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說的反物質一般是指帶相反電荷的基本粒子或帶相反電荷的基本粒子所組成的強子、原子等。比如普通電子帶負電荷,而反電子則帶正電荷,一般稱為正電子。另外如反中子反質子這類強子則是由與普通中子質子電荷相反的夸克組成的。而由反質子反中子和正電子構成的原子就是反原子了,也就是同種原子的反物質。總的來說帶電基本粒子的反物質就是與之電荷相反的同種基本粒子。


那不帶電的基本粒子有沒有反物質呢?也有,比如不帶電荷的中微子就有它的反物質——反中微子。它與中微子的自旋相反。中微子是左旋,反中微子則是右旋,所以這類不帶電基本粒子的反物質就是與其自旋相反的同種粒子。這類粒子還包括光子和未知的暗物質等。
也就是幾乎每一種基本粒子都可能存在反物質。
最早發現的反物質是反電子,是美國實驗物理學家安德森與1932年在宇宙射線裡偶然發現的,他也因此在兩年後拿到了炸藥獎。而關於反物質的最新研究也許就是對於暗物質的探測了。
在理論假設中,暗物質的反物質很有可能就是其自身,(而它不帶電荷,因此很可能它就屬於自旋相反那一類的)而正反物質之間碰撞是會產生湮滅反應的,假如理論假設成立,銀河系裡海量的暗物質很有可能會發生湮滅反應,而這種湮滅反應會因其暗物質粒子的超大質量而釋放出超高能的輻射。關注科技新聞的人可能已經想起來了,這不就是中國的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幹的事嗎?對,悟空號就是幹這個的。

當時探測到了疑似暗物質湮滅產生的高能輻射,雖然最終也沒能確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