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場仿真:FDTD和FEM算法有什麼優缺點

2021-02-20 WELSIM

在討論電磁仿真前,先要敬仰前輩:電磁理論的奠基人之一James Clerk Maxwell。

網友RanHe認為:計算電磁學從大的方向可以分為兩大類:全波仿真算法高頻算法。 

全波仿真是一種精確算法,但是非常消耗計算資源。一種簡單的估算方法是:通常我們對物體要進行剖分,剖分至少要達到0.1個波長。那麼也就是說,如果這個物體的電尺寸為10個波長,則有100*100*100=一百萬個網格。每一個網格你還要存儲大量的電磁參數,一般都是單精度浮點型。所以很容易就需要上百兆的內存。如果電尺寸有20個波長,那就需要上G的內存。如果物體的幾何特徵比較不正常,有很多的細微結構,則需要更密集的剖分,這樣很容易就超過了普通計算機的計算能力。例如,1GHZ的波長是0.3米,GSM的頻率大概位置,這樣也就能對一兩米的物體進行仿真。如果是3G通信,頻率大概是2GHz,我們也就只能計算不超過一米的物體,而且不能有奇形怪狀的結構。 

高頻算法就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而生的。對於軍用系統,我們需要對飛機,艦船的電磁性能進行分析,按照前面的討論,全波仿真顯然不行。這樣高頻算法採用了很多近似,例如物理光學,幾何射線法等等,進行近似計算。FDTD(時域有限差分)、FEM(有限元)、MOM(矩量法)、FIT(有限體積分)都是屬於全波仿真算法。其中,FDTD,FIT屬於時域算法,代表軟體EMPro和CST;FEM,MOM屬於頻域算法,代表軟體ADS、EMPro和HFSS。 時域算法適合寬帶信號分析,以為只要仿真一個脈衝輸入,就可以得到很寬的帶寬信息。而頻域算法一次只能計算一個頻點,適合窄帶信號。 FEM與FDTD相比,主要是剖分精確。因為FEM是三角網格,而FDTD是四邊形 。

以上兩圖很明顯的說明了不同網格對物體的近似程度。第一個是FDTD,第二個是FEM。哪個計算結果準確,不用我講了吧。 

現在說說FDTD和FIT有啥區別。FDTD直接對微分方程離散,大家都知道,對於每一個網格,我們認為是均勻的。 

FIT是對積分方程離散,他是沿著積分曲線,取了好多電磁參數,適合處理分非均勻的介質,和交界面,相比FDTD更加精確。 

網友一身孜然認為:FDTD作為一種有限差分時間域數值計算方法,有一次性脈衝分析(寬頻),自然結合非線性諧波分析、自然結合Lorentz , 導體等電介質的優勢。缺點是處理高Q震蕩時候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高Q震蕩需要很久才會消失),此外它的空間差分方式單一,只能分割成長方體。對於非常規邊界和材料形狀的仿真有些力不從心。

FEM則基本克服了高Q仿真,長方體差分的缺陷,可以對空間進行任意分割(不均勻的四面體,例如)。但問題是,他一般是對單一頻率頻域進行仿真,因此對於脈衝源的仿真比較複雜,並且難以分析系統響應的波形,也難以分析非線性系統出現的諧頻。對於寬頻源的仿真需要更長時間。但對於高Q震蕩的計算不在話下,頻譜解析度也可以達到任意高。

小夥伴們,你們同意這兩位大牛的觀點嗎?給我們留言吧。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信號完整性】,版權歸原作者

官網https://welsim.com

QQ群428410872

閱完點讚是一種美德:)

