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理論為何贏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2020-10-15 武山融媒

威爾遜和米爾格羅姆的研究不只停留在理論方面

除了為買方或賣方確定最佳價格外

他們還幫助拍賣創造儘可能多的價值

並將重要的貨物和服務授予最有能力使用或管理它們的競買人


羅伯特·威爾遜(左)與保羅·米爾格羅姆。圖/視覺中國


拍賣理論為何贏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本刊記者/賀斌

發於2020.10.19總第968期《中國新聞周刊》


儘管能將拍賣雙方的博弈心理都研究得透透的,史丹福大學經濟學家保羅·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卻沒能預測到自己獲獎。


當地時間10月12日凌晨,米爾格羅姆家的門前來了兩位步履蹣跚的老人,那是米爾格羅姆的導師羅伯特·威爾遜夫婦,也是他的鄰居。門口的攝像機拍下了夜色也難掩的驚喜和興奮。


「保羅,我是羅伯特·威爾遜,你獲得了諾貝爾獎。」威爾遜對著門前的對講機說道。過了好一會兒,米爾格羅姆似乎才接受了這一重大新聞,「哇!是的,好吧。」


對於這個消息,作為本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共同獲獎者威爾遜也經歷了一番波折,接到諾貝爾委員會的通知時,他一度以為是個垃圾信息,甚至將家裡的電話拔掉,委員會不得不轉而聯繫威爾遜的妻子。


諾獎委員會在陳述頒獎理由時指出,兩位學者完善了拍賣理論,並發明了拍賣的「新形式」。「他們運用自己的見識,為難以用傳統方式出售的商品和服務設計出新拍賣形式。他們的發現,使世界各地的賣方、買方和納稅人受益。」頒獎辭中這樣寫道。


威爾遜和米爾格羅姆以其在拍賣市場設計、定價、談判和其他與產業組織和信息經濟學有關的課題方面的研究和教學而聞名於世。兩人一起或各自在通信、石油和電力行業的拍賣設計和競價策略以及創新定價方案的設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威爾遜還影響了包括米爾格羅姆在內的一代年輕經濟學家。


現年83歲的威爾遜此前已有兩名學生獲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米爾格羅姆是繼阿爾文·羅斯和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本特·霍爾姆斯特羅姆之後,威爾遜第三個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學生,而此次師生共同獲獎,似乎彰顯了諾獎對拍賣理論的重視。


拍賣更重要的意義是將資源匹配給更適合的人


這也並非拍賣理論第一次獲獎,199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之一,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的威廉·維克裡教授曾在上世紀60年代就對投標和喊價進行研究,提出維克裡投標法,即贏標者付出的價格,不是自己所出的標,而是第二高標,因此也被稱為第二高價投標法。


拍賣看似離普通人生活很遠,實際上在當今社會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政府通過拍賣來確定木材、礦產、天然氣和無線電頻率的出售權,並出售有價證券,如國庫券、票據和債券。拍賣也是政府買賣商品和服務的一種方式。


目前,最流行的拍賣方式分為四種:一是英國式拍賣,即叫價不斷上升的增價拍賣。二是荷蘭式拍賣,即叫價不斷下降的減價拍賣。三是第一價格拍賣,即競拍者在規定時間內,各自獨立提交標書,價高者得。四是維克裡對這一方式進行改進,物品仍歸密封式拍賣中最高價叫價者,但成交價為第二高報價。


威爾遜研究拍賣理論並不比維克裡晚,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他發表了三篇有影響力的論文,充分展示了理性的競拍者如何高估他們競拍的物品的價值。這是第一個研究「共同價值」場景的拍賣理論框架,即競買人集體持有被拍賣對象的相同價值,但沒有完整的價值信息。


在論文中,威爾遜考察了「贏家的詛咒」,即中標人的出價超過物品真實價值的趨勢。贏家的詛咒會導致謹慎的競拍者低估某件物品的價值,但當競拍者對某件物品的真實價值持有不同的私人信息時,這一點就會變得棘手。


大約在20世紀80年代,米爾格羅姆建立了包括共同價值觀和私人價值觀的理論,這兩種價值觀因投標者而異。在再次關注贏家的詛咒過程中,米爾格羅姆認為,英國的拍賣會(起價低、出價高)比荷蘭拍賣(起價高,出價低)更能避免贏家詛咒。這是因為在英國拍賣過程中,競拍者獲得了更多關於物品價值的信息,而其他競拍者則紛紛退出。


威爾遜和米爾格羅姆的研究不只停留在理論方面,除了為買方或賣方確定最佳價格外,他們還幫助拍賣創造儘可能多的價值,並鼓勵建立一種制度,將重要的貨物和服務授予最有能力使用或管理它們的競買人。


