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隨身做透析 佩戴式...

2021-01-21 華夏經緯網

  製圖/朱濉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製造業,材料科學很關鍵。在四川,有這樣一群人,在國際材料科學界「領跑」,他們的科研成果應用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讓我們的衣食住行變得更方便。他們就是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

  4月24日,記者走進這個頂尖實驗室。

  A

  實驗室裡的「最前沿」

  高分子材料改變衣食住行

  透析機可佩戴在身

  再生皮膚可3D列印

  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一棟回字形的樸素大樓,一進校門就能看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建築風格,已顯陳舊。

  這棟樓裡分布有100多套大型儀器設備,價值人民幣上億元。實驗室副主任張熙帶著記者穿過走廊,推開角落處一扇門,開燈,可見展廳裡陳列的高分子材料和設備。

  實驗室近10年已發表SCI論文3800餘篇,列世界高校高分子學科第一。國際首創膠乳法製備石墨烯橡膠納米複合材料及輪胎、攻克鋰電池隔膜製備關鍵技術並打破國外壟斷建成中國第一條規模生產線、首個國產人工腎血液透析器……這些科技成果,實現產業化後,榮譽就成為陳列內容,科學家們則投身新的研究項目。

  在這裡任意推開一間實驗室大門,都能感受到高分子材料新技術將改變我們的生活——

  4月24日,川大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助理王傑在測試儀器。楊樹 攝(視覺四川)

  趙長生教授負責的項目,為尿毒症患者帶來生機。截至2016年底,全國累計242萬人診斷出終末期腎病,其中99%需血液透析延續生命。血液透析器是連接在透析機上使用的一次性產品,「以前,國內沒有自主研發的血液透析器,國外產品要1380元。國產化後,國外產品降價到200多元。」趙長生團隊的新目標是佩戴式「人工腎」。常規透析機有書櫃大小,透析每周3次,每次長達4小時。佩戴式人工腎採用新材料及微型化技術,尺寸和重量大減,能像腰帶一樣穿在身上,患者使用時可以正常工作和娛樂。此項目有望在2020年實現產業化。

  郭少雲教授和吳宏教授正在研究「層疊」的魔法。他們自主研發了世界第一臺萬層級高分子微納層疊共擠出裝置,可以把1毫米厚度的材料內分為3萬層,每一層的厚度達到納米級別。這種新材料看起來像普通地板膠,但鋪到高鐵車廂上可以隔音、阻燃、減輕重量。這項技術已出口應用到美國、馬來西亞、埃及等多國軌道交通中。還有防輻射、隱身屏蔽、高溫密封等不同功能的層疊材料會陸續面世。

  夏和生教授的團隊則忙於矽橡膠3D列印的產業化推進。過去,3D列印一般使用塑料或者金屬,矽橡膠材料難以列印。夏和生團隊與義大利專家合作,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矽橡膠的選擇性雷射燒結3D列印。在掃描儀上測量皮膚燒傷損傷面積,量身定做一張3D列印的矽橡膠材料「人工皮膚」,兩小時內成形,看起來跟真實皮膚一樣,還能促進皮膚組織再生。矽橡膠等柔性材料將用於定製可穿戴設備、人造器官等更多領域。

  B

  和科學家聊聊

  項目不差錢的秘密:

  與產業界密切合作

  「你一定要採訪一下張新星啊,他是我們這裡最能侃的專家!」幾名年輕博士集體向記者推薦他們心中的代言人——實驗室最年輕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出生於1982年的張新星。

  其實,高分子材料實驗室的張熙等多位科學家都很能侃,說起科研成果深入淺出。

  「我們在企業泡習慣了,上到世界500強下到鄉鎮企業,都要經常打交道。」張新星笑言,自己是做廢棄材料環保回收的,說話就特別注意「接地氣」。成本、市場、應用,是他嘴裡的高頻詞。

  張新星時常到江蘇出差,一去就是一個月,幾乎成了企業的編外人員,蹲在企業現場解決問題,忙起來就吃個盒飯。

  這個實驗室,校企合作是常態,故成果轉化很多,科研項目大多「不差錢」。

  趙長生團隊的佩戴式「人工腎」項目啟動之初,就與成都歐賽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華西醫院等緊密合作,成都歐賽的高級會計師還被列為項目專家組成員。一邊研發,一邊算「市場帳」。

  「一開始就要打通基礎研究與產業的『最後一公裡』。」張熙說,實驗室重視與產業界合作,先後與中石油、中石化等大企業聯辦了8個聯合研究室,企業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有強大顧問團可倚靠,實驗室的科研也可以在雛形階段就進入企業的視線。

  實驗室走出四川,在福建、無錫、南京等省市建立了聯合研究平臺。外地政府和企業出資建立研究所,並給實驗室一定經費。實驗室則派出專人常駐。「在許多地方政府搭建的研究所、交流會等平臺上,我們的教授都很活躍。企業家兜裡都是聰明錢,只要嗅到機會,就會主動要求合作。」張新星說,好產品自己會說話。一些合作過的企業,還會把實驗室科學家介紹給其他企業。

