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發布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 發揮好「減震器」和「舒壓閥...

2020-11-27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證券網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丹丹)為加快建立完善有利於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的機制,保護金融消費者長遠和根本利益,人民銀行制定並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

辦法共七章,六十八條。第一章總則,主要對立法依據、適用範圍及基本原則進行了規定。第二章金融機構行為規範,主要從銀行、支付機構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頂層設計、全流程管控、信息披露和金融營銷宣傳等方面進行規範。第三章消費者金融信息保護,從消費者金融信息安全權角度,進一步強化了信息知情權和信息自主選擇權。第四章金融消費爭議解決,對爭議解決的程序性規定以及非訴第三方解決機制進行了細化和完善。第五章監督與管理機制,根據人民銀行新「三定」方案,就制度制定、協調機制、監管執法合作等進行明確。第六章法律責任,規定了銀行、支付機構責任、高管責任以及人民銀行工作人員責任。第七章附則,明確了參照適用的機構類型、解釋權、生效和廢止等內容。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持續做好辦法的落地實施工作,進一步規範銀行、支付機構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的行為,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銀行、支付機構應當嚴格落實辦法各項要求,切實承擔起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主體責任,確保經營行為依法合規。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指出,制定辦法一是堅持金融監管問題導向的客觀需要,把主動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發揮好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金融領域「減震器」和「舒壓閥」的基礎性作用。

二是保護金融消費者長遠和根本利益的現實需要,提升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專門文件的法律效力位階,進一步規範銀行、支付機構的經營行為。

三是完善人民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體系的履職需要,更好地履行新「三定」方案賦予的職責。

四是打擊侵犯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合理提升違法違規成本的迫切需要,解決金融領域違法違規成本過低的問題。

五是更好回應基層呼聲和社會關切的實際需要,對「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金融消費者、金融機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等提出要加快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立法進程的期望作出回應。