相關焦點

  • 各種電磁仿真算法的優缺點和適用範圍(FDTD, FEM和MOM等)
    CST內置的FIT算法(有限積分法),有時域和頻域兩種算法,速度和硬體消耗處於FDTD和FEM之間,精確度也是比FDTD好,比FEM差,可以算電大尺寸物體。接下來一個一個的說,也是基於實際工程應用。MOM算法其實就是對Z矩陣的求解,非常耗時間和硬體,建議用MATLAB編寫。FEKO裡面還集成了快速多極子、PO、GO、UTD等各種算法,最新版本把FDTD也給加進去了,這是要通吃的節奏啊。我用的最多的是快速多極子算法,它可以用來算大尺寸物體的RCS,很快,而且比PO要精確地多。以上純屬一些個人的工程經驗,下面推薦一篇來自WELSIM的好文章。
  • 淺談PCB電磁場求解方法及仿真軟體
    「興森科技-安捷倫聯合實驗室」經常會接到客戶諮詢,如何選擇PCB電磁場仿真軟體的 問題。那麼,在眾多電磁場EDA軟體中,我們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知道每種軟體的優缺點呢?需要了解此問題,首先得從最最基本的求解器維度說起。
  • Lumerical 發布開放仿真引擎的FDTD Solutions 8.0 版
    Lumerical最新發布的 FDTD Solutions 8.0版將允許研究者對液晶材料和其它空間變化的各向異性材料、非線性材料、磁光和增益飽和材料進行仿真建模。  加拿大不列顛省溫哥華2012年7月5日消息— 全球領先的光電子仿真軟體Lumerical Solutions公司 (http://www.lumerical.com/cn/) 今天發布FDTD Solutions 8.0版,這是基於有限差分時域算法(FDTD)的業界旗艦微納光子學仿真軟體。
  • 電磁場求解器基本概念及主流PCB仿真EDA軟體解析
    商業化的射頻EDA軟體於上世紀90年代大量的湧現,EDA是計算電磁學和數學分析研究成果計算機化的產物,其集計算電磁學、數學分析、虛擬實驗方法為一體,通過仿真的方法可以預期實驗的結果,得到直接直觀的數據。如何選擇PCB電磁場仿真軟體的問題。那麼,在眾多電磁場EDA軟體中,我們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知道每種軟體的優缺點呢?
  • 微波EDA電磁場仿真軟體評述
    這些EDA仿真軟體與電磁場的數值解法密切相關,不同的仿真軟體是根據不同的數值分析方法來進行仿真的。通常,數值解法分為顯式和隱式算法,隨著問題的增加,隱式算法(包括所有的頻域方法)表現出強烈的非線性。顯式算法(例如FDTD、FIT方法)在處理問題時,表現出合理的存儲容量和時間。
  • 三維結構電磁場仿真軟體的快速入門
    (1) 仿真基礎 HFSS作為世界上第一款商業化的三維結構電磁場仿真軟體,被公認為三維電磁場設計和分析的工業標準,評價和地位非常之高。創始人Prof. Zoltan J. Cendes在2014年的一次訪談中指出,HFSS的先進性主要得益於兩點,一是高效的自動有限元網格生成,二是精確的有限元近似求解。 一個典型的HFSS仿真過程可表示如下。
  • Lumerical Solutions公司FDTD Solutions 7.0版為微納光學設計提供...
    升級項目包括集成參數掃描分析與優化計算、業內首個面向納米光學設計的共形網格和一個方便複雜器件設計的擴展仿真元器件庫。   Lumerical首席技術官James Pond博士表示:「FDTD Solutions 7.0延續了Lumerical的傳統:在易用的電腦輔助設計環境下整合最先進的算法,為突破性創新提供得力設計工具。
  • 採用電磁場仿真和測量技術快速定位電源/地阻抗存在的問題
    通過電磁場仿真和測量工具可以直觀觀測電子系統設計所存在的EMI問題,發現電源/地之間阻抗超標的點或區域,從而快速優化去耦電容的布局,快速和有成本效益地將電磁輻射抑制在可接受的範圍。關鍵詞:  電磁場仿真, 近場掃描測量, 電源/地阻抗, 去耦電容, 數字/模擬混合電路系統電源與地之間的輸入阻抗是衡量電源供電系統特性的一個重要的指標,影響電源供電系統特性的因素有:PCB的分層、電路板的布線、電源/地平面的形狀、元器件的布局、過孔和引腳的分布
  • 安捷倫發布新三維電磁場仿真平臺
    更新的三維建模和仿真平臺提供多種增強特性,可提高速度並改進射頻設計和驗證功能。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28042.htm  EMPro用於封裝、連接器、天線和其他射頻元器件的三維建模和電氣性能分析,並可以與安捷倫先進設計系統(ADS)軟體緊密集成。
