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便於實現的、太陽電池的結構設計

2021-01-17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標準太陽電池是專門標定過的太陽電池,它是通過標準太陽光譜輻照度分布來測量輻照度或設定太陽模擬器輻照度的器件,被廣泛應用於太陽電池與光伏組件的校準和測量領域。本文介紹了一種便於實現的標準太陽電池的結構設計,重點介紹了每個部件的選用及整個製造過程,並且對製造完成的標準電池做了相關的性能測試。

(來源:微信公眾號「太陽能雜誌」 ID:tynzz1980)

1 結構主體

本文介紹的標準太陽電池設計結構如圖1所示,主體部分由晶體矽電池片、石英玻璃、鋁合金外殼、可伐合金基板、鉑電阻pt100、lemo連接器構成[1]。

1.1 晶體矽電池片

晶體矽電池片是標準太陽電池的核心部件,起標定光源光譜輻照度分布的作用。晶體矽電池片選用高效率的單晶矽電池片,首先對電池片進行穩定性處理,然後切割成20 mm×20mm 的尺寸,切割時保留電池一邊的主柵線,並將電池邊緣作絕緣處理,在主柵線及電池片的背面分別引出電池的正、負極。完成後的晶體矽電池片如圖2所示。

1.2 石英玻璃

石英玻璃作為標準太陽電池的窗口層,其性能指標決定了到達晶體矽電池表面的光強和光譜分布。本設計選用紫外高透石英方形玻璃片,邊長為49.7 mm,厚度為3.2 mm,倒角為45°。玻璃表面經過細磨精拋光,在300~1200nm波段下透過率超過91%,其透過率曲線如圖3所示。

1.3 鋁合金外殼

標準太陽電池主體部分採用6061鋁合金具有加工性能佳、抗腐蝕性好、韌性高、加工後不變形、材料緻密無缺陷等優良特點。鋁件本體加工完成後,表面進行拋丸及硬質氧化處理,氧化後表面反射率曲線如圖4所示。

由圖4可知,該外殼在波長為700nm以下時,反射率控制在5%以內;在波長為700nm以上時,有著較高的反射率。

1.4 可伐合金基板

基板採用4j29可伐合金。可伐合金作為電池片的襯底使用,最終與電池片、玻璃和EVA一起進行層壓。該合金在20~450℃範圍內具有與硬玻璃相近的線膨脹係數,與相應的硬玻璃能進行有效封接匹配。由於可伐合金在窗體內部石英玻璃板下層,其反射率曲線的好壞會對標準光伏組件性能產生極大影響,因此,將可伐合金加工成型後,還需進行啞光黑噴塑處理。可伐合金基板表面反射率曲線如圖5所示。

由圖5可知,在波長300~1200nm以內,可伐合金基板表面反射率都控制在5%以內,滿足標準IEC60904-2的要求[2],有不錯的效果。

1.5 鉑電阻pt100

溫度傳感器選用鉑電阻pt100,其在0℃時的阻值Ro漂移小於等於0.04%。鉑電阻pt100採用四線法連接至lemo連接器上,安裝於可伐合金與鋁合金基底之間。利用一個無頭螺釘將pt100緊壓在可伐合金的底部,由於電池片緊貼著可伐合金,可伐合金又僅有1mm的厚度,因此,電池片的溫度變化能較為靈敏地反映到pt100上。

1.6 Lemo連接器

連接器採用4芯lemo連接器,2個lemo頭母頭分別利用四線法與電池片和pt100相連接,固定於鋁合金基底的一側邊。

1.7 組裝

選用與石英玻璃折射率相近的EVA,按照「玻璃-EVA-晶體矽電池片-EVA- 可伐合金」的順序進行層壓[3],層壓完成後進行電池、pt100與lemo連接器的焊接,焊接完成後進行殼體的安裝。完成的標準太陽電池如圖6所示,完成後的樣品窗口視角163°,滿足標準IEC60904-2的要求[2]。

2 性能測試

2.1 光譜響應

對製成的標準太陽電池進行性能測試,其外量子效率曲線和光譜響應曲線如圖7、圖8所示。由圖7、圖8可知,該標準太陽電池光譜響應特性與各類型晶體矽光伏器件光譜響應特性相類似,足夠用於各種晶體矽類型光伏器件的測量。

2.2 電流電壓特性曲線測量

在AM1.5G測試條件下,標準太陽電池的電流-電壓、功率-電壓特性曲線如圖9所示。

由圖9可知,標準太陽電池的短路電流為0.137A,則其短路電流密度為34mA/cm2。電池有著較高的光電轉換效率,且因為常見的晶矽類電池及組件有著相似的光譜響應曲線,使得該標準太陽電池能夠用於各種類型的太陽電池及光伏組件的測量。當需要測量其他類型的光伏器件,如非晶矽、微晶矽、有機電池等具有不同光譜響應特性的光伏器件時,只需要在該設計基礎上更換窗口層與晶體矽電池片的類型,使匹配後光譜響應特性與被測光伏器件相適應即可。

