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家具、建材與裝修構成的泛家居產業裡,一家公司,同時推多個獨立品牌的現象,非常普遍。
哪怕是一些規模並不是特別大的角色,你可能會突然發現,哦,原來這傢伙手上同時在打幾張牌。
我們一方面讚揚單品牌的霸主,它們的死磕精神為人稱道。
另一方面,我們也會把認可的目光投向這些多品牌玩家,它們擅長發現機會,試圖構建覆蓋全客群版圖的勇氣,值得欽佩。
↘ 兩條路並沒有好壞之分,多品牌打法,優勢在於陣線清晰,高中低都有自己的招牌,對標不同客群,不會稀釋主品牌的價值。
劣勢是,對運營能力與營銷資源要求比較高,多家品牌,都需要投入,存在都做不好的風險。
不過,大材研究不完全統計,泛家居產業裡,一二線的集團型公司裡,至少有50位豪傑,旗下都打造了多個品牌,比較典型的包括:
塗料行業裡的展辰漆、中華制漆、美塗士、嘉寶莉等。衛浴行業裡的樂華陶瓷潔具、澳斯曼金牌等。家具行業裡的美克美家、索菲亞、歐派、金牌、志邦等。陶瓷行業裡的大將軍、卓遠、唯美集團、順成、新明珠、新中源、新潤成、興輝、博華、博德、東鵬、協進、陶一郎等。裝修行業裡的東易日盛、金螳螂、生活家等。
01
衛浴行業的大品牌並不少,但多品牌經營的情況還不是很普遍,比較典型的像樂華、澳斯曼金牌等。
估計衛浴行業外的人士,沒有多少人知道樂華,但就是這家樂華陶瓷潔具,已經落下箭牌、安華、法恩莎、美加華、維可陶、賽唯雅等幾顆品牌重棋。
◣ 不用過多強調,「箭牌」的知名度在衛浴行業裡堪稱前幾強,大多數場合下,已經能同科勒、TOTO等品牌相提並論,基本上是公認的本土衛浴品牌代表之一。
百科詞條瀏覽量力壓科勒與TOTO、請鋼琴家郎朗代言、跟京東合作搞無人機送花灑、推V6境智能馬桶、力戰電商雙11全天銷售量過億、智能馬桶6年免費質保等,都是箭牌的一些值拿出來曬曬的做法。
而且箭牌早已跳出衛浴品類,將觸角伸到定製衣櫃、全屋定製、櫥櫃、瓷磚等品類,盯上了大家居。
◣ 另外的安華、法恩莎都已進入衛浴與瓷磚品類,在衛浴行業同樣具備較高的知名度,基本上介於一線到二線之間。
從關注度看,這兩家品牌,基本上同浪鯨、澳斯曼衛浴、金牌衛浴、申鷺達、鷹衛浴等相當,但在企業規模上又各有千秋。
◣ 法恩莎現在同樣是衛浴、瓷磚兩條線,曾經主打義大利設計品牌,前幾年籤約了義大利設計師喬凡諾尼。有意思的是,樂華旗下經營的另一家賽唯雅品牌,也主推義大利特色。
◣ 維可陶是成立更晚的一家品牌,還是做衛生潔具,大概在2003年左右,從宣傳來看,其強調「時尚生活,時尚維可陶」,重在突出時尚定位,力圖跟兄弟品牌區別開,時尚定位是可行的,但從維可陶的產品設計、門店與宣傳來看,很難給人時尚的認知。
◣ 最後一個是賽唯雅SAVOIA,公開資料顯示這是意大SAVOIA陶瓷的旗下品牌,2008年進入中國,與樂華集團合作,成立中意合資公司。
產品已覆蓋智能坐便器、坐便器、洗臉盆、小便器、浴室櫃、浴缸、淋浴房、龍頭、淋浴花灑、五金掛件等,同樣是衛浴全品類。
大材研究注意到,賽唯雅目前提出了「輕智能倡導者」的概念,有可能重點向智能方向突破。不過從其官網來看,設計感較強,給人比較有檔次的印象。
客觀來講,樂華的多品牌布局,相互間的差異化差不是特別明顯,管理層可能有這方面的想法,試圖讓每個品牌服務不同的消費群體,擁有個性化的特色。
