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一納粹頭目,自創1種效應,這種效應中國2000多年前就出現過

2021-01-12 史者之旅

今天我們來講一個二戰納粹頭目,此人的名字叫保羅·約瑟夫·戈培爾(以下簡稱戈培爾),戈培爾出生在1897年,長大後他在海德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於1921年獲得博士學位,這個人後來從事過記者和銀行出納員等多種職業。

他還寫過喜劇和小說,不過寫的這些東西,人家出版社並不認可。在1924年的時候,因為受希特勒演講的影響,他加入了納粹,希望在政治上有所成就。

戈培爾被人引薦給希特勒之後,希特勒非常賞識這位善於鼓動的演說家,戈培爾因為受到希特勒的賞識,他在希特勒親筆籤名的《我的奮鬥》中說到,我講了兩小時……最後希特勒擁抱了我……至此,戈培爾傍著希特勒的大腿,開始了他的罪惡之旅。

在戈培爾的政治生涯中,他成為了德國納粹時期的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長,因為他很擅長演講,被納粹稱為是「宣傳的天才」,戈培爾也是鐵腕捍衛希特勒政權和第三帝國體制,有人說戈培爾是「創造希特勒的人」。

戈培爾在他的罪惡之路上,最感謝的就是希特勒,他上任之處,就大肆控制納粹的宣傳,他說納粹專政必須合法化,因為只有這樣法西斯獨裁統治才能順利進行。

因為戈培爾非常熟悉宣傳之道,所以他多次強制讓人民的意志和納粹思想保持一直。為了這一目的,他首先在國內開展焚書運動,說是要清洗「異端邪說」。

戈培爾在給學生的演講中說到:「德國人民的靈魂可以再度表現出來,在這火光下,不僅一個舊時代結束了,這火光還照亮了新時代。」

戈培爾除了焚書之外,他還對德國的出版物、報刊、電影等嚴格管制,建立所謂的德國文化協會,根據戈培爾的意思,這個協會的會員必須忠於納粹,還說這些會員必須是什麼「清清白白」的雅利安人。

就這樣,在戈培爾的折騰下,德國輿論處在了法西斯文化氛圍中,傳播公正、真理的出版單位,變成了他們散布謠言的工具。

特別是德國在攻擊波蘭的過程中,戈培爾利用媒體來為納粹製造攻擊波蘭的接口,到處抹黑波蘭。更讓人氣憤的是,戈培爾還到處演講,貫徹法西斯主義。

戈培爾為了給自己的謊言穿上美麗外衣,他還對自己的工作有一個總結,戈培爾說,重複就是一種力量,將謊言重複上一百次就會成為真理,這就是他創造的極為荒謬的「戈培爾效應」。

其實,戈培爾偽造的這一效應,在中國兩千多年前就已經被人識破了,這個故事想必很多讀者朋友也都聽說過。

根據《戰國策·秦策》記載,曾子曾有一段時間居住在費縣,費縣有一個和曾子的名字一模一樣的人殺了人,於是有人對曾子的母親說是曾參殺了人。這時候曾母就出來辯解,說自己的兒子不會殺人,沒過一會兒,又有人給曾母說,確實是曾子殺了人,曾母還不相信,可又有人給曾母說曾子殺了人。

