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冰敷 冰敷的不良反應和風險你了解多少?

2020-12-03 川北在線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如何正確冰敷 冰敷的不良反應和風險你了解多少? 你一定聽說過冰敷,無論是外傷被打,還是運動崴腳,甚至是專業訓練後,都能看到人們用冰塊或冰水放在身體表面,以求緩解疼痛,減輕症狀,加速恢復。 有人說:冰敷嘛,不就是那些冰冷的東西敷在腫痛部位麼?多簡

  原標題:如何正確冰敷 冰敷的不良反應和風險你了解多少?

 

  你一定聽說過「冰敷」,無論是外傷被打,還是運動崴腳,甚至是專業訓練後,都能看到人們用冰塊或冰水放在身體表面,以求緩解疼痛,減輕症狀,加速恢復。

 

  有人說:冰敷嘛,不就是那些冰冷的東西敷在腫痛部位麼?多簡單!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冰敷作為「冷療」的一種,有著非常多的細節講究和注意事項的,甚至於還有風險。不正確的冰敷不僅達不到治療效果,反而甚至可能會加重之前的病情,甚至引起更嚴重的後果。相信今天的這篇文章,一定會讓你對「冰敷」刮目相看。

 

  「冰敷」(冷療)有什麼用?

 

  冰敷,主要是通過低溫作用於皮膚和深層組織,以達到減少出血、減輕炎症,緩解腫脹和疼痛的目作用,因此最常用於外傷等引起的炎症急性期。此外,以上這些作用還可能會減少繼發損傷、缺血和對其他結構的損傷。

 

  如何正確冰敷?

 

  儘管「冷療」有很多種方法,這裡咱們就以最常用的「冰袋冰敷」為例子,說說正確的冰敷,該如何做以及為什麼。

 

  1. 正確的自製冰袋

 

  醫院和醫療用具商店中一般有專門的醫用冰袋出售,但絕大多數老百姓家裡是沒這些的,所以緊急情況下,咱們得自己製作。

 

  需要注意的是:自製冰袋使用的是「冰水混合物」,而不是純冰塊。

 

  找一個沒破損的塑膠袋,按照冰和水比例大概在1:2—1:3左右,將冰水混合物裝入塑膠袋中。注意:這裡塑膠袋不要裝得過滿,一般裝1/2—2/3左右,而後將塑膠袋口紮緊,即製成冰敷冰袋。

 

  2. 正確的冰敷時機和位置

 

  傷後立即開始冰敷,越早越好。冰敷位置就是紅腫熱痛部位的皮膚表面。如果範圍較大,冰敷過程中可以緩慢移動冰袋,以確保全方位冰敷。此外,不要將冰袋甚至冰塊直接接觸皮膚冰敷,應在中間間隔毛巾類保護物體。

 

  3. 正確的冰敷持續時間和頻率

 

  不是冰敷時間越長越好。

 

  比如,冬天剛出門受冷時臉凍的發白,這是面部血管收縮的原因。但是凍得時間長了,臉反而凍的紅腫,這是我們身體怕面部皮膚缺血壞死而代償性的讓血管重新擴張了。

 

  是的,短時間冰敷,可以讓血管收縮減少炎症滲出。但是冰敷時間時間過長,反而會導致血管反射性擴張,結果適得其反,反而加重炎症反應,變的更腫了。

 

  然而,時間太短又無法影響到深部肌肉組織,加之每個人的脂肪厚度也不一樣。所以一般情況下會建議:

 

  每次冰敷20-30分鐘左右。可以選擇持續冰敷20-30分鐘,也可以選擇以10分鐘為間隔分次冰敷,每次10分鐘。

 

  每天冰敷3-4次即可起效,不過也可每小時進行一次冷療。

 

  冰敷使用得越頻繁,有效減輕炎性過程的可能性就越大。

 

  4.是冰敷還是熱敷?