但目前來看,並沒有形成清晰的區隔。大家買潔具,特別看重名氣的情況下,可能首選箭牌,其次是安華、法恩莎。是不是義大利設計,是不是時尚,並沒有形成廣泛的口碑。
澳斯曼、金牌衛浴這兩家屬於同一家企業,由不同的團隊在運營。有資料顯示,它們的母公司是力豐潔具。
兩家品牌的區別僅僅體現在定位上,澳斯曼曾主推節水,而金牌衛浴主打精緻,而在主攻市場、核心品類等方面,沒有明顯區別。
02
在中國塗料行業,美塗士曾經是衝擊一線品牌、抗衡立邦多樂士的核心力量。
主帥美塗士,下有兩支側翼部隊,分別是嘉麗士、3A環保漆。
放到五年前,美塗士還能跟三棵樹並駕齊驅,可惜如今在塗料業務板塊,卻被甩開了一截。
查詢營收情況發現,三棵樹2014年的營收12.79億元,當年美塗士是8.85億元,差距近4億元。再往前推一年,2013年,三棵樹9.819億,美塗士是9.09億元,幾乎相當。
不過近幾年來,美塗士在主營業務上相對保守,比起嘉寶莉、三棵樹等,不算出色。到2017年時,三棵樹已經殺到26.19億元。
不過,把美塗士所有的業務算到一起,應該是非常牛的。
據大材研究了解,2018年1月份,廣東省企業競爭力促進會公布了一份「2017廣東省企業競爭力500強」榜單。美塗士建材排在第453名,看起來名次不是太靠前,但它是唯一上榜的塗料企業。
雖然在塗料業務上增速相對緩慢,但美塗士並沒有停下進擊的步伐,近幾年也是連番動作,帶隊旗下嘉麗士、3A環保漆兩大兄弟品牌,開疆拓土,發力工程業務,跟多家房地產開發商與大中型裝修公司籤訂採購合作,並將藝術塗料放到戰略級產品的高度,有潛力重回強一線梯隊。
值得注意的是,美塗士三大品牌的定位缺乏明顯差異化,很難區分出美塗士、嘉麗士、3A環保漆各有什麼不同。
美塗士以前推健康漆,跟三棵樹走了一個方向,同時3A環保漆主打環保概念,嘉麗士強化自己的美麗效果,看起來確實有差異化,可惜後續的詮釋乏力,並沒有形成清晰的市場認知。
更早在香港成立的中華制漆,其多品牌戰略走得更猛,據大材研究查詢,旗下已有長勁鹿漆、菊花漆、玩具牌、海諾威、藍箭、金菊花等,六支力量。
後來,中華制漆歸屬於北海集團,後者1991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再後來,北海集團又整合中華制漆等塗料業務,成立中漆集團,2017年又到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可以說該公司經歷的風雲故事,頗為曲折。
中華制漆旗下的部分品牌,有它們的行業屬性,比如玩具牌,主要面向玩具行業、服裝輔料行業等,這個「玩具牌」的名牌就相當形象了。
而「海諾威」是工業漆,針對水下施工、帶鏽塗裝等場景,主要用於船舶工程、海軍艦船、海洋平臺、海底管道等領域。而藍箭牌也是工業漆,跟海諾威有差別,它 主要是用於石油化工、道路橋梁、鋼結構工程、港口機械等領域。前面的長頸鹿、菊花這兩家,都是建築裝飾這塊的,其中的長頸鹿也有工業塗料與家具塗料,工業上可用於數碼機殼,裝飾這塊已經推出水性木器漆。
值得一提的,還有展辰集團,這也是一個老品牌,在材料史上赫赫有名,它在每個細分行業裡,也有專門的品牌,比如家具塗料這塊,以展辰漆作為主攻力量,可用於家具、木門、櫥櫃等。
而裝修塗料業務,以經典漆為主打,旗下產品有木器漆、內牆乳膠漆及輔料、工程塗料等。
