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實物融合多媒體技術,朵雲軒展傳統瑞獸「動物園」

2020-11-25 澎湃新聞

藝術實物融合多媒體技術,朵雲軒展傳統瑞獸「動物園」

宗禾

2019-07-21 17:24 來源:澎湃新聞

臺北故宮博物院眼下正在舉辦「故宮動物園特展」,把中國古畫、古物裡的動物形象和生活中的動物形象進行對照,在親子氛圍中共學共玩。在地處龍華的上海朵雲軒藝術中心,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瑞獸們也「集結一堂」,以藝術實物結合多媒體技術呈現。近日對外展出的「中華瑞獸——傳統神奇動物園」主題文化展通過各種中國傳統瑞獸的形象展現中國古代傳說中數千年的文化沉澱與未間斷的歷史傳承。展覽現場

龍生九子,但龍的九個兒子的名字可能很多人就未必念得出來——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贔屓、狴犴、負屓、螭吻。

「中華瑞獸——傳統神奇動物園」就有這一項的介紹,此外,還有四方瑞獸東方青龍(龍)、南方朱雀(鳳凰)、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及人間瑞獸白象、鶴、馬、鹿、蝙蝠等的圖片或實物展覽介紹。

據悉,這一展覽的主題文化展分為多個板塊,其中,「與龍共舞」呈現中國臺灣新媒體藝術家林俊廷的創意作品,通過揮舞的手掌來控制大屏幕上神龍的舞動。在「初識瑞獸」板塊,能夠看到入門版中國傳統瑞獸的簡介及實物。「文化典藏」展現瑞獸文化中的精髓,或古風古韻,或引領潮流,或出神入化,或超凡脫俗,每一件作品都蘊含著作者獨特的文化深度與創意。「館藏精品」部分匯集各地藏家珍品,集藝術和古董於一體。「主題樂園」以瑞獸生態為主題的四組微縮景觀,展示瑞獸們的專業分工,「天降祥瑞」通過專門設計的APP,輕鬆掃碼即可實現拍照時美麗瑞獸的翱翔環繞,寓意吉祥,增福添壽。「瑞獸派對」將中國常見的傳統瑞獸悉數囊括其中,描繪一幅祥瑞全家福。「觀龍畫鳳」是一個發揮兒童想像力和創造力的互動專區,瑞獸或許會賦予孩子們靈感和技巧。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來自臺灣的新媒體互動創意作品《與龍共舞》,伴隨著「波譎雲詭與電閃雷鳴」,觀眾可以通過揮舞的手掌來控制大屏幕上神龍的舞動。

中國人相信,包括龍、鳳、麒麟等在內的各種動物,能夠為人們帶來幸福吉祥,是祥瑞的化身,所以將其稱作「瑞獸」。展覽現場呈現了24類中國傳統瑞獸,它們都分別護佑什麼?誰管平安健康,誰管婚姻幸福,誰管金榜題名,誰管財運亨通?

展覽中除了圖片,包括一些在博物館才能見到的古玩珍品,集藝術和美感於一體,顯示了民族瑰寶的魅力和歷史價值。

古代神話傳說中有四大瑞獸,分別是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另外還有麒麟,鳳凰,貔貅等也屬於瑞獸。瑞獸是原始人群體對於保護神的一種圖騰崇拜,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一種文化現象。它們從遠古時代一直沿存至今。其中麒麟性情溫良,不履生蟲,不折生草,頭上有角,角上生肉,是有德行的仁獸——自古就有著「盛世出麒麟」的說法。闢邪則是招財瑞獸之一、與天祿及貔貅齊名,貔貅口大肚大,民間認為既能招財又可守護財富。獅則從古代作為壓邪鎮魔的瑞獸、佛教鼎盛時充當護法的靈獸。

