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習題周周練」
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
第4節機械能及其轉化
1.機械能
【解題依據】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稱為機械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又稱為勢能。
①一個物體可以既有動能又有勢能。如飛行中的飛機因為它在運動而具有動能,又因為它處於高空而具有重力勢能,把這兩種能量加在一起,就得到它的總機械能。
②機械能可能包含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也可能只包含動能和重力勢能或者只包含動能和彈性勢能。
③在整體分析時,我們說某物體具有的機械能可能只有動能,或者只有重力勢能,或者只有彈性勢能;或者動能和重力勢能,或者動能和彈性勢能,或者三種能都有;或者只有勢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題目一 唐詩中「黃河遠上白雲間」,「不盡長江滾滾來」的詩句,這動人的詩句生動形象地反映出這兩條大河分別蘊藏著大量的_____能和_____能,三峽大壩關閘蓄水的首要目的是為了提高水的______能。
【解題思路】分析古詩句中提到的物理情景,結合動能、重力勢能、機械能的定義即可解決此題。修建三峽水電站的目的是為了發電的,從建造時提高水位來分析關閘蓄水的目的。
解析:黃河遠上白雲間,說明了水相對於地面,位置很高,根據重力勢能的定義及決定因素,可以確定,水具有重力勢能;同時,黃河水又在流動,所以具有動能。
不盡長江滾滾來,體現了水在運動,根據動能的定義,即可知道水具有動能;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所以反映這兩條大河蘊藏了大量的機械能。
三峽水電站發電時,要將水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通過關閘蓄水,增加水的高度與質量來提高水的重力勢能,以便有更多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答案:重力勢;動;重力勢
點評:在物理題中,將古詩文中提到的情景與我們學過的物理知識相聯繫的題目很多,如: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與機械運動相聯繫;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與聲現象相聯繫;「黃河遠上白雲間」「不盡長江滾滾來」與機械能相聯繫等等。這也是考試的一個熱點。
練習題1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強烈地震,引發的海嘯破壞性極強,造成幾十萬人死亡和無數財產損失……海嘯之所以有這樣大的破壞性,是因為海嘯具有很大的( )
A.動能 B.重力勢能
C.彈性勢能 D.機械能
練習題2關於物體的機械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高山上的石頭,穩穩地靜止在那裡,它沒有重力勢能
B.運動速度大的物體,具有的機械能不一定就大
C.一根彈簧被拉長時具有的彈性勢能大,被壓縮時具有的彈性勢能小
D.沒有做功的物體一定沒有能
2.機械能及其轉化
【解題依據】一個物體從高處下落,物體的重力勢能轉化成了它的動能;彎弓射箭時,弓的彈性勢能轉化成箭的動能;蹦床運動員從高處落下,在與蹦床面將要接觸時,其有一定的動能,與蹦床面接觸後,床面發生彈性形變,運動員的動能轉化成蹦床的彈性勢能。可見,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題目二如圖所示,運動中的物體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的是( )
A.鞦韆蕩向高處
B.發條帶動指針轉動
C.流星從天而降
D.火箭加速升空
【解題思路】動能和物體的質量、速度有關;重力勢能和物體的質量、高度有關;彈性勢能和物體發生彈性形變的程度有關;據此分析各選項中能量轉化情況。
解析:鞦韆蕩向高處的過程中,質量不變,速度變小,動能減小,高度升高,重力勢能變大。故為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A不符合題意;鐘錶裡的發條帶動指針轉動是由彈性勢能轉化成了動能,B符合題意;流星從天而降的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C不符合題意;火箭加速升空,速度變大,動能變大,所處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加,D不符合題意。
答案:B
【點評】人們利用能量的過程是能量轉移和轉化的過程,明確每一個過程能量是如何轉移和轉化的是解決該題的關鍵。能量轉化的題目必定有一種能量減少,另一種能量增加。像本題中的D選項,兩種能量都增大,就不屬於這兩種能量之間的轉化情況。有時有一種能量減少,但另一種能量不變的例子,也不屬於能量轉化。
練習題3小東在勻速上樓的時候,機械能如何變化( )
A.增大 B.減小
C.不變 D.無法確定
練習題4如圖所示的四種情景中,屬於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的是( )
A.拉弓將箭射出
B.跳水空中下落
C.騎自行車衝向坡頂
D.跳傘勻速下落
