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公轉一次的時間是一年。這樣換算下來,地球公轉的速度大概只有每秒75千米。然而在科學家們目前發現的星球中,有一顆星球的公轉速度達到了驚人的2.4萬千米每秒。地球轉一圈的時間,它可以轉上300圈,比我們平時玩的陀螺轉得還快。不過還有一個更加驚人的消息,這顆恆星不僅轉得飛快,而且還勢不可擋地衝向一個黑洞。
如果說地球只是一個行星,不是恆星,我們可以拿它與離我們最近的太陽做一個比較。在太陽系中,所有的天體都圍繞著太陽公轉。而放眼於整個銀河系,則是太陽帶著我們所有太陽系裡面的天體一起圍繞著銀河系做公轉運動。根據天文學家對太陽的計算,太陽對銀河系的公轉速度是220千米每秒,還達不到這次新發現的恆星的百分之一。
由於太陽系所處於銀河系的位置實在是太過於偏僻了,就像一個郊區一樣,所以太陽公轉銀河系中心一周需要的時間是2.5億年,運行的軌道距離銀心非常遙遠。而這顆被譽為「公轉狂魔」的恆星只需要12年的時間,就可以在銀河系中逛完一圈。我們可以從這些描述中提取到什麼有效信息呢?提醒一下,在太陽系中公轉周期最短的恆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水星。
沒錯,這顆恆星同樣位於銀河系的中心。我們都知道,銀河系的中心是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因為只有具有強吸引力的黑洞才可以將整個銀河系的星系控制住。所以這顆恆星所處的位置,其實已經是黑洞的邊緣了。它只有一直保持現在的高速運轉,才不會被黑洞吸引進去,撕裂成碎片。由於實在是太靠近黑洞了,它的高速運轉的方向就像是衝向黑洞一樣,飛蛾撲火。
由於黑洞特殊的性質,我們都知道黑洞可以將包括光線在內的所有物質吸引進去。這也意味著我們無法通過正常的手段觀測到黑洞的存在,因為光線無法返回。而這些處於黑洞邊緣的物質,其實同樣也難以被觀測設備發現。不過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觀測設備的精度越來越高,科學家們才得以發現這顆高速「奔跑」的恆星。
科學家們發現第一顆在黑洞邊緣的恆星是S2恆星,它環繞著人馬座A*黑洞高速運轉。早在1995年的時候就已經有科學家注意到這一現象,S2恆星也是當時宇宙中人類發現移動最快的恆星。它的速度已經達到了光速的百分之3,每秒鐘9000千米,這是我們可望而不可即的速度。它只需要不到16年的時間,就可以圍繞人馬座A*黑洞一周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家們發現越來越多這些在生死邊緣徘徊的恆星。俗話說得好,「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這些恆星在高速公轉的時候並不是毫髮無傷的。每環繞一周,都會有一部分被黑洞吃掉,直至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