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光機所在中紅外鹼土氟化物透明陶瓷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2020-09-12 螢石資源

信息來源:中國科學院

雷射陶瓷材料具有優異的化學、熱學、機械和光學性能,被認為是下一代高性能新興雷射增益材料。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雷射與紅外材料實驗室在鹼土氟化物雷射陶瓷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成果發表於《美國陶瓷學會會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鹼土氟化物雷射陶瓷材料具有低的聲子能量、小的非線性折射率、高的稀土離子摻雜、優異的熱學和機械性能,是優異的中紅外雷射增益材料,有望用於科研、醫療、工業等各個領域。然而現有的鹼土氟化物雷射陶瓷的製備方法會導致陶瓷中氣孔殘留,從而導致大的散射損耗,所以至今為止鹼土氟化物雷射陶瓷的應用局限性非常大,獲得無氣孔殘留的高質鹼土氟化物雷射陶瓷意義重大。

研究團隊通過單晶陶瓷化技術,利用鹼土氟化物晶體的深度塑性形變,設計並製備了高光學質量零氣孔的Er:CaF2中紅外雷射陶瓷。該樣品表現出與前驅體單晶相似的透過率和中紅外光譜性能。此外,由於晶界的引入,該樣品有效提升了機械性能,克服了傳統陶瓷所面臨的氣孔問題。該工作為高質量鹼土氟化物雷射陶瓷的製備提供了新途徑。

