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發現丹尼索瓦人遺蹟:中國人又多了一個祖宗?

2020-11-05 佰思科學

作者:佰思科學 |沈東旭 邱亞明


10月30日,《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家的論文,他們從甘肅夏河縣白石崖溶洞的化石中提取了丹尼索瓦人的線粒體基因序列。這是科學家第一次在中國的土地上獲得丹尼索瓦人的基因。有人據此認為,丹尼索瓦人也是中國人的祖先。老實說,認祖歸宗之前,最好慎重一些,因為事情可能比你想的要複雜。

甘肅夏河縣白石崖溶洞


先說說什麼是丹尼索瓦人。丹尼索瓦人是已經滅絕了的人種,發現時間比較晚。最早發現時間是2008年,地點是西伯利亞的一個山洞裡,後來那個山洞被稱作丹尼索瓦山洞。

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的丹尼索瓦山洞


在山洞中,科學家找到了5至7歲女孩的指骨和成年男性的臼齒。這之後又發現了更多的人類化石。後來又意識到,2008年前科學家在洞中曾找到的化石也是丹尼索瓦人的。從丹尼索瓦洞中發現的化石,目前能確認出5個丹尼索瓦人,還有一個丹尼索瓦人與尼安德特人的混血兒。

丹尼索瓦洞內發現的女性指骨


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也是滅絕了的人類亞種。科學家發現尼安德特人的時間很早。1856年,他們的遺蹟首先在德國的尼安德河谷被發現。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發現了尼安德特人的化石。

根據化石地點得出的尼安德特人分布範圍


前面說了丹尼索瓦人,現在又出來一個尼安德特人,還有現代人,感覺這關係有點亂啊。這裡先把人類進化的過程簡單梳理一下。當然,人類進化的具體細節學術界有很多分歧,我們只能儘量挑主流說法來介紹。

海德堡人(heidelbergensis)、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丹尼索瓦人(Denisovan)的發展路徑


現在最流行的說法是人類起源於非洲,然後走出非洲擴展到世界各地。實際上,人類走出非洲這件事發生了不止一次。大約在60萬年前,一批遠古人類從非洲經埃及的西奈半島進入中東地區,就是所謂的海德堡人。到了35萬年前,從海德堡人中分化出了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其中尼安德特人去了歐洲和西伯利亞,而丹尼索瓦人則一路向東發展,去了西伯利亞,也穿過中南半島南下到了巴布亞紐幾內亞一帶。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都在大約三萬年前滅絕。這一過程可以參見上圖。

智人在全球的擴張過程


由此可見,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是近親,他們都是海德堡人的直系分支。那麼這兩者和現代又是什麼關係呢?留在非洲老家進化出的那一分支,後來又進化成智人,而智人就是現代人的祖先。智人從20萬年前開始從東非一帶向外擴張。在大概7萬年前的時候,穿過紅海進入阿拉伯半島,之後向東發展;另外一路在5萬年前進入中東,向北和西發展。現在全世界的人類,都是這一批走出非洲的人類的後代。智人與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祖先海德堡人分離發生在60萬年前,因此相當於比較遠房的親戚。

尼安德特人的骨架


尼安德特人在世界各地留下的化石很多,但是丹尼索瓦人的化石,目前發現得非常少。甘肅白石崖是世界上第二處發現丹尼索瓦人化石的地方。因此還被列入了2019年世界十大考古發現的行列。當然,現在有些人認為,之前在中國境內發現的其他一些人類遺蹟,可能也屬於丹尼索瓦人,不過目前尚未有定論。

世界上發現丹尼索瓦人化石的地方

白石崖溶洞發現的人類下頜骨化石距今有16萬年的歷史,說明丹尼索瓦人至少在16萬年前就已經在當地生活。進一步分析顯示,丹尼索瓦人在洞中的活動痕跡一直持續到了6萬年前,甚至到4.5萬年前。考慮到青藏高原寒冷的氣候,為什麼丹尼索瓦人會選擇長期在那裡生活,實在令人難以理解。但不管怎麼說,他們顯然已經適應了那裡的氣候。