展覽現場展出的瑞獸展出的瑞獸作品展出的瑞獸作品展覽中的神獸介紹

展覽中的神獸介紹展覽中的神獸介紹

展覽從2019年7月6日持續至2020年1月12日。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朵雲軒,瑞獸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傳統神奇動物園」亮相,幫你尋找屬於自己的中華瑞獸
    「傳統神奇動物園——中華瑞獸文化展」在朵雲軒藝術中心展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瑞獸們齊聚一堂,藝術實物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吹響史上最強瑞獸集結號。中華24類瑞獸都有哪些?它們都分別護佑什麼?通過通過插圖和實物相對照,觀眾可認識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贔屓、狴犴、負屓、螭吻,了解24類中華瑞獸,以及每一類所代表的特別的祥瑞。這些神獸中,有的主管學業有成,也有的保證平安幸福,還有一些瑞獸庇佑財運亨通。它們也是數千年的文化沉澱和未間斷的歷史傳承。「傳統神奇動物園」展出了一些以瑞獸為主題的古玩珍品和各地藏家珍品薈萃,集傳統文化與藝術為一體。
  • 「中華瑞獸——傳統神奇動物園」的主題文化展亮相朵雲軒藝術中心
    第一次聽這些兒歌和故事的時候,你還將粑粑拉在媽媽的懷裡,現在,你都已會打醬油了,小豬佩奇和蝙蝠俠都已經審美疲勞了,是時候用一場新的視聽盛宴來開啟你的視野和眼界啦  有這麼一個神奇動物園,位於鬧市區,沒有鐵絲網,沒有高圍牆,不需要投食,能和你嬉戲,裡面的有些動物你可能還從未見過,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  小盆友們,有一個傳統神奇動物園喊你來玩耍一哈!
  • 朵雲軒120年:任伯年《群仙祝壽》與白石草蟲冊
    上海知名老字號朵雲軒2020年將迎來創建120周年,朵雲軒集團將於2020年9月舉辦「大美朵雲丨朵雲軒一百二十周年藏品特展」,在朵雲軒藝術中心公開展出。這些展品中,部分曾亮相於重要展覽,亦有從未公開展出之作。為讓展品更充分得到展示,自5月18日起,朵雲軒開始通過線上展示「大美朵雲」特展的展品。本文敘述的是《任伯年群仙祝壽圖》與齊白石《草蟲冊》。
  • 濟寧【實物投影機】解決方案_山東會益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濟寧【實物投影機】解決方案,山東會益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聚合精英力量,整合行業資源,以市場銷售和集成服務於一體的發展模式,持續專注智能交互會議解決方案,及音視頻系統集成等應用領域,鑄就視訊行業集大成者的輝煌。
  • 奇珍瑞獸「收服」指南
    而在現實生活之中,春節過年、農令節氣、十二生肖等傳統習俗,無不體現著動物在中國古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值此契機,我們特邀佳士得中國瓷器及工藝品部資深專家戴岱,以一系列即將於香港七月拍賣亮相的動物造型焦點拍品為例,帶大家一同賞鑑並授以將上古神獸「收服」在家的秘籍,感受神奇動物與中華文化的種種因緣與變化。
  • 藝術遇見科技 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成果匯報展「出山」
    四川在線記者 邊鈺科技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也影響著藝術。1月5日,「出山·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2020成果匯報展」(以下簡稱「匯報展」)正在四川音樂學院本部南校區開展。據了解,四川音樂學院於2019年12月成立了實驗藝術學院,旨在探索藝術內容、表現形式、工具材料的創新,推動藝術與科技的跨界融合,促進新知識的發現與形成以及科技進步新的可能性。通過一年多的建設,當前實驗藝術學院已基本實現了藝術與科技共生,並惠及大眾。這次開幕的匯報展便是學院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 超級飛俠親子展邀你來闖關
    圖說:超級飛俠環球總動員親子展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觀展者體驗垃圾分類闖關遊戲,就有機會實現保護地球的任務。昨日起,「超級飛俠環球總動員親子展」在朵雲軒藝術中心盛大開幕,將持續至10月6日。
  • 中西藝術家後裔談傳承:傳統與融合密不可分
    中國八大藝術名家後裔八大名家後裔李燕、李小可、徐慶平、艾軒、許化遲、吳歡、齊慧娟,作為中方代表,雷諾瓦後裔雷諾瓦藝術總裁伊曼紐爾·雷諾瓦、法國巴黎秋季藝術沙龍主席諾埃爾·高海特作為法方代表,雙方就藝術的繼往開來,經典與傳承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首屆北京國際藝術臻品展藝術總監餘潤德先生主持此次討論。
  • 國慶觀展指南 | 月明望白石,「日出」觀莫奈
    作為一個影像展,本次展覽作品所使用的媒材不僅包括攝影和錄像,同時還有聲音、裝置、多媒體等其他類型。大美朵雲——朵雲軒120周年珍藏精品特展展期:2020年9月26日—10月26日地點:朵雲軒藝術中心(上海市徐匯區天鑰橋路1188號)展覽展出120件展品,精選自朵雲軒歷年經營積累的萬餘件文物藝術品庫藏,分書畫、碑帖、印譜、雜項等,這也是朵雲軒創立120年來,歷史上首次公開如此大規模對外亮相