  C

  一種困惑

  科學家的工作該怎樣考核

  「吳宏們」也有自己的煩惱。他們要考核KPI(關鍵績效指標),這將決定獎金、工作量計分、職稱晉升。

  「科學家的工分應該怎麼打?相對論也不是計劃出來的。原創性研究需要時間和空間,希望不要對科研人員過於擠壓。」吳宏曾留學於美國密西西比大學,並在日本秋田大學擔任客座研究員。他認為,我國對基礎研究的考核過於指標化。

  發表論文,是科研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在張熙看來,目前的導向有些「唯SCI」,論文數量多了,實力未必強。

  張熙的微信朋友圈轉發了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李志民的文章:「評價高低最重要的是論文本身質量,而不是僅看作為載體的紙質刊物的高低……學術會議報告、小型研討會、網絡發布研究階段性成果交流等也可以作為其他發表渠道。」

  張新星曾經擔任過波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項目外聘專家。「既然海外的項目可以邀請我們中國人評估,中國的科研項目為什麼不能也邀請外國專家呢?」讓外部力量參與科研評價,可以使評價機制更加多元,更加公平,減少學術不端行為。

  D

  他山之石

  美國:終身教授請國際同行來評

  美國科研績效的評價主要設置三道關。第一道關是「同行評估」。評審終身教授,一般由校評審委員會請20位具有國際水準並且與候選人無利害關係的同行專家對候選人的論文和專著進行匿名評審,並寫出書面鑑定意見。

  第二道關是「引用分析」,用文章或研究成果被引用的次數來分析其產出質量。

  第三道關是「成果計數」,通常採用對出版物直接加總和使用加權法計算,計算教師獲得的科研成果的數量。

  在美國,學術成果發表的數量不但基本上決定一個教師的報酬,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大學的聲望、地位和影響。

  德國:發論文或拿項目沒有獎勵

  德國公立大學、公立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都是固定工資,科研人員個人不會因為多發論文或者拿到了大的科研項目而獲得額外的經濟收益。永久職位教授一般情況下高出當地平均工資兩倍以上,教授沒有後顧之憂,不用靠拉項目、發論文來養家餬口。

  但教授們並非沒有壓力。以德國科研機構的主力軍馬普所為例,如果工作組從事的科研不是世界前沿或者說不是前瞻性科學問題,會被直接關閉,將科研人員遣散或分流。如果教授連續多年沒有像樣的科研成果,將吸引不到好學生,現有博士生在科學圈就業也受負面影響。(記者 王丹)

