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醫生告訴您:如何正確冰敷?

2020-12-03 骨事匯

冰敷在許多疾病的治療過程中都佔有一席之地,如燙傷、牙痛、高熱、腦外傷、腦缺氧、昆蟲咬傷……骨科更是如此,關節術後、肢體腫脹,崴腳扭傷後合理冰敷作用大:

止痛:

減緩神經傳導速度,使疼痛的耐受力提高而局部止痛。

防腫:

降低血管通透性,減少局部滲出物,使腫脹症狀減輕。

消炎:

局部降溫可抑制局部機體自身代謝水平,減輕炎性反應。

可如何選擇冰袋,什麼時候冰敷,都有講究。使用不當的話,不但會影響冰敷效果,延誤康復,甚至存在安全隱患。

如何選擇冰袋

市面上冰袋,大體可以分為兩種,含冰凍介質和不含冰凍介質的。

含介質的冰袋的類似於咱們購買海鮮時贈送的冰袋。這種冰袋在冷藏和保鮮時使用方便,但用於肢體冰敷效果並不好,它表面溫度過低、不恆定,甚至不安全,有時會引起凍傷。不推薦!!!

相比較之下,本身不含介質的冰袋更好用,它表面柔軟,溫度恆定,貼合性高,適用於放置全身關節、肌肉各處,使用時,往裡面放一些冰水混合物(水冰比例約為1:1),放於肢體「紅、痛、腫」處即可。推薦!!!

緊急情況家中沒有冰袋時,可找一個沒破損的塑膠袋或保鮮袋,裝入冰水混合物。袋子不要裝得過滿,一般裝1/2~2/3左右,然後將塑膠袋口紮緊,製成冰敷冰袋。

什麼時候冰敷 冰敷多久

急性損傷患者

受傷後越早冰敷越好,冰敷可以「熱脹冷縮」,使毛細血管收縮,控制發炎範圍。具體「冰敷多久」也要看患者病情,不必拘泥於24小時內/48小時內,要看疾病程度。損傷輕的,24小時內症狀就已經相對穩定,則無需再冰敷;損傷嚴重的,2~3天後炎症仍然很活躍,仍需冰敷。總之,持續到腫脹消褪。

小課堂:

急性損傷後熱敷、擦紅花油這些老舊觀點趕緊拋除吧,急性期炎症還在擴散,這時候熱敷、紅花油就是在「火上澆油」。一定要等到患者症狀穩定了,再採取相應措施。

術後恢復患者

術後康復訓練開始,冷敷即開始。對於關節腫脹、疼痛明顯,或者關節有發熱的患者,即使不進行康復訓練,也時常需要進行冰敷。

冰敷有哪些注意事項

冰袋不可直接接觸肌膚肢體,要用薄毛巾包裹冰袋,或購買貼合冰袋的布套「隔一層」實施冰敷,特別是骨性凸出部位,以免凍傷。正式冰敷前,要先測試是否漏水,防止汙染傷口。每次冰敷時間原則上不超過20分鐘,長時間放置冰敷可能會損壞神經和其他組織。兩次冰敷間隔時間不小於2小時。冰敷時,要讓冰袋充分與炎症組織貼合,以紅、腫、熱、痛最明顯的中心部位進行冰敷,期間也可適當移動實現整個關節的冰敷,這樣效果才能直達患處。剛做完手術傷口拆線後患者,傷口及傷口周圍炎症反應部位適宜重點冰敷。年老體弱、孕婦、處於經期的女性冰敷需謹慎,可先聯繫醫生諮詢。

(本文部分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及時刪除)

