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定位精度提升超2.3%!達摩院骨科AI成果已被MICCAI 2020收錄

2020-12-05 雷鋒網

阿里巴巴達摩院醫療AI又有了一項突破。

7月9日,達摩院提出了一種AI助力骨科關節置換手術的新方法,該方法無需醫生手動操作即可自動完成術前關鍵點位的測量,並且實現了精度上的突破,相比傳統AI方法,達摩院醫療AI團隊的精度可提升2.3%以上,整個過程僅需0.3秒。

達摩院算法專家透露,目前該研究成果已被醫學影像分析行業的頂會MICCAI 2020收錄,本月底將正式在醫院上線使用。

AI+全髖關節置換術

全髖關節置換術(THA)是當今骨科方向比較成功的手術之一,這是一種用模擬人體關節結構的假體置換病損的髖關節來消除病痛的方法,即用人工關節假體替換患者關節,幫助病人恢復關節功能。2018年,中國就實施了40多萬臺手術,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重,這一數字將會逐年增加。

但一個現實問題是,該手術要求極其精密。

手術之前,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年齡、骨結構形態改變和骨組織質量等情況,來制定一份準確詳細的術前計劃,這對手術的成功與否十分關鍵。

正常的流程是:醫生需要先拍病損髖關節的X片,然後在X片尋找解剖位置、測量角度和長度,例如股骨頸幹角度和腿長差異,以此來尋找合適的替換假體。

目前,這個過程完全是醫生手動操作,需要1小時以上,而且經驗不足的醫生甚至可能出現點位不準確的情況。

為了提高醫生的工作效率,達摩院提出了一種THA術前規劃自動測量的方法,利用AI模擬醫生的測量過程,通過先定位這些關鍵點,再根據點的坐標計算得到測量結果。

區別於傳統AI只檢測關鍵點的方法,達摩院還根據這些待測量量,定義了解剖點之間的連接邊,以強化同一個測量量相關的各個點之間的聯繫,測量數據更加直觀。

如上圖所示,達摩院一共定義了22個關鍵點和24條連接邊。22個關鍵點左右對稱分布,每側各有11個關鍵點(紅色)和10條邊(黃色),同時兩側之間也有4條連接邊(綠色),以衡量左右髖的差異。

利用深度學習關鍵點檢測方法,達摩院實現了對各個解剖關鍵點的準確定位,結果如下表所示:

通過在損失函數中加入解剖點之間的連接邊回歸損失,達摩院的模型可以取得更高的定位精度,相比於原始的U-Net、Hourglass和HRNet模型,達摩院的方法分別提升了2.3%、11.7%和5.1%。

表1. 模型的11個關鍵點的檢測精度

* +edge為達摩院的方法(誤差mm)

得到這個關鍵點之後,就可以根據這些點的坐標自動地計算對應的測量量。

下圖是THA術前規劃自動測量平臺,圖中測量了左右側髖的股骨頸幹角分別是131.76和127.79度,髖臼杯前傾角分別是36.83度和39.64度,兩腿長差異是9.12毫米。

據雷鋒網了解,目前,達摩院該技術正在和合作夥伴一起優化,並將落地到醫院實際場景中。

圖2. THA術前規劃自動測量demo

達摩院醫療AI負責人專訪

2017年10月11日,阿里巴巴達摩院正式成立,定位於基礎科學和創新技術研究。而達摩院醫療AI團隊的組建還要往前追溯到2016年,由時任阿里巴巴 iDST 副院長華先勝打造。

4年多的時間裡,達摩院的研究範圍一步步從基礎AI的研究延伸到醫療專業領域知識的探索,目前在心血管、肺結節、肝臟、骨科、基因等領域均有布局。

該骨科AI成果發布後,雷鋒網第一時間採訪到了達摩院醫療AI負責人遲穎。

可以看到,這次的成果——AI助力骨科關節置換手術,並不是骨科AI中的最熱門方向(例如行業熟知的測骨齡等),達摩院為什麼會選擇這個方向?