白石崖發現的人類下頜骨


那麼丹尼索瓦人是不是我們中國人的祖先呢?先說說智人是怎麼進入中國的。從四萬五千年開始,智人一撥撥地進入中國境內。比如四萬多年前那些沿著青藏高原邊緣進入中國的智人,碰到了已經在那裡生活了很久的丹尼索瓦人,雙方進行了非常愉快的交流。這兩種古人類大概率語言不通,但基因方面的交流並不需要語言的參與。於是現代藏人身上多了一種叫做EPAS1的基因,就是從丹尼索瓦人那裡獲得的。這種基因使得人類在高海拔地區更適應那裡稀薄的氧氣。但在漢人身上,這種基因則比較少見,具體原因未知。


丹尼索瓦人想像圖


看來丹尼索瓦人確實是中國人的祖先了?別急,讓我們先從整體上看看現代人體內的基因情況。2010年的一項基因學研究顯示,非洲以外的現代人,包括歐洲、亞洲、美洲和大洋洲,攜帶有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但留在非洲的現代人則不包含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因此科學家猜測,現代智人走出非洲的時候,在中東一代與尼安德特人相遇並混血,隨著智人在全球的擴散,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被帶到世界各地。

人類的發展歷程及分布圖


圖中的羅德西亞人(Homo rhodesciensis)就是之前說的海德堡人的分支,走向亞洲(asia)但沒有標註的分支就是丹尼索瓦人


從基因的角度來說,尼安德特人對現代人有一定影響,但是比較弱。可以認為尼安德特人整體上已經被滅絕了。那麼丹尼索瓦人對現代人的影響有多大呢?對東亞大陸上的人來說,丹尼索瓦人基因的平均比例大約0.2%,比尼安德特人的比例低多了。因此,假如尼安德特人不算現代中國人的祖先的話,丹尼索瓦人就更不是了。祖宗千萬不要亂認。居住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土著居民,身上有大約7~8%的丹尼索瓦人基因。如果說他們認丹尼索瓦人做祖宗的話,稍微能說得過去。

巴布亞紐幾內亞土著居民

總體來說,丹尼索瓦人對現代人的基因影響比尼安德特人要低,而且局限在亞洲一帶。對中國人來說,受丹尼索瓦人基因的影響非常小。因此可以這樣說,丹尼索瓦人雖然曾經生活在中國的土地上,但算不上是中國人的祖先。