上世紀70年代,威爾遜與美國內政部合作,制定石油勘探租約拍賣政策,創新了工業化學品的拍賣制度。之後,他和米爾格羅姆參與了1993年聯邦通信委員會(FCC)頻譜拍賣的設計,被認為是塑造了整個現代電信業的功臣。


當時,FCC需要一種新的方式來分配無線電頻率。這些政府擁有的頻率的使用權被出售給私人,私人可以有效地利用這些頻率進行無線通信,包括電話和網際網路。此前,FCC都是通過申請和抽籤的方式發放訪問權限,隨著行動電話越來越普及,政府需要付出更多成本,而移動服務提供商卻並不滿意。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米爾格羅姆和威爾遜發明了一種新的拍賣形式,稱為同步多輪拍賣(SMRA)。在拍賣中,所有可競買的物品都是同時提供的,競買人可以對任何部分的物品進行競價。為了避免最終出現「贏家的詛咒」,競價開始時很低,當一輪沒有出價時,拍賣結束。1994年,第一次SMRA拍賣會在47輪拍賣中售出10張許可證,拍得6.17億美元。


後來,很多國家的政府採用了SMRA拍賣,並改進更多新的拍賣形式。在這些新形式中,米爾格羅姆率先開發了激勵性拍賣,以幫助政府重新調整廣播頻譜從電視到無線寬帶的用途。激勵拍賣分為兩部分:反向拍賣以獲得頻譜使用權,遠期拍賣用於出售該頻譜。目前,在全球範圍內,根據米爾格羅姆和威爾遜的設計進行的拍賣已經分配了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許可證。


據史丹福大學官網信息,米爾格羅姆和威爾遜目前正在探索如何應用拍賣設計來應對新冠肺炎病毒帶來的一些挑戰,特別是稀缺醫療用品的分配,如個人防護設備(PPE)和呼吸器


「我們都記得,在病毒暴發初期,分配呼吸器時出現了可怕的混亂,例如,各州之間相互競爭,只是抬高價格。」米爾格羅姆認為,在危機時期,市場規則確實很重要。「我們在市場設計中所做的部分工作就是努力考慮系統的所有方面——競爭、分銷、解決複雜的難題——並確保我們現有的系統能夠勝任這項任務。」


兩人最近關注的另一個問題是如何加快5G技術的部署。推廣高速無線的一個障礙是如何重新分配目前無法使用的有限的無線頻譜。威爾遜說:「我們通過拍賣獲得的是人們願意接受的補償。它們之間的競爭使價格保持合理,使我們能夠比政治進程更快地完成過渡,並有效地完成這一轉變。」


花落斯坦福師徒,也是諾獎的必然


作為今年的熱點議題,衛生經濟學曾被寄予厚望,但在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看來,兩人的獲獎並非因為拍賣理論在應對新冠肺炎病毒方面的可能貢獻。「每年大家都會猜,但諾貝爾評選委員會總是出其不意,所以當期熱門的領域反而不易入選。」


張軍認為,將純理論很好地用於市場,需要考慮各種可能的複雜情況,然後尋找更好的分配機制,但這個機制不見得馬上就可以用到現實當中,只是可能對現有機制的改進有所幫助。「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我覺得他們倆得獎其實還是因為在經濟學的重要領域中,做了重要的工作,這個工作是幾十年來的研究成果。」


2000年,張軍和當時在上海財經大學任教的費方域教授一同在哈佛大學訪問,得知史丹福大學的米爾格羅姆教授也在哈佛,便邀約在哈佛廣場的一家咖啡廳會面。在張軍的印象中,米爾格羅姆是一個典型的美國教授形象,瘦瘦的,不愛說話,但是很擅長用數學的語言來描述複雜的事務,「不會大而化之地講問題,而是把一個問題各種可能的情況都考慮進來,比較細緻,邏輯和推演能力很強。」


2004年,米爾格羅姆的《經濟學·組織與管理》一書經費方域翻譯成中文出版,成為經濟學的經典教科書之一,張軍對這本書極為推崇,「這些年,信息經濟學理論,交易成本理論,組織理論等發展較快,米爾格羅姆將這些最新的理論結合在一起,重新寫了一本經濟學教科書,和過去大家接觸的薩繆爾森、曼昆不同,他的書沒有那麼抽象,而是研究現實的問題,比如講到市場的時候,主要在講定價的機制,很接地氣。」