遲穎認為,除了上述的老齡化背景與醫療需求,對於骨科而言,AI輔助治療要比輔助診斷更有價值。而這一方向目前還處於發展初期,是比較有前景的領域。

她表示,相比於輔助診斷,輔助治療更加切入醫生的工作流程,可以明顯提高醫生的工作效率,對醫生來說更有價值。而且,臨床治療的實際商業價值也更高。

據雷鋒網了解,現階段,達摩院會和合作夥伴打造一個智能骨科平臺落地合作醫院,除了基礎的術前定位測量工作,還會與合作夥伴一起建立影像診斷-骨科手術耗材供應鏈管理的智能化標準流程。

技術需要足夠的落地場景,而巨頭的優勢在於可以藉助內外部的生態夥伴,進一步加深行業的參與度。

遲穎表示,阿里入局醫療AI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背後有各方生態的合力,以及每一個生態方向的相對深厚的業務和技術積澱。

細細梳理一下,我們可以發現,阿里多個事業線在醫療領域均有所布局。

這其中包括:阿里健康在藥物相關和未來醫院等方面的探索;釘釘在醫療辦公、遠程會診等方面的覆蓋;螞蟻金服在區塊鏈、有信用保障的付款、和保險等方面的積累和實踐;IoT物聯網在醫院設備管理等方面的規劃,以及阿里雲在遠程輔助醫療(比如5G遠程手術、或者5G遠程VR救助等)方面可能的策略等。

從內部來看,這些「兄弟部門」一直是達摩院醫療AI成果落地的有力支撐。

以新冠肺炎期間的產品部署為例,阿里雲在全球的海外數據中心,成為了達摩院算法部署的骨幹節點,承載起了對有需求的45個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夥伴的算法測試與合作。

在醫療影像智能方面,達摩院醫療AI為阿里健康提供基礎的技術能力輸出,阿里健康則會為達摩院進行業務機會的尋找和拓展、以及對內核技術的包裝。

而從外部來看,達摩院也擁有一批生態合作夥伴。

早在2017年,阿里健康就與萬裡雲發布「Doctor You」AI系統,萬裡雲擁有實體的檢查中心和移動體檢車等硬體設施,成為AI產品在基層影像檢查和體檢等服務中的重要載體。

又例如衛寧健康,作為醫療信息化的代表性廠商,衛寧健康在醫院信息化建設、醫療需求理解、銷售渠道等方面的先天優勢,也會給阿里的醫療AI產品鋪設一條相對容易的落地之路。

遲穎在採訪中也向雷鋒網表示,PACS廠商等醫療信息化的合作夥伴,成為了達摩院與醫院對接的橋梁。

「我們把算法嵌入合作夥伴的PACS系統中,醫院用戶在打開臨床例行使用的PACS系統後,不需要再打開另外一套AI系統,為臨床醫生提供了更好的體驗。」

今年以來,科亞、安德醫智等AI產品陸續獲得NMPA審批,政策層面不斷釋放提速的信號。

遲穎說到,疫情期間,達摩院的新冠肺炎CT影像AI就在立陶宛通過了醫療認證的豁免。在日本,和達摩院綁定的合作夥伴M3公司也已獲得了PDMA的認證。同時也在馬來西亞申請認證,國內和歐洲的相關審批工作也在準備中。

