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粵桂魯7大名院骨科名醫齊聚濟,共研保髖不置換
2019年8月4日9時「2019中醫藥保髖治療學術交流大會」在中國·山東開幕!在濟南主會場,7大名院,來自股骨頭研究領域的知名專家們入席就坐,何偉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國家重點學科中醫骨傷科學科帶頭人)擔任大會主席。
大會一開始,率先發言的何偉教授就給大會定了一個調性!他首先歡迎參會的各位專家和同道們,緊接著讓大家依次做自我介紹,20分鐘的開場,聚場氣、聚人氣,就這樣,團結又緊張,嚴肅又活潑的一天開始了!
韋標方主任(臨沂市人民醫院)擔任會議執行主席,李剛教授(山東省中醫院副院長)相繼致辭。兩位專家均表示:山東地區各種髖關節疾病數量龐大,但醫療資源分布極不平衡,提高各級各地區股骨頭壞死保髖診療能力迫在眉睫。一直以來很多患者都存在治療不及時、治療不規範,在治療的第一步就錯了,結果導致患者保髖難、效果慢,或輕易行人工置換手術。
如何才能科學規範的保髖診療?如何才能幫助股骨頭壞死患者避免人工置換術治療帶來的傷害?如何才能做到能保則不延髖,能延則不置換?
在這個迫切需要解決這些問題的緊急時期,本次保髖治療學術交流大會舉辦正當時,對整個山東省的中西醫結合保髖髖診療水平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不是所有塌陷都是保髖禁忌?!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何偉教授就國內股骨頭壞死保髖診療發展的熱點、難點深入剖析,就通絡生骨膠囊長期、大量、連續的臨床實踐運用、療效進行了探討及肯定。
他表示:中醫藥保髖強調醫患合作,醫生需對患者精確評估、掌握塌陷規律,而病人應學會自我管理,同時重視定期複查。
他強調:不是所有塌陷都是中醫藥保髖禁忌,醫生及患者應糾正以往對於股骨頭壞死保髖診療認識上的偏差。
山東多數是股骨頭壞死晚期患者?!
臨沂市人民醫院的韋標方主任指出:「山東地區酒精性股骨頭壞死患者居多,且農村人口偏多,患者普遍缺乏股骨頭壞死診療認識。所以,山東地區存在晚期患者較多的疾病地域特徵,需要積極開展山東地區的股骨頭壞死科普教育宣傳工作,增強大家對於股骨頭壞死的防治意識,從而真正做到能保髖就不置換!」
在匯報中,韋主任提到:「通絡生骨膠囊,這個藥物可作為早期幹預的治療手段,尤其適用於使用激素的高危患者以及股骨頸骨折的患者。早、中期患者可單獨應用通絡生骨膠囊,或配合保髖手術,該藥物具有提高保髖手術療效的作用,且對於無手術意願的中晚期患者也可以應用這一中成藥。」
來自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的杜炯主任,在大會中也提到:「通絡生骨膠囊是以木豆的乾燥枝葉經加工製成的膠囊,該藥物在股骨頭壞死中藥治療領域中療效穩定,也是目前單一適應症治療股骨頭壞死的獲批藥物中的單一中藥製劑。」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的李勃主任分享了通絡治療早中期股骨頭壞死的典型病例,就疾病的診治、藥物幹預時機及不同的預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肯定了通絡生骨膠囊這一單味中藥在臨床保髖治療中的價值。
中西醫碰撞中融合,探討保髖未來?!
權威保髖專家們,身處不同視角,探討股骨頭壞死領域的中醫藥保髖診療經驗。通過自身多年的保髖經驗、通過大數據、大樣本的股骨頭壞死病例匯總並給予視頻集中展示,未來,中西醫保髖專家們會一如既往的堅定信念、團結合作,讓保髖路走的越寬、走的越廣,股骨頭壞死帶塌陷生存,並非不可理喻,未來當然可期!
加油!同行在保髖路上的你們和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