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為防疫付出巨大努力 成果來之不易

2021-01-12 人民網

原標題:為全球共同抗疫貢獻中國力量

當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一些國家面臨第二波疫情威脅,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之路任重道遠。中國在取得抗疫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基礎上,實現了經濟穩步前行。各國媒體和國際人士積極評價中國持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肯定中國為促進國際社會共同抗疫發揮的作用,表示願同中方加強合作、攜手抗疫。

「這種團結與凝聚力令人震撼」

比利時弗拉芒公共廣播電視公司和VTM電視臺網站報導說,進入秋冬季以來,中國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民眾自覺保持社交距離,廣泛使用健康碼。這些做法讓抗疫工作更高效有序。

俄羅斯阿爾希波夫基金會主席阿爾希波夫表示,中國疫情防控工作毫不鬆懈,通過加強區域管理,對冷鏈食品等各個環節嚴格排查,為生產生活有序進行提供了保障。中國政府全力以赴,有效投入人力物力,中國民眾高度配合,「這種團結與凝聚力令人震撼」。

全球最大的國際航空公司協會之一「航空乘客體驗協會」網站說,中國國內航空業和旅遊業之所以能快速復甦,正是因為中國取得抗疫鬥爭重大戰略成果並毫不鬆懈。中國有效採取公共衛生預防措施,運用大數據精準溯源、健康碼追蹤軌跡,讓人們在旅行中對健康安全更加放心。

美國《連線》雜誌報導說,中國政府和民眾在疫情防控方面作出不懈努力。民眾嚴格執行衛生部門的防疫指導,政府不計成本救治病患,為困難群體提供生活補助。中國的疫情防控工作堅持不懈、目標堅定明確,為生產生活加快恢復正常提供保障。

俄新社的文章說,當有零星病例出現時,中國有關部門會立即開展大規模檢測,並運用大數據等進行溯源。中國民眾高度信任政府,團結且有紀律性,嚴格遵守各項規定。嚴格措施和有效執行是中國抗疫成功的重要經驗之一。

「嚴格科學的防疫工作有效維護了抗疫成果」

南非媒體報導說,南非衛生部部長茲韋利·穆凱茲表示,中國以科學和實證為基礎,積極研發更便利的診斷手段,不斷研究和更新診療方案,並迅速推廣最新的抗疫科研成果。在新冠肺炎疫苗研發過程中,中國科研人員攻堅克難。中國政府積極作為,向社會公眾發布科學防控信息,通過各種形式普及科學知識,積極疏導社會心理,穩定公眾情緒。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的文章說,中國採取嚴格措施防控境外輸入。中國民眾自覺保持社交距離,嚴格遵守防疫政策,各項科學舉措行之有效。

「今日埃及人」網站刊文說,中國採取措施加強對進口冷鏈食品的檢查,保障疫情防控成果。

柬埔寨《金邊郵報》的文章說,中國政府印發《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要求在進口冷鏈食品首次與中國境內人員接觸前實施預防性全面消毒處理。這一舉措取得良好效果。報導指出:「中國為防控疫情付出巨大努力,目前的成果來之不易。」

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發表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教授丹尼爾·法盧什的文章說,中國疫情防控措施目標明確、手段科學、效果顯著。大規模檢測是為了識別每一位可能的感染者,追蹤是為了識別每一位潛在感染者的每一次接觸,嚴格防控手段確保每一個病例都被安全收治,避免更多傳染可能。「各個步驟結合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有效、便捷、科學。中國在抗疫過程中尊重科學,認真聽取傳染病流行病學專家的意見,取得抗疫重大戰略成果。

柬埔寨民間社會組織聯盟論壇項目計劃部主任謝莫尼勒認為,中國「嚴格科學的防疫工作有效維護了抗疫成果,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國際社會需要加強團結、彼此支持」

南非《星報》刊文說,面對疫情,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定不移推進國際合作,攜手各國共同走出疫情陰霾。團結合作是戰勝疫情最有力的武器。非洲國家願與中國守望相助,攜手戰疫。

「中國為全球共同抗疫樹立了典範,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校長馬哈茂德·馬蒂尼長期從事醫學研究工作。他表示:「面對疫情挑戰,我們更加意識到國際社會需要加強團結、彼此支持,中國向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無私地提供了援助。」

菲律賓《馬尼拉時報》報導說,中國為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擔負性作出貢獻。

南非《商報》說,中國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承諾在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優先向包括非洲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提供。「中國體現重信守諾的大國擔當,為全球共同抗疫貢獻中國力量。」