「達摩院的醫療AI,可以從各個視角去協助阿里醫療生態的各方面需求,用未來的技術服務阿里生態的未來業務應用,為社會帶來有價值的改變。」

相關焦點

  • 0.3秒定位解剖位置、定位精度提升超2.3%!達摩院骨科AI成果已被...
    7月9日,達摩院提出了一種AI助力骨科關節置換手術的新方法,該方法無需醫生手動操作即可自動完成術前關鍵點位的測量,並且實現了精度上的突破,相比傳統AI方法,達摩院醫療AI團隊的精度可提升2.3%以上,整個過程僅需0.3秒。達摩院算法專家透露,目前該研究成果已被醫學影像分析行業的頂會MICCAI 2020收錄,本月底將正式在醫院上線使用。
  • 達摩院NLP團隊斬獲六項世界冠軍背後,讓AI沒有難懂的語言
    據介紹,參與競賽的6項自研AI技術均採用了模仿人類的學習模式,並針對領域特性進行了技術革新,全方位提升了機器的語言理解能力,部分能力甚至已超越人類。目前,這些技術均已大規模應用於閱讀理解、機器翻譯、人機互動等場景。其中,達摩院NLP團隊在BERT的基礎上提出優化模型StructBERT,能讓機器更好地掌握人類語法,加深對自然語言的理解。
  • 阿里達摩院實習生立功!何愷明Mask R-CNN精度提升,一半輸入數據量...
    乾明 十三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輸入的數據量更小,深度神經網絡在圖像分類/分割任務上的精度反而提升了。  更難得可貴的是,如此成果出自同學少年——阿里達摩院實習生之手,已被CVPR 2020接收。
  • 達摩院(DAMO)是個什麼鬼?
    目前,「達摩院」已經開始在全球各地組建前沿科技研究中心,包括亞洲達摩院、美洲達摩院、歐洲達摩院,並在北京、杭州、新加坡、以色列、聖馬特奧、貝爾維尤、莫斯科等地設立不同研究方向的實驗室,初期計劃引入100名頂尖科學家和研究人員。
  • 達摩院2021十大科技趨勢:雲原生重塑IT技術體系
    【達摩院2021十大科技趨勢】12月28日,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2021十大科技趨勢,這是達摩院成立三年以來第三次發布年度科技趨勢。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經歷疫情的洗禮,許多行業重啟向上而生的螺旋,但疫情並未阻擋科技前進的腳步,量子計算、基礎材料、生物醫療等領域的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紛至沓來,後疫情時代,基礎技術及科技產業將如何發展,達摩院為科技行業提供了全新預測。材料是一切科技發展的基礎,新材料技術已推動多輪科技革命。然而,受限於成本高昂、生產工藝不成熟等問題,諸多新型材料未能實現大規模應用。
  • 阿里自動駕駛定位系統迭代:無GPS信號也可實現釐米級定位
    6月4日,阿里達摩院宣布,其自研高精定位系統完成最新一次迭代。基於多傳感器融合的緊耦合算法,實現了不依賴GPS信號的釐米級定位。該系統已部署於達摩院無人物流車隊,通過軟硬體一體化設計,以10%的成本達到業界領先定位水準。
  • 阿里達摩院「醫療AI」的戰略全布局丨萬字長文
    後續將有更多課程上線,添加微信公眾號  醫健AI掘金志  在公眾號聊天框回復「聽課」,進群可收看本節課程視頻回放2017年10月11日,阿里巴巴達摩院正式成立,定位於基礎科學和創新技術研究。目前分布在全球8個城市,有1000+研究員。
  • 達摩院2021十大科技趨勢,一起看未來
    年末收官之際,阿里巴巴達摩院重磅發布2021年度十大科技趨勢。這是達摩院成立三年以來第三次發布年度科技趨勢報告,阿里雲智能研究中心攜手達摩院的科學家和業界專家人士,歷經長達3個月大量訪談交流,共同碰撞觀點,深入探討,對人工智慧、物聯網、量子計算、雲計算、區塊鏈、新材料等熱點科技做出研判和預測,對未來的科技走向進行解讀。
  • 華為雲2篇論文被MICCAI2020收錄,醫學圖像邊緣分割新突破
    近日,第23屆醫學圖像計算和計算機輔助介入國際會議(The 23th Medical Image Computing Computer Assisted Intervention,MICCAI 2020)論文錄用結果公布,華為雲醫療AI團隊的2篇科研成果被收錄,在醫學圖像邊緣分割領域實現了人工智慧技術的新突破。
  • 阿里CTO:成立全球研究院達摩院 未來3年投1000億
    張建峰10月11日上午消息,2017杭州·雲棲大會今天開幕,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張建鋒宣布成立達摩院「今天我們宣布成立阿里巴巴達摩院」,張建鋒稱,第一,達摩院將在全球各地建立實驗室;第二,達摩院將和高校建立研究所,目前已和浙江大學和清華大學等成立了實驗室;第三是全球研究中心,目前已在莫斯科,特拉維夫建立了研究機構;第四是產學研開放協作,即全球學術合作網絡,通過這個項目讓國內外更多高校教授參與其中,「我們做了很多技術研究,並且很快讓研究成果落地」。
