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講一個二戰納粹頭目,此人的名字叫保羅·約瑟夫·戈培爾(以下簡稱戈培爾),戈培爾出生在1897年,長大後他在海德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於1921年獲得博士學位,這個人後來從事過記者和銀行出納員等多種職業。
他還寫過喜劇和小說,不過寫的這些東西,人家出版社並不認可。在1924年的時候,因為受希特勒演講的影響,他加入了納粹,希望在政治上有所成就。
戈培爾被人引薦給希特勒之後,希特勒非常賞識這位善於鼓動的演說家,戈培爾因為受到希特勒的賞識,他在希特勒親筆籤名的《我的奮鬥》中說到,我講了兩小時……最後希特勒擁抱了我……至此,戈培爾傍著希特勒的大腿,開始了他的罪惡之旅。
在戈培爾的政治生涯中,他成為了德國納粹時期的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長,因為他很擅長演講,被納粹稱為是「宣傳的天才」,戈培爾也是鐵腕捍衛希特勒政權和第三帝國體制,有人說戈培爾是「創造希特勒的人」。
戈培爾在他的罪惡之路上,最感謝的就是希特勒,他上任之處,就大肆控制納粹的宣傳,他說納粹專政必須合法化,因為只有這樣法西斯獨裁統治才能順利進行。
因為戈培爾非常熟悉宣傳之道,所以他多次強制讓人民的意志和納粹思想保持一直。為了這一目的,他首先在國內開展焚書運動,說是要清洗「異端邪說」。
戈培爾在給學生的演講中說到:「德國人民的靈魂可以再度表現出來,在這火光下,不僅一個舊時代結束了,這火光還照亮了新時代。」
戈培爾除了焚書之外,他還對德國的出版物、報刊、電影等嚴格管制,建立所謂的德國文化協會,根據戈培爾的意思,這個協會的會員必須忠於納粹,還說這些會員必須是什麼「清清白白」的雅利安人。
就這樣,在戈培爾的折騰下,德國輿論處在了法西斯文化氛圍中,傳播公正、真理的出版單位,變成了他們散布謠言的工具。
特別是德國在攻擊波蘭的過程中,戈培爾利用媒體來為納粹製造攻擊波蘭的接口,到處抹黑波蘭。更讓人氣憤的是,戈培爾還到處演講,貫徹法西斯主義。
戈培爾為了給自己的謊言穿上美麗外衣,他還對自己的工作有一個總結,戈培爾說,重複就是一種力量,將謊言重複上一百次就會成為真理,這就是他創造的極為荒謬的「戈培爾效應」。
其實,戈培爾偽造的這一效應,在中國兩千多年前就已經被人識破了,這個故事想必很多讀者朋友也都聽說過。
根據《戰國策·秦策》記載,曾子曾有一段時間居住在費縣,費縣有一個和曾子的名字一模一樣的人殺了人,於是有人對曾子的母親說是曾參殺了人。這時候曾母就出來辯解,說自己的兒子不會殺人,沒過一會兒,又有人給曾母說,確實是曾子殺了人,曾母還不相信,可又有人給曾母說曾子殺了人。
此時曾母害怕了,曾母丟下手中織布的梭子逃跑了。這個故事其實就是戈培爾效應。而戈培爾這個人還因此沾沾自喜,殊不知這種技倆2000多年前的中國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