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它是動物界活化石,明明是爬行動物,卻學會了飛行

2021-01-14 奇點使者

如今的地球,已經在宇宙中旋轉了40多億年,而在這40多億年中,人類卻只參與了一小部分。人類想知道我們是從哪裡來的?最終將會進化成什麼模樣?

此前,曾有研究人員稱,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來源於海洋,無論是陸地上的爬行哺乳動物,還是天上飛的鳥類,他們的祖先都是魚類。如果這樣推算的話,人類的祖先是否也將是一條魚?

一種神秘的爬行動物 動物界的活化石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種極為神秘的爬行動物,之所以說它神秘,共有三點原因。第一點,這種爬行動物的外觀,與西方人理念中的龍有著比較類似的頭顱。也許這種爬行動物的外表和龍還有些差距,但縱觀整個生物界,也許只有它和西方人眼中的龍最為相近了。

第二點是,這種爬行類動物,是迄今為止研究人員所發現的,唯一一個可以在空中飛翔的。

第三點,研究人員發現這種爬行類動物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1億年之久,可以說是動物界的一個活化石了。

爬行動物中的飛行家,它叫飛蜥

這種動物叫做飛蜥,它是蜥蜴家族中唯一會飛的。針對這點,研究人員也是分費勁,為啥在蜥蜴家族中,其它的成員都不會飛,而只有飛蜥可以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呢?難道他們並非是同一個祖先?

經過反覆研究,曾有研究人員較為大膽的提出飛蜥的祖先就是翼龍。當然,如此大膽的猜想,並未得到很多人的認同。但基於考古資料的有限,這種說法也沒有被徹底的推翻,只能有待後期考古資料的新發現。

儘管飛蜥從外觀來看,確實有點像縮小版的翼龍,但在實際飛行的時候,飛蜥和翼龍卻有很大的區別。

翼龍可以靠著大大的翅膀在高空自由飛翔,而飛蜥的「翅膀」只能藉助空氣的力量進行滑翔,而不能像翼龍那樣仰衝向上直衝雲霄。

飛蜥的飛行能力很有可能是進化來的

通過對飛蜥的研究,人們越來越希望相信,飛蜥的「翅膀」是通過物競天擇一步步進化而來的。

其實,飛蜥之所以能夠在高空中翱翔,主要靠的就是它的那個翼膜,正因如此,飛蜥每次飛行的時候都會不特別長。

與其說飛蜥身上長有一對翅膀,不如說飛蜥的後背上背了一個能夠自由調節的降落傘。飛蜥身上的這個「降落傘」能夠根據空氣動力,自由調節,最終讓飛蜥能夠準確的降落在它們想到去的地方。

飛蜥的存在時間可能比翼龍還要長

研究人員在考古時發現,飛蜥的化石與翼龍在一定程度上有著微妙的相似之處。而更讓研究人員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飛蜥化石的存在時間,或在1.3億年以前,也就是說,飛蜥在地球上的存在時間,可能比恐龍界的翼龍時間還要長。

遺憾的是,關於翼龍的一些情況,由於考古發掘的資料十分有些,目前還有很多疑問尚未得到解答。不過讓研究人員感到興奮的是,如今的飛蜥已經可以作為動物界的活化石,供研究人員進行深入分析。