  • 實物投影價格_山東會益通
    實物投影價格,山東會益通,山東會益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山大路,專業經營智能會議平板、LED大屏、LED一體機、音響設備、無紙化辦公系統,是多媒體會議室、多功能廳等智能會議解決方案的提供商。
  • 村上隆:動漫與傳統藝術會有同等藝術價值
    設計與傳統的藍色皮膚不同,原本藍色的部分布滿了繽紛的太陽花圖案,融合了眾多《哆啦A夢》故事的經典橋段。風格上則是依然延續了他的「超扁平」風格,色彩鮮豔明快。「村上隆哆啦A夢」當天村上隆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的時候,記者問及如何看待動漫、遊戲這類亞文化門類的藝術價值。
  • 智慧之環《設計未來》展將開幕 解構現代藝術與未來科技
    來源:新華網11月27日-12月6日,由清華大學中意設計創新基地活動主辦,成都天府新區天府文創城(中意文化創新產業園)管理委員會、清華大學藝術與科技創新基地、紫光·天府芯城聯合承辦的「遠見·可見——2020設計未來國際作品展」將在成都紫光·天府芯城
  • 錄像藝術 「原力覺醒」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尹春芳 「時間測試:國際錄像藝術研究展」日前在中央美院美術館展出,此展由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布羅德美術館共同策劃,將以兩個互為呼應的單元展來共同呈現60餘位中外藝術家的錄像藝術作品。此次展覽引發了藝術界對於錄像藝術發展的思考。上世紀60年代,以白南準與安迪·沃霍爾為代表,開創了最早期將錄像這種手法融入到藝術創作的先河。
  • 傳統文化復興的三重意義——訪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人類學研究所...
    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大力推進下,非遺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了大力弘揚。傳統文化在活態傳承的過程中,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逐漸與當代藝術創作、城市日常生活融為一體。那麼,這種復興和融合,有著怎樣的積極意義?記者日前就有關問題採訪了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人類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研究員方李莉。方李莉研究員長期致力於中國傳統手工藝復興的研究工作,帶領研究小組做了大量的田野考察,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紮實的理論思考。在她看來,傳統文化的復興,至少有三重意義。
  • 「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化藝術巨匠作品展」再現經典藝術魅力
    、百年藝尊(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銀谷藝術館承辦的「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9月16日至9月29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展覽現場    「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 是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的視覺延伸和全新呈現。它不僅是藝術作品展,也是綜合的文獻回顧展。
  • 生物藝術:「隨機」的造物表達
    博覽薈   基因,在藝術家的眼中,褪去了科學賦予其固有的硬殼,從內而外地打破了不同物種之間高低等級的界限,真正自由地融合,表達出生命本真的意義。   在近期舉辦的「中國當代藝術收藏系列展 李山」中,60隻2米高的「蜻蜓人」翱翔在展覽入口的上空。這些蜻蜓人是以李山自己的身體為模型,在基因層面上,將靠近人類頭部和上肢的第7號染色體HOXA基因群集敲除,再將蜻蜓的第3號染色體中的HOX基因集群敲入,組合成的「嵌合生物體」。   七十多歲的李山,比很多青年藝術家還要前衛。
  • 智慧之環《設計未來》展 解構現代藝術與未來科技
    如今,成都不僅有宜居文化的另一面,也蘊含著未來發展的洪流,科技與智慧在這裡交匯,時尚與傳統在這裡碰撞。11月27日-12月6日,由清華大學中意設計創新基地活動主辦,成都天府新區天府文創城(中意文化創新產業園)管理委員會、清華大學藝術與科技創新基地、紫光·天府芯城聯合承辦的「遠見·可見——2020設計未來國際作品展」將在成都紫光·天府芯城——智慧之環開展。
  • 潘公凱「筆·墨」展在復星藝術中心舉行
    潘公凱「筆·墨」展在復星藝術中心舉行 2020-11-15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故宮驚現瑞獸?奧康攜手《時尚大師》重塑國潮新定義
    據介紹,此次出展故宮大秀的《時尚大師》聯名鞋款,便是以「山海瑞獸」為主題,自《山海經》奇幻瑰麗的神話中汲取靈感,糅合《抱樸子》、《淮南子》等上古書籍所記載的傳說,併疊加以特殊材料深化瑞獸圖騰演繹,將中國神話中瑞獸的吉祥寓意賦予產品之中,借上古力量詮釋色彩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