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諺語「寸麥不怕水,尺麥怕寸水」,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2021-01-11 農民的小幫手

農村生活中流傳著很多的農諺,有時我們第一感覺沒什麼依據,但是仔細一琢磨,還真有那麼些道理,比如「寸麥不怕水,尺麥怕寸水」,從字面上解釋,大概意思是小麥小的時候(即使才有一寸高)不怕水,但是長到一尺的時候,小麥就怕水了(哪怕水只有一寸深),有朋友就會不解了,為什麼小麥越高越怕水呢?這是騙人的吧。

其實,在實際小麥生長過程中,這樣的情況確實是正確的,為什麼?小幫手給大家解釋解釋。

小麥大部分都是10月以後開始播種(主要說冬小麥),然後中間需要經過一個冬天,往往小麥在長到小苗時,就開始越冬,首先冬天的雨水相比夏天是較少的,其次小麥的特性,就是在小苗期遇到雨雪天氣也沒事,這時候受一點點影響,等到年後返青後,還能慢慢緩過來,正常生長。

而小麥長到一尺高的時候,就不一樣了,這時候小麥基本處於拔節期或者是更靠後的時期,對於水肥的要求還是很嚴格的,如果這時遇到連陰雨天,地裡有積水的話,導致土壤的通透性變差,根系這時候也處於一個缺氧狀態,進而影響小麥正常的光合作用,最後有可能導致減產。

這樣一解釋,估計大家差不多都明白了,但是說到這,小幫手還是要多說一點,不論是「寸麥」還是「尺麥」,地裡還是不要有積水為好,特別是在生長後期,雨水增多,一定要做好田間排水工作,不只是在拔節期,在孕穗成熟期,也要特別注意(積水多了還極易造成倒伏),另外,現在一些朋友都在給小麥澆水,也要特別提醒一下,澆水量不要過多,不能出現積水的情況。

