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爾:得了諾貝爾物理獎還在國家隊踢過球

2020-12-06 騰訊網

尼爾斯·亨利克·戴維·玻爾(Niels Henrik David Bohr)是一個丹麥人。他提出了玻爾原子模型,並於19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同時他也是哥本哈根學派重要創始人之一。

他還在國家隊踢足球。諾貝爾物理學家踢足球這麼強?是的,請看看這位物理學家的故事。

富足的童年

1885年10月7日,玻爾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家庭,而且不僅僅是富裕這麼簡單。

他的雙親,甚至整個家族都有受到良好的教育。玻爾的父親是德國移民的後代,是一位哥本哈根大學的生理學教授,而他的母親則是猶太人,是銀行家的後代。

玻爾的家族涉及金融、教育、科學、哲學等多個領域。單就出身來說,玻爾就是標準的貴族。

玻爾的青少年時期,是無憂無慮快樂幸福的,這很大程度上在於父母的寬容。所以即便到了玻爾後來長大成人,他總保持著一顆童心,思維不受任何約束,對一切未知保持高度的興奮和持久的熱情。

玻爾七歲起開始在伽末爾霍姆拉丁語學校學習,除了丹麥語寫作之外,他的絕大部分科目都成績優異,他在這一時期也已展示出對於物理學的熱忱。

大概唯一阻礙他成為最優秀學生的科目,便是作文了。他總喜歡單刀直入的切入主題,而將精妙的構思暗藏在句式和單詞中,結尾也晦澀難懂,以至於經常得到很低的分數。

好在他的物理成績和數學成績始終優異,在高中時期,他已經敢當著其他同學的面指正物理教科書上的不妥甚至錯誤了。

玻爾一路順風順水來到了大學——哥本哈根大學,接著讀碩士、博士、當教授,就這麼如絲般順滑,沒什麼磕磕絆絆與難以言說的艱辛。

大概唯一的一點不快出現在他去劍橋學習的那段日子,師徒不和。樹挪死人挪活,玻爾是有這個條件的,遇到了處不來的老師,沒關係,那就換一個。

次年,玻爾在曼徹斯特大學遇到了特生命中最重要的良師益友,盧瑟福。

玻爾(右)和母親

波爾模型橫空出世

在師從盧瑟福之後,玻爾一生中最重要的貢獻之一破繭而出。

介紹一下盧瑟福的研究課題。

盧瑟福是實驗物理學家,他主導的一項實驗中,通過用α粒子轟擊原子,研究粒子在通過原子後的散射情況來判斷原子內部結構。

實驗物理學家:盧瑟福

便於完全摸不著門道的小夥伴們理解,就打個比方,好比用輕巧的桌球去撞擊一個未知的陰暗區域,該這個區域裡可能懸著兵乓球,也可能懸著鐵球,不過大部分空間都是空空如也的。

那麼我們會發現,大多數情況下,射出去的桌球啥都沒撞到,直穿而過。而極少數情況下,射出的桌球會撞上東西,我們根據反彈的角度和速度,就可以推算出究竟撞到了多重,多大尺寸的障礙物。

測試的次數越多,我們就會對這個未知陰暗區域可能的內部結構越發了解。

盧瑟福進行了大量的實驗,他發現,原子內部並非均勻的。相反,相當的不規則,在原子的質心部分,應該存在有高度緻密的核狀結構。

而原子的其他部分,相對而言空無一片,僅僅有輕質的粒子在外圍環繞,其運作方式和太陽系如出一轍。

但盧瑟福也遇到了瓶頸,他是一個實驗物理學家,進一步對該結構進行規範化的描述,對他來說十分困難。

而最致命的一點是,倘若真的有電子圍繞原子核旋轉,那麼根據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這些電子將不斷的輻射出能量,不可能始終保持不變的軌道。那麼原子將無法持續支撐自身結構,這是荒謬的。

原子結構

於是玻爾跟隨老師開始下功夫研究這個問題,他不受束縛的思想在這個難題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難道老師盧瑟福的試驗過程和結果有問題嗎?不,他試驗的過程和結果都是沒有問題的,他只不過是沒辦法正確的解釋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罷了。

而玻爾成功的將普朗克的量子理念引入到盧瑟福對原子結構的探索實驗中來!

