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十大「新人類」

2021-01-17 生活ENJOY


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了,回望這不平靜的一年,難免有些唏噓。


在這個不尋常的年度裡,大家在網上衝浪的同時誕生了很多「新人類」派系,今天我們就來盤點盤點。



打工人,很多上班族的自稱,具有神奇的振奮人心的效果,來源於一個名叫「抽象帶籃子」的網紅,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故意吹捧自己打工人、保安、大專生的身份。



祖安人,原指遊戲《英雄聯盟》中電信二區的玩家,因罵人很溜而被人熟知。現泛指網絡上特別能罵、特別能噴的人。



一種因無法抵抗超前消費而誕生的群體,也是網民對雙十一期間付完定金的人的一種調侃,付完定金之後,都在等著付尾款,因此每個人都是尾款人。



指某人對他人任勞任怨,隨叫隨到地付出,為他人點讚、轉發朋友圈、拼xx砍一刀、搶紅包...等等,在情感上卻始終不能得到平等對待,一直被對方當工具使喚。



特指那些說話陰陽怪氣的人,正常人:真棒!陰陽人:是麼,那你真的好棒棒哦。明嘲易躲,暗諷難防。



就是那些本想花小錢佔大便宜,沒想到卻交了「智商稅」的群體。每一棵韭菜入場時都以為自己是鐮刀,結果卻猝不及防地被人連根收割。



端水人,指某個人能夠一碗水端平,讓人挑不出任何的毛病,讓人沒有任何吐槽的空間左右逢源,不是貶義。



網絡上的槓精太厲害了,為了不惹麻煩,誕生了一種充滿求生欲,寫個評論如履薄冰的群體。每說一句話都要在後面加個防槓括號,「我覺得......(沒有說xxx不好的意思)」。



來源於名媛拼單的梗,指那些明明沒有名媛的經濟實力,卻硬要包裝成名媛朋友圈各種炫富,面對很多普通男人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的群體。



形容每天積極參與社交平臺上的各類穿法抽獎,覺得天上會掉餡餅,甚至可以不打工就靠中獎賺錢的人。只要轉發夠勤快,就能當錦鯉。



2020年誕生了很多新詞和新梗,你get到了嗎?你是哪種「新人類」?