展辰還有單獨的工業塗料板塊, 使用的是展辰品牌,用於鋼結構、工業設備、基礎設施、交通運輸等多個場景 ,沒有像中華制漆那樣進一步細分。
看起來是單品牌作戰的嘉寶莉,事實上已有多品牌,去年的成都建博會,嘉寶莉就帶了琺藍邸藝術質彩塗料、闢水珠防水、萬宜漆三大子品牌現身。
琺藍邸就不用過多介紹了,藝術塗料,2015年問世,定位高檔,甚至喊出了貴族典範的口號。
萬宜漆區別於嘉寶莉,它主要做中檔與高性價比,也就是實惠,價格相對便宜,產品包括木器漆與內牆乳膠漆。
03
在家具行業裡,也有幾個多品牌戰略走得比較成功的典型公司。
其中一位就是美克家居,它的大眾知名度貌似不是特別高,但營收卻極為可觀,2017年砍下41.79億元,同比增長20.6%。歸母的淨利潤也相當可觀,3.65億,保持了10.4%的增長。
這在多品牌的公司梯隊裡,是非常有代表性的。
它有一個鮮明的特色是,品牌陣線設計頗有章法,多個不同檔次的品牌,形成不同的價格梯度,定位不同的客戶群體。
↘ 高檔是美克美家,名氣相對比較大的。中端是A.R.T.以及A.R.T.西區,還有一個走定製路線的Zest。另外還有YVVY、Rehome等子品牌。
↘ 這還不算,2017年中,這位同學收購了越南高端家具和裝飾品製造企業M.U.S.T.公司60%股權,還有美國那家超過70年歷史的高端定製沙發品牌Rowe公司,佔了100%的股權。
↘ A.R.T.並不是美克自己獨創的,它本來是美國的一個家居品牌,在全美擁有864個零售商,有1837家門店,在1038個樓面銷售,其中有近40個客戶位列全美家具零售商前100名。2010年時,美克全資收購。
之後,美克用了3年時間,對A.R.T.實施中國化,包括品牌規劃、經營制度、渠道管理等,2014年在中國市場力推,當年在上海開了首家旗艦店。到2017年7月份時,全國88個城市的直營+加盟店一共有101家。
↘ 而且在A.R.T.之外,美克家居又單獨推了西區品牌,單獨開店,定位於「新銳、不羈、多樣、自然」風格。
↘ Zest,也即恣在家,在線定製品牌,2017年11月才問世,基於模塊化自定製設計的網際網路線上品牌,為個性化消費者提供差異化的家具設計體驗,據說可以實現300萬種自由搭配。
↘ 2015年的時候,yvvy問世,美克家居專門在上海開了發布會,風格前衛,產品立足酷、潮、驚喜與獨特。在京東開有旗艦店,多款產品的累計評價不多,或者是0,可能網上銷量並不好。
↘ 在兒童家居市場,美克也有自己的打法,2017年的時候,與伊森艾倫、迪士尼聯合舉行過新品發布會,地點選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
之前它曾與伊森艾倫合作,聯手引進「EthanAllen|Disney」迪士尼兒童家居系列。美克引進了200多件產品,線上線下渠道同時發售。
每個品牌都在跑馬圈地,擴大獨立的銷售網點,以2017年的數據為例,美克美家在48個城市擁有93家門店。ART兩條腿走路,直營店8家,加盟店103家,已覆蓋超過90個城市,比高端品牌美克美家還要厲害。
另外,ART西區品牌也是兩條腿走路,開設3家直營店、14家加盟店,分布在16個城市。Rehome新增7家門店,現在共有17家。YVVY 新增4家門店、調整2家門店,現在總共有7家。
有評價認為,目前家居行業裡,美克家居堪稱多品牌經營力度最大的公司。
那麼,是不是這樣呢?