 

  急性損傷(沒有傷口),比如運動訓練、磕碰拉傷,崴腳扭腰,在急性受傷的48—72小時內冰敷,切勿熱敷,否則會讓出血和腫脹加重。

 

  慢性損傷,尤其是勞累性退變性損傷,比如腰肌勞損,肩周炎等,酌情選擇熱敷。

 

  冰敷的不良反應和風險?哪些人不適合?

 

  1. 不良反應?

 

  (1)冰敷的不良反應主要為凍瘡和神經損傷[4]。所以,如前文所說,每次冰敷的時間應限制在20-30分鐘,並經常行皮膚檢查和感覺評估。

 

  (2)還有一些研究報導:冰敷可能會影響肌肉的功能和本體感覺,從而重返運動產生影響。但也有其他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結論,所以目前業內對此尚有爭議。

 

  2. 哪些人不適合冰敷?

 

  因為冰敷會收縮血管並對神經產生一定影響,所以對於下列情況應避免冰敷:

 

  (1)有各類外周血管病,比如最常見的糖尿病。

 

  (2)對低溫高敏感,以及嚴重的低溫誘發性蕁麻疹

 

  (3)有雷諾症候群(血管痙攣)

 

  (4)有感覺障礙或異常

 

  (5)冷球蛋白血症

 

  (6)陣發性冷性血紅蛋白尿症(參見「陣發性冷性血紅蛋白尿症」)

 

  (7)皮瓣手術後,以及手術後切口尚未癒合時,局部禁止冰敷

 

  冰敷,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拿個冰塊放在皮膚上就完事兒了。用什麼冰敷,冰敷多久,哪些人不能冰敷,都是有很多講究的。

 

