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造活力的重要方式!潘公凱「筆·墨」展在復星藝術中心舉行

2021-01-11 澎湃新聞
美育是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的重要方式!潘公凱「筆·墨」展在復星藝術中心舉行

2020-11-15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羅思思 復旦大學

11月10日,潘公凱「筆•墨」展在復星藝術中心開幕,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副校長陳志敏,復旦大學特聘教授、藝術家潘公凱,復星基金會與復星藝術中心主席王津元出席活動。復旦大學哲學學院院長孫向晨主持開幕式。

焦揚: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美育工作,加快推進藝術研究和教學,構建學校美育新格局

焦揚代表學校對展的開幕表示誠摯祝賀。她指出,美育是提升審美素養、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的重要方式。長期以來,復旦大學堅持三全育人、以美育德,特別是近年來,在開設新的藝術研究方向,與國內外美學研究機構、知名美術館、藝術館開展合作交流等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在推進藝術研究和教學、藝術人才培養上取得了較大進展。

潘公凱先生是我國著名畫家、藝術教育家,曾擔任過中央美術學院和中國美術學院院長,對學校在藝術研究和育人工作上給予了大力支持。潘先生深耕中國畫繪畫理論研究,特別是對於「中國筆墨」有著深刻獨到的見解。展覽對整理、發掘與展示中國筆墨精義,對探討中國筆墨精神在現代語境下的審美方式與生命力,具有重大的藝術價值和學術意義。

焦揚強調,剛剛召開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期間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到2035年,要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復旦大學將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美育工作,構建形成充滿活力、多方協作、開放高效的學校美育新格局,為建設文化強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應有貢獻。

讓傳統繪畫在當代有更好的發展

潘公凱表示,中國傳統繪畫過去的成就是全世界認可的,全世界著名美術館都有收藏中國古代書畫,中國傳統繪畫在當代應怎樣繼續發展?對此,他和團隊進行了研究梳理與探討,在這裡希望有一個平臺,將一個純學術的項目成果進行展示,讓更多人進入到這個學術研究項目當中來。見證這個項目的研究成果,他感到非常榮幸。

王津元表示,很榮幸能有機會與學校合作舉辦這次展覽,相信展覽對於培養優秀人才、傳遞藝術美育、推動中國藝術生態發展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關於「筆•墨」展覽

據了解,「筆•墨」展覽由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和復星藝術中心聯合舉辦,潘公凱中國繪畫理論工作室具體策劃。展覽以中國文化和中國文人內在精神結構的經典表達形式之一的「筆墨」作為切入點,通過豐富的文獻資料與多媒體記錄呈現中國畫的筆墨複雜衍變的悠久歷史,引領觀眾透過筆墨之精妙,領略中國傳統文化之美,並在全球性文化視野下對中國筆墨問題進行現代闡釋,展開未來學意義上的思考。

