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敷」一詞好懂,顧名思義,就是用冰的東西敷在腫痛的人體部位上,但冰敷卻不能為廣大患者所理解,特別是接受過人工全膝關節術的患者。
對於絕大多數罹患膝關節疾病的患者,在術前常常接受的是要注意膝關節保暖,避免著涼的建議,怎麼術後就變成冰敷了呢?不理解!
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在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後,正確應用冰敷常常對術後康復起到有益的效果,今天就讓我們揭秘冰敷的妙用。
No.1 冰敷在膝關節置換術後有什麼用?
冰敷,主要是通過低溫作用於皮膚和深層組織,以達到減少出血、減輕炎症,緩解腫脹和疼痛的目的與作用。
No.2 膝關節置換術後一定要冰敷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膝關節「怕冷」「不怕熱」,那麼為什麼膝關節置換術後要冰敷而不是熱敷呢?
熱敷固然能舒筋活血,但是手術切口以下的深層組織在術後正在出血(主要是組織內部小血管的滲血),這個時候要是再用熱的一敷,血液循環一促進,出的血也就更多了,腫脹和疼痛也就加重了。
所以這個時候需要的是抑制局部血液的循環,要讓出血儘快停止。因此,為了控制術後的腫脹和疼痛,我們建議您使用冰敷而不是熱敷。
No.3 膝關節置換術後冰敷應該怎麼敷?
首先,雖然是「冰敷」,但是我們不建議直接將冰涼的冰袋直接敷在切口周圍,溫度過低的情況下,毛細血管反應性的收縮了,皮膚的血液循環下降了,這並不利於切口的癒合,因而我們推薦使用毛巾或衣物包裹冰袋,保持體表接觸溫度在10-15℃左右是最為適宜的。
另外,冰敷也不需要一直敷著,如果冰敷得太久,組織反而反應性地過度增強血液循環,這當然是我們不希望發生的。
所以比較理想的冰敷是:每次冰敷大約15-20分鐘,每冰敷一次要間隔1-2個小時。隨著術後康復,術區的疼痛和腫脹逐步緩解後,可以改為隔2-3個小時冰敷一次就可以。如果疼痛和腫脹已經明顯改善,冰敷的時間和次數就可以更少一點。
總的來說:在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後,冰敷是簡便、有效的控制術後疼痛和腫脹的方法,但需要掌握正確的冰敷方式和方法,才能事半功倍,促進術後恢復和康復。
正確的冰敷不會得老寒腿,時間控制得好,也不會有什麼寒氣進骨頭。
對於罹患膝關節疾病的患者,冰敷和熱敷相輔相成,並不矛盾,只是應用的時機和情況不同,在醫師的正確指導下,都是能夠幫助我們保持或恢復膝關節健康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