農民常說的「寸麥不怕水,尺麥怕寸水」,就先給大家說到這,如果你知道其他比較好的農諺,歡迎在下面評論中留言,大家一起來探討學習。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什麼意思你們知道嗎?
    農村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什麼意思你們知道嗎?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人選擇離開農村進入城市,尋求很多機會,想要藉此改變自己的階級或者人生,可是城市雖大,但是容下一個我們卻那麼艱難,有時候我們會說那些北漂,滬漂,深漂究竟是為了什麼選擇,背井離鄉,獨自一個人品嘗這萬千的孤獨與寂寞。
  • 農諺中「男人怕屬雞,女怕屬羊」到底是什麼意思
    諺語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很常見的,我們很多時候都會聽到諺語,比如「立春落雨,一年有雨」,這些農諺其實就是農村老一輩的總結,讓我們能夠用這種比較容易記住的手段讓我們記住規律,所以農村裡面的農諺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 農村諺語:「正月打雷,墳谷堆」,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而在以前農村年代裡,氣候預測和科學技術不發達,很多農業生產都是依靠農民們自己積累的生活經驗,通過不同時段觀察氣候變化來預測後期天氣情況。而在正月裡打雷在以前農村老人看來是不吉祥的一年,同時也預示著某種不吉利的徵兆。農村老人常說:「正月打雷,墳谷堆」,這是什麼意思?說的有什麼道理嗎?
  • 農村老人常說,「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是什麼意思?
    我們在農村住得久一點,總是能聽到一些老人嘴裡念叨的話語。初聽時我們可能不會放在心上,覺得沒有什麼科學性,但並不是所有的老話都是不可信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貓頭鷹,可能大家對它的印象都是一種夜行動物,叫聲很可怕。
  • 一文看懂24節氣該做什麼農活,安排農活時間不再愁
    現在有不少年輕人對農業生產時間不了解,今天小編查詢多方資料整理24節氣該做什麼農活,安排農活時間不再愁!1、立春:其含義是開始進入春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過了立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著風和日暖,鳥語花香;春也意味著萬物生長,農家播種。
  • 古語說:「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到底是什麼意思?
    說起俗語,俗語真的不俗,很多的人也都知道它與農村的日常生活也是息息相關,由於俗語都是源於生活之中,所以除了幫助人們可以更好的生活之外。這一句諺語之中所提到了三種水果,我們也都知道,柿子其實也是水果的一種,而且它們吃起來的口感也非常的不錯,不過我們也都知道柿子其實是不太容易進行消化的,尤其是小孩子吃柿子的話。
  • 農村俗語:男怕30,女怕18,說的是什麼意思?
    老人常說:「男怕三十,女怕十八」,說的是什麼意思?在農村社會裡,不管男人還是女人,人生成長過程中必然有著一個轉折點。因此,農村就形成了「男怕三十,女怕十八」的人生道路上轉折點的俗語。~~第一,男怕三十。男人到三十歲,是人生中最關鍵的節點,農村俗語「三十而立」,就是這個道理。
  • 農村俗語:「狗怕弓腰低聲吼,鵝怕仰脖昂首走」,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狗怕弓腰低聲吼,鵝怕仰脖昂首走」。雖然我對這句農村俗語認真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狗怕弓腰低聲吼狗是一種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食肉目、裂腳亞目的犬科動物。因此,狗也被稱為「犬」。
  • 農俗『不怕冬月三一陰,就怕大寒滿天星』,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由來已久,也無人考察,不過能夠流傳至今,肯定有它獨到的地方,它的產生與時代有關,也許在代代傳誦的時候已經變了意思,但是古人的智慧讓人高山仰止,也許老農民知識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對俗語卻出口成章,尤其關於農業生產的俗語,更是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比如這句『不怕冬月三一陰,就怕大寒滿天星』,啥意思
  • 農村彩禮諺語「萬紫千紅一片綠,一動不動在心頭」是什麼意思?
    說起農村結婚彩禮,我還真的有話說說,婚姻大事,從人類自古就是大事,但是隨著婚姻的不斷延續,背後的故事也異彩紛呈,在農村也形成了很多流行語。像我們這裡說的「萬紫千紅一片綠」就是彩禮的一部分。這句話還是要從魯西南說起,在我們這的農村,結婚彩禮排行榜上有名那是不必多說,動輒就能上十萬二十萬的,這些都是小菜。因為後面還有一句話,您知道嗎?後面的半句能壓垮普通幾代人的積蓄呢。後半句就是「一動不動在心頭」,是不是感覺很有意思,可能會有疑問,這是什麼意思。下面聽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這樣的彩禮吧。
  • 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是什麼意思?在農村,很多老人都會說一些富有哲理的俗語,很多俗語聽起來很有趣,但是其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其中的道理?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農村俗語就是古人留下來的一種財富,以前人們智慧的結晶,每一句都有著深厚的意義和內涵。
  • 農村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啥意思?為什麼這麼說?
    流傳至今的農村俗語,無不蘊含著老祖宗的大智慧,有些是日常生活的經驗總結,有些是用來規範人的行為。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句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不知道你聽過沒?啥意思?為什麼這麼說?「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從字面上不好理解,會讓人一頭霧水。
  • 農村俗語「最怕端午節水,不怕七月半鬼」,這其中有啥特別說法?
    端午節、七月半(即中元節)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除了搞一些民間活動,還會祭拜祖先;而關於這兩個特別節日的俗語說法也是有的,民間俗語「最怕端午節水,不怕七月半鬼」說的就是,到了端午節人們最怕遇上下雨耽誤端午節搞活動耽誤農忙,卻不怕七月半的鬼靈魂,為什麼有這樣的說法呢?
  • 那些凝結著古代勞動人民生活智慧的諺語,你還記得多少?
    諺語,是指在民間廣泛流傳的的言簡意賅、生動確切的短句或韻語。諺語反映的是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實踐經驗,是廣大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口語性強,通俗易懂,表達簡潔而且意思完整,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世代流傳。在社會快速發展、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在一些領域已不再需要參考諺語來指導我們的生產生活。比如現在的天氣預報,可以較為準確的指導農業生產或生活出行(當然,也有不準的時候)。同時,現在的氣候變化無常,很多諺語也不再適用。種種原因,導致我們與古老諺語漸行漸遠,甚至忘卻。
  • 農村老話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具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有時候要結合很多因素去懂,特別是一些初看莫名其妙的話,比如這句「男怕八月,女怕臘月」,這句話讓人冷不丁看見時就會感覺茫然,為啥男人怕八月,女人怕臘月?他們在害怕什麼?其實這句話是個半截話,因為每句話後面還有半句,但也不排除地方不同,所以講法不同,像是我們這邊,說的就是「男怕八月——忙斷腰;女怕臘月——不離刀」。這麼一看,意思就比較明白了,可是還是多少讓人不解。那麼這具體是啥意思呢?現在還有沒有道理?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農村老人常說,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了許多老人農民沒有上過幾年學,但在日常勞動中卻總結了許多書上沒有的學問,像是我們在在對話中經常聽見的一些俗語,就是他們在田地裡,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典,希望子孫後代們能夠少走彎路。下面我就簡單的介紹幾句,來體會一下鄉下農村人的智慧吧。
  • 俗話說「男人怕磨,女人怕泡,雞怕追狗舔」是什麼意思?
    俗話,意思為:庸俗的話;俗語;通俗的說法,當地的習慣說法,一般都是有傳統意義的,蘊含著一定道理的。俗話產生於農村,是農民在田間地頭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對經驗以及教訓的積累,通過簡短又通俗的話語呈現出的一種語言!俗話雖然有時聽起來感覺比較粗俗,卻不能掩蓋其蘊含的哲理。
  • 農村俗語:不怕出山狼,就怕藏家鼠,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俗語:不怕出山狼,就怕藏家鼠,老祖宗的經驗之談眾所周知,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在田間水壩間流傳了許多智慧名言,統稱俗語,也是與廟堂之上的雅語相對稱,都是先人們在田間勞作和日常生產中總結出來的智慧之談。今天給大家介紹了這麼一句俗語,「不怕出山狼,就怕藏家鼠」便來源於老祖宗的口口傳誦,如果從字的表面意思來解讀,似乎是在闡明一個生產之道,不用害怕出山狼,反而要提防家裡的老鼠,然而其中所蘊藏智慧僅限於此嗎?在曲波的《山呼海嘯》當中有這麼一句經典的話語,孟凡達說道:咱們春華的老鄉,在那裡一直有三句話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