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秦策》記載:從前,曾子住在費縣,費縣有一個與曾子同名同姓的人殺了人。有人告訴曾母說:「曾參殺人。」曾參的母親說:「我的兒子不會殺人。」任然織布自如。一會又有一個人跑過來說:「曾參殺人。」他的母親還是織布自如。很快一個人又來告訴她:「曾參殺人。」曾參的母親終於害怕了,丟下梭子翻牆逃跑……曾母開始處於拒絕狀態,中間逐漸認同,最後被積累的暗示控制而逃。
戈培爾
戈培爾效應
曾母不相信自己的兒子殺人,但這個謊言無形中卻對曾母產生一種暗示——也有可能殺人的可能。於是在這種暗示下曾母開始懷疑自己,隨著暗示的不斷重複,終於讓曾母翻牆逃跑。
曾參「殺人的故事
重複是一種力量,謊言重複一百次就會成為真理,這就是「戈培爾效應」。可見,心理暗示的積累有移山填海的功效,完全可以改變人的信念,以之為善則為大善,以之為惡則為大惡,全乎我們如何去利用。心理暗示是指人或周圍的環境以語言或是非語言的方式,含蓄、間接地向個體發出信息,個體無意義地接受了這種信息,從而做出一定的心理或行為反應。

心理學案例
在實驗者的後背放一塊冰,然後不斷地告訴他,這是一塊火炭。十分鐘過去後,冰塊融化了,告訴他火炭已經被取走了。這時會發現他後背上放過冰的位置,呈現的是燙傷的痕跡,而不是凍傷。
有人頭疼得厲害,就找了兩片止疼藥,因為沒有水就放下藥去接水。不料中途被其他的事情打斷了,就沒有吃藥。但是他以為藥已經吃了,還對別人說,這藥的效果很好,現在頭不疼了。然而,當他發現桌上放著還未吃的藥時,頭又開始隱隱作痛。
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