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thAlign 最新髖|膝關節置換輔助定位系統

2021-01-09 電子產品世界

OrthAlign產品OrthAlignPlus system日前通過FDA認證,該系統巴掌大小,是用於全髖置換(前入路及後入路)和全膝關節置換手術過程中的一次性導航裝置。該裝置受計算機控制在立體定向骨科手術過程中用於輔助醫生確定與解剖相關的參考對線軸,實現假體精確對位。

「OrthAlignPlus FDA認證通過給醫生提供了關於導航技術的新選擇,尤其是在全髖手術過程中。許多醫生提出將髖臼杯置於合適的外展及前傾角度會面臨許多挑戰,利用此導航系統可解決這些問題從而改善全髖對線問題」,OrthAlign副總裁Nick說道。

對全髖置換手術來說,OrthAlignPlus 系統測量準確度為±3英寸,當測量臼杯植入器角度時至少95%可信度。

對全膝關節置換手術來說,KneeAlign 2完全整合進OrthAlign Plus ,是替代昂貴的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個性化截骨塊、傳統髓內有創療法的新選擇。截止到目前,KneeAlign 已成功用於12000例膝關節手術中,與傳統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相比精確度更高,且使用方便,不需要資本投入、費用低等優點。

相關焦點

  • 全國首例智能骨科機器人輔助全新 生物型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在海南完成
    26日,國家骨科與運動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博鰲超級醫院,完成全國首例智能骨科機器人輔助全新生物型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據悉,來自海南的57歲患者吳先生接受了此次手術。  據介紹,膝關節置換術是治療中晚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黃金標準」,這個手術最重要的就是膝關節假體。
  • 人工膝關節置換的長期效果如何?膝關節置換費用是多少?
    人工膝關節置換的長期效果如何?膝關節置換費用是多少? 什麼是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所謂人工膝關節置換又稱膝關節表面置換術,百姓俗稱「換膝關節」,與口腔科醫生給破損的牙齒表面安裝牙套相似,用人工生物材料製作的假關節,通過精準的外科手術替換已經病廢的膝關節軟骨,從而達到消除疼痛、改善膝關節功能、糾正畸形、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 人工膝關節置換後如何康復?做到這4點就夠了
    ,間隙變窄,關節就會出現明顯的疼痛,腫脹,關節的功能出現明顯的受限,有時候腿伸不直,走路的時候半佝僂著,蹲不下,這種情況就需要做人工膝關節置換,人工膝關節置換能非常有效的根除晚期什麼是人工膝關節置換膝關節置換分單髁,全膝,鉸鏈膝關節置換,把股骨髁和脛骨平臺表面去掉大概一公分,置換脛骨平臺和股骨髁部這兩部分假體就是
  • 北京和睦家醫院舉辦第三屆國際骨科研討會 現場直播髖關節置換
    直播現場 美國專家手術指導 體操冠軍助陣分享 本次骨科研討會上直播的手術是一例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患者患有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左髖和右膝關節夜間疼痛,行走困難。 在傳統髖關節置換手術中,醫生「看不準」、「拿不穩」等問題十分常見,手術的操作往往根據術者的經驗和估算來決定,特別在髖關節置換、膝關節置換等複雜手術中,個性化的術前設計、精準的手術操作,對醫生的技術考驗會更加嚴格。因此,傳統髖關節置換手術後,患者神經受傷、假體脫位、「長短腿」是最容易發生的三類問題。
  • Osocimab預防膝關節置換術後靜脈血栓栓塞
    Osocimab預防膝關節置換術後靜脈血栓栓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6 14:14:28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Jeffrey I. Weitz聯合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健康科學中心Gary E.
  • 冰敷的妙用——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後冰敷的打開方式
