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臺北2月5日電(記者曹典、李寒芳)「立春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立春決定一年的運勢,氣色影響一年。」這是復興航空墜機事故中罹難的廈門國際旅行社領隊王青火,在起飛前通過手機在微信「朋友圈」的留言。然而,他於2月4日立春這天搭乘的GE235航班,卻再也抵達不了終點。
立春標記著春季開始、萬物復甦。然而,這兩天的臺北,寒流襲來,春光卻步,天色陰沉壓抑,一如人們的心情。
5日13:30,復興空難大陸旅行團成員的17位家屬,在9名大陸旅行社工作人員陪同下,搭乘航班從廈門抵達桃園機場。
記者在現場看到,來自臺灣慈濟功德會、佛光山、法鼓山等宗教團體的志工三四十人已經早早在機場等待。
慈濟志工李憶慧告訴記者,他們為家屬準備了熱湯、掛麵,希望能勸慰家屬「雖然傷心,但是不能自己先倒下,能吃一點就吃一點」。
抵達的大陸乘客家屬大多戴著口罩,神情哀戚,許多人眼睛紅腫,在親友或工作人員攙扶下入境。「準新郎」王青火的未婚妻也出現在其中。他們在海旅會及臺灣方面相關人士的陪伴下,快速步出機場,前往臺北市第二殯儀館。
16時左右,大陸家屬們到達臺北市第二殯儀館的空難罹難者靈堂。靈堂內,鮮花圍起復興航空罹難者靈位,左右兩邊擺放著許多排座椅,背後貼著「親屬席」字樣,讓人看了無盡感傷。幾位前來憑弔的遇難者親友低頭坐在靠前的椅子上,不停拿紙巾擦拭眼淚,有志工在旁陪伴安撫。
攙著家屬的手傾聽抽泣,拍著家屬的肩低聲安慰;餓了,送上熱騰騰的飯食;渴了,送上驅散寒氣的薑糖茶……大量來自慈濟、佛光山等組織的志工匯集為家屬服務。
一位法師表示,對於尚處於失蹤狀態旅客的家屬,最讓他們焦慮的就是消息無法確定。佛光山法師會先陪伴這些大陸旅客家屬,「最重要的事,就是讓這些家屬們的心安定下來,遠離恐懼與悲痛。」
慈濟志工陳羅美珠告訴記者,他們採取輪崗制度,每次400人,一天七班,共2800人參與守候在靈堂。而在空難當天,他們也徹夜守在現場,給從冰冷河水中爬出的救援人員送去毛毯、熱湯、食物。
而在水寒刺骨的墜機現場基隆河,還有搜救隊員在「不拋棄,不放棄」,期待出現生命的奇蹟,至少可以讓家屬得以能夠做「最後的告別」。
一位現場救援人士向媒體表示,基隆河水流湍急,他們昨天曆盡困難終於將機頭吊起,但飛機很多部分已解體成碎片。有乘客漂到下遊被他們截住,從昨日連續救援至今,只有在凌晨兩點到六點短暫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