3 結論

本文介紹了一種便於實現的標準太陽電池的結構設計,並對該設計的選材及封裝作了詳細介紹。該設計符合標準IEC60904-2中對於參考電池結構的要求。通過該設計製作的標準太陽電池有不錯的性能表現,能用於各種單、多晶矽電池及組件的測量,並且當更換電池與窗口玻璃的選材時,亦能用於對其他類型光伏器件的測量。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科學家設計的太陽能電池可以捕獲幾乎所有的太陽光譜能量
    科學家設計並製造了一種新型太陽能電池的原型,這種電池將多個電池堆疊在一個設備中,能夠捕獲幾乎所有的太陽能光譜中的能量。新設計將陽光直接轉化為電能的效率為44.5%,有望成為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太陽能電池。 這種方法不同於人們通常在屋頂或田裡看到的太陽能電池板。新設備使用聚光光伏(CPV)面板,該面板使用透鏡將太陽光集中到微小的太陽能電池上。由於太陽能電池體積小(小於1平方毫米),利用更複雜的材料可以開發出成本更低的太陽能電池。
  • 一種LED太陽能路燈系統匹配設計的方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9425.htm1 系統簡介 一套完整的LED太陽能路燈系統包括:LED光源、控制器、蓄電池、太陽能電池組件及燈體。白天,太陽能電池組件將光能轉化為電能通過控制器儲存到蓄電池內,晚上蓄電池通過控制器給光源供電,使其轉化為光能,照明道路。燈體主要起系統防護及白天的裝飾作用,保障這一循環正常運行。其中LED光源、控制器、蓄電池是決定路燈系統性能的關鍵,在設計中必須對其進行優化設計,合理配置。
  • 一種用DGS結構實現雙帶隙的設計
    1 引言DGS (Defected Ground Structure)結構是從光子晶體(Photonic Band Gap)發展而來的,它是通過在接地板上蝕刻缺陷結構和縫隙來實現的。所蝕刻的缺陷結構影響了接地板上的電流分布,這種改變可以分別增加傳輸線的有效電容和電感。因此,可以將所提出的DGS結構等效為LC電路。
  • 染料敏化太陽電池光利用的研究
    前言  染料敏化太陽電池(DSSC)是最近20年來,基於納米技術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太陽電池,與傳統矽電池相比,因其成本低,效率高而逐漸受到許多研究者的青睞(圖1是該電池的結構示意圖)。傳統DSSC主要由透明導電玻璃、多孔二氧化鈦薄膜、染料敏化劑、電解質溶液(或固態電解質)、對電極等組成。
  • 動力電池pack是什麼_動力電池pack結構設計介紹
    在電池包中,BMS(電池管理系統)是核心,它決定了電池包的各個部件、功能能否協調一致,並直接關係到電池包能否安全、可靠的為電動汽車提供動力輸出。當然,結構件的連接工藝、空間設計、結構強度、系統接口等也對電池包性能產生著重要的影響。   總之,電池包的PACK成組工藝水平,直接關係著電動汽車的動力性能和安全性能。可謂成也電池,敗也電池。
  • 非摻雜異質結晶矽太陽電池
    主講人簡介:高平奇,教授,中山大學材料學院,紅外材料與太陽電池課題組。當前主要研究方向為:高效低成本異質結太陽電池、紅外及太赫茲光電材料與器件。 內容簡介:光伏科學界和工業界致力於簡化器件結構和製造工藝的研發,以期通過技術創新推進生產成本的快速下降,帶動可再生能源全鏈條突破,加速以低碳和綠色為主題的世界能源及環保發展趨勢。
  • 太陽能電站遠程監控系統的設計
    本文主要介紹太陽能電站遠程監控系統的功能和界面設計。其功能是監測太陽能電池板以及逆變器的數據和故障,系統由上位監控機和前端數據採集單元組成。監控系統在接受到前端數據採集單元傳輸的太陽能發電機組狀態和數據後,經分析整理後,以圖形、圖像等方式顯示給用戶,以達到監視的目的。
  • 基於FPGA的太陽跟蹤器的設計及實現
    0 引言 太陽能是一種清潔無汙染的能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發展前景廣闊。但是太陽能具有間歇性及強度和方向不確定的特點,給太陽能的收集帶來了一定困難。
  • 鄒志榮:溫室結構設計創新——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日光溫室
    牆體支撐結構為370多孔磚,同時為蓄熱體,牆體採用外保溫結構, 370多孔磚外側用200mm厚聚苯板作為保溫材料,並用100mm厚彩鋼板覆蓋外側,保溫同時保證牆體強度和防水。利用太陽非晶矽電池板吸收太陽光轉化為電能,為溫室應用。
  • 一種鋰電池組均衡充電管理電路設計
    作為一種新型動力技術,鋰電池在使用中必須串聯才能達到使用電壓的需求,單體性能的參差不齊並不全緣於電池生產技術問題,即使每隻電池出廠時電壓,內阻完全一致,使用一段時間以後,也會產生差異,這使得解決動力電池充電技術問題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 特定結構柔性太陽能電池首次實現在軌可控展開—新聞—科學網