3.機械能守恆
【解題依據】大量研究結果表明,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儘管動能、勢能的大小會變化,但機械能的總和不變,或者說,機械能是守恆的。
注意:在應用時一定要判斷是否是「只有」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題目三如圖所示,小球在沒有空氣阻力的情況下,沿無摩擦軌道運動。小球從A點靜止釋放,小球經過M點時的機械能______在A點的機械能(選填「大於」、「等於」或「小於」);小球經過M點後,將做_______運動。
【解題思路】在不計摩擦和空氣阻力的情況下,小球在運動過程中,其機械能保持不變;物體受到平衡力作用時,將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解析:由題知,小球在沒有空氣阻力的情況下,且沿無摩擦軌道運動,所以,小球從A點到M點的過程中,小球的機械能沒有損失,即機械能保持不變;小球經過M點後,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在豎直方向上受到平衡力(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故小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答案:等於;勻速直線
點評:深入理解在理想情況下機械能的變化情況,理解物體的運動狀態與受力情況間的關係,可解答此題。
練習題5小信同學豎直向上拋出一小球,如果不計空氣的阻力,那麼小球在上升過程中的機械能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當小球運動到最高點時,小球處於______(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
練習題6如圖所示,是小球在地面彈跳的情景。小球在A點的機械能為120J,當小球由A點運動到B點時,機械能變為100J,則小球由B點運動到C點時,其機械能可能為( )
A.80J B.90J
C.100J D.120J
練習題7__把一個小球從手中拋出,當它離開手時具有的機械能是20J,如果不考慮空氣的阻力,當小球下落到某一高度時具有的重力勢能是6J,動能為( )
A.15J B.14J
C.13J D.12J
練習題8如圖所示,斜面和水平面均光滑,在水平面上固定一彈簧,其初始位置在C點,現將一小球從A點由靜止釋放,經過BC段,然後壓縮彈簧至D點後不再壓縮。不考慮小球在拐角B處的能量損失和空氣阻力,整個過程中機械能_______(填「守恆」或「不守恆」),小球在A處的重力勢能______彈簧在D點時的彈性勢能(填「大於」、「小於」或「等於」)。
練習題答案
1.D
提示:在海面上,水向一定的方向運動時既具有一定速度,又上升一定高度,所以海嘯具有很大的機械能。此題考查學生對於機械能的理解和掌握,從概念入手分析做出正確判斷。
2.B
解析:高山上的石頭具有一定的高度,所以具有重力勢能,故A說法錯誤;機械能包括動能和勢能,速度快的物體,可能動能大,也可能動能小,因為動能還和質量有關,當然機械能也不一定就大,故B說法正確;彈簧無論是被拉伸或壓縮,都發生了彈性形變,都具有彈性勢能,故C說法錯誤;能夠做功的物體具有能,但不一定就在做功,故D說法錯誤。
3.A
解析:小東在勻速上樓時,質量不變,速度不變,動能不變;質量不變,高度增大,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增大。
4.B
提示:將弓拉彎時,人對弓做功,弓形狀發生改變,產生了彈性勢能;鬆手後,恢復原狀態的弓對箭做功,使箭的速度變大,弓的彈性勢能轉化為箭的動能,A不符合題意;跳水運動員從空中下落時,所處的高度降低,其速度增加,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B符合題意;運動員騎自行車衝向坡頂時,其速度變慢,所處的高度增加,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不符合題意;D跳傘運動員勻速下落時,雖所處的高度降低,重力勢能減小,但其速度不變,動能不變,C不符合題意。
5.不變;非平衡
解析:小球在上升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只有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所以小球的機械能不變;上升到最高點時,小球只受到自身的重力,方向豎直向下,此時小球所受的力不是平衡力,故小球處於非平衡狀態。
6.B
解析:圖中小球彈跳的高度越來越低隱含的信息是機械能逐漸減小;小球在彈跳過程中,要克服空氣阻力做功,機械能轉化不守恆。小球由A到B的過程中,彈跳的高度大於由B到C過程中的高度,小球彈跳的越高克服空氣阻力做功越多,機械能損失越多,小球由A到B的過程中機械能減少了20J,小球由B到C的過程中機械能的損失應小於20J,所以小球由B點運動到C點時,其機械能可能為90J,故B正確。
7.B
解析:不考慮空氣的阻力,小球的機械能是守恆的,因機械能等於動能和勢能之和,且小球最初具有的機械能是20J,所以,當小球的重力勢能為6J時,動能為20J-6J=14J。
8.守恆;等於
解析:不考慮小球在拐角B處的能量損失和空氣阻力,整個過程中只有動能與勢能相互轉化,機械能守恆;由於系統機械能守恆,小球減小的機械能等於彈簧的彈性勢能的增加量,即小球在A處的重力勢能等於彈簧在D點時的彈性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