量子理念是普朗克在研究黑體輻射的時候產生的,他發現能量是一份一份輻射的,是某個極小的固定數值的整數倍,這種輻射的值完全不具有經典物理的連續性。

普朗克(變強之前,持續變強中,變強後)

天才的玻爾於是做了大膽的猜測,他將盧瑟福的實驗和普朗克的理論成功的結合在一起,最終提出了玻爾原子模型。

在玻爾的理論裡,原子核外圍圍繞著不同能量級的電子,有的在高軌道(具備更高的能量),有的在低軌道,其中高軌道的電子,對物質的化學性質起著決定性作用。這樣的狀態是固定的,既不會吸收能量,也不會損失能量,稱之為定態。

若電子失去能量,躍遷到能量更低的軌道,就會向外釋放出光子,稱之為躍遷。

1913年7月、9月、11月,玻爾將他的論文發表,正式向全世界亮出玻爾原子模型,他的這三篇論文成為了物理學史上最著名的「三部曲」。

哥本哈根學派創始人之一,在國家隊踢足球

玻爾是哥本哈根學派的重要創始人之一,可謂開山鼻祖,很多學術界人士認為玻爾在培養年輕科學家方面所做的貢獻空前絕後。

這是因為1921年,在玻爾的倡導下,哥本哈根大學創立了哥本哈根理論物理研究所,在1927年,玻爾和海森堡建立了哥本哈根學派,這裡聚集了一大群研究量子物理的學者,這裡沒有條條框框的限制,坦白來講,不限年齡、不限背景、不論國籍,只要你一有才華、二有熱情、三不在乎金錢,你儘管來吧!

海森堡——理論物理學家

在這樣的研究氛圍下,量子物理得到了飛速發展,不僅產生了大量的理論物理研究成果,並且在短時間內孕育出一大批才華卓絕的年輕科學家。

所以許多人認為玻爾在培養科學界年輕科學家這方面所作出的貢獻,是完全可以和他的「三部曲」相媲美的。

除此之外,玻爾還是曼哈頓計劃的核心科學家。

曼哈頓計劃是一個耗資巨大,投入人力驚人的絕密項目。僅僅是參與到其中的優秀科學家,就超過了1000人!

直到廣島的上空升起了蘑菇雲,還有不少參與該計劃的人不知這團濃雲和自己的工作有什麼關係,因為上司告訴他們,「你們來這裡是要做一個大玩具。」

玻爾是曼哈頓計劃的核心科學家,對於整個計劃知情的科學家加上政客,也僅僅只有20人。而波爾本人則呼籲國際社會就和平利用核能進行合作。

哈那德·玻爾(左) 尼爾斯·玻爾(右)

在學術領域之外,玻爾和弟弟都是狂熱的體育愛好者,尤其對足球抱有濃厚的興趣。

兄弟倆同時效力於哥本哈根AB隊,雖然這支足球隊是哥本哈根大學的校隊,但當時這支球隊在丹麥可謂是勁旅,並且兄弟二人都有過入選丹麥國家足球隊的經歷。

弟弟哈那德是優秀的前鋒,代表丹麥國家隊參加了1908年的奧運會,他個人取得了兩粒進球,並幫助球隊獲得了足球項目的銀牌!這裡額外說一下,弟弟哈那德是一名數學家,真是一對優秀的兄弟。

而玻爾在踢球的時候經常會因為沉醉於科學思考忘記比賽,據丹麥AB隊史料記載,在一場AB隊與德國特維達隊的比賽中,德國人外圍遠射,玻爾卻在門柱旁邊思考一道數學難題。

1908年丹麥國家足球隊(弟弟就在其中)

雖然出身顯赫,但因為自己有著猶太血緣,更因為他是個直來直去、在強權面前絲毫不服軟的硬茬兒,在二戰爆發後,玻爾成為了德國要逮捕的潛在目標。

面對恐嚇,玻爾顯得極其憤怒。在朋友們的極力勸說下,他選擇了逃離丹麥,幾經輾轉,最終來到了美國,並以核心科學家的身份參與了奧本海默領導的曼哈頓計劃。

在美國,玻爾受到了高規格的接待,並得到了所科學家的敬重,可他的心仍繫著自己的祖國丹麥。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告終,1945年他回到了丹麥,並在丹麥度過的餘生。