    目前,該系統於2020年1月5日成功完成關鍵技術試驗,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基於形狀記憶聚合物複合材料結構的柔性太陽能電池的在軌可控展開,解決了柔性太陽能電池的地面捲曲鎖緊-在軌可控展開-展開後高剛度可承載的難題。   據悉,哈爾濱工業大學複合材料與結構研究所於20世紀90年代初就在國內較早地確立了智能材料與結構的研究方向。
  • 一種基於PVDF的雙發電系統的設計
    而當前節能減排的重點在於實現技術節能,由於壓電材料具有優良的特性,國內外對壓電材料的研究較多。因對壓電發電技術的研究較少,故壓電發電技術必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然而壓電材料具有產生電量少,且不連續等難題,本研究為解決此難題,把壓電材料發電技術與無線傳感器結合,監測壓電材料振動以使其振動能量的儲存達到最大化,實現發電,為節能減排作出重大的貢獻。
  • 效率23.1%,NREL科學家構建全鈣鈦礦疊層太陽電池
    從Joule雜誌了解到,美國能源部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全鈣鈦礦疊層太陽電池,稱是迄今為止所有非III-V技術中效率最高的柔性薄膜太陽電池。該結構基於一種稱為Apex Flex的新型寬帶隙鈣鈦礦複合層,可以承受熱、光和運行測試,同時提供可靠的高壓。
  • 效率23.1%,NREL科學家構建全鈣鈦礦疊層太陽電池
    疊層太陽電池,稱是迄今為止所有非III-V技術中效率最高的柔性薄膜太陽電池。該結構基於一種稱為Apex Flex的新型寬帶隙鈣鈦礦複合層,可以承受熱、光和運行測試,同時提供可靠的高壓。隨著原子層沉積(ALD)的發展,這種新材料被描述為「由具有親核羥基和胺官能團的超薄聚合物組成的成核層,用於使共形的低導電鋁氧化鋅層成核。」
  • 鈣鈦礦/矽疊層電池中底電池的選取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當下,單結晶矽電池實驗室效率已突破26.6%,已逼近其理論效率極限;進一步提升效率難度較大。因此,人們將目光投向基於晶矽的疊層太陽電池,即用寬帶隙的頂電池與較窄帶隙的晶矽電池組成疊層電池,以有效提高太陽電池的效率。有機無機複合鈣鈦礦太陽電池可謂電池界的新星,短短十年內,其光電轉換效率已從最初的3.8%提高到了25.2%。
  • 一種燃料電池獨立發電逆變器的研究
    同時要考慮 以下幾點:(1)為了保證燃料電池和負載安全使用,系統 輸出與輸入必須隔離。(2)系統開始發電時,需設計相應的起動電路 使燃料電池開始化學反應。(3)輸出效率較高,減小運行成本。(4)系統設計小型化,便於家庭安裝。
  • 綜述:基於DTP結構的高效有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材料的設計
    有機太陽能電池(OSCs)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VSCs)是通過關鍵有機光伏材料的分子設計實現溶液加工性和性能可行性的新興光伏技術。同時,分子空穴傳輸材料(HTMS)在實現20%以上的PCE無摻雜PVSCs方面比廣泛使用的螺環OMeTAD具有更大的優勢。
  • 技術|軟包卷繞電池的電化學設計和結構設計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一、鋰離子電池設計原則1.1 安全在產品設計中,必須儘可能的消除任何危害終端客戶人身和財產安全的隱患。1.2 客戶需求滿足客戶為第一準則,項目負責人必須經常與客戶流通,了解其對產品的使用體驗。
  • ACS Energy Letters:多彩半透明有機太陽電池
    其中,半透明有機太陽電池(ST-OSC)可通過調製光電性能從而適用於不同的光伏應用場景,例如發展光伏發電玻璃需要兼顧太陽電池能量轉換效率、可視透明和美學等性能參數,其科學問題在於如何實現電池的光伏與光學性能參數的最優平衡,關鍵在於精準調製光伏器件的透過光譜,同時保持吸光波段的高光電轉換效率。
  • 太陽能-LED街燈的系統結構與實現原理以及其優點
    太陽能作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成為眾多可再生能源的重要代表;而在照明領域,壽命長、節能、安全、綠色環保、色彩豐富、微型化的LED固態照明也已被公認為世界一種節能環保的重要途徑。太陽能-LED街燈同時整合了這兩者的優勢,利用清潔能源以及高效率的LED實現綠色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