  如果不知道這些,想當然的冰敷不僅達不到治療效果,反而有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引起更嚴重的不良反應。如有任何疑問,冰敷前一定要諮詢專業醫生,切勿自行決定。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正確「冰敷」,原來還有這麼多講究!
    「冰敷嘛,不就是那些冰冷的東西敷在腫痛部位麼?多簡單,這還用說?」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冰敷作為「冷療」的一種,有著非常多的細節講究和注意事項的,甚至於還有風險。不正確的冰敷不僅達不到治療效果,反而甚至可能會加重之前的病情,甚至引起更嚴重的後果。
  • 面對運動損傷如何正確進行熱敷和冰敷?
    當您運動時突然感覺肌肉疼痛或者腫脹,您應該做什麼,是冰敷還是熱敷?接下來為我們一起了解遇到傷病如何正確冰敷和熱敷。何時冰敷冰敷對急性損傷最有效。過度腫脹會減慢受損組織的癒合過程,在受傷處使用冰療法可以減輕腫脹和疼痛,並減少流向受傷部位的血液,緩解炎症和疼痛的發生。這一過程將為康復和恢復創造更有利的環境。要正確地冰敷傷處,持續時間為20分鐘左右。長時間放置冰敷可能會損壞神經和其他關鍵組織。冰敷應持續到腫脹消失且疼痛可忍受為止。
  • 冰敷 VS 熱敷,冰敷如何正確使用,居然還有那麼多原則!
    在損傷發生後的第一時間進行冰敷,可以通過快速的降溫減少神經的傳導速度和敏感度,在低溫的刺激下,能引起神經終板反應的疼痛值提高,從而有效的減輕運動損傷者的疼痛感,穩定受傷者的情緒。如果你感到刺痛,或者皮膚呈現亮粉色或紅色,請停止冰敷,如果有心臟問題,不要在左肩使用冰袋。冰敷前,若患者出血嚴重、骨折或者損失嚴重,應先解決出血、骨折和嚴重損失問題,再考慮冰敷。有高血壓或心臟病患者不考慮冰敷,冰敷會引起血壓升高。冰敷造成的疼痛感持續5分鐘以上,就應立即停止冰敷。
  • 骨科醫生告訴您:如何正確冰敷?
    消炎:局部降溫可抑制局部機體自身代謝水平,減輕炎性反應。可如何選擇冰袋,什麼時候冰敷,都有講究。使用不當的話,不但會影響冰敷效果,延誤康復,甚至存在安全隱患。如何選擇冰袋市面上冰袋,大體可以分為兩種,含冰凍介質和不含冰凍介質的。含介質的冰袋的類似於咱們購買海鮮時贈送的冰袋。這種冰袋在冷藏和保鮮時使用方便,但用於肢體冰敷效果並不好,它表面溫度過低、不恆定,甚至不安全,有時會引起凍傷。不推薦!!!
  • 冰敷與熱敷如何選?區別在哪裡?
    冰敷與熱敷如何選?區別在哪裡?此外,冰敷可以改善周圍血管通透性、防止水腫和滲出。而且冷刺激可以使組織代謝率降低,從根本上降低炎症反應發生的可能,減輕紅腫、熱痛的症狀。
  • 正確利用冰敷才能療傷 3種做法不可取
    網易體育5月21日報導:在治療跑者的傷病方面,冰敷是使用頻率最高的方法之一,它對於緩解肌肉酸痛、腫脹,減輕炎症,加快傷口癒合等,確實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冰敷也並非百利而無一害,關鍵是看怎么正確使用它。
  • 摔傷之後冰敷,是否不利於恢復?牢記正確處理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磕磕碰碰總是難免的,對於運動量和活動量較大的人群而言,摔傷似乎並不稀奇。很多人都有過摔傷的經驗,部分情況較為輕微的人稍事休息便可生龍活虎,但摔傷情況較為嚴重的人大多需要儘快對患處進行一定程度的處理。
  • 受傷後如何正確冰敷?何時熱敷?按摩理療有用嗎?
    關節扭傷、長骨骨折等是骨科常見的創傷,為了保證骨與關節功能的迅速康復,傷後的正確處置就變得十分重要。冰敷、熱敷以及適度的按摩理療是簡單易行且科學有效的治療手段。其中,冰敷是一種常見的外傷治療手段,尤其在我們機體發生急性損傷之後。
  • 冰敷的妙用——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後冰敷的打開方式
    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在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後,正確應用冰敷常常對術後康復起到有益的效果,今天就讓我們揭秘冰敷的妙用。No.1 冰敷在膝關節置換術後有什麼用?冰敷,主要是通過低溫作用於皮膚和深層組織,以達到減少出血、減輕炎症,緩解腫脹和疼痛的目的與作用。No.2 膝關節置換術後一定要冰敷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膝關節「怕冷」「不怕熱」,那麼為什麼膝關節置換術後要冰敷而不是熱敷呢?
  • 【曙光·科普】腳崴了:冰敷還是不冰敷?
    【曙光·科普】腳崴了:冰敷還是不冰敷?>腳崴了、關節扭傷、或是肌肉拉傷,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發生的事兒,一般的醫學專業書、科普書和文章都說要冷敷或冰敷。那麼,為什麼要冰敷?應該怎樣冰敷呢?