此時曾母害怕了,曾母丟下手中織布的梭子逃跑了。這個故事其實就是戈培爾效應。而戈培爾這個人還因此沾沾自喜,殊不知這種技倆2000多年前的中國就有了。

相關焦點

  • 太陽炮、納粹鍾,細數二戰納粹德國試圖發明的那些「神級」武器
    這是德國梅塞斯密特公司開發的戰鬥機,要知道當時的主力戰機,都是螺旋槳式戰鬥機,突然出現噴氣式飛機,就像是外星科技。雖然在當時盟軍的機海戰術下,me. 262根本發揮不了優勢,但是當時的盟軍飛行員看到,這種沒有螺旋槳,時速高達800公裡每小時的戰鬥機,還是相當驚訝的。彈道飛彈的前身。
  • 納粹德國——一個瘋狂的國家和它瘋狂的科技發明!盤點納粹德國的黑...
    它是第一種超聲速火箭,為現代航天運載火箭和遠程飛彈的先驅。1936年開始研製,1944年是日首次向巴黎發射。兩天後開始襲擊英國,共發射1千3百多枚。比利時幾乎遭受同樣沉重的打擊。V-2火箭長47英尺,起飛重量2.8至2.9萬磅,可產生約6萬磅推力。推進劑為酒精和液氧,有效載荷為約2000磅的烈性炸藥,水平射程為200英裡,最大高度通常可達60英裡。
  • 希特勒的「納粹鍾」是什麼?真是外星人給的?為何科學都難以解釋
    不管是V-1、V-2火箭,還是噴氣戰鬥機都是從見過的高科技,然而根據美國和蘇聯的解密文件來看,最神秘的恐怕是「納粹鍾」,關於「納粹鍾」並沒有太多的記載,不過它的神秘在科學界廣為流傳,甚至有人推測「納粹鍾」是外星人給希特勒的武器。納粹鍾是德軍高級將領卡勒姆所負責的一項科學實驗,1943年正式開始啟動,關於納粹鐘的傳聞大多都是從德國和捷克的一些渠道收集到Bell的一些資訊。
  • 二戰時當納粹翻譯 95歲的他面臨被加拿大驅逐出境
    因曾在二戰期間曾為納粹翻譯,加拿大95歲老人奧伯蘭德為保國籍上訴20餘年。近日,加拿大聯邦上訴法院再次判其敗訴,並駁回其上訴申請,奧伯蘭德面臨被驅逐出境。加拿大政府認為,雖沒有奧伯蘭德當時參與屠殺的直接證據,但他曾加入納粹行刑隊,這本身就構成犯罪。
  • 什麼是綠洲效應?附另外10種神奇的地理效應你聽說過嗎?
    此種水與空氣混合產生降溫加溼的結果與沙漠中綠洲的形成十分相似,因此也可以稱為綠洲效應。此種過程也稱為蒸發冷卻作業。綠洲效應的作用條件綠洲效應來自水與空氣的混合。因此綠洲效應的作用條件在於:1.有足夠的風量與風壓,2.有足夠的水量,3.有足夠的時間使水與空氣得以混合。但是綠洲效應並不是沒有極限。
  • 二戰時為納粹翻譯 95歲的他面臨被加拿大驅逐出境
    中新網5月16日電 綜合報導,因曾在二戰期間曾為納粹翻譯,加拿大95歲老人奧伯蘭德為保國籍上訴20餘年。近日,加拿大聯邦上訴法院再次判其敗訴,並駁回其上訴申請,奧伯蘭德面臨被驅逐出境。加拿大政府認為,雖沒有奧伯蘭德當時參與屠殺的直接證據,但他曾加入納粹行刑隊,這本身就構成犯罪。
  • 納粹飛碟探秘:二戰德國人確實認真研製過碟形飛行器
    於是,包括高速的Me-163火箭戰鬥機、垂直起降的Ba349"蝮蛇"火箭戰鬥機、噴氣動力飛翼的霍頓Ho-IX戰鬥機和三角翼的利皮施DM-1(Lippisch DM-1)戰鬥機、以及飛碟等令人驚異的設計便誕生了。■由畫家創作的納粹飛碟試飛時的場景。
  • 量子效應的宏觀體現——卡西米爾效應 | 量子群英傳
    早在70多年前就有科學家作此建議,也有許多科學家一直在對此作孜孜不倦地探索。這其中的實例之一就是:卡西米爾提出的卡西米爾效應(Casimir effect)。有名的卡西米爾效應是他二戰後(1948年)在飛利浦物理實驗室(Philips Natuurkundig Laboratorium)工作時提出的[1],這個效應的研究豐富了量子場論的真空觀念,啟發了科學家們對自然規律多方面的積極思考,其影響一直延續至今。
  • 20種神奇的地理效應你聽說過嗎?(一)
    1、溫室效應:又稱「花房效應」,是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溫室效應是指透射陽光的密閉空間由於與外界缺乏熱對流而形成的保溫效應,即太陽短波輻射可以透過大氣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後放出的長波輻射卻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質所吸收,從而產生大氣變暖的效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層厚厚的玻璃,使地球變成了一個大暖房。
  • 16年後,《蝴蝶效應》導演終於拍了第二部影片,那熟悉的味道
    宋朝注重商貿,因此,資本主義萌芽將在中國出現。「如果發展到今天,中國將是最發達的國家,遠遠領先於日本、西班牙、西歐、美洲......「今天的金融危機也就不會出現,所有的一切,都怪丘處機,你說你一道士,沒事幹嘛路過什麼牛家村?」