  • 新能源汽車EMC仿真算法介紹
    EMC仿真是基於軟體分析的一種正向電磁兼容設計方法,包括3D仿真,PCB仿真和系統及電路仿真。 電磁場的分析方法有解析法和數值法。EMC仿真軟體都是基於數值法。 ▲Maxwell方程微分形式 現在比較主流的EMC仿真軟體有
  • 計算電磁學在電磁兼容仿真中的應用
    為此,提出了利用計算電磁學理論對用電設備的電磁兼容性進行分析,針對系統中不同電磁兼容問題以及不同數值計算方法的自身特點,選擇適用的數值方法對問題進行仿真計算。最終實現在產品的設計初期,就能夠對其電磁兼容性進行預測和評估,滿足其電磁兼容性的要求。
  • 基於Verilog HDL的SVPWM算法的設計與仿真
    摘要:空間矢量脈寬調製算法是電壓型逆變器控制方面的研究熱點,廣泛應用於三相電力系統中。基於硬體的FPGA/CPLD晶片能滿足該算法對處理速度、實時性、可靠性較高的要求,本文利用Verilog HDL實現空間矢量脈寬調製算法,設計24矢量7段式的實現方法,對轉速調節和轉矩調節進行仿真,驗證了設計的實現結果與預期相符。
  • 基於ANSYS17.0的嵌入式軟體開發與仿真
    •瞬態電磁場仿真加速10倍: ANSYS Maxwell瞬態電磁場求解器引入了劃時代的時域分解算法,為用戶帶來突破性的計算能力和速度。這項技術(目前已經在申請專利)可以將所有時間點分布到多個核、聯網計算機和計算集群上,同時求解瞬態時步(不同於傳統的順序求解),最終能夠顯著提升仿真能力,實現前所未有的仿真速度。
  • 基於LMS算法的回聲消除系統仿真研究
    常見的回聲消除方法一般有三種。一是對周圍環境進行特殊的處理,二是採用回聲隔離器,三是採用回聲抵消器。當下最熱門的三種回聲消除算法分別是維納濾波算法,最陡下降算法,LMS算法。本文基於LMS算法,應用MATLAB進行仿真研究,並改進了LMS算法,得出更好的回聲消除系統。
  • 車載防撞雷達的DBF算法仿真及實現
    本文針對LFM-CW天線陣列雷達,對信號回波進行處理,對使用的DBF算法原理進行闡述及仿真,仿真結果表明了算法的可行性,最後提出了FPGA實現的流程機制及實現的關鍵步驟。1 空間譜算法分析1.1 LFM-CW測距原理  線性調頻連續波(LFM-CW)測距的原理是通過發送端發射線性調頻信號,接收端將接收到的回波信號和發射信息進行混頻,根據混頻後信號的頻率來獲得目標的距離和頻率信息。
  • 基於CST軟體的專用仿真平臺的開發
    同時兼顧用戶的其他需求,如:簡單的數據輸入、與CAD/EDA之間的導入導出和智能化的後處理,並提供開放的接口方便用戶在CST基礎上開發特定功能的仿真模塊。這些二次開發的仿真模塊,可以更好地完成用戶的需求,大大提高了電磁工程師的工作效率。
  • 英偉達楊健:英偉達仿真模擬方法論助力無人駕駛算法開發
    英偉達在仿真驗證方面有什麼獨特的見解?雷鋒網新智駕邀請了英偉達無人駕駛開發架構師楊健來進行業內分享。以下為楊健的演講內容,雷鋒網新智駕進行了不改變原意的整理:大家好!我是英偉達無人駕駛解決方案架構師楊建,感謝新智駕提供的平臺,讓我們可以交流關於無人駕駛仿真方面的話題。
  • 基於MPPT算法的光伏發電併網系統仿真研究
    目前太陽能光伏發電主要問題是光伏電池輸出功率的不穩定,比如光照強度和溫度的變化會導致電池的輸出電流與電壓的變化,從而引起功率的變化。為了讓光伏電池的運行效率達到最大值,需要利用MPPT算法跟蹤最大功率點[4],使光伏電池始終能夠輸出最大功率。
  • LUMERICAL發布最有力的寬帶FDTD模擬設計工具SOLUTIONS 6.0
    新版FDTD具有高精度材料特性建構能力,可使光學設計者能更精確地分析和預測器件的寬光譜性能。           作為最流行的電磁場計算方法,有限差分時域(FDTD)技術已經成為設計微米和納米尺度光電器件的標準工業工具(工業標準)。其主要原因是,它能夠僅用一次模擬運算就可以定量分析器件的寬光譜性能。但是,僅當描述材料的這種特性模型足夠精確時,這樣的寬光譜性能才是有用的。
  • RMxprt在三相異步電動機中的2D電磁場分析
    摘要 RMxprt是基於電機等效電路和磁路的設計理念來計算、仿真各種電機模型,具有建立模型簡單快捷、參數調整方便等優點,同時具備一定的設計精度和可靠性。針對如何才能更好地計算仿真三相異步電動機,求解二維和三維有限元件這一問題。文中以一臺三相異步電動機為藍本,分析RMxprt模塊在三相異步電動機的2D電磁場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