力創造出來的產物,直到大家意識到,早在非洲巫師跳著舞祈禱死者復生之前的數萬年,自然界就已經在製造這種原本被認為只存在於科幻小說中的虛構生物了,或許你已經知道,頑皮狗的末世題材遊戲《最後的倖存者》公布之初,除了兩段遊戲預告外,官網上還放置了一段科教片,介紹了一種生活在泰國熱帶叢林中的「殭屍蟻」,對於這類神奇的生物來說,喜歡收看探索頻道或是BBC紀錄片的小夥伴們大概不會感到陌生
  • 「殭屍」「喪屍」——活死人的前生今世(上)
    由於傳染性的存在,被喪屍攻擊等途徑產生體液互換的健康人會逐漸轉變為喪屍。這樣一來喪屍一旦出現,數量就會成爆發性增殖,所以喪屍往往是成群出現。在電子遊戲領域,表現喪屍題材最著名的作品就要數「《生化危機》系列」了,這部作品幾乎定義了喪屍的基本形象框架和存在特徵。很多遊戲玩家對於「喪屍」這一形象的認識來源都是「《生化危機》系列」。
  • 皮特演的殭屍片看過嗎,《殭屍世界大戰》耗資7億拍攝的高分電影
    大家好好好,這裡是弟弟說電影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男主帥到爆表,劇情爽到飛起的電影《殭屍世界大戰》,你們知道男主是誰嗎?誰知原本快樂的氣氛很快變為恐慌與死亡所替代,連環的爆炸,驚恐逃散的人群,無序的車禍以及啃咬他人的喪屍,繁華大都會轉瞬淪陷。蓋瑞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帶著妻女逃生,最終逃到聯合國副秘書長所在的航母上,進而得知包括美國總統在內的數名大國首腦均已死亡,喪屍病毒業已蔓延全球。為了阻止世界毀滅,格裡無奈受命,和來自哈佛的病毒學博士法斯巴克前往病毒的源頭之地尋找解除危機的辦法。
  • 植物大戰殭屍2復活節神秘巨兔殭屍來臨
    原標題:植物大戰殭屍2復活節神秘巨兔殭屍來臨   植物大戰殭屍2國際版總是讓大家放心,(如果植物大戰殭屍2中文版能像國際版學習那該多好,配合傳統節日出一些任務)國際版總會給我們各種驚喜,而如今西方復活節也已經到來,在植物大戰殭屍2國際版種也會出現一些全新的復活節殭屍哦!
  • 林正英第一部殭屍片,在臺灣上映時叫暫時停止呼吸
    早年曾經追誰李小龍,資歷比成龍還高,洪金寶也很尊重他。後來跟三毛(洪金寶)合作了很多影片,在成龍,洪金寶的很多影片裡,林正英都曾經客串,充當武術指導等等。他是香港粉菊花的徒弟,跟國際明星尊龍,動作導演董瑋都是師兄弟。
  • 殭屍嘉年華,48部殭屍片大合集
    他們相信沒人會對那些把洛杉磯變成暴力橫行汙穢不堪的毒販和殺人犯有憐憫之心,因此這兩個朋友決定替天行道,開始大開殺戒,同時還能滿足Bart的嗜血需求。《喪屍圍城:瞭望塔》是由扎克·裡波斯基執導,基根·康納·崔西、梅甘·歐瑞、維吉妮婭·馬德森等主演的動作片。
  • 《殭屍世界大戰》之後,今年最重量級喪屍片來襲
    雖然喪屍片一直都是很火爆的題材,這兩年更是頻繁推出《釜山行2》《殭屍之地2》的熱門喪屍電影,但是自從《殭屍世界大戰》之後,真正大製作的喪屍題材電影卻幾乎沒有。這兩天,扎導在訪談中揭示了很多關於這部《殭屍世界大戰》之後最重量級的喪屍大片的信息。「這是一部徹底、純粹的喪屍搶劫電影,很好地結合了這兩種類型」。扎導看來對於這部電影充滿信心,他說假如你期待純粹的喪屍大騷亂,你會100%看到想看到的,而同時你也能看到一群出色的人聚在一起,執行一場美妙的任務,在成員之間會有不少溫暖和飽含感情的互動。
  • 電影中的殭屍都身穿清朝官服,難道殭屍在清朝才有?原因只有一個
    但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由一些香港演員主演的殭屍片,集合搞笑、武打、神怪等元素為一身,輕鬆幽默很快贏得了市場觀眾的喜愛。尤其是後來在殭屍片中扮演道士的林正英,也著實火了一把。不過後來隨著電影的類型越來越多樣化,人們對殭屍片的渴望也不是那麼強烈。但一說到殭屍就會想起那個讓人毛骨悚然的場景和令人膽戰心寒的背景音樂。
  • 大俠別這樣:中國殭屍VS歐美喪屍 死活都要害人
    (怎麼感覺大俠最近片看太多了),想必聰明的讀者已經猜到了,最近的韓國電影,無非就是那部大熱的《釜山行》。縱觀近年來的影視市場,殭屍喪屍題材可謂風頭正盛,那究竟中國殭屍、老毛子喪屍都有什麼區別?兩者究竟又孰強孰弱呢?且聽本大俠為你一一道來。
  • 10部經典香港殭屍片盤點,再難延續的時代烙印
    提起香港電影,很多都是想到警匪片、喜劇片、武俠片,然而有一個獨特的類型片卻在香港80、90年代突然興起,那就是殭屍片。提起殭屍片,則不得不提起殭屍片的代表人物,林正英。那個手持桃木劍、身穿道袍,一身正氣的茅山道士形象。自英叔走後,殭屍片也逐漸沒落,至今已鮮有佳作問世。
  • 植物大戰殭屍:僅有的4種體修植物,八門遁甲全開後,殭屍就慘了
    植物大戰殭屍2裡的功夫世界有沒有讓玩家玩過癮呢,裡面的功夫殭屍真是各種秀逗玩家啊什麼氣功殭屍,愛旋轉的錘子殭屍,而植物也有會功夫的植物呢,簡直就是火影中的體修,而且只有這四個!當他們八門遁甲全開之後,幾乎能夠秒殺殭屍,簡直就是殭屍的噩夢TOP4:蔗師父蔗師父一看圖片就知道是個厲害的角色,而且它非常的崇拜李小龍,為表達對偶像的敬意,他自小就開始學習蔗拳道,特點就是使用雙蔗棍攻擊多個殭屍,近身裡少有的群攻植物呢,只要殭屍一靠近就會「我打我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