1962年,玻爾在家中去世。

1965年,在玻爾冥誕80周年之際,理論物理研究所正式更名為尼爾斯·玻爾研究所,以紀念他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此外,為紀念玻爾,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決定以他的名字命名107號元素。

·END·

感謝閱讀

不妨關注一下我們

娛樂心看世界更年輕

相關焦點

  • 當過「國腳」的科學家,玻爾是如何「大球」「小球」兩開花的?
    ,在這種家庭氛圍的影響下,玻爾自小也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愛因斯塔提出很多頗具想像力的臆想實驗來尋找玻爾理論中的錯誤和矛盾,但玻爾每次都能利用自己的理論反駁愛因斯坦。可以說在玻爾理論的完善過程中,他與愛因斯坦的「辯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雖然兩人常常「爭論」,但絲毫沒有影響兩人的深厚友誼。
  • 盤點百年諾貝爾物理獎哪些有意思的數據
    照片:亞歷山大·馬哈茂德(Alexander Mahmoud)02共享和非共享諾貝爾物理學獎僅一名獲獎者獲得了47項物理獎。兩名獲獎者分享了32項物理獎。三位獲獎者分享了35項物理獎。04最年輕的物理獎得主迄今為止,最年輕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勞倫斯·布拉格(Lawrence Bragg),他在1915年與父親一起獲得諾貝爾獎時已25歲。
  • 踢好足球不耽誤獲諾獎:玻爾趣聞
    <1>玻爾進入哥本哈根大學後,很快就成了哥本哈根大學足球俱樂部的明星守門員,他習慣在足球場上一邊心不在焉地守著球門,一邊用粉筆在門框上排演著公式。<4>1944年初,玻爾同他的第四個兒子A·玻爾(後在1975年獲諾貝爾物理獎)前往美國的洛斯阿拉莫斯,參加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年過花甲的玻爾,受到大家的崇敬,親暱地稱他為「尼克大叔」。
  • 和愛因斯坦辯論,在國家隊當門將,玻爾的人生開了掛
    原標題:和愛因斯坦辯論,在國家隊當門將,玻爾的人生開了掛畫 | 王劈柴玻爾因此成功地解釋了氫光譜,這一模型的使用,也使原子物理和光譜學結合在了一起。玻爾將「量子」這位王者從那扇多年前由馬克斯·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打開的大門背後請了出來,讓它帶著我們,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而玻爾也因此獲得了1922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 毛澤東看球後與運動員握手 連聲稱讚"踢得好"(圖)
    毛澤東看球後與運動員握手 連聲稱讚"踢得好"(圖) 年輕時的李長平原本是大連造船廠的一名工人,因為球踢得好,被選拔到廠足球隊。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大連造船廠的足球隊是一支在全國赫赫有名的球隊。 1955年與中央體院組成了中國足球隊,這支混編國家隊先是在當年10月18日,以9:1的比分大勝緬甸國家隊,接著10月30日又與前蘇聯勁旅澤尼特隊打成平手。參加這兩場比賽的11名運動員,除了李長平外,還有8位來自大連。
  • 國家隊第90球誕生,數萬人面前霸氣慶祝
    這一場面對本小組最弱的立陶宛,C羅更加不會手下留情,開場僅僅6分鐘,C羅便取得了閃電破門,攻入國家隊生涯第90球。這球要感謝超級新星菲利克斯,正是他所創造的點球,幫助C羅打破90球大關。當時,菲利克斯和C羅在大禁區左角完成踢牆配合,菲利克斯往底線突破,然後傳中。就在傳中的時候,被對方球員用手臂將球擋下,主裁判果斷判罰了點球。
  • 從物理學看C羅如何踢出「電梯球」