展覽從11月11日開始,12月20日結束,共有 250餘件經典案例作品展出。

組 稿

融媒體中心

來 源

哲學學院

復星藝術中心

文 字

羅思思

責 編

殷夢昊

編 輯

丁辰琦、李玲

▼更多復旦新聞,敬請留意復旦大學官方網站。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美育是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的重要方式!潘公凱「筆·墨」展在復星藝術中心舉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復星藝術中心新展《筆•墨》:賞藝術大作,品國韻之美
    復星藝術中心新展《筆•墨》:賞藝術大作,品國韻之美 2020-11-23 1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同期展覽推薦 | 復星藝術中心
    第七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將在2020年11月11日-15日於西岸藝術中心舉行。博覽會同期展覽▼展覽 | 筆•墨展期:2020年11月11日至2020年12月20日地址:上海市黃浦區中山東二路600號復星藝術中心將於2020年11月11日至12月20日呈現展覽「筆•墨」。
  • 「先行者」擁抱「逆行者」,復星藝術中心免費招待醫護人員
    在本周恢復營業的美術館中,上海復星藝術中心的門票政策引人注意。他們用三條政策向抗疫歸來的醫護人員致敬,擁抱最可愛的白衣天使們。截止至昨天中午,已經有上百位醫護人員免費入場。作為民營美術館的代表,率先行動的復星藝術中心贏得了市民的點讚。
  • 93歲亞歷克斯·卡茨中國首展在上海復星藝術中心舉行
    被視為流行藝術先驅的美國藝術家「亞歷克斯·卡茨」藝術展,近日在上海復星藝術中心舉行。現年已 93歲的卡茨,以獨特的平面化人物肖像畫和風景畫聞名於世。圖為觀眾在欣賞「亞歷克斯·卡茨」藝術展圖為上海復星藝術中心外景圖為觀眾在欣賞「亞歷克斯·卡茨」藝術展中的影像整個展覽通過繪畫、雕塑和剪貼裝置作品在內的30餘件代表性作品,以及影像和書籍文獻,展現了卡茨近60年的創作脈絡和其對具象繪畫藝術的探索。這也是疫情以來上海首次開幕的國外知名藝術家個展。
  • 復星藝術中心4樓驚現超大立方體,超越想像!
    復星藝術中心4樓驚現超大立方體,超越想像! 2020年9月6日至11月1日 復星藝術中心呈現張鼎個展「控制俱樂部」
  • 風靡ins超人氣巴西塗鴉藝術家現身復星藝術中心!
    風靡ins超人氣巴西塗鴉藝術家現身復星藝術中心!2020年12月30日至2021年2月26日,復星藝術中心呈現巴西著名街頭藝術家組合奧斯吉美奧斯(OSGEMEOS)個展:「來者皆是客」。
  • 復星藝術中心的音樂「控制俱樂部」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復星藝術中心的音樂
  • 復星FC2M供應鏈峰會於三亞亞特蘭蒂斯舉行
    來源: 鳳凰網海南綜合【2020年9月7日,海南三亞】9月7日,復星FC2M大會暨全球生態供應鏈峰會在海南三亞亞特蘭蒂斯酒店舉行,來自復星、阿里巴巴、丹納赫、淡水河谷、國藥、海爾、華為、華住、京東、浦發銀行、騰訊、招商銀行、星巴克等超過500
  • 「長江中軸 活力之源」-武漢復地海上海活力廣場招商發布會盛大開啟
    11月29日,由武漢復地海上海·活力廣場主辦,一場名為」長江中軸 活力之源「的招商發布會,在武漢403國際藝術中心完美落幕。復地集團武漢公司總經理朱章華先生、星緯資本執行總裁嚴華先生、星緯資本副總裁黃作棟先生、武漢復地海上海活力廣場總經理黃濤先生等領導及眾多商家代表齊聚一堂,與武漢各大主流媒體共同助力活力廣場,開啟了漢陽濱江文化的新時代。
  • 更新珠海生活方式!3天後,復地星愉灣「光之境」藝術中心啟幕
    |復星藝術中心  光之境藝術中心,12月12日盛啟  復地·星愉灣,始終保持對品質的高追求,銷售中心打造成極具調性的藝術中心。  其命名為「光之境」,外形使用全玻璃結構,多邊形不規則線條勾勒出如鑽石切割般的藝術效果,美得攝人心魄。  這種造價高昂,時尚潮流的建築形式,不說湖心新城罕見,即便放眼珠海,都不多見。  重要的是,藝術中心未來將設計成社區會所,或引入上海復星藝術中心資源,帶來多種藝術享受。