相關焦點

  • 面對運動損傷如何正確進行熱敷和冰敷?
    當您運動時突然感覺肌肉疼痛或者腫脹,您應該做什麼,是冰敷還是熱敷?接下來為我們一起了解遇到傷病如何正確冰敷和熱敷。何時冰敷冰敷對急性損傷最有效。要正確地冰敷傷處,持續時間為20分鐘左右。長時間放置冰敷可能會損壞神經和其他關鍵組織。冰敷應持續到腫脹消失且疼痛可忍受為止。冰敷應該是應對傷病的第一反應,但是熱敷是加速恢復傷病的好方法。
  • 受傷後如何正確冰敷?何時熱敷?按摩理療有用嗎?
    關節扭傷、長骨骨折等是骨科常見的創傷,為了保證骨與關節功能的迅速康復,傷後的正確處置就變得十分重要。冰敷、熱敷以及適度的按摩理療是簡單易行且科學有效的治療手段。其中,冰敷是一種常見的外傷治療手段,尤其在我們機體發生急性損傷之後。
  • 如何正確冰敷 冰敷的不良反應和風險你了解多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如何正確冰敷 冰敷的不良反應和風險你了解多少? 你一定聽說過冰敷,無論是外傷被打,還是運動崴腳,甚至是專業訓練後,都能看到人們用冰塊或冰水放在身體表面,以求緩解疼痛,減輕症狀,加速恢復。 有人說:冰敷嘛,不就是那些冰冷的東西敷在腫痛部位麼?
  • 冰敷 VS 熱敷,冰敷如何正確使用,居然還有那麼多原則!
    一般來說,冰敷的前三分鐘,損傷部位有冷的感覺,冰敷5分鐘後開始出現灼熱感,冰敷10分鐘後出現局部麻木,冰敷15分鐘左右局部新陳代謝停滯,深層組織開始放鬆,這時候就應該停止冰敷,待運動損傷部位恢復常溫後,再進行下一次冰敷。也可以固定時間進行冰敷,例如每2小時冰敷20分鐘。
  • 正確「冰敷」,原來還有這麼多講究!
    「冰敷嘛,不就是那些冰冷的東西敷在腫痛部位麼?多簡單,這還用說?」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冰敷作為「冷療」的一種,有著非常多的細節講究和注意事項的,甚至於還有風險。不正確的冰敷不僅達不到治療效果,反而甚至可能會加重之前的病情,甚至引起更嚴重的後果。
  • 醫生球友教你避開「羽毛球傷」 忌揉擦應該冰敷
    本期,記者邀請到一位醫生球友——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骨科醫生林周勝博士,由他為大家介紹如何預防羽毛球運動的常見損傷以及傷後如何處理。  哪些部位最易受傷?肩膝腕踝  林周勝介紹,打羽毛球最容易損傷的四個部位是:肩關節、膝關節、手腕和腳踝,且以關節周圍的軟組織韌帶損傷為主。其中,慣用肢體的肩關節和膝關節是受傷最多見的部位。
  • 科學真相:冰敷能幫助肌肉恢復嗎?
    ——冰敷可能不會幫助肌肉恢復,它甚至會使肌肉損傷你的冰箱裡很可能有冰袋。無論何時你感到背痛或膝蓋酸痛,你都要去找它。你這樣做是因為有人告訴你,冰敷可以消腫,加速癒合過程,幫助你在劇烈運動後恢復過來。世界上最好的運動員也會這麼做。
  • 冰敷與熱敷如何選?區別在哪裡?
    冰敷與熱敷如何選?區別在哪裡?3如何正確冰敷冰敷時間在急性受傷的48~72小時內冰敷,每隔2~3小時進行一次冰敷,如果腫脹、疼痛、發熱明顯,可每隔1~2小時冰敷一次。每次冰敷時長控制在15~20分鐘,切記每次冰敷時間不宜過長,會導致血管反射性擴張,結果適得其反。
  • 專家教您正確處理方法
    受訪專家:宣武醫院骨科醫師 丁浚哲崴腳是很多人都遇到過的經歷,不管是在激烈的籃球場上,還是日常的慢跑途中,甚至每天上下樓梯時,都有可能出現崴腳。正因為崴腳如此常見,生活中很多人覺得這是件小事,休息一下或者活動一下就好。然而崴腳,也就是踝關節扭傷,可能嚴重傷害踝關節的韌帶和軟骨,甚至出現骨折,需要手術治療。
  • 關節扭傷後冰敷要選對時機
    □記者林輝通訊員陳燕    關節扭傷或是肌肉拉傷,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發生的事情,一般的醫學專業書籍和科普書上都說要冷敷或冰敷。不過,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二病區主任王紅軍提醒,選擇冰敷的時間非常重要,正確的做法是在受傷後儘快進行冰敷。
  • 受傷了到底該冰敷還是熱敷?短短一篇文章說清楚!
    冰敷一下?腳踝崴了怎麼辦?熱敷一下?小腿腫了怎麼辦?冰敷一下?受傷後到底要冰敷還是熱敷?你該聽誰的?受傷了,該冰敷還是熱敷?受傷了,該冰敷還是熱敷?簡單點說就是:急性損傷(無明顯開放性外傷)的用冰敷,慢的勞損型的損傷用熱敷。