(本報北京、布魯塞爾、莫斯科、約翰尼斯堡、開羅、曼谷11月29日電 記者顏歡、方瑩馨、屈佩、李瀅嫣、周輖、趙益普)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30日 03 版)

相關焦點

  • 加強入境防疫要求,外防輸入必要之舉 | 新京報社論
    在境外輸入已成最大風險來源的現實面前,為全局安危計,為公共利益計,都應提高警惕,加強措施,堵住漏洞,守住國門。圖片來源:新京報網文 | 社論據報導,在11月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對來華航班乘客提出更加嚴格的疫情防控要求,「既是為了維護中國國內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也有利於最大程度降低來華人員自身途中交叉感染風險」。
  • 國外UP主抨擊外媒「無賴式」否認中國抗疫成果
    今日,知名國外UP主「火鍋大王(內森·裡奇 Nathan Rich)」在微博發布視頻,抨擊外媒「無賴式」否認中國抗疫成果的同時,表示中國疫情已經好轉,但每個人都還保持著謹慎的態度。「我最近看了很多報導,很多(外媒)說中國掩蓋了很多病例,情況很糟糕,」裡奇說道,「但我們要關注事實,街上的人變多了,疫情正在好轉,形勢正向好。目前來看,中國的(抗疫)舉措確實是成功的。」裡奇強調,上述外媒的說法,他沒有看到任何證據,「我在中國生活,一切都在慢慢恢復正常。到目前為止,可以說中國是全球處理新冠疫情最好的國家。」隨後,他開始拿外媒舉例。
  • 為什麼說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戴口罩能夠防疫」意義重大!
    美國的這項研究成果堪稱進入本世紀以來,最偉大的研究發現了,將會拯救整個地球人類的命運!這絕不是譏諷,耐心聽聽筆者的解析。「戴口罩可以防疫」,外國人都不信,但是美國研究發現後效果就不一樣了。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這一成果的最重大意義,就在於讓那些蠢貨們終於明白,戴口罩防疫確實有用,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和美國的空氣比中國更香甜!
  • 任賢齊穿防護服登機 希望大家努力配合防疫措施
    任賢齊穿防護服登機 希望大家努力配合防疫措施 時間:2021.01.0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分享到:
  • 隨筆:科學防疫
    在溯源的過程中的調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行程檢測,並且形成一條完整的查證鏈,這項工作是相當複雜的,也不會是一件容易事,所以居民應該理解醫學工作者做出的最大努力。另外一個問題,如果沒有發現患者共同的接觸過的物體和人,這才是個麻煩事,那就變成了無源頭地區,無源頭城市的防疫操作和有源頭城市的防疫操作可能會有所不同,但一切都是為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 「原來這才是中國防疫與我們最大的不同」
    聽完對方介紹中國青島的防疫細節後,這位女主播連連感嘆難以置信。多家外媒以此為標題,聚焦青島全城普檢計劃。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和海外相比,儘管新增病例少得多,但青島決定對全市人口進行核酸檢測」,這就是中國防疫與世界其它地方最大的不同——對新冠疫情的重視程度。
  • 防疫一線日記:能為防疫貢獻一份力量,我驕傲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5日訊(記者 鄧和明 通訊員彭秀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嘉禾縣各級各部門立即行動,打響了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在這場戰「疫」中,許許多多平凡人在奉獻、在付出,所有的努力只為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 學習中國方法是世界防疫的不二選擇
    現在的新冠檢查方法對付特別的無症狀患者, 通行的方法是通過幾次核酸檢查才可以確認他們的是否是攜帶者(實際上是這些無症狀患者顯示症狀也或者繼續無症狀但顯示陽性),科學人物的努力正在一步一步的向前走,但鑑於世界疫情的逐步升級,這種科學成果的期待可以理解,但未必能快速完成。面對流行性的疾病,檢測了多少人那是必要的,多少人被準確的檢測出來那是必須的。
  • 中國科研再做突破,「永不著陸」成果豐碩,外媒:這是真本事
    「中國製造」是近年來國際上非常火爆的關鍵詞,而我們也不負眾望,又一款讓美國也動容的「黑科技」現身,讓外媒頻頻讚嘆:實在太厲害。而此前,我國科學家再度攻克一道難關,成功實現「永不著陸」的夢想,讓外媒紛紛讚嘆這才是真本事。
  • 你敢為實現夢想付出多少努力?
    「付出那麼多,就實現這些,不值得。」這種想法挺理性,但世上許多事,並不都是用值得不值得來算的。有過夢想,並最後實現了。最大的價值在於什麼?在於你可以告訴自己,「我實現過自己的夢想」。從此,你是個實現過夢想的人了。
  • 霸屏外媒!金龍魚成外媒羨慕的中國製造