  • 傅抱石:中國畫技法實際上就是用筆用墨的獨特方法
    書畫同源之說起源很早,中國繪畫的用筆用墨均從書法中來,要求基本相同。中國書法的藝術形式是通過墨色輕重、筆劃粗細、轉折等來表現的。中國畫與書法相同,沿用了墨線造型,運用墨線的濃淡、粗細,用筆的輕重、轉折、頓挫等變化來塑造物體造型。後來逐漸發展,通過水墨變化來表現物象的向背、凹凸等形象的變化,同時又通過墨線的輕重、疏密變化來表現畫面的韻律和節奏,逐漸形成以墨的黑色為畫的基調。
  • 「開放與創新——青年壽山石雕印鈕邀請展」(杭州站)啟幕
    12月1日上午,「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開放與創新——青年壽山石雕印鈕邀請展」在西泠印社美術館啟幕,展覽將持續至12月8日。印鈕雖小,但匠心獨運,其高超的技法和深厚的藝術功力,使得方寸之間、氣象萬千,這也是壽山石文化不斷傳承創新的魅力所在。
  • 墨之濺筆也以靈,筆之運墨也以神,墨非蒙養不靈,筆非生活不神!
    同時,也正是在這種追求的境界上,黃公望才在《寫山水訣》寫出「作畫只是個理字最重要。吳融詩云:良工善得丹青理。」「丹青理」,造型之理。世界物象生成的規律,描繪物象應遵循的法則。這種「師造化」創造意境的山水畫創作主張一直延續到了明代中期的「吳門畫派」。但到了明代晚期,開始發生了一種重要的變化,那就是文人畫對筆墨的講究。
  • 中國畫的筆墨風骨——著名書畫家、指墨畫大師朱祖國淺談中國畫藝術
    中唐以後,「骨法用筆」在文人畫與書法中得以不斷強化,「骨法用筆」成為匯通繪畫與書法的橋梁,是中國畫與書法最為獨特的基因,也是區別於西方繪畫最為重要的元素,被潘天壽先生喻為「東方繪畫的精髓」。然而,這個中國畫最為基本的常識,似乎被當下的許多畫家所忽略了,存在著三種明顯的傾向:一是「重墨輕筆」。
  • 張鼎個展亮相復星藝術中心,萬青、梁翹柏都來「控制俱樂部」了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何晶9月6日至11月1日,張鼎個展「控制俱樂部」亮相上海復星藝術中心。該項目由裝置藝術展覽與音樂現場活動兩部分組成,將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十數組音樂人及樂隊,包括王凡、萬能青年旅店、梁翹柏、NOISE TEMPLE、蛙池、張林、老丹等參加。
  • 《冷冰川墨刻》內容與裝幀設計完美融合
    編輯選取了《冷冰川墨刻》《水墨戲劇》兩種「最美的書」作為代表,介紹給廣大讀者,讓我們一起領略其「美」!《冷冰川墨刻》作者:冷冰川出版社:海豚出版社《冷冰川墨刻》(中文版,平裝)是一本墨刻藝術作品編年體圖書,集藝術作品與作者感言於一體,是一本將內容與裝幀設計完美融合的藝術圖書。
  • 「藝術中國」——陳亮藝術作品鑑賞
    他熱情投入社會公益事業,汶川大地震、玉樹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發生時,他能積極組織、參與舉行義賣活動。在他後來創建了西部藝苑隴東分苑後,階段性地進行展覽、筆會及文化下鄉活動,讓藝術接觸地氣、溫潤人心。善於獨立思考,敢於「撞生茬」,在經費困難、條件艱苦的情況下別出心裁,意外「出彩」,舉行令人耳目一新的文藝活動。
  • 水墨畫的技法規則——用筆要點與設色方式
    筆墨上的根本性問題不是靠技巧上的訓練就能夠得到解決的,每個人要以筆墨為寄託來傳達的寓意象徵,在不斷堅持與創新中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審美角度和圖形符號來。談及水墨畫總是離不開筆墨的,在某種程度上,筆墨承載著水墨畫重要的精神要素。筆墨對於古人來說,其重要性是遠遠高於寫真性造型的。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淡墨、潤墨等用法
    墨要滋潤,就必須要筆酣墨飽,力要控制得住,筆要提得起,筆一落下,墨汁便迅速在生宣上沁入纖維,滲化開來,故運筆又貴於靈動,不可凝滯,如稍一佇思,則點畫模糊,故潤墨用筆要快,切忌犯肥濁之弊。溼不溷濁,潤不漫漶,於滋潤中保持點畫的圓滿,自然能於溼筆中取得潤澤的韻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