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搞怪幽默的黑衣人、破壞值Max的漢考克、《七磅》中的自我救贖者,也是《當幸福來敲門時》在廁所角落過夜時抱著孩子抹淚的落魄父親,再次歸來時,摒棄性感的聲線和迷人的外表,化身口語奇怪的追求真理的非裔醫生。
也許你不知道科比是誰,但史密斯一定是難忘的。
電影改編自GQ一篇名為《Game Brain》的文章,這篇文章揭露了數位橄欖球明星因不堪激烈碰撞致腦損傷的後遺症,而接連自殺的背後真相。《Game Brain》的原文作者是Jeanne Marie Laskas 和Bennet Omalu博士,這兩位神經病理學家把職業橄欖球運動員的CTE問題帶到公眾面前,真相令所有人震驚。所謂 CTE,簡而言之,就是「腦部運動創傷」。在職業生涯中,每一位橄欖球運動員都要承受無數次腦部直接撞擊,不幸者就會產生眩暈、顫抖,乃至其他更為嚴重的身體不適。威爾·史密斯在影片中飾演一個研究腦部創傷的神經病學專家。
醫生人物原型
片中刻意去塑造的角色並不多,但奧馬魯(主角)本身的人物很有趣:一個懷揣美國夢的非裔黑人醫生,通過自己努力拿到了各式的學位和證書,雖是根據真實事件改變,但這個設定無疑迎合了奧斯卡評審團的胃口,所以劇情中安排的種族歧視情節、奧馬魯本身行醫習慣與當地醫生因文化差異造成隔閡,媒體對他非洲巫醫的汙稱,這些從側面展現了所謂世界文化包容性最高的國度裡排外性和歧視也從未根除的同時,也為劇情平添幾分傳奇性。
奧馬魯是讓人嫉妒的,因為純粹,他單純的信奉著美國夢的法則「在這裡你可以通過努力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毫無雜念的工作,作為醫生,對每具解剖臺上的屍體報以尊重,具有良好醫生職業素質,在驗屍間準備草草了解邁克的死時,他不對死者死因妄下定論,保持懷疑並為了真相不斷努力。諷刺的是,他所嚮往的美國卻因為開支問題循環使用手術刀,而他保持著自己的從前從醫習慣,為每位患者單獨準備手術刀。
與現實不同的是,很多鳳凰男、貧困地區的人一旦來到了都市,為了去爭取更好的環境、更優質的生活,往往選擇截然相反的方式:徹底與過去決裂,選擇的遺忘掉自己的過去,有針對性改掉一切舊日環境的習慣,好明志自己以徹底融入到現代文明社會,並帶著一顆敏感的心小心翼翼的提防著別人觸及自己不堪回首的歷史。
在影片中最後奧馬魯決定放棄的時候,也是妻子「從不要忘記自己來自的地方」並對他奈及利亞名字的解釋,給了他勇氣去做正確的事情:站出來將橄欖球運動員存在「慢性腦震蕩"的職業病公布於眾。
橄欖球之與美國,正如國人對於吃一樣,既能滿足觀眾對力量的渴望和觀賞欲,又能帶來經濟的增長,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即使NFL(美國橄欖球聯盟)在紙不能包火公開了慢性職業病之後,該項注重體力和碰撞的暴力運動在米國人之中依然狂熱,大家還是會尖叫吶喊買單,只是運動員對自己承擔的職業風險有了了解。
片中對於美國夢也有了極大的諷刺和批判,曾經天真的主角以為來到了幼時自己認為「僅次於天堂之下的國度」,可以通過努力實現自己的所有價值,然而看到的卻是只追求暴力卻不在意真相的國民,對黑人的種族歧視,職業聯盟對生命逝去的不作為,講述出真相的他反而成為了眾矢之的:家人的安全受到波及,妻子流掉了孩子,自己收到電話威脅,受到FBL調查並丟失掉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