相關焦點

  • 爬行動物中的活化石--喙頭蜥(Sphenodon punctatus)
    喙頭蜥是一種非常神奇的生物,如果我告訴你,它雖然叫喙頭蜥,但它並不是蜥蜴,你會不會很吃驚?別急,我這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種至今還生活在地球上而且數量十分稀少的,很少有人知道的活化石。喙頭蜥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它是三疊紀初期喙頭類殘留下來的唯一代表,我們都知道爬行動物的分類非常複雜,恐龍可以說是遠古爬行動物的祖先,而我們現代所說的爬行動物其實只有龜類
  • 它是動物界中活化石,在中國是保護動物,在泰國卻賣出「白菜價」
    但是,在我國有一個保護動物,它在泰國只是一種人們餐桌上的食物。這種動物的名字叫做鱟,它屬於海洋生物,。這種動物有極高的價值,被稱為之是動物界中的活化石,在中國是保護動物。然而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它在泰國卻賣出了「白菜價」,這讓吃貨們著實羨慕。
  • 3種動物界中的活化石,生命力公認頑強,可惜瀕臨滅絕!
    3種動物界中的活化石,生命力公認頑強,可惜瀕臨滅絕!大約6500萬年前,一次大災難的降臨,致使恐龍一夜間銷聲匿跡,自此之後就再也看不見恐龍的身影。450萬年前人類的出現,地球才有了一片生機。通過研究,有人發現地球上還有多種史前生物存活著,被稱為動物界中的活化石,到底是哪些生物呢?3種動物界中的活化石,生命力公認頑強,可惜瀕臨滅絕!首先第一種就是鴨嘴獸。大約在2500萬年前,鴨嘴獸在地球上湧現,它作為一種哺乳動物,雖然並沒有進化完成,但它的生活習性卻很有特色,面貌也長得很特殊。
  • 研究人員在鯊魚化石中發現史前飛行爬行動物的遺骸
    今年年初,英國樸次茅斯大學的博士生 Roy Smith在梳理一抽屜鯊魚化石時,有了一個令人驚奇和激動的發現:一種生活在6000多萬年前的飛行爬行動物的遺骸。Smith在檢查英國兩個博物館收藏的鯊魚鰭刺化石時,注意到一些碎片中含有神經孔。鯊魚鰭刺沒有這些,所以Smith意識到有些碎片和其他碎片不一樣。
  • 動物界的6大「老不死」錦鯉上榜,第一名居然是它!
    是現存古老的爬行動物。特徵為身上長有非常堅固的甲殼,受襲擊時龜可以把頭、尾及四肢縮回龜殼內。大多數龜均為肉食性,以蠕蟲、螺類、蝦及小魚等為食,亦食植物的莖葉。烏龜在動物界裡其實不是壽命最長的,老人們都說《千年王八萬年龜》這只是誇大的說法而已,據統計烏龜壽命最長的品種是《加拉帕戈斯象龜》壽命最長的只有250年。
  • 《自然》:這種長壽的「活化石」正在透露2.5億年來的生命秘密
    雖然龜鱉的實際壽命沒那麼誇張,不過爬行動物還真是動物界的長壽明星。在紐西蘭,就有一種罕見而獨特的爬行動物,個體可以活100年以上。當地的毛利人稱動物為tuatara,認為它們擁有超自然的力量。從物種的角度來說,這種動物也確實不同尋常,曾是恐龍的同時代夥伴,見證了滄海桑田。
  • 盤點世界上還存活著的動物活化石
    1,鱟(hòu)鱟的祖先出現在地質歷史時期古生代的泥盆紀,當時恐龍尚未崛起,原始魚類剛剛問世,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它同時代的動物或者進化、或者滅絕,而唯獨只有鱟從4 億多年前問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鱟有「活化石」之稱。
  • 唯一會飛的爬行動物,它的祖先來自1.3億年之前,是怎麼做到的
    在地球的歷史上,經常會有一些神奇的生物「不走尋常路」,比方說我們熟悉的蝙蝠,明明是哺乳動物,但是卻經過數百萬年的演化學會了飛行。 再比方說我們今天文章中的主角——飛蜥,它們作為現生動物中唯一會飛的爬行動物,也是有著大大的本領。那麼,飛蜥的祖先是誰呢?會是恐龍中的某一類?
  • [視頻]深海皺腮鯊 罕見「活化石」
    [視頻]深海皺腮鯊 罕見「活化石」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5日 18:54 來源:CCTV.com 由於生物學家曾在距今八千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過它的化石,因此皺腮鯊又有「活化石」之稱。通常,皺腮鯊生活在水下600至1300米的深海區,普通人難得一見。但是21號日本靜岡縣的一名漁夫卻在沼津市附近海域意外發現了它。據沼津市淡島海洋公園的專家說,這條長約1.6米的雌性皺腮鯊,很可能是因為最近的季節性洋流活動被衝到淺海的。
  • 動物界驚現神秘動物界之最 巨型娃娃魚嚇壞觀眾
