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毛求疵——八下物理《機械能及其轉化》

2021-01-08 葉老師物理

在八年級物理下冊《機械能及其轉化》一節中,教材為了說明動能和重力勢能的轉化,給出了下圖所示事例:

用單擺擺球的來回擺動已經足以說明問題,我想不明白的是,為什麼要用滾擺來示例呢?

我們來回顧一下動能的概念。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中學物理所涉及的動能,指的都是物體的平動動能:

從「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我們也能看出這一點。而我們這節課要講的,正是物體的平動動能與勢能的相互轉化。

再看看滾擺,滾擺的動能由兩部分構成:平動動能和轉動動能。更要命的是,轉動動能還與滾擺的半徑和輪軸的半徑有關。用滾擺的「動能」來替換中學物理的「動能」,怎麼說也有偷換概念的嫌疑。當然了,八年級的學生不可能知道他們上節課學的動能跟滾擺的動能是兩種不同的動能。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樣安排似乎也能說明問題。但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偷換概念畢竟不是嚴謹的科學行為。當然,我說過了,這是吹毛求疵。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的事例,在聽課中也能觀察到老師們用心收集到生活中的事例來加強學生的認識。所以,能不用滾擺就不用吧。

本來不想再囉嗦了,可既然是吹毛求疵,那就吹到底吧。請觀察下面截圖。

如果說用滾擺的「動能」來替換中學物理的「動能」還能讓人忍受,畢竟實驗效果比較明顯。可是上圖實在是讓人忍受不了。尤其是一些地市的中招題,以此為題幹讓學生填寫衛星動能和重力勢能的轉化情況——這是錯誤的!

在【深挖「力的作用成效」——八下物理《功》】一文中給老師們留了個思考題:G=mg有沒有前提?

用心的老師知道,前提是:在地面附近。

如果物體離地面太高(太深),重力就失去了意義,人造地球衛星的高度已經不適用重力的概念了。在忽略稀薄氣體阻力的影響下,人造地球衛星的機械能守恆,但,是動能和引力勢能的相互轉化和守恆。其方程為:

再次跟老師們分享我的教學理念:教物理,不教物理課本。

疫情終將過去!期待與您相會於真實的物理課堂!

(本文系葉老師物理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於百家號葉老師物理)