智人與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混血的情況

相關焦點

  • 丹尼索瓦人曾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甘加鄉的白石崖溶洞遺址,是目前東亞第一個發現丹尼索瓦人化石和丹尼索瓦人DNA的舊石器時代考古遺址,是青藏高原史前考古的重大進展,更是國際上丹尼索瓦人研究的重大突破。  丹尼索瓦人是新發現的一支古老型人類,與曾廣泛分布在歐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
  • 青藏高原溶洞遺址發現丹尼索瓦人DNA
    青藏高原溶洞遺址發現丹尼索瓦人DNA本報訊(記者 張航)丹尼索瓦人,一個生活在上一個冰河時代的古人類種群2019年,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蘭州大學的科學家宣布,在甘肅省夏河縣境內的白石崖溶洞發現丹尼索瓦人。如今,科學家藉助先進技術,發現溶洞遺址土壤沉積物中丹尼索瓦人的DNA,證明其曾經長期在青藏高原地區生活。該成果於北京時間今天凌晨發表在頂級學術期刊《科學》。白石崖溶洞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這裡,偌大的草原齊齊地被裁割下來,分成上下兩層,層與層之間形成陡峭石崖。
  • 青藏高原的「丹尼索瓦人」:消失的人種,神奇的基因,未解的謎團
    2019年5月2日,國際頂級學術刊物Nature雜誌在線發表了一個中國學者團隊的研究成果,也就是陳發虎院士帶領的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最新研究成果「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的下頜骨化石」。這塊古人類下頜骨化石的發現地在海拔3280米的青藏高原,也就是甘肅夏河縣甘加鄉白石崖溶洞,其時代距今約16萬年前,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一是這是目前青藏高原的最早人類活動證據,二是第一次從考古學上驗證了丹尼索瓦人曾在東亞地區廣泛分布的推測。消息一出,頓時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熱點,也讓「丹尼索瓦人」這個冷僻的詞語一夜之間萬眾矚目。
  • 丹尼索瓦人曾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甘加鄉的白石崖溶洞遺址,是目前東亞第一個發現丹尼索瓦人化石和丹尼索瓦人DNA的舊石器時代考古遺址,是青藏高原史前考古的重大進展,更是國際上丹尼索瓦人研究的重大突破。 丹尼索瓦人是新發現的一支古老型人類,與曾廣泛分布在歐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
  • 青藏高原曾是丹尼索瓦人地盤,19萬年前已佔領,最終被智人打倒
    據報導,前段時間,來自蘭州大學的科學家團隊,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通過對位於我國甘肅省夏河白石崖溶洞遺址中的古人類DNA研究,發現和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的丹尼索瓦人,曾經在青藏高原地區,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並且將他們抵達青藏高原的時間大幅度提前。
  • 青藏高原曾是丹尼索瓦人的地盤,19萬年前已佔領,最終被智人打倒
    「姐妹群」的丹尼索瓦人,曾經在青藏高原地區,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並且將他們抵達青藏高原的時間大幅度提前。說起來,科學家們發現丹尼索瓦人的時間並不長,根據資料顯示,在2008年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在阿爾泰山脈的丹尼索瓦洞中,發現了一個古人類的指骨化石,同時,在洞中遺址發掘的過程中,還發現了很多裝飾品,以及古人類製作的珠寶。
  • 我國科學家研究揭示 丹尼索瓦人曾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甘加鄉的白石崖溶洞遺址,是目前東亞第一個發現丹尼索瓦人化石和丹尼索瓦人DNA的舊石器時代考古遺址,是青藏高原史前考古的重大進展,更是國際上丹尼索瓦人研究的重大突破。丹尼索瓦人是新發現的一支古老型人類,與曾廣泛分布在歐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
  • 青藏高原最早的居民是丹尼索瓦人?太遠了,我們不能拿化石當祖先
    打開頭條,看到文匯客戶端發了這麼一篇文章:《科學》凌晨發文:重大考古發現!古人類DNA證實,丹尼索瓦人曾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讀了,覺得大約說了這麼一個意思:科學揭示了丹尼索瓦人在距今約10萬年至6萬年前,甚至有可能到4.5萬年間,曾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 夏老師~青藏高原發現丹尼索瓦人DNA?可以介紹一下丹尼索瓦人嗎?會...
    丹尼索瓦人是人屬內一個已經滅絕、經由古人類化石的DNA所發現的人種,是在較早時期從非洲遷出的,不同於較晚走出非洲的現代人,與較早生存在非洲的直立人也存在差異。它們依靠雙腿行走,但身體構造與同屬人屬的現代人和尼安德特人有所不同。
  • 青藏高原上的丹尼索瓦人DNA,在沉積物裡找到了
    從青藏高原的一塊半截帶著牙齒的下頜骨中,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所、蘭州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古蛋白組學的分析,發現其含有丹尼索瓦人身上特有的變異蛋白質,判斷出這塊下頜骨屬於丹尼索瓦人 這標誌著科學家們首次通過古蛋白組學的分析確認丹尼索瓦人在中國出現過,被認為是一個裡程碑式的發現。