來源:四川日報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大學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隨身做透析 佩戴式「人工腎...
    在四川,有這樣一群人,在國際材料科學界「領跑」,他們的科研成果應用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讓我們的衣食住行變得更方便。他們就是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  4月24日,記者走進這個頂尖實驗室。
  • 隨身做透析 佩戴式「人工腎」後年有望在四川實現量產
    本報製圖/朱濉探訪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製造業,材料科學很關鍵。在四川,有這樣一群人,在國際材料科學界「領跑」,他們的科研成果應用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讓我們的衣食住行變得更方便。他們就是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4月24日,本報記者走進這個頂尖實驗室。
  • 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實驗室:佩戴式「人工腎」後年有望量產
    在四川,有這樣一群人,在國際材料科學界「領跑」,他們的科研成果應用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讓我們的衣食住行變得更方便。他們就是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一、實驗室裡的「最前沿」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一棟回字形的樸素大樓,一進校門就能看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建築風格,已顯陳舊。
  • 《新民晚報》:探訪復旦大學「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一件看上去普通的毛衣,居然能為手機充電,纖維做成的衣服竟成了電源;一小瓶透明針劑,注射進入人體後升溫變成固體,成為醫學美容中的無創填充凝膠,或者,它與金屬複合後又成了可降解的冠脈支架;納米狀態下,某種聚合物的新排列組合,可能帶來通訊產業的一場革命……這是記者新年伊始探訪復旦大學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 高分子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儀器配置清單
    >復旦大學丁建東江  明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四川大學李光憲  *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儀器配置未公開  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大學)1991年在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學科基礎上組建,是世界銀行貸款「重點學科發展項目」建設的7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之一和確定的七個試點實驗室之一。
  • 實驗室的故事|走進復旦大學這間國家重點實驗室 見證神奇分子創造...
    圖說:復旦大學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一件看上去普通的毛衣,居然能為手機充電,纖維做成的衣服竟成了電源;一小瓶透明的液體針劑,注射進人體後升溫會變成固體,成為醫學美容中的無創填充凝膠,或者,它與金屬複合後又成了可降解的冠脈支架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能夠從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領域的產品生產、工程設計、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工作管理經營等關鍵崗位工作,適應國家高分子材料及相關領域經濟建設需要和行業未來發展需求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 2 專業特色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由國家建材局於1985年設立並於當年招生。
  • 中國材料領域 國家重點實驗室大盤點(材料人必收藏)
    超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吉林大學)1989 年9月國家計委批准,利用世界銀行貸款,依託吉林大學建設超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1995年11月實驗室通過國家驗收並正式對外開放。鄒廣田院士任實驗室主任,經福謙院士任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 清華大學專業介紹: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為總體目標,將化學工程的學科發展與生物、信息和材料等前沿學科緊密結合;高分子材料學科建設將突出信息材料、生物組織工程材料和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等方向。我系的目標是:建設國際先進水平的化工與高分子學科,繼續強化科技成果轉化,為我國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及其相關領域如能源、資源、環境產業發展培養一流人才。    化學工程系設置?化學工程與工業生物工程?和?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國家重點實驗室名單
    國家重點實驗室應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目標,面向國際競爭,為增強科技儲備和原始創新能力,開展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含競爭前高技術研究)和基礎性工作。或在科學前沿的探索中具有創新思想;或滿足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及國家安全需求,在重大關鍵技術創新和系統集成方面成果突出;或積累基本科學數據、資料和信息,並提供共享服務,為國家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 活動預告 | 成都市科技活動周之重點實驗室開放活動再度來襲,拼手速的時間到了!
    既有你熟悉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重量級的科學導師,在鏡頭前帶你參觀實驗室,鏡頭前為你細緻講解實驗細節,也有新加入的實驗室成員,讓你線下參觀實地探秘,機會難得,趕快上車出發啦!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學科由「中國塑料之父」徐僖院士於1953年創建,是國內最早的高分子學科,產生了本學科國內最早的教科書、最早的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 【參觀】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江蘇集萃先進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2017年12月25日,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南京江北新區管理委員會、項目經理李光憲及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核心團隊三方正式籤約組建先進高分子材料技術研究所,其運營管理公司江蘇集萃先進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於2018年1月2日註冊成立。
  • 國家重點實驗室數量排名,這25所大學科研實力最強
    國家重點實驗室涉及仿生藥物學、基因工程、材料化學、核物理技術、微結構學、湍流系統、光纖通信、環境學、分子結構學、膜生物學等學科。12、四川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四川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涉及口腔疾病、生物治療、高分子材料工程、水力學及河流開發等學科。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舉行「大灣區高分子新材料及聚合物產品工程...
    中國教育在線訊 10月26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舉行了以 「大灣區高分子新材料及聚合物產品工程」 為主題的高端論壇。、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喬金樑教授、巴斯夫亞太副總裁Bernd Sachweh博士、金髮科技技術總經理黃險波博士、杭州福斯特新材料總經理周光大博士、廣東省化學與化工實驗室董建華教授、北京化工大學材料學院院長張立群教授、天津大學李悅生教授、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崔冬梅教授。
  • 中科院生態環境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通過評估
    6月3日,中國科學院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局組織專家組對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進行了現場評估。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所長安立佳、副所長周光遠、王佛松院士等相關人員接待了評估專家組。專家組認真聽取了實驗室主任王獻紅關於實驗室五年來的工作報告;先後聽取了秦玉升、陳學思、董麗松、張所波和王丕新等科研人員所作的5個代表性成果報告。
  • 材料類國家重點實驗室儀器配置清單出爐
    這些材料類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涉及的研究領域有複合材料、高分子材料、超硬材料、粉末冶金材料、發光材料、光電材料、固體潤滑材料、矽材料、金屬材料、晶體材料、矽酸鹽建築材料、陶瓷材料等、信息功能材料、亞穩材料等,詳情如圖1所示:
  • 國內首臺矽膠3D印表機落戶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雲尚智造
    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通過北京雲尚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購買的矽膠3D印表機正式通過安裝測試,這是國內首臺矽膠3D印表機,將用於教學應用、科學研究等方向
  • 四川農業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省部協商!
    10月30日,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專題協商會在科技部召開,會議宣布我校「西南作物基因資源發掘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成都中醫藥大學的「西南特色中藥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同時順利通過省部協商,不久即可正式發文。
  • 除了口腔醫學,四川大學還有哪些學科有望躋身A+行列?
    ,但最有特色的當屬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該學院是教育部直屬重點高校中第一個以高分子學科為主體的學科型學院,現同時兼任著教育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和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足見高分子在川大的特殊地位。
  • 大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簡析,學長學姐現身說法告訴你
    (大連理工) 我們學校的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現在屬於材料學院,一進去分班的時候就基本上確定了方向的(主要有橡塑,纖維,基本上學的課都是一樣的,就是大4以後的課側重點不同,實習,小設計和大論文不同) 大一大二是基礎課程,主要有大學物理,英語,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高等數學,統計學,概率論,計算機等等的基礎課程 大3開始接觸專業課程,主要有材料研究方法,高分子化學與高分子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