相關工作得到了上海市揚帆計劃、中國博士後面上基金、中國博士後特別資助等項目的支持。

Er:CaF2陶瓷和前驅體單晶常溫線性透射光譜圖

相關焦點

  •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在中紅外鹼土氟化物透明陶瓷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雷射陶瓷材料具有優異的化學、熱學、機械和光學性能,被認為是下一代高性能新興雷射增益材料。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雷射與紅外材料實驗室在鹼土氟化物雷射陶瓷研究方面取得進展。鹼土氟化物雷射陶瓷材料具有低的聲子能量、小的非線性折射率、高的稀土離子摻雜、優異的熱學和機械性能,是優異的中紅外雷射增益材料,有望用於科研、醫療、工業等各個領域。
  • 中紅外鹼土氟化物透明陶瓷研究獲進展
    雷射陶瓷材料具有優異的化學、熱學、機械和光學性能,被認為是下一代高性能新興雷射增益材料。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雷射與紅外材料實驗室在鹼土氟化物雷射陶瓷研究方面取得進展。鹼土氟化物雷射陶瓷材料具有低的聲子能量、小的非線性折射率、高的稀土離子摻雜、優異的熱學和機械性能,是優異的中紅外雷射增益材料,有望用於科研、醫療、工業等各個領域。
  • 上海光機所低聲子全氟化物玻璃陶瓷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全氟化物玻璃陶瓷具有超低的聲子能量和獨特的構性優勢,是優異的中波紅外材料,廣泛用於科研、醫療、工業等領域。但氟化物玻璃缺乏傳統網絡形成體,料性短、穩定性差,通過傳統熱處理方法很難得到晶相可控的全氟化物玻璃陶瓷,導致不透明或半透明。全氟玻璃陶瓷的透明化製備是該領域的較大挑戰。
  • 上海光機所高量子產率紅外上轉換發光微晶研究取得進展
    上海光機所高量子產率紅外上轉換發光微晶研究取得進展 2020-10-16 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上海光機所在雙光子激發的光動力治療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上海光機所日前發布消息稱,上光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近期在飛秒雷射激發的雙光子光動力治療研究方面取得進展,利用800nm近紅外一區生物光學窗口的飛秒雷射開展了雙光子螢光顯微成像和活體成像的研究,在實驗室實現了成像導航下的深度腫瘤的診療。
  • 上海矽酸鹽所在新型鐵電陶瓷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上海矽酸鹽所在新型鐵電陶瓷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2020-05-26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字體:>  鐵電陶瓷具有儲能密度高、放電速度快、貯存性能穩定等特點,在近代科學和高新技術領域中具有重要應用。
  • 長春應化所在鹼土金屬有機氫化物研究中取得進展
    長春應化所在鹼土金屬有機氫化物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9-05-27 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字體>  鹼土金屬(第二主族元素)具有價格低廉、無毒的優勢,而且鹼土金屬有機氫化物可廣泛應用於許多有機當量和催化反應中。
  • 上海光機所在高功率雷射光纖傳能研究中取得進展 | OE NEWS
    ,在基於微結構空芯光纖的高功率雷射傳能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近些年發展的大芯徑空芯光纖將能量束縛於中空的纖芯中,為雷射能量提供了一個類似自由空間傳輸的環境,使空芯光纖在雷射傳輸過程中具有極高的損傷閾值,極低的非線性和較低的色散,在大功率和超快雷射傳輸應用中具有巨大的潛力。
  • 上海光機所在體布拉格光柵角度放大器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上海光機所在體布拉格光柵角度放大器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2019-03-18 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綜合考慮了光熱敏折變玻璃的最大折射率調製範圍、較小的吸收損耗和走離距離要求、多通道之間的串擾影響,以及雷射發散角對體光柵衍射效率的影響等因素後,進行了角度放大器的多參數優化設計。
  • 上海光機所在鈉雷射導引星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期,上海光機所在鈉雷射導引星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空間雷射與信息技術研究中心提出一種新的方法,讓連續波鈉導星雷射在左右旋圓偏振態之間以拉莫爾頻率周期性切換,實現對鈉原子的磁共振抽運。但是,在地磁場環境中,吸收圓偏振光的鈉原子會繞著磁場作拉莫爾進動,大大削弱光抽運的效果。在地磁場與雷射束夾角較大時尤其嚴重,而天文觀測中此夾角普遍介於60°到90°之間。  為克服地磁場的影響,有研究人員提出採用拉莫爾進動重複頻率的脈衝雷射進行共振抽運的方法,使得雷射總是在進動周期的一個固定時間點與原子相互作用。
  • 上海光機所等在中紅外新波段強場分子物理研究中取得進展
    強場物理是當代物理學研究的重要前沿領域,而強光場中原子分子的電離機制研究是該領域的重要基礎。近年來,可調諧中紅外新波段強場超快雷射的出現與迅速發展,促使強場光電離研究深入到隧穿電離甚至深隧穿電離的參數空間,從而將已有數十年歷史的強場原子分子物理研究領域推進到一個嶄新階段。
  • 西安光機所在自由曲面光學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自由曲面被廣泛認為是一種革命性光學成像技術,是目前國際光學設計領域的研究熱點,NASA將其列為「Cutting Edge Technology
  • 上海光機所在反諧振空芯光纖材料損耗理論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雷射單元技術實驗室研究團隊在中紅外波段反諧振空芯光纖基礎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團隊圍繞光纖材料吸收引發空芯光纖傳輸損耗這一光波導基本問題開展了深入理論研究,建立了國際首個空芯光纖材料損耗的解析模型,並利用該模型預測了石英基玻璃材料在4微米中紅外波段的損耗極限。
  • 高量子產率紅外上轉換發光微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雷射單元技術實驗室在高量子產率紅外上轉換發光微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實現了Yb3+/Tm3+共摻LiYF4微晶在相同激發光功率密度的照射下更高的量子產率
  • 上海光機所在可應用於近紅外雷射的Nd:CeF3晶體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微納光電子功能材料實驗室在可應用於近紅外雷射的Nd:CeF3晶體研究中取得進展,揭示該晶體的偏振吸收與發射光譜及熱學性能。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Journal of Luminescence上。近紅外波段雷射在環境監測、雷射通信及醫療等領域具有應用潛力。
  • 上海光機所在有機太陽能電池超快動力學方面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蘇州大學合作,在有機太陽能電池超快動力學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研究團隊利用飛秒瞬態吸收技術研究了有機太陽能電池活性層材料,解釋了DIO添加劑對電池效率提升的貢獻,相關成果發表在《納米材料》(nanomaterials)上。
  • 上海光機所在以低熔點玻璃為前驅體製備鈣鈦礦量子點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雷射單元技術實驗室在以玻璃為前驅體製備鈣鈦礦量子點方面取得新進展。不同於傳統的熱處理方法,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以低玻璃轉變溫度的玻璃為前驅體製備鈣鈦礦量子點的新方法,通過水誘導在玻璃表面製備得到CsPbX3(X=Cl,Br,I)量子點。該方法在防偽等領域展現出的應用前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 上海光機所在光致熱折變玻璃及體光柵研製方面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在用於體光柵(VBG)的光致熱折變玻璃(Photo-Thermo-Refractive glass,簡稱PTR)
  • 我國科學家陶瓷基鋰氟轉換固態電池研究取得進展
    Li-Na/LLZO/FeF3固態電池構架,共晶合金固-固對流示意圖,Li-Na/LLZO/FeF3電池的倍率和循環性能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李馳麟團隊在陶瓷基固態電池的界面改性及其鋰氟轉換反應激活方面取得系列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