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新媒體記者郭慧巖
曾幾何時,霧霾是燕趙大地的痛,尤其到了採暖期,這種「呼吸的痛」愈發明顯。
一夜之間,PM2.5從一個陌生的專業名詞,變為大家耳熟能詳的熟語。
然而,這兩年,不經意間,人們發現,呼吸暢快了起來,藍天白雲多了起來,遠山的影子也時時在望,戴口罩的少了,夏季戴墨鏡的多了。
河北「神清氣爽」的背後,是全省上下的共同付出。
當每天清晨,我們可以無所顧忌地推開窗,大口呼吸新鮮的空氣時,我們會感謝現在努力的自己。
石家莊的藍天 長城新媒體記者郭慧巖 攝
藍天
「這是什麼時候買的口罩。」前兩天,石家莊市民韓月收拾東西的時候發現了一包還未拆封的防霧霾口罩。
購物小票顯示購買時間是2018年10月。她這才想起來,這是去年到藥店順手買的,當時想著,自己氣管不太好,等霧霾天來了肯定要用的。但事實表明,口罩並沒有派上用場。
曾經,每到採暖期前,防霧霾口罩是韓月的必備品,但這包未拆封的口罩讓她也記不清到底從什麼開始,防霧霾口罩已不再那麼重要。
像韓月這樣基本擺脫了防霧霾口罩依賴的人並不在少數。而空氣品質趨好最直觀的就是藍天白雲越來越常見。
7月20日至22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在承德市調研檢查。這是王東峰在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哈裡哈鄉莫裡莫村隨機走訪貧困戶、脫貧戶,關心散煤治理情況。長城新媒體記者 龐曉瑋 攝
今年1-8月份,全省PM2.5濃度為5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5.68,同比下降0.2%。全省平均優良天數為146天,同比增加2天,優良天數比率為60.1%。
其中,5-8月份,全省PM2.5月均濃度分別為33、35、32、24微克/立方米,連續4個月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為2013年以來歷年同期最好水平。
可以說,目前河北的空氣品質是六年來最好的。
藍天白雲越來越多,空氣越來越好,還改變了韓月的另一個習慣。
以前隨著霧霾的到來,她早晨醒來打開手機的第一件事是看一下空氣品質,「唉,今天又爆表了。」
這也一度成了人們見面的「問候語」。而如今,藍天白雲越來越多,「爆表」的次數越來越少,即使到了採暖期,頻率也大大降低了。
「我都不知道有多久沒再打開顯示空氣品質的APP了,估計以後也用不著了。」韓月說。
去往邢臺高速上的藍天 長城新媒體記者郭慧巖 攝
付出
河北大氣汙染治理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成效的背後是上至政府官員下至普通百姓共同努力、付出的結果。
多年來,河北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始終把大氣汙染治理擺在突出位置,持續推動大氣汙染治理。
河北制定了成立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抓工業汙染防治、抓燃煤汙染治理、抓重汙染天氣應對、公開約談等一系列鐵腕政策。
河北的藍天美景 長城新媒體記者郭慧巖 攝
頂層設計很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落實。對此,河北省環境綜合執法局一處主任科員滑永輝,作為一名一線執法人員體會更深一些。鐵腕治汙也讓他和同事們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在2017年,河北全省上下掀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藍天保衛戰。滑永輝在這場治霾大戰中歷任省生態環境廳駐邯鄲、石家莊、唐山、滄州等地執法組大組長,連續7個月的時間,現場檢查企業9000餘家(次),連續查處126起突出生態環境違法案件。
如今,頂風作案的企業越來越少,這有賴於嚴格執法,還與企業的環保意識、大局意識越來越強不無關係。
河北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不盡合理,「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向積攢多年的家底「開刀」,必然會有陣痛,但越來越多企業選擇「忍痛」轉型,因為大家知道,短期的損失換來的是長久的天藍、地綠、水美。
2013年以來累計壓減煉鐵產能7500萬噸、煉鋼產能8200萬噸、水泥產能7300萬噸、平板玻璃產能7900萬重量箱。數百家汙染物排放量大的工業企業退城搬遷。
石家莊市鹿泉區東辛莊村街道上方架設完成的天然氣管道。長城新媒體記者 劉瀾瀾 攝
「煤改電」「煤改氣」是大氣汙染治理的一項重要舉措,但對於長期使用煤作為能源的北方居民來說,改變這一習慣並不容易。
「這就把我用了這麼多年的鍋爐拆了?」家住保定的張英說,她所在的村子今年開始進行「煤改氣」,雖然還有一些不理解和不習慣,「但是聽說以後就不用呼吸髒空氣了,拆就拆吧」。
據了解,河北根據氣源和電源情況來匹配改造、安排,加大對農村散煤汙染排放的治理力度,實施了「雙代」工程(即「氣代煤」和「電代煤」)。到目前為止,全省已改造535萬戶,今年計劃改造180萬戶。從目前看,「雙代」工程對空氣品質改善貢獻率至少在30%以上。
石家莊水上公園的美景 長城新媒體記者郭慧巖 攝
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4月,河北省獲得生態環境部表揚。
通報稱,2017年以來,河北等地緊緊圍繞國家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等重大部署,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解決群眾關心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全面推進環境執法工作,精準施策,查企督政雙軌並行,持續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環境執法成效顯著。
現在大家坐火車、坐汽車到河北沿線,都感覺到河北到處是綠色。這意味著,河北採取的治汙措施是正確的、有效的。這些成績,無疑會增加河北在治理大氣汙染方面的信心,繼續走好接下來的生態環保路。
今年,河北大氣汙染治理將爭取實現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5%、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同比下降5%的目標。
石家莊市世紀公園景色。王汝春 攝
對河北來說,這是目標也是挑戰,同時也更彰顯了河北打贏這場硬仗的決心。
誠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氣汙染物形成是長期累積的結果,治理自然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所幸的是,河北找到了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治理方法,且方法是有效的,要做的就是付出更多艱苦卓絕的努力,補齊短板,久久為功。
70年來,我們一直在為燕趙大地的天藍、山綠、水清不懈努力著,展望未來,美麗河北的圖景更加令人嚮往。
我們相信,只要接續奮鬥,燕趙大地的「氣質」會更美,「顏值」會更高,高質量發展之路也會越走越寬,人們的幸福感也將越來越明顯。
編後:
3689,即抓好三件大事、打好六場硬仗、實施八項戰略、深化九項改革。這是河北省委九屆六次全會確定的河北省經濟社會發展基本思路,即「3689」工作思路。
三件大事是指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建設雄安新區、籌辦北京冬奧會工作。
打好六場硬仗,即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硬仗、精準脫貧的硬仗、汙染防治的硬仗、轉型升級的硬仗、補齊民生短板的硬仗、優化營商環境的硬仗。
八項戰略,即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教興冀戰略、人才強冀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開放帶動戰略。
九項改革,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有企業改革、「放管服」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科技體制改革、金融財稅體制改革、教育文化體育體制改革、「三醫聯動」改革、國家監察體制改革。
「3689」工作思路的明確,為當前關鍵時期河北省的發展確定了目標和方向。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日子裡,長城新媒體記者梳理河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變化,從「3689」中擷取一些典型場景和事件,以為盤點,以為激勵。
來源:長城網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