-End-


文:S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2020十大新人類是什麼?2020十大新人類大全[多圖]
    2020十大新人類是什麼?2020年,網名數量激增,在這個時期出現了多種派系,那麼都有哪些新人類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2020十大新人類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在這一年中,出現了非常多的網絡用語,用戶可以在平臺上學習學習,看有哪些是符合你的人設的,一起來看看吧! 2020十大新人類是什麼?
  • 蘭大丹尼索瓦人研究入選2020年度「人類起源研究十大新認知」
    蘭大丹尼索瓦人研究入選2020年度「人類起源研究十大新認知」每日甘肅網1月4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武永明)國際權威研究機構美國史密森研究院雜誌和網站近日評選公布了「2020年度人類起源研究十大新認知」名單,蘭州大學張東菊教授和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員共同主導合作
  • 中國昭通水塘壩研究成果入選 「2020年度人類起源研究十大新認知」
    中國昭通水塘壩研究成果入選 「2020年度人類起源研究十大新認知」 2020-12-31 15: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國兩項研究成果入選「2020年度人類起源研究十大新認知」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30日上午,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吉學平和美國賓西法利亞大學教授Nina G.Jablongski共同主持的項目和分別領銜發表的論文——昭通新近紀中猴化石研究的成果,蘭州大學張冬菊和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付巧妹共同主導合作在距今6-10萬年前青藏高原東北部白石崖溶洞沉積物中發現丹尼索瓦人古
  • 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供圖)2020年12月29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協辦,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及國內知名媒體人共同評選的「中科航天人才杯」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 2020年度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發布
    年度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年度人類可持續發展十大科學問題」主要內容如下: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於2020年11月8-9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信任·合作·發展」「2020年度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發布活動由科技導報社、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雜誌社、愛思唯爾(Elsevier)、英國工程技術學會
  • 除了新冠外,2020年還有十大天災
    2020年是個多災的年份,新冠病毒持續肆虐全球,幾乎沒有那個國家可以倖免。但是除了新冠,火災、洪災、地震、極端天氣仍更加肆無忌憚的衝擊我們的家園,吞噬地球的生靈。 下面盤點2020年十大最具破壞的天災事件。
  • 太陽能熱水器新競十大品牌,2020年太陽能熱水器十大品牌排行榜
    2020年中國新競太陽能熱水器十大品牌網絡評選,正是給眾多太陽能熱水器品牌提升品牌價值的機會,比拼品牌實力的機會,十家企業經過2個月的比拼脫穎而出,榮獲2020年的太陽能熱水器十大品牌殊榮!同時也是太空能熱水器十大品牌之一(水循環太空能熱水器產業倡導者、第六代雙倉太空能熱水器先驅)。太陽能熱水器十大品牌第四名:四季沐歌太陽能熱水器四季沐歌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原名北京四季沐歌太陽能技術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季沐歌),成立於2000年,2012年5月21日於滬市A股主板上市(股票代碼:603366)。
  • 剛剛,2020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發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在由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的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周濟和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主編理察·霍頓共同發布了「2020年度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
  • 剛剛,2020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發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在由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的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周濟和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主編理察·霍頓共同發布了「2020年度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
  • 2020年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蚊蠅可以傳播新冠病毒等
    2020年,有傳聞稱,蚊蠅可以通過叮咬人類或其他動物傳播新冠病毒。對此,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王麗萍表示,根據目前研究,蚊蠅不具備傳播新冠病毒的生物學基礎。
  • 新冠疫苗成為《科學》雜誌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首位
    新冠疫苗居科學雜誌2020十大科學突破首位【新冠疫苗成為《科學》雜誌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首位】美國《科學》雜誌17日公布其評選的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以創紀錄的速度開發和測試急需的新冠疫苗」當選頭號突破。
  • 科普|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和十大科學突破分別是……
    時近年底又是評選"年度十大"的日子《自然》選出了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科學》選出了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它們分別是什麼?小科這就為親們細細數來《Nature》: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在2020年即將結束之際,《自然》(Nature)雜誌盤點了今年發表的科學新聞和研究觀點,從中選出了十項最為重大的科學發現,既包括新冠病毒研究、壓力如何導致白髮、HIV治療等醫學方面的研究,也有銀河系快速射電暴等天文學發現,甚至有一項研究在古代陵墓中發現了亂倫的證據。
  • IUPAC 公布2020年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
    IUPAC 公布2020年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 2020-10-23 1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評出2020年十大突破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記者 劉 霞當地時間12月17日,美國《科學》雜誌公布了其評選出的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其中,新冠疫苗的研發居於榜首,另外9項研究則囊括愛滋病、室溫超導、CRISPR治療遺傳性疾病、
  • 2020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發布
    【2020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發布】在由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的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周濟和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主編理察·霍頓共同發布了「2020年度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
  • 2020年度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發布,涉及傳染病大流行等
    11月9日,由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的「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在北京閉幕,並發布了2020年度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這十大科學問題涉及衛生、公共安全、資源三大方面。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部長劉興平在會上表示,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以聯合國《變革我們的世界: 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出的17個發展目標為基礎,聚焦人類可持續發展中最迫切、最基本、最具挑戰性的需求,內容涉及衛生、安全、資源三大領域。
  • 2020年中國航天、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2020年12月29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協辦,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及國內知名媒體人共同評選的「中科航天人才杯」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等10件新聞入選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樣本艙回收成功」等10件新聞入選2020年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 《Science》: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
    當地時間12月17日,美國《科學》雜誌公布了其評選出的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其中《科學》雜誌在文章中表示,儘管2020年全球多國飽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創,2012年,顛覆性的基因編輯工具CRISPR橫空出世,它賦予研究人員編輯農作物和動物的強大力量,為科學研究和生物醫學領域帶來新一輪革命,成為《科學》雜誌2015年十大科學突破之一,並摘得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桂冠。  今年,這一「基因魔剪」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其「魔力」:首次成功治癒β地中海貧血和鐮刀型細胞貧血症這兩種遺傳性血液病。
  • 「2020年度世界十大人類起源研究新認知」揭曉 雲南昭通中猴化石...
    &nbsp&nbsp&nbsp&nbsp1月4日,記者從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日前國際權威研究機構美國史密森研究院雜誌和網站發布了該機構評選的「2020年度世界十大人類起源研究新認知」,(中國昭通)發現中猴化石顯示古代靈長類也從事長距離遷徙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