在史丹福大學的官方信息中,除了在拍賣設計和其他經濟學領域的工作,米爾格羅姆和威爾遜都以教學聞名,在同事和學生的評價中,米爾格羅姆熱衷於尋找有趣的謎題,「他總是被一些我們不了解的現象和有趣而重要的問題所激勵。」而威爾遜也被學生們描述為一位熱情的導師,在他的辦公室有塊白板,每當討論到一個想法時,威爾遜通常會走到白板前,立即開始將抽象概念分解成可操作的項目進行探索,「將關鍵要素具體化」是他在處理複雜問題的時候採用的教學方法。


「威爾遜桃李滿天下,培養了很多知名的經濟學家。」張軍說。從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評獎機制來看,每年都會給上千位活躍經濟學家發函,由他們推薦人選。經濟學領域寬廣,每個人研究方向不同,但對於細分領域的最著名學者都會有所了解,因此,這些知名經濟學家獲得提名的機率最高。作為博弈論的一個重要領域,威爾遜和米爾格羅姆是機制理論和拍賣理論研究的佼佼者,更是被經濟學家所熟知。「從這一點來看,他們一定會獲諾獎,只是遲早的問題。」


值班編輯:薛夢昭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何選擇了「拍賣理論」?
    今天我們來聊聊諾貝爾經濟學獎。 2020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美國的保羅·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兩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而頒獎理由是兩位學者在「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對新拍賣形式的發明」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其研究與實踐「使世界各地的賣方、買方和納稅人都受益」。
  • 拍賣理論與實戰經濟學——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威爾遜是米爾格羅姆的博士生導師,其學生中還有阿爾文·羅斯(Alvin Roth)和本特·霍爾姆斯特倫(Bengt Holmström)分別於2012和2016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尤利伊·桑尼科夫(Yuliy Sannikov)於2016年獲得有「經濟學小諾獎」之稱的克拉克獎,經典教科書《博弈論基礎》的作者羅伯特·吉本斯(Robert Gibbons)也是其學生,可謂是星光熠熠。
  • 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拍賣理論為什麼能獲獎?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兩位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經濟學家——米爾格羅姆和威爾遜,獲獎理由為「改進拍賣理論,發明新拍賣形式」。什麼是拍賣理論?這兩位經濟學家又為何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青睞?拍賣理論為什麼能獲獎?在實際生活中,不少商品、服務都是以拍賣方式進行的,這令拍賣理論成為近四五十年來經濟學學科中最具影響力的理論之一。
  • 摘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拍賣理論」究竟是什麼?
    當地時間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 Wilson),以表彰他們在「用於改進拍賣理論和新拍賣形式」方面作出的貢獻。
  • 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何頒給「拍賣理論」
    北京時間10月12日下午50分左右,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兩位來自美國的經濟學家、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保羅·米格羅姆(Paul R。Milgrom)和羅伯特·B·威爾遜(Robert B.Wilson)獲獎,獲獎理由為「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發明了新拍賣形式」,也是諾貝爾獎第一次頒給「拍賣理論」。
  • 贏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拍賣理論,還為Google設計了廣告機制
    最後,其中一位終於贏得競標,但他如果同時產生一種自我懷疑:我是否出價太高了?那他其實也輸了。 而這一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正是因為完善解釋了拍賣機制中贏家的詛咒如何出現、該如何避免,才贏得了該項殊榮。 得主有兩位,他們是美國史丹福大學經濟學家威爾森(Robert B. Wilson)與徒弟米格羅姆(Paul Milgrom)。正如同前述「贏家的詛咒」容易讓一般人理解,威爾森和米格羅姆改善拍賣理論,也回應了經濟學最基本的問題:誰應該買到商品?
  • 公鏈項目顧問斬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米爾格羅姆與他的拍賣理論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Wilson)被授予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他們「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拍賣新形式的發明」,兩人將分享1000萬克朗(約767萬人民幣)的獎金。其中,米爾格羅姆除了在理論上深有研究,在實踐領域上也建樹非凡,不久前其還受聘成為區塊鏈項目顧問。但很多人不免疑惑,經濟學的分支領域如此多,為何看上去並不時髦的拍賣理論會折桂?拍賣機制在區塊鏈又有何應用?
  •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何花落拍賣理論貢獻者
    北京時間10月12日下午,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在瑞典揭曉。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經濟學家保羅·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摘得桂冠,獲獎理由是「改進了拍賣理論和發明了新的拍賣形式」。評委會在現場指出,兩位獲獎學者的理論改進催生了新興的拍賣形式。1948年出生的保羅·米爾格羅姆是史丹福大學統計學碩士和經濟學博士。
  • 澤平宏觀:拍賣理論與實戰經濟學——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威爾遜是米爾格羅姆的博士生導師,其學生中還有阿爾文·羅斯(Alvin Roth)和本特·霍爾姆斯特倫(Bengt Holmstrm)分別於2012和2016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尤利伊·桑尼科夫(Yuliy Sannikov)於2016年獲得有「經濟學小諾獎」之稱的克拉克獎,經典教科書《博弈論基礎》的作者羅伯特·吉本斯(Robert Gibbons)也是其學生,可謂是星光熠熠。