    世界盃開幕,你還在關注TIKI-TAKA戰術如何被擊破,又或者哪國帥哥球星更有男模範兒嗎?在科學控球迷眼裡,世界盃的看點遠不止上述這些。今年3月,清華大學體育部中國足球發展研究中心設計的一門在線課程「足球運動與科學」受到熱捧,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葛惟昆負責教授這門課程的力學部分內容,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解釋了足球運動隱藏的物理學奧秘。
  • 切爾西4千萬新援踢瘋了,一人獨造4球,助攻國米巨星破門
    切爾西4千萬新援踢瘋了,一人獨造4球,助攻國米巨星破門 北京時間11月14日,非洲杯預選賽第3輪,摩洛哥主場4-1大勝中非。此役,切爾西球星齊耶赫大爆發,他獨造4球,包括2分鐘梅開二度。其中,他的助攻是送給了國際米蘭巨星阿什拉夫。
  • 德國9000萬巨星靈光乍現,15戰14球效率逆天
    這是格納布裡第15次為德國隊出場打進的第14球,效率實在太恐怖了。雖然格納布裡在2016年就進入了德國國家隊,但他只是在最近2年成為勒夫手下的主力,拜仁巨星也沒有讓教練失望,15戰14球足以讓他坐穩一個首發位置。 關于格納布裡的勵志故事,相信球迷們之前已經有所了解。他是阿森納棄將,當年租借到西布朗被教練認為「水平不足以踢英超」。
  • 在黑暗中「踢」出生命之光
    2020年12月03日 12:02 來源:新華網 編輯:韋幸文   新華社南京12月2日電題:在黑暗中「踢」出生命之光
  • 探索原子不塌陷的奧秘——記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尼爾斯•玻爾
    中國軍網北京8月30日電 題:探索原子不塌陷的奧秘——記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尼爾斯•玻爾    尼爾斯•玻爾是量子理論的創建者之一,他畢生致力於研究原子、分子、原子核結構理論
  • 足球基礎:將球踢的又高又遠的八大要素!
    能夠將皮球踢得又高又遠且擁有一定的精準度是每一個足球愛好者應該具備的必要基本功,尤其是對於那些踢十一人制比較多的隊員來說,如果不能夠將球輕鬆的傳到三四十米遠的位置那簡直不知道應該怎麼去踢了。今天的文章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想要掌握這個最為基本的足球技巧都需要注意那八個方面的要素。
  • 用中學生能聽懂的語言講2019諾貝爾物理獎(下):太陽系外行星的探索
    今天的文章是加州州立大學舊金山分校物理與天文系滿威寧教授對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科普的下篇,在上篇《用中學生能聽懂的語言講2019諾貝爾物理獎(上):宇宙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中,她介紹了宇宙的歷史和演化。而在這篇文章中,她將詳細介紹搜尋太陽系外行星的結果,具體方法和物理原理,繼續帶我們探索我們是誰,我們在哪裡。
  • 國家隊+俱樂部90天23場比賽成最大誘因!
    北京時間12月4日凌晨,20-21賽季歐聯杯小組賽第5輪比賽繼續進行,米蘭在主場完成大逆轉,在2球落後的情況下,連進4球,最終米蘭拿到小組賽第3場勝利,提前1輪鎖定淘汰賽入場券!但是在本場比賽當中,球隊主力中衛克亞爾在開場不久就受傷下場!克亞爾是本賽季米蘭陣容唯一一位全勤的球員!克亞爾不僅是米蘭的主力,也是丹麥國家隊的主力!
  • 物理史話之香蕉球是怎麼踢出來的馬格努斯
    物理史話之香蕉球是怎麼踢出來的馬格努斯 當我們在足球賽場上看到運動員們將足球踢出一個個美妙的弧線的時候
  • 裡皮的國家隊,到底誰將被重用,誰又會離開?
    此前佩蘭和高洪波的國家隊,被外界飽受詬病的就是選人用人,很多連普通球迷都看得出來不該入選國家隊的球員,都成了國家隊主力,而一些優秀球員卻無緣國家隊,或者是在國家隊中也發揮不出自己的作用。其實,從裡皮確定入主以後,類似的說法非常多,有的說任航沒戲了,有的說顧超絕望了,還有的說廖力生有救了。其實這些都未必就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