    對於絕大多數罹患膝關節疾病的患者,在術前常常接受的是要注意膝關節保暖,避免著涼的建議,怎麼術後就變成冰敷了呢?不理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在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後,正確應用冰敷常常對術後康復起到有益的效果,今天就讓我們揭秘冰敷的妙用。
  • 膝關節置換術後冰敷到底要多長時間?
    做過膝關節置換術的病友在住院期間,主管醫師和護士會叮囑在局部用冰袋外敷,有些叮囑需要冰敷48小時,有些叮囑需要一周,也有些主張做熱敷
  • 學術交流,滬粵桂魯7大名院骨科名醫齊聚濟,共研保髖不置換!
    滬粵桂魯7大名院骨科名醫齊聚濟,共研保髖不置換 兩位專家均表示:山東地區各種髖關節疾病數量龐大,但醫療資源分布極不平衡,提高各級各地區股骨頭壞死保髖診療能力迫在眉睫。一直以來很多患者都存在治療不及時、治療不規範,在治療的第一步就錯了,結果導致患者保髖難、效果慢,或輕易行人工置換手術。 如何才能科學規範的保髖診療?如何才能幫助股骨頭壞死患者避免人工置換術治療帶來的傷害?
  • 魚骨倒刺線在膝關節置換術中的應用
    膝關節置換術存在傷口張力大、癒合時間長和因張力導致的組織閉合不緊密等問題。 關節置換術是複雜的深部組織手術,涉及層次較多,對切口閉合提出了更高要求。縫合材料應當具備張力充足、持久支持和緊密閉合等特性。
  • 關節置換需要什麼條件?關節置換手術哪種材料比較好?-健康百科
    關節置換需要什麼條件?關節置換手術哪種材料比較好?-健康百科[山東省立醫院袁林]世界人工關節及置換外科學始發於19世紀60年代,而我國人工關節及置換外科學起步於20世紀50年代末。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
  • 尋找同源基因工具OrthoMCL與OrthoFinder的安裝與使用
    而基因組範圍內的序列比對,可以了解不同物種核苷酸組成、同/共線性關係和基因順序異同,有助於理解基因分析定位、系統發育關係。其中,比較基因組學的重要一部分正是系統進化關係的研究,由此對基因家族分析,基於單拷貝基因的串聯比對分析構建系統進化樹是其中的一環。所以,下面簡單介紹基因家族分析的重要程序OrthoMCL和OrthoFinder。
  • 託馬斯測試(Thomas test):髖屈肌的柔軟度
    在現今的社會,每日在電腦前要坐8~10個小時,而我們的髖屈肌,甚至是大腿前側的股直肌(Rectus Femoris)變的僵緊。對許多人來說,髖屈肌緊繃是一種惱人的感覺,這幹擾了深蹲、硬舉甚至是簡單的走路的舒適度,讓人覺得不適。
  • 32部最新骨科指南和共識,一文收入囊中|上半年指南匯總
    連結:http://guide.medlive.cn/guideline/20892 4.2020 NICE指南:關節置換術(髖關節,膝關節和肩關節)(NG.157) 2020年6月,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NICE)發布了關節置換術(髖關節,膝關節和肩關節
  • 【骨麻徵途】膝關節後囊神經支配的解剖學研究
    實現理想阻滯的前提是弄清楚膝關節周圍的神經走形和分布。骨麻徵途第14期,我們曾推薦過膝關節前囊的相關研究【骨麻徵途】前膝關節囊神經支配的解剖學研究,本期,帶來該研究團隊最新發表的膝關節後囊的研究,供關注膝關節鎮痛研究的麻醉醫生參考學習。
  • 吳恩達團隊最新成果:利用MRNet進行膝關節磁共振成像異常診斷
    文章主要介紹了深度學習模型MRNet在膝關節磁共振成像異常檢測上的應用,研究發現,該模型顯著降低了健康患者被誤診為前十字韌帶撕裂的概率。原文連結:stanfordmlgroup.github.io/projects/mrnet/。
  • 0.3秒定位解剖位置、定位精度提升超2.3%!達摩院骨科AI成果已被...
    AI+全髖關節置換術全髖關節置換術(THA)是當今骨科方向比較成功的手術之一,這是一種用模擬人體關節結構的假體置換病損的髖關節來消除病痛的方法,即用人工關節假體替換患者關節,幫助病人恢復關節功能。2018年,中國就實施了40多萬臺手術,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重,這一數字將會逐年增加。但一個現實問題是,該手術要求極其精密。
  • 基因家族聚類之OrthoFinder
    最新版的是version2,Emms, D.M. and Kelly, S. (2018) OrthoFinder2: fast and accurate phylogenomic orthology analysis from gene sequences. bioRxiv
  • 湖南省民政廳關於殘疾軍人配置康復輔助器具的實施辦法
    適用於大腿截肢,單軸膝關節運動性較好,多軸膝關節穩定性好;使用彈力和儲能腳行走時減少體力消耗,更符合健肢步幅和頻率。萬向踝腳適應不平路行走。固定膝關節、踝關節或矯正畸形。具採用定位盤鎖定式髖鉸鏈,腰骶部和大腿部採用加有軟襯的塑料圍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