我們再看其它幾家有代表性的公司,營收97個億的歐派,衣櫃、櫥櫃、全屋定製、衛浴等板塊全部都是推歐派品牌,不過在木門與護牆板業務這塊單獨打造了「歐鉑尼」品牌,定製家具業務又推了「歐鉑麗」品牌。
2017年營收61個億的索菲亞,除了索菲亞主推品牌外,還有米蘭納木門、司米櫥櫃兩員主將。做櫥櫃的金牌,單獨推了桔家衣櫃。以櫥櫃起家的志邦,現在旗下也有法蘭菲衣櫃。
04
建築陶瓷行業的多品牌打法,應該是最為普遍的。
據大材研究不完全統計,一二線梯隊裡,7成公司至少推了2家品牌,部分可能執掌有5家以上的子品牌,而且可能各個都不是很強,但大家就是喜歡孵化、孵化,不斷地孵化。
赫赫有名的多元化龍頭新明珠,它的產業已涉足:智能衛浴、房地產、金融投資、酒業、酒店、高爾夫文體、休閒旅遊、裝飾工程、健康飲品等,還專門成立了產業鏈發展中心。
僅僅是陶瓷板塊,新明珠旗下一共打造了7家陶瓷品牌,名氣較大的有冠珠陶瓷、薩米特陶瓷,另外還有路易摩登、格萊斯、蒙地卡羅、惠萬家、金朝陽等。
定位有所區別,比如蒙地卡羅主打高端個性品牌定位;路易摩登以「瓷質仿古磚」為主要市場。惠萬家有仿古磚、大理石等品類,主要做大眾市場,突出性價比。金朝陽則強調「陽光生活,健康空間」,體現健康自然的生活主張。
新明珠還在衛浴行業裡搞了三個品牌,包括麗珀智能整體衛浴、冠珠衛浴、薩米特衛浴,產品涉及馬桶、智能馬桶、浴室櫃、浴缸、淋浴房、蒸汽房、水龍頭、五金掛件等全線衛浴產品,年產能超過150萬件。
多品牌不重要,關鍵是旗下各個品牌都厲害,那就牛了。
唯美集團應該是非常強的,旗下品牌不多,主力也就馬可波羅、L&D兩家,曾經推的洛可可瓷磚,想著弄成唯美旗下的最高端,現在也沒有怎麼提了。
但就是憑兩大品牌,唯美就非常強悍,冠名CBA東莞馬可波羅隊、設立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中央到省一級高層多次到唯美視察,而且創始人還是全國人大代表,曾經喊話馬雲,引發軒然大波。
▼
大材研究認為,各家公司布局多個棋子,而不是將所有精力集中在主品牌身上,這是另一種做大做強的路徑。
如果能在旗下的多品牌中,孵化一兩家中堅力量,同其他一線品牌鼎足而立,那麼,這樣的公司前景不可限量。假如旗下多品牌都表現平庸,那麼,情況可能變得糟糕。
在很多老闆眼中,多個品牌齊頭並進,組成集團式力量,要麼想著規避單品牌的市場風險,要麼力圖在整個產業版圖上形成壟斷一極。
很多人喜歡討論專注做一個品牌好,還是分步驟實施多品牌戰略更佳,其實沒有標準答案。
九牧、惠達、諾貝爾、歐普、雷士等,做一個品牌能夠稱王,比如惠達2017年 營收超過了27億。
樂華、美克家居、大自然、聖象、美塗士等,布局幾大品牌,同樣能夠做成行業裡的隱形寡頭。
道路沒有正誤之分,勝負的關鍵在於人。
大材研究,有用的洞察與見解,建材家居與裝修人正在關注!泛家居老闆經營決策內參,裝修、建材與家居市場、公司、業務經驗與產業分析博覽,實戰精英們的每日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