  • 改進拍賣理論 「斯坦福師徒」摘獲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 金融聚焦
    保羅·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本次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主要是表彰他們對通過創新的拍賣理論,為難以用傳統方式出售的商品或服務設計了合理的新拍賣形式。北京時間10月12日下午,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公布。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 改進拍賣理論「斯坦福師徒」摘獲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國際
    保羅·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本次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主要是表彰他們對通過創新的拍賣理論,為難以用傳統方式出售的商品或服務設計了合理的新拍賣形式。北京時間10月12日下午,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公布。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
  • 兩位拍賣理論學者獲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事實上,保羅·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並非是最早從事拍賣理論研究的學者,但兩人不僅研究了拍賣理論,還在實踐中作了非常好的指導,包括為難以用傳統方式出售的商品和服務(例如無線電頻率)設計了新的拍賣形式。「雖然兩者在拍賣理論上不是最早的先行者,做的理論研究也相對基礎,但在實踐應用上,兩者的貢獻卻是很大的,因此,他們獲得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也算是實至名歸。」曾剛如是說。
  • 從經濟學的拍賣理論推測中國誰最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他們都從事數學化經濟學研究,因此,他們在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已經是很老的年紀了。一、拍賣理論是兩名頂級學家研究出來的經濟學理論羅伯特·威爾遜,先後獲得哈佛大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美國經濟學家,現為史丹福大學教授。威爾遜博士是石油、通信和電力行業的拍賣設計和競價策略以及創新定價方案設計的主要貢獻者。
  • 諾貝爾經濟學獎何以青睞「拍賣」
    Wilson),以表彰他們對拍賣理論的發展以及對新拍賣形式的創新。近年來,諾貝爾經濟學獎從理論回歸現實,今年也不例外。「拍賣」更加貼近生活,畢竟拍賣在市場中無處不在,所以,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關注的是微觀經濟學的實踐。且看諾貝爾經濟學獎委員會主席弗雷德裡克森對兩位新科諾獎得主的評語——「今年的經濟科學獲獎者從基礎理論開始,後來將他們的成果應用於實際,並在全球範圍內傳播。
  •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拍賣出來的新貴
    因此,拍賣會影響到各個層面的人,並且正在變得越來越普遍和複雜。米爾格羅姆和威爾遜的重大貢獻就在於他們不僅闡明了拍賣的工作方式以及競標人為何以某種方式行事,還利用他們的理論研究為商品和服務的銷售發明了全新的拍賣形式。
  • 「拍賣理論」獲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
    據官方消息,諾貝爾經濟學獎已於今天揭曉,獲獎者為美國經濟學家保羅·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表彰了他們在「拍賣理論」方面的貢獻。 據悉,這是該獎項首次頒發給拍賣方面的理論。頒獎方認為,拍賣理論使世界各地的賣方、買方和納稅人受益。他們創新的拍賣方式已被用於實際,如無線電頻率出售案例。 希望該理論能夠給人類在更多方面帶來解決問題的思路。
  • 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第一次頒給了「拍賣理論」 因為全球賣家...
    第一次頒給了「拍賣理論」 因為全球賣家、買家和納稅人都受益(附獲獎者經歷)】北京時間10月12日下午50分左右,今年最後一個被宣布的諾貝爾獎項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兩位來自美國的經濟學家、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保羅·米格羅姆(Paul R。
  • 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第一次頒給了「拍賣理論」,因為全球賣家...
    來源:e公司諾貝爾經濟學獎第一次頒給「拍賣理論」!北京時間10月12日下午50分左右,今年最後一個被宣布的諾貝爾獎項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兩位來自美國的經濟學家、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保羅·米格羅姆(Paul R。
  • 解讀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人生贏家,要懂拍賣理論
    一切都在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 經濟學乃當世顯學,學好了能為國藩籬經邦濟世,學不好也能經世致用小富即安。 然而,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是講拍賣的,解讀就有點難度。
  • 解讀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拍賣出來的新貴
    ,更令人讚嘆的是這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還是師徒關係。兩位知行合一的師徒學者破解「贏家詛咒」拍賣陷阱保羅·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這一對學者師徒,珠聯璧合,不僅深入研究拍賣理論多年,更是知行合一,將理論直接運用於實踐,親自下海破解了「贏家詛咒」的拍賣陷阱,共同成就了現代經濟學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史上的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