相關焦點

  • 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機械能及其轉化
    下面是《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機械能及其轉化》,僅供參考!   機械能及其轉化     1、知識結構:     2、動能和重力勢能間的轉化規律:     ①質量一定的物體,如果加速下降,則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②質量一定的物體,如果減速上升,則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 2019年初中物理知識點之機械能及其轉化
    下面是《2019年初中物理知識點之機械能及其轉化》,僅供參考!   機械能及其轉化   1、機械能:動能與勢能統稱為機械能。   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機械能的總和不變,或者說,機械能是守恆的。
  • 「經典習題周周練」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 第4節 機械能及其轉化
    「經典習題周周練」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第4節機械能及其轉化【解題思路】分析古詩句中提到的物理情景,結合動能、重力勢能、機械能的定義即可解決此題。修建三峽水電站的目的是為了發電的,從建造時提高水位來分析關閘蓄水的目的。
  • 高中物理:機械能與機械能守恆定律專題!
    機械能守恆定律是很多學生學習高中物理的絆腳石,重點內容有哪些呢?
  • 高考物理知識點:機械能
    (3)應用動能定理只考慮初、末狀態,沒有守恆條件的限制,也不受力的性質和物理過程的變化的影響。所以,凡涉及力和位移,而不涉及力的作用時間的動力學問題,都可以用動能定理分析和解答,而且一般都比用牛頓運動定律和機械能守恆定律簡捷。
  • 機械能轉化的妙用:世界上最快的攻擊速度
    擠壓彈出式的攻擊手段:機械能的轉化新渡戶歪白蟻的天敵是螞蟻。當種群受到螞蟻的威脅時,新渡戶歪白蟻的兵蟻便揮舞著猙獰的大顎來保衛它們的夥伴。在我們的普遍觀念中,具有大顎的昆蟲,例如鍬甲等,一般是通過撕咬的方式來攻擊獵物或敵人。
  • 高中物理「機械能及其守恆定律」知識點匯總,附經典題型解析梳理
    剛進入高一學習物理的學生,往往會發現和初中大不相同,公式很多樣,計算也很繁瑣,考到的知識涉及面廣,聯繫稠密,一般呈現系統性和關聯性。其中,機械能及其守恆定律也是一大難點,下面就跟著老師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高中物理:機械能專題學習
    (3)應用動能定理只考慮初、末狀態,沒有守恆條件的限制,也不受力的性質和物理過程的變化的影響.所以,凡涉及力和位移,而不涉及力的作用時間的動力學問題,都可以用動能定理分析和解答,而且一般都比用牛頓運動定律和機械能守恆定律簡捷.
  • 高一物理必修二:動能定理與機械能守恆知識總結
    #在高一物理必修二中,我們學習了動能定理與機械能守恆,可是學習完二者之後,好多同學處於迷茫的狀態,不知道什麼時候用動能定理,什麼時候用機械能守恆,下面我們對二者做一下詳細介紹。5.解題步驟:①明確研究對象,找出研究對象初、末狀態(對應的速度)及其對應的過程;②對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③弄清外力做功的大小和正負,計算時將正負號代入; ④當研究對象運動由幾個物理過程所組成,則可以採用整體法進行研究.
  • 高中物理《機械能守恆定律》教案
    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掌握機械能守恆定律,學會用機械能守恆定律來解決問題。2.過程與方法: 通過演示實驗來理解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提高觀察與分析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實驗探究與討論,增加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感知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繫。二、教學重難點1.
  • 中考必考知識點:機械能
    【學習目標】掌握機械能的概念,體會物理過程中機械能的相互轉化。【知識點睛】1. 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統稱為機械能。2.機械能3. 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經典例題】例1 本題選自騰訊課堂付費課程《初二下冊力學知識精講》-17機械能及其轉發-機械能及其轉化關於機械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中考物理知識點歸納:功和機械能
    單位:焦耳(J)1J=1Nom 功的原理: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不會少於不用機械時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二、機械效率 有用功:為實現人們的目的,對人們有用,無論採用什麼辦法都必須做的功。 額外功:對人們沒用,不得不做的功(通常克服機械的重力和機件之間的摩擦做的功)。
  • 初二物理機械能的知識點:機械能守恆定律
    1、內容:在只有重力(和彈簧的彈力)做功的情況下,物體的動能和勢能發生相互轉化,但機械能的總量保持不變.   2、機械能守恆的條件   (1)做功角度:對某一物體,若只有重力(或彈簧彈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或其他力做功的代數和為零),則該物體機械能守恆.
  • 如何判斷機械能是否守恆?來看老師的總結
    【學習目標】理解機械能守恆的含義,學會判斷物理過程的機械能是否守恆。【知識點睛】1. 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則機械能總和不變,機械能是守恆的。當除了重力和彈力做功外,還有其他力做功時,機械能將發生改變。例如:小球在地面上越滾越慢是因為摩擦力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了其它形式的能。
  • 【高中物理】機械能考試的重點就是這些,學會了就等於白撿分!
    高考物理最重要的部分毫無疑問是機械能。
  • 初中物理機械能知識點解析:判斷機械能是否守恆
    首先應特別提醒注意的是,機械能守恆的條件絕不是合外力的功等於零,更不是合外力等於零,例如水平飛來的子彈打入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塊內的過程中,合外力的功及合外力都是零,但系統在克服內部阻力做功,將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因而機械能的總量在減少.
  • 機械功和機械能的區別在哪?
    我們做題遇到的多是理想機械(忽略摩擦和機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機械: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FS)= 直接用手對重物所做的功(Gh) 二、機械效率 1、有用功和額外功 有用功定義:對人們有用的功,有用功是必須要做的功。
  • 中考物理知識點:原子及其結構
    中考物理知識點:原子及其結構   ①物質→分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負電)原子核→質子(正電)和中子   ②電子是帶有最小負電荷的粒子,所帶電荷量為1.6×10^-19C   ③摩擦起電   ⑴定義: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⑵原因:不同物質的原子核束縛核外電子的本領不同
  • 中考前一定要搞懂的物理易錯知識點——功和機械能
    本篇文章介紹初中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易錯知識點,同學們在中考前一定要把這些知識點弄清楚,免得考試的時候丟分。 如需免費電子版的初中物理七百講知識點總結,可關注並私信我。
  • 第十一章第四節《機械能守恆定律》知識點詳解及例題分析
    一、機械能及其轉化知識點詳解1.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稱為機械能。2.動能與勢能的相互轉化(1)在一定條件下,動能和重力勢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3)機械能守恆:如果一個過程中,只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機械能的總和就保持不變,這個規律叫做機械能守恆。(4)水能和風能的利用:自然界的流水和風能都是具有大量機械能的天然資源。利用水能發電,一定量的水,上、下水位差越大,水的重力勢能越大,能發出的電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