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執行董事兼經理,創始人:
此專欄以心理學為主體,輔佐以方式和技巧的彩蛋,幫助朋友們解決自個兒人生的難題,跨越人生的重重阻礙,尋覓到自己想要的人生與幸福。
購買專欄的朋友可享受全部的課程學習,進行深度層次的自我提升學習。
01
什麼是「戈培爾效應」?
希特勒的一次演講,讓戈培爾聽完後驚嘆不已,他認為自己找到了自己應該走的道路,於是,成為了納粹的黨徒。並且,戈培爾憑著自己的能力,一點一滴的往上爬,成功贏得了希特勒的青睞,被任命為國民教育部長和宣傳部長。
在職期間的戈培爾,利用他的宣傳部,不僅牢牢掌控著社會輿論的工具,同時還不斷發布顛倒黑白、混餚是非的報導,他本人也親自出馬,發表演講,貫徹所謂的納粹思想。
戈培爾因此做了一個總結:重複式一種力量,謊言重複一百次就會成為真理。這也就是「戈培爾效應」,謊言即真理的虛假行為。
為什麼戈培爾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呢?是大多數人不了解真相的情況下,戈培爾利用輿論工具,一次又一次的編造謊言,以各種渠道反覆向社會灌輸,贏得了國民的認可,讓謊言變成了真理。
心理學家在分析「戈培爾效應」的時候,認為是心理累計暗示造成的,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對真實信息的封鎖和對謊言誇大也是「戈培爾效應」發生作用的原因。
《戰國策·秦策》記載:曾子住在費縣的時候,費縣有一個與曾子同名同姓的人殺了人。有人就對曾母說她兒子殺了人,曾母不相信還反駁,可是隨著人說的多了,曾母也害怕了,丟下梭子翻牆逃跑。
曾母從起初的拒絕到逐步的認同,最後累計的心理暗示讓她誤以為是真的,認為曾子真的殺人了,最後選擇落荒而逃。
從曾母這件事來看,謊言重複的力量可見之大,讓一件子虛烏有的事情演變成一件人心理認知的真事。
02
兩性交往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什麼?不是親密與激情,是承諾與誠信。兩個人在一起,一旦缺失了信任,猜疑就會在兩個人的心理滋生,從而引發出來各種矛盾。
不過,假設說有一方利用了謊言的重複性,那麼謊言就會變成一種常態,長期存在於彼此之間,讓另一個人被「戈培爾效應」控制。
或許有朋友反駁:「謊言終究是謊言,只要有人說謊,肯定能看出來,別侮辱我的智商。」
真的是如此嗎?不,並非是所有人都能夠有看清楚真相的能力。
在兩性交往過程中,愛情是兩個人親密關係的基礎,同樣也是讓一個人無條件信任另一個人的基準。正是愛情的主導作用,讓一些人陷入到感情的陷阱,成為了愛人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