相關焦點

  • 數字金融時代如何保護好消費者權益?數禾科技提出建議
    數字金融時代如何保護好消費者權益?數禾科技提出建議各行各業都談數位化的大環境中,數字金融已經悄悄走入大眾的生活之中,不論是將傳統銀行服務搬到線上,還是與生俱來便具備數位化屬性的網際網路消費金融服務,都在改變著大家的生活方式,帶來新的體驗。
  • 央行報告:數位技術對消費者金融素養影響整體正向
    本報記者 李暉 北京報導接受良好教育的金融消費者是金融市場穩定的基石。7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發布《2019 年消費者金融素養調查簡要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與2017年相比,消費者金融素養整體上稍有提升。教育、收入、地域、年齡和職業五個因素與消費者金融素養顯著相關,而數位技術對消費者金融素養的影響整體正向。
  • ...適宜貨幣金融環境——2019年央行宏觀調控和貨幣政策實施工作紀實
    2019年冬,易綱在《求是》雜誌刊發題為《堅守幣值穩定目標 實施穩健貨幣政策》的署名文章,他回顧了20世紀「大蕭條」以來全球範圍貨幣政策三個階段的歷史演進,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貨幣政策調整的經驗規律,明確了新時代堅守好貨幣政策維護幣值穩定和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福祉的初心使命。  在這篇7000字的長文中,易綱對「穩票子」進行了反覆強調。
  • 央行定調!
    延續實施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繼續運用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三農」、科技創新、小微和民營企業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牽頭髮揮金融支持小微企業政策合力。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有效銜接。
  • 央行發布徵信業務管理辦法 涉大數據徵信業務等機構需持牌經營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單美琪 孟俊蓮 北京報導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於《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辦法》主要圍繞「信用信息採集」「信用信息整理、保存、加工」「信用信息提供、使用」「信用信息安全」及相關監督管理措施對徵信業務做出規定。
  • 央行發布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個人不良信息保存期限5年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原標題:央行發布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個人不良信息保存期限5年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觀點地產網訊:1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一則關於《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1年2月10日。
  • 從格萊珉銀行到金融消費者保護,亞洲國家普惠金融五個典型案例
    《普惠金融發展國家戰略(2019~2024)》致力於消除獲得各種金融產品和服務時存在的固有障礙,並指出未來印度普惠金融要著力實現的普及金融服務、提供基本金融服務、提供謀生或技能開發的培訓機會、提供金融教育與提升金融素養、保護消費者與建立投訴處理機制、實現持續有效的協調等六大目標。通過擴大服務範圍實現金融服務的普及性,是成功實施普惠金融戰略的關鍵基礎。
  • 央行《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全文發布 包括27項主要任務
    針對金融業信息技術應用建立健全國家統一推行的認證機制,進一步加強金融科技創新產品的安全管理,促進金融標準的實施落地,有效提升金融服務質量與安全水平。持續推進金融業信息技術創新應用標準的國際化,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推動國內優秀標準轉換為國際標準,促進我國金融科技創新全球化發展。(二十七)強化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
  • 微眾銀行微粒貸嚴打虛假APP 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
    (原標題:微眾銀行微粒貸嚴打虛假APP 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
  • 江蘇發布消費者權益保護十大案例
    在今年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3月11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2019年度消費者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期望以此引導消費者積極理性維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也提示廣大經營者依法誠信經營,為營造良好放心的消費環境,服務保障消費推動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和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 央行定調2021年十大重點工作 傳遞重磅信號
    延續實施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繼續運用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三農」、科技創新、小微和民營企業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牽頭髮揮金融支持小微企業政策合力。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有效銜接。
  • 央行發布金融行業等級保護標準 提出增強性要求!
    11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金融行業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實施指引》(以下簡稱「實施指引」)系列標準,以及《金融行業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測評指南》(以下簡稱「評測指南」)標準,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技術體系以「一個中心,三重防護」為核心理念,劃分安全計算環境、安全區域邊界、安全通信網絡與安全管理中心;管理體系遵從生命周期法則,從建立、實施和執行、監管和審計、保持和改進四個過程進行科學化管理,通過循壞改進形成「生命環」的管理辦法。
  • 浙江工商發布查處侵害消費者權益十大典型案例
    原標題:浙江工商發布查處侵害消費者權益十大典型案例法制網訊 記者餘瀛波 《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國家工商總局73號令)將於今年3月15日起施行,對「7天無理由退貨」、「個人信息保護」、「預付款消費」等多方面的消費者權益及相應的處罰辦法作出了具體規定,違法者最高可處3萬元罰款。
  • 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管理暫行辦法》
    對與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貸款的,《辦法》提出加強限額管理和集中度管理等要求。四是強化消費者保護。明確商業銀行應當建立網際網路借款人權益保護機制,對借款人數據來源、使用、保管等問題提出明確要求。《辦法》還規定,商業銀行應當加強信息披露,不得委託有違法違規記錄的合作機構進行清收。五是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 央行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防範「大而不能倒」風險
    來源:央視原標題:央行、銀保監會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 防範「大而不能倒」風險今天(3日),人民銀行表示,為完善我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框架,建立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與識別機制,《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
  • 邢會強:大數據時代個人金融信息的保護與利用
    2016年發布的《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以下簡稱金消保辦法)對個人金融信息保護作了較為全面的規定。2019年年底,央行又擬對該辦法進行修訂並將其升格為部門規章。2018年,中國銀行保險監管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銀保監會)發布《銀行業金融機構數據治理指引》。2019年10月,央行又起草了《個人金融信息(數據)保護試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個人金融信息的保護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 維護消費者權益!《智能電視開機廣告服務規範》將實施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日前正式發布了《智能電視開機廣告服務規範》,將於2020年9月13日起正式實施。資料顯示,該標準由創維、海信、TCL、長虹、康佳、海爾、樂視、三星、索尼、LG、夏普等國內外主流彩電品牌廠商,以及智能電視運營服務平臺、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學術研究機構、市場研究機構共同制定。
  • 《中國金融》|開展央行內部評級工作的思考
    央行評級工作從2014年至今,已平穩度過了業務初創期、平臺建設期和工作推廣期,業務運作模式逐漸成熟,在支持央行貨幣政策操作、引導中小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信貸投放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一方面說明了央行評級工作在優選信貸資產、保障央行債權安全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中小金融機構的信貸資產質量面臨一定的下遷壓力。特別是2020年,在經濟下行和新冠肺炎疫情雙重因素的疊加影響下,小微企業的生存危機在一定程度上轉化為了信貸風險。
  • 央行圈定2021年工作重點:穩健貨幣政策基調不變 穩步擴大金融雙向...
    新華社上海1月7日電(上海證券報記者 黃紫豪)2021年央行工作會議於日前以視頻形式召開,會議圈定了2021年央行工作重點。會議表示,2021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人民銀行將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持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穩步擴大金融雙向開放,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