  • 自動駕駛檢測器可同時實現3D檢測精讀和速度的提升
    打開APP 自動駕駛檢測器可同時實現3D檢測精讀和速度的提升 佚名 發表於 2020-03-20 13:40:40 3月19日,
  • 達摩院語音實驗室負責人鄢志傑:智能語音爆發進入倒計時,2019語音...
    讓機器發出這種聲音和韻律的,就是他們向新智元展示的 Knowledge-Aware Neural TTS (KAN-TTS),達摩院最新推出的語音合成技術,現已通過阿里雲提供在線的實時中文語音合成服務。
  • 讓AI看懂地球: 達摩院發布AI Earth產品,打造泛自然資源行業AI引擎
    2020-09-20 02:38:51 來源: 泰伯網 舉報
  • 又一位量子計算頂級科學家加盟阿里,稱與達摩院不謀而合
    2018年伊始,兩次理論計算機最高獎哥德爾獎得主、匈牙利裔美國計算機科學家馬裡奧·塞格德(Mario Szegedy)入職阿里巴巴達摩院位於西雅圖的阿里雲量子實驗室(AQL)。其研究成果為計算複雜性、流計算算法和量子算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去年10月,阿里巴巴成立達摩院,宣布未來3年投入超過1000億人民幣進行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研究,量子計算正是達摩院的重要研究領域之一。
  • 達摩院2021十大科技趨勢: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迎來應用爆發
    12月28日,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2021十大科技趨勢。這也是達摩院成立三年以來,第三次發布年度科技趨勢。此次年度科技趨勢中,達摩院著重強調了新材料技術可能會為未來科技發展帶來的革命。達摩院認為,未來幾年,以氮化鎵和碳化矽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將在材料生長、器件製備等技術上實現突破,並應用於5G基站、新能源汽車、特高壓、數據中心等新基建場景,大幅降低整體能耗。
  • 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
    2021-01-04 08:00:02 來源: 萬州微視界 舉報   達摩院
  • 阿里主辦ACM MM 2020召開,醫療AI、多媒體內容理解成熱門話題
    年ACM Multimedia(以下簡稱ACM MM 2020)大會於日前正式召開,這是國際AI頂會主辦權首次花落中國科技企業。目前,論文投稿數和收錄數均創下歷史新高,達摩院城市大腦實驗室負責人、ACM MM 2020大會主席華先勝表示,醫療AI、多媒體內容理解等是本次大會的熱門話題。據悉,會議共有五天議程,將於16日結束。ACM是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領域專業性學術組織,其評選的圖靈獎(A.M.
  • 達摩院公布2020十大科技趨勢:率先讓部分機器人「瓦力」起來
    2020年1月2日,阿里達摩院公布今年的十大科技趨勢預測,包括:人工智慧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演進;計算存儲一體化突破AI算力瓶頸;工業網際網路的超融合;機器間大規模協作成為可能;模塊化降低晶片設計門檻;規模化生產級區塊鏈應用將走入大眾;量子計算進入攻堅期;新材料推動半導體器件革新;保護數據隱私的
  • 解析 | 記憶合金:骨科植入物的「神奇金屬」!
    骨科植入物新材料的開發應用自然也成為了研究重點。由於具有形狀記憶效應、超彈性、耐疲勞、耐磨損、耐腐蝕、生物相容性好等特點,鎳鈦合金近年來在骨科臨床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被稱為「神奇金屬」。骨科植入物屬於Ⅲ類醫療器械,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須嚴格控制。國家藥監局發布的2017版《醫療器械分類目錄》對骨科植入物進行管理分類,統一收錄在《13無源植入器械》分目錄中。
  • 阿里巴巴、智源研究院、清華大學聯合發布全新AI模型,可賦予AI認知...
    該模型不僅能提升AI的理解能力,還可基於常識實現AI創作,未來將應用於文本理解、人機互動、視覺問答等場景。  與傳統AI訓練需要人工標註數據不同,面向認知的預訓練語言模型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學習思路,即AI首先自動學習大量語言文字和圖像數據,記憶和理解其中的信息以及人類語言表述的規律後,再進一步學習專業領域知識,從而讓AI同時掌握常識和專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