    &nbsp&nbsp&nbsp&nbsp動物界驚現神秘動物界之最,巨型娃娃魚嚇壞觀眾。動物戒指之中有許多非常令人驚奇的動物動物存在,尤其是近期發現的巨型娃娃魚,更是嚇壞了群眾。&nbsp&nbsp&nbsp&nbsp
  • 全球最珍貴的樹,被譽為世界罕見的活化石,就在中國境內
    而只有稀有少見和價值高才值得「珍貴」二字,而最珍貴那就更是罕見了。那你知道世界上最珍貴的樹叫什麼、在哪裡嗎?如果你不知道就跟著小編來了解吧。這種世界最珍貴的樹叫「水杉」,屬於落葉喬木,高可達35米,胸徑2.5米;樹皮灰色、暗灰;是雌雄同株、喜歡生長在土壤肥沃、深厚的地方,大多是在山谷或地勢平緩的地方。
  • 漁民捕獲罕見鱘鰉 有水中活化石之稱!
    漁民捕獲罕見鱘鰉 有水中活化石之稱!時間:2017-05-11 18:50   來源: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漁民捕獲罕見鱘鰉 有水中活化石之稱!據了解,10日中午當地邊防派出所接到漁民周某、張某報警稱   原標題:漁民捕獲罕見鱘鰉 有水中活化石之稱!
  • 深海驚現罕見"活化石"腔棘魚 曾是恐龍時代生物
    原標題:深海驚現罕見"活化石"腔棘魚 曾是恐龍時代生物 腔棘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魚類之一,被看作是一種活化石。曾經被認為在6500萬年前滅絕,但1938年被人再次發現蹤影,腔棘魚便被稱為「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 我國發現飛行的爬行動物新類群吉大翼龍(圖)
    這是我國科學家在遼西「熱河生物群」爬行動物領域研究所取得的一項新的研究成果,也是我國古生物學界第二次以大學名字命名的珍稀動物化石。  董枝明教授介紹,翼龍類爬行動物最早出現於距今約2億年的三疊紀晚期,是最奇特的一類能飛行的爬行動物,也是脊椎動物向天空擴展的先驅之一。此次發現的「吉大翼龍」化石產自遼寧西部朝陽地區上河首的早白堊世九佛堂組地層,距今約1.3億年。
  • 什麼是爬行動物?別再誤解爬行動物了,不是會爬的都叫爬行動物!
    所謂爬行動物,是指它們的體表一般均擁有保護性的鱗片亦或是堅硬的外殼,皮膚不具備呼吸功能,由於這些動物的皮膚腺極少,因此它們的身體也不會因為過快地失去水分從而走向死亡,爬行動物的頭顱上除鼻軟骨囊以外、全部骨化,外部被膜成骨覆蓋,頭部能夠靈活轉動,胸椎、胸肋與胸骨圍成胸廓以此保護內臟,這也是動物界中首次出現胸廓這一結構,除蛇類動物外,所有爬行動物均長有四肢,水生動物種類則長有槳狀的掌,指、
  • 這絕對是世界上最罕見的藍色動物
    在動物界中,藍色的毛髮極為罕見,即便在整個地球上,藍色動物也是稀有品種。這是為什麼呢?
  • 別動不動就「活化石」了,哪有什麼活化石呀
    你常能在雜誌上、博物館裡還有自然紀錄片中接觸到這種觀點,但它是完全錯誤的。事實上,整個「活化石」的觀念已開始崩潰瓦解。活化石: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有變化過的生物?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在《物種起源》創造了「活化石」這個說法。
  • 我國發現能飛行的爬行動物新類群
    吉大翼龍    12月22日,在吉林大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研究中心化石陳列館首次展示了前不久在我國遼西首次發現的、早白堊世爬行動物新類群——翼龍化石模式標本及其研究成果,這也是我國科學家在遼西「熱河生物群」爬行動物領域研究所取得的一項新的科研成果
  • 動物界的「活化石」,長得像鴨子卻沒有翅膀,被咬一口會全身劇痛
    世界上奇怪的動物有很多,它們大多是因為長相而被認為奇怪,但是要說到習性上,卻沒有多奇怪,反而和它的其他家族成員是差不多的。但在澳大利亞有一種動物,不僅是長得奇怪,它的生活習性也是相當奇葩,和很多的動物都不一樣。
  • 圖文:我國發現飛行的爬行動物新類群化石(3)
    圖文:我國發現飛行的爬行動物新類群化石(3)近日,一種早白堊世飛行的爬行動物新類群化石――「吉大翼龍」化石在遼寧省西部地區被發現。 該化石是由我國著名恐龍研究專家、吉林大學、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董枝明教授及其率領的吉林大學古脊椎動物課題組完成的。據董枝明介紹,「吉大翼龍」化石發現於遼寧省西部朝陽地區上河首的早白堊世地層,距今約1.3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