    甚至當外媒提及這款來自中國的食用油,措辭間毫無排斥與質疑,而是期待與信任?根本原因在於,它們深知,金龍魚「零反」糧油所面對的,是一場為解決世界人民健康問題所打響的戰役。《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早已指出,全國居民慢性病死亡人數佔總死亡人數86.6%,比 2002年的 70%又有較大幅度升高。
  • 付出與收穫是成正比的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婷婷隨筆本文約761字,閱讀全文需要2分鐘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上小學時就對這句話記憶特別的深,因為,知道了要想得到,那就必須得先付出,知道這天上不會掉餡餅,所以就得努力地去爭取。爭取得來的東西才會更加珍惜,因為知道這是來之不易的。
  • 你的努力,都不會白白地付出
    每個人都想擁有成功的人生,用最好的東西去回報養育自己的父母,讓他們在有生之年享受到自己的成功,讓他們為我們感到驕傲,讓他們為我們的成功欣慰和自豪。我們之所以如此努力,就是為了讓自己的愛人過上舒適的生活,可以不再為了生活外出勞累奔波,暢享人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沒有顧慮,不需要太多顧忌的那種生活。我們還可以用大把的時間去陪孩子一塊長大,一起玩耍,在她們成長的日子裡有我們的陪伴,讓她們開心快樂的成長。
  • 產業生態投資人王玥確認出席2020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
    本次「創交會」主題為「數字變革 創新引領」,由中國科協、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工程院、九三學社中央、廣東省人民政府、廣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是以國家雙創戰略為指導構築的創新型、平臺型、開放型、樞紐型國際化創新創業成果盛會。
  • 成功永遠青睞努力付出的人——「龐貝病」男孩給我的啟示
    他的身體不夠健康,他的家庭也不富裕,但他憑藉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贏得了高考,也受到了社會的尊重!王唯佳12歲時被確診患有「龐貝病」,走路和站立都很吃力,晚上還要配戴呼吸機。生活對小唯佳來說是不公平的,沒有給他一個健康的身體,小小年紀就要飽受病痛的折磨。可想而知,在小唯佳求學的道路上,他吃了多少苦頭,經歷了多少磨難,忍受了常人無法想像的痛苦。
  • 歐洲疫情再次爆發,多個國家達成一致,中國需要為此付出更多
    最近這段時間如果非常關注國際新聞的網友,應該都了解到,歐盟在上一周的首次峰會中多個國家已經達成了一致,表示中國需要為此付出更多。不少網友將其稱為無理要求,疫情本來就不是中國一個國家的責任,為什麼中國要為防疫工作付出這麼多?歐盟國家甚至還表示中國應該在全球面臨挑戰時,承擔更大更多的責任。
  • 夜空出現巨大光束,華北冒出「流星」,外媒:中國在試射什麼武器
    據環球網4月28日報導,27日晚間8點,北京、天津、太原等華北地區夜空出現巨大光束,如同「流星」一般。這懸掛的巨大光源,將華北照的「夜如白晝」,它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呢?國內外網友對此都議論紛紛,外媒也在猜測中國又在試射什麼新武器。官方並未對此給出答案,但有些媒體和網絡論壇卻信誓旦旦地宣稱,這是太原基地發射的北鬥衛星。
  • 高校「翻譯」志願者:用語言傳播「中國經驗」助力世界防疫
    新華社北京3月27日電 題:高校「翻譯」志願者:用語言傳播「中國經驗」助力世界防疫  新華社記者魏夢佳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快速擴散蔓延,在北京,有這樣一群年輕的志願者,勇敢無畏、不畏辛勞地向外籍人士提供語言翻譯服務,以期通過「譯者」力量,傳遞疫情防控和衛生防護的「中國經驗」,助力世界防疫抗疫。
  • 防疫車(環氧乙烷滅菌)科技成果評價新聞發布會
    防疫車(環氧乙烷滅菌)科技成果評價新聞發布會發布時間:2020-12-03 16:41:35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王東海關鍵詞:版權所有: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 世界觀|「一衣帶水,天下一家」,中國捐贈韓國的防疫物資包裝上寫著...
    「肝膽每相照,冰壺映寒月」,「一衣帶水,天下一家」,一批批來自中國各界的捐贈防疫物資抵達韓國,緊急馳援。近來,韓國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發展迅速。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6日通報,當地時間5日0時至6日0時,韓國新增518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628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