  • 青藏高原上的丹尼索瓦人DNA,在沉積物裡找到了!
    從青藏高原的一塊半截帶著牙齒的下頜骨中,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所、蘭州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古蛋白組學的分析,發現其含有丹尼索瓦人身上特有的變異蛋白質,判斷出這塊下頜骨屬於丹尼索瓦人[1]。這標誌著科學家們首次通過古蛋白組學的分析確認丹尼索瓦人在中國出現過,被認為是一個裡程碑式的發現。
  • 《科學》凌晨發文:重大考古發現!古人類DNA證實,丹尼索瓦人曾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今天凌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表了來自中國考古界的一項重大研究成果,科學家在青藏高原白石崖溶洞遺址所保存的豐富的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人類活動遺存中,成功獲取丹尼索瓦洞以外的首個丹尼索瓦人線粒體基因序列,揭示了丹尼索瓦人在距今約10萬年至6萬年前,甚至有可能到4.5萬年間,曾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 科學家在青藏高原白石崖溶洞沉積物中發現丹尼索瓦人基因
    科學家在青藏高原白石崖溶洞沉積物中發現丹尼索瓦人基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1 21:46:55 蘭州大學張東菊等研究人員合作在青藏高原白石崖巖溶洞晚更新世沉積物中發現丹尼索瓦人的基因。
  • 《科學》凌晨發文:重大考古重大發現!古人類DNA證實,丹尼索瓦人曾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今天凌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表了來自中國考古界的一項重大研究成果,科學家在青藏高原白石崖溶洞遺址所保存的豐富的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人類活動遺存中,成功獲取丹尼索瓦洞以外的首個丹尼索瓦人線粒體基因序列,揭示了丹尼索瓦人在距今約10萬年至6萬年前,甚至有可能到4.5萬年間,曾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 青藏高原丹尼索瓦人入選《考古學》雜誌今年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據蘭州大學官網12月11日消息:近日,美國《考古學》(《Archaeology》)雜誌評選出2019年度的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其中,由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蘭州大學和德國馬普進化人類學研究所學者領銜、多家境內外科研院所參與的青藏高原丹尼索瓦人研究入選2019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 丹尼索瓦人DNA揭示人類佔據青藏高原的時間比想像中早
    「藉助多種科技手段,項目團隊為該遺址建立了距今約19萬至3萬年的可靠年代框架,利用新興的沉積物DNA分析技術成功獲取大量丹尼索瓦人線粒體DNA,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廣泛分布在歐亞大陸東側,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張東菊介紹。
  • 中國考古重大成果刊發:青藏高原溶洞遺址現丹尼索瓦人DNA
    據蘭州大學、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介紹,丹尼索瓦人,人骨化石發現較少,但遺傳特徵研究深入,是新發現的一支古老型人類,與曾廣泛分布在歐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對現代大洋洲、東亞、南亞和美洲原住人群有遺傳貢獻,是國際廣泛關注的研究熱點。
  • 丹尼索瓦人DNA告訴你 人類佔據青藏高原的時間比想像中早
    「藉助多種科技手段,項目團隊為該遺址建立了距今約19萬至3萬年的可靠年代框架,利用新興的沉積物DNA分析技術成功獲取大量丹尼索瓦人線粒體DNA,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廣泛分布在歐亞大陸東側,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張東菊介紹。
  • 【科技日報】丹尼索瓦人DNA告訴你 人類佔據青藏高原的時間比想像...
    「藉助多種科技手段,項目團隊為該遺址建立了距今約19萬至3萬年的可靠年代框架,利用新興的沉積物DNA分析技術成功獲取大量丹尼索瓦人線粒體DNA,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廣泛分布在歐亞大陸東側,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張東菊介紹。蘭州大學、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機構主導的這項研究於北京時間10月30日在線發表於《科學》上,張東菊為該論文第一通訊作者。
  • 丹尼索瓦人DNA告訴你:人類佔據青藏高原的時間比想像中早
    「藉助多種科技手段,項目團隊為該遺址建立了距今約19萬至3萬年的可靠年代框架,利用新興的沉積物DNA分析技術成功獲取大量丹尼索瓦人線粒體DNA,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廣泛分布在歐亞大陸東側,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張東菊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