  • 達克效應:處於這種狀態的人很可怕,而你我都有過!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達克效應。(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聊達克效應之前,我們先來說說了解一下認知偏差。認知偏差是人們在知覺自身、他人或者外部環境時,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知覺結果出現失真的現象。主要由於人們以根據主觀感受而非客觀資訊建立起主觀以為的社會現實所致。認知偏差其實非常普遍,甚至有一些認知偏差被廣為接受。
  • 《蝴蝶效應》時隔16年,導演新作上映,依舊精彩!
    之後過了六年,他和J·麥凱伊·格魯伯導演共同執導的,第二部電影《蝴蝶效應》上映了,也徹底為他在電影界打響了名聲。該片是一部由艾什頓·庫徹、艾米·斯馬特、約翰·派屈克·阿梅多利、傑斯·詹姆斯等主演的科幻驚悚電影,於2004年1月23日在美國上映。
  • 為什麼會出現神奇的「曼德拉效應」?
    然而,世間依舊存在許多未解之謎,有的甚至連科學都無法解釋,尤其是關於人類科學所能探知之外的事物,多維空間和人類記憶的先河,都是很難用科學來解釋的,這就要關乎到一種很奇妙的定律「曼德拉效應」。曼德拉效應,是一種對人類記憶進行了篡改的奇怪記憶效應。主要是一些人類本身的記憶突然間遭到難以言喻的錯誤認定,也就是記憶深處的遺失。那麼到底是誰私自更改了人類的記憶?曼德拉效應又是如何形成的?
  • 二戰時期德國的納粹鍾是一種什麼東西,UFO還能改變時間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就出現了遙控炸彈。德國一共生產了7000多輛炸彈遙控小車但是實際效果並不是太好。德國製作了一種能夠讓子彈拐彎的步槍,弧線步槍。德國的目的是讓士兵能夠在掩體後面就能夠射擊到敵人,這樣來減少德國士兵的傷亡。這種步槍最後製造出來,但是沒能改變最根本的問題只是槍膛變得有個弧度。這樣使得一旦射擊了多初,子彈就不會以弧形發射出去。反而會撞擊在槍膛上發生爆炸。
  • 德國秘密開發的「納粹鍾」,敲一下就能穿越時空,真有那麼神嗎
    筆者-小文 二戰時期,各國都處在緊張激烈、動蕩不安的氛圍當中,但卻有這樣一個國家,它是戰爭的始作俑者,但卻有餘暇去製造黑科技武器,這種國家就是導致二戰爆發的元兇——德國。
  • 從戈培爾效應來看,是該騙下孩子了
    ▼例子1:朋友在教育孩子這一條道路上一直都堅信戈培爾效應,朋友的孩子是典型的文科生,在理科方面的能力非常的差。每次看到孩子的成績都會覺得很頭疼,偏科實在嚴重。於是後來朋友就嘗試著採用戈培爾效應去引導孩子。每一次孩子的理科成績下來了之後,朋友就會誇獎他這次有進步。
  • 五種奇怪的量子效應
    你可能聽說過薛丁格的貓和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甚至可能是量子糾纏等概念,這些量子現象試圖以無限小的尺度解釋世界,並且自從它們被發現以來在本世紀左右已經相對眾所周知。但除了這,還有許多奇異的量子效應仍然模糊不清。我們來看看其中最有趣的五個。
  • 2000日產Skyline GTR 暈輪效應
    最近小茹姐發現2000日產Skyline GTR 暈輪效應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很感興趣吧,那麼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下2000日產Skyline GTR 暈輪效應的具體詳情,那麼小茹姐就來給大家說說具體的一些問題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誘導效應和共軛效應專題(1)——誘導效應與馬氏規則
    1. 誘導效應與馬氏規則首先要明確,誘導效應的產生是由於成鍵原子電負性不同而導致的。部分常見原子的電負性如下圖所示:我們以常見的滷原子為例,Cl原子的電負性要遠大於C原子,形成C-Cl鍵後,成鍵電子云向著Cl原子的方向偏移,因此在C-Cl鍵中,Cl略顯負電性,C略顯正電性。
  • 群體記憶的時空錯位現象—曼德拉效應
    2013年曼德拉去世的新聞自發布之後,世界各地的人發現自己對曼德拉的記憶出現了混亂,從死亡時間到死亡原因都出現了不同的記憶。這種現象之前因為「對事情持有錯誤的印象」而知名,曼德拉效應其實只是一個新名字而已。這個理論假設小量子波函數允許人們在宇宙的縫隙間穿越,達到一個此刻情景類似的時空,那個時空裡的人們也都不是他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