  • 怎麼遠離腰突,骨科醫生建議你這樣做
    對於那些已經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小夥伴,我們送上了一份極其真誠的建議:乖,聽醫生的!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復發?無論是因為生活方式,還是因為工作性質,已有腰椎間盤突出「苗頭」的讀者,這邊建議您一定引起重視,學會必要的預防措施。
  • 急性扭傷 儘快冰敷
    一起來聽聽骨科醫生怎麼說。  案例:扭傷後塗藥油 次日腳腫一倍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李劼若副主任醫師介紹,造成扭傷的常見場景有兩種:一種是「低頭族」習慣邊走邊看手機,一不留神扭傷了;另一種是因為天氣寒冷,人體對外界的敏感度降低,反應變慢,容易滑倒扭傷。  一些人認為扭傷是小問題,自己在家處理一下就可以了,結果因一些常見錯誤導致病情加重。
  • 康知了重磅骨科康復中國專家共識
    而且我國康復機構大多以神經康復為主,骨科康復僅佔其中很小部分。(3)康復醫療服務體制不夠完善:骨科醫生的康復意識不強,導致許多患者錯過最佳康復時機。醫保支付基本是醫藥費用,大部分康復治療項目未納入報銷範圍,康復輔具的費用均是個人承擔。醫保定點醫院及醫保報銷的結算方式等也制約了康復治療的轉診。
  • 法媒:跌打扭傷難避免 消炎止痛靠冰敷
    因此可以藉助冰敷減緩疼痛,並有效治療跌打扭傷。近年來,冰敷和冷敷都已成為運動醫學界認可的治療方法,可以減緩因肌肉拉傷、肌腱炎、脫位或扭傷造成的痛苦。使用時應避免受傷者的皮膚與冰塊直接接觸,且每次持續時間不宜太長(不超過20分鐘)。然而,從傳統冰袋到如今新型的全身冰敷治療方法,醫學界在這方面一直缺乏可靠的研究數據。
  • 正確利用冰敷才能療傷 3種做法不可取
    網易體育5月21日報導:在治療跑者的傷病方面,冰敷是使用頻率最高的方法之一,它對於緩解肌肉酸痛、腫脹,減輕炎症,加快傷口癒合等,確實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冰敷也並非百利而無一害,關鍵是看怎么正確使用它。
  • 冰敷的妙用——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後冰敷的打開方式
    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在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後,正確應用冰敷常常對術後康復起到有益的效果,今天就讓我們揭秘冰敷的妙用。No.1 冰敷在膝關節置換術後有什麼用?因此,為了控制術後的腫脹和疼痛,我們建議您使用冰敷而不是熱敷。No.3 膝關節置換術後冰敷應該怎麼敷?
  • 50歲後如何增強骨密度?骨科醫生告訴你具體做法,壯骨防疏鬆
    如何增強骨密度?很多人認為吃蛋白粉可以更快地補充蛋白質,但是骨科醫生卻不建議額外補充蛋白粉,因為只要正常飲食人體就不會缺乏蛋白質,過度攝入身體反而吸收不了。骨科醫生提醒大家,中老年人過了50歲以後一定要重視骨骼健康,至少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檢查,隨時了解自己的骨骼情況,發現有骨質疏鬆跡象時儘快防治,同時還要在飲食上多下功夫,及時補充多種營養元素,最好每天都能抽出時間鍛鍊身體,增強關節活動能力。
  • 【曙光·科普】腳崴了:冰敷還是不冰敷?
    【曙光·科普】腳崴了:冰敷還是不冰敷?蔡先生選擇打開冰箱,把冰塊抱在毛巾裡,想用「冰敷」的方法緩解疼痛……沒想到,不僅沒什麼用,腳踝反而腫地更高了。無奈之下,他只能來到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
  • 什麼時候冰敷和什麼時候熱敷?本文來告訴您!
    冰敷和熱敷都是屬於物理治療的範疇內,這兩種方式能夠有效地緩解疼痛症狀,但是這兩種治療方法也有一定的區別性,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熱敷和冰敷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