  • 日籤| 冰敷其實不簡單,你「冰」對了嗎?
    日籤 | 冰敷其實不簡單,你「冰」對了嗎?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冰敷還是熱敷
  • 康復時間:關節冰敷注意事項
    在關節損傷後,我們常常需要進行關節冰敷治療,及時、正確的冰敷可以減少關節腫脹、疼痛,減輕局部炎症反應,同時冰敷可以使局部毛細血管收縮,抑制血液循環,減少局部軟組織出血。但是冰敷治療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冰敷時間 通常每次冰敷時間控制在10-20分鐘:採用冰塊(裝入塑膠袋內)冰敷法,需要在關節周圍墊上一層棉墊,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採用冰水混合物,通常將冰塊和水以1:1的比例混合放在塑膠袋中,直接冰敷於皮膚表面,由於溫度穩定在0攝氏度,不會對組織造成損傷,可以放心使用。
  • 受傷了到底該冰敷還是熱敷?短短一篇文章說清楚!
    冰敷一下?腳踝崴了怎麼辦?熱敷一下?小腿腫了怎麼辦?冰敷一下?受傷後到底要冰敷還是熱敷?你該聽誰的?受傷了,該冰敷還是熱敷?受傷了,該冰敷還是熱敷?簡單點說就是:急性損傷(無明顯開放性外傷)的用冰敷,慢的勞損型的損傷用熱敷。
  • 受傷了,冰敷?熱敷?到底怎麼用?
    在運動生涯中各位跑友難免都會遇到一些運動傷害的發生,而在不舒服產生的期間,該冰敷還是熱敷?又應該要冰多久才能換成熱敷?成為了一大難題。不同的觀念之下也有各種的不一樣的說法,有人主張冰敷即可,有人認為熱敷效果較佳;時間方面來說,傷後的24、48、72小時適合使用冰敷,三種不同的冰敷使用時機,也都有各自的說法。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聽聽看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王凱平醫師告訴大家如何適當的傷後的治療方法及使用的時機吧!提示!冰敷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 冰敷不僅沒用,甚至還有可能造成傷害?
    現在喜歡運動、健身的人越來越多,但這也增加了受傷的風險。絕大多數運動愛好者發生拉傷、扭傷或是感覺背痛、膝蓋痛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要「冰敷」,因為你或許看到或是被告知過,冰敷可以消腫並加速癒合過程,幫助你從艱苦的訓練中快速恢復。
  • 冰敷與熱敷?區別在哪?如何選擇?(史上最全)
    作者:陳超 解放軍總醫院在籃球的比賽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球員受傷後來到場邊,用一個大袋子置於受傷的足踝處,那麼問題來了,他是在熱敷還是冰敷?對於熱敷和冰敷,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耳熟能詳,但是對於二者的區別和適用情況我們是否了解呢?如果選錯方式往往對於治療效果會適得其反。
  • 科學真相:冰敷能幫助肌肉恢復嗎?
    現年84歲的米爾金說:「我的RICE指南已經用了幾十年了,但新的研究表明,休息和冰實際上會推遲癒合和恢復。」是的,米爾金說,如果你的肌肉酸痛,你可以用冰來緩解疼痛。但是引起疼痛的炎症實際上會給身體帶來治癒;他說,冰敷會抑制免疫反應。你以為自己恢復得更快了,但科學證明並非如此。那麼,米爾金是如何發明RICE理論的呢?
  • 冰敷可以幫助身體恢復?事實或許並非如此
    我們摘取了其中重要的部分,一起來看:揭開冰敷的真實面紗要想解釋為什麼冰敷不但不會幫助恢復,甚至會減緩恢復的時間的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的一個概念便是軟組織是怎樣癒合修復的。炎症反應被認為是修復受損組織和修復肌肉必經的階段之一,相關研究發現,當阻止炎症的發生時,會減少蛋白質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的產生,進而延緩癒合,即只有經歷了炎症反應,才能進入修復和重塑的階段。而冰敷在軟組織損傷修復中起著怎樣的作用呢?
  • 物理降溫 扭傷後應該冰敷還是熱敷?
    當你不小心崴腳了,造成踝關節扭傷,你的第一反應是做什麼呢?會不會有人在一旁提醒,趕快活動一下腳腕子,回頭拿熱毛巾敷敷。倘若真有人這麼和你說,你可千萬別這麼做,否則只會讓你的扭傷加重。道理何在?正確的做法又是什麼呢?且聽我細細道來。
  • 學會使用冰敷,緩解恢復過度訓練導致的肌肉酸痛
    冰敷(冷療)具有消炎、止血(血管收縮)和止痛的功能。這種療法對運動員恢復訓練中產生的一般性損傷具有重要作用,對某些特定部位的損傷也有功效。如果身體在訓練中受傷,你需要根據自己的訓練史來判斷使用冰敷是否合適,是否還可以使用其他恢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