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攻克難關,小型核反應堆取得突破,核動力航母又見曙光!
據報導,我國最近正式啟動了玲瓏一號小心核反應堆項目,在核能源領域再次取得突破。這個消息一經傳出,網友紛紛拍手叫好,一些軍迷更是直呼看到了國產核動力航母的希望。玲瓏一號是專門研究小心核反應堆,製造小型核電站的項目,如果能成功,無疑會讓我國核技術再上一個臺階,我國核動力航母也許也能加快議程。目前,我國的大型核電站技術已經十分豐富,相關技術也已經處於世界頂端。但同樣的,我們還有許多技術難關沒有攻克,小型核反應堆就是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雖然玲瓏一號項目取得了一定突破,且政府十分重視,但畢竟才開始正式啟動,還不能妄下定論。
-
中國新型航母可能搭載核動力?坐擁兩座核反應堆,難題不容忽視
按照核動力航母的標準,最高航行速度在30節左右,最大排水量在10萬噸左右的航母,才能算作是一艘成熟的航母。那麼作為亞洲發展勢頭最為迅猛的中國,在核反應堆領域有著怎樣的成就?據悉我國在第十二屆國際核電工業展覽會上,首次公布了「玲龍一號」小型核反應堆的消息,此後在第十六屆核工業展覽會上,首次亮相「玲龍一號」。
-
製造核反應堆是強項,我們有能力建造核動力航母嗎
,我們有能力建造核動力航母嗎 航母的難,反應堆對於能夠自研核潛艇堆的國家,差的是錢,不是技術,相對而言,如果沒有外購渠道,航母的超大型螺旋槳,主軸,甲板用高強度鋼材(包括加工焊接技術),阻攔索,艦載機起降輔助技術,艦載機,綜合指揮系統,遠距離預警技術,衛星定位等。
-
裡程碑式重大進展!中國核反應堆再獲突破,核動力電源車即將實現
導讀:裡程碑式重大進展!中國核反應堆再獲突破,核動力電源車即將實現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軍事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我國能造核潛艇,為何不造核動力航母?原因竟是核反應堆功率較小
而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國家卻只有兩個,也就是美國、以及法國。如果按照原理來看,其實核潛艇和核動力航母的原理大致相似,都是使用核動力作為能源,驅動螺旋槳前進。而我國在上個世紀都已經建造出來了核潛艇,但為什麼核動力航母那麼難造呢? 其實核潛艇以及核動力航母都需核能作為能源驅動,但是兩者體積、排水量相差太大。
-
玲瓏一號國產小型核反應堆亮相!核動力航空母艦離我們還遠嗎?
文/山峰 我國已經有了2艘常規動力航母,第三艘也即將下水,那麼我國何時才能有自己的核動力航母呢。核動力航母最大的問題是原子反應堆,簡單說就是核反應堆是一個能量巨大的鍋爐,用冷卻鍋爐傳遞熱量的一迴路加熱二迴路的水,使之變成蒸汽推動汽輪機旋轉,帶動螺旋槳推動艦船航行。
-
全球僅兩國掌握核動力技術,此國處於摸索階段,決定新航母實力
說到核動力航母,關鍵設備正是核反應堆,比如說尼米茲級航母搭載2座A-4W壓水反應堆,最大功率達到26萬馬力。而福特級航母搭載2座A-1B反應堆,最大功率達到28萬馬力。
-
小型核反應堆搞定,航母即將下餃子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17日的報導稱,中核工業10月16日傳來喜訊,我國小型核反應堆知情人士稱,『玲龍一號』小型反應堆項目被搞定之後,我們核動力航母的建造將沒有任何阻礙,只要我們國防需要,核動力航母可以如下餃子一般進行生產。
-
國產核動力反應堆終於成功了:未來核航母想生產多少就產多少
據悉,自2004年開始,我核工業集團公司設計研發了我國自主的新一代小型輕水堆ACP100,該ACP100小型輕水堆,實際上是衍生自國產ACP1000型壓水堆的第三代改進型核反應堆,特別是其強大的非能動安全系統,也就是所謂餘熱排出系統等一系列非能動安全系統,顯著提高了反應堆的安全性。
-
或使中國受益,擁有核動力航母
大家都知道我國003號航母正在建設當中,雖然我國突破技術壁壘擁有了航空母艦,但是想要建造核動力航空母艦還是沒有辦法。而世界上目前擁有核動力航空母艦的也非常少,目前有現役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只有美國和法國。核動力航空母艦其實是以核反應堆為動力裝置的航空母艦,加一次核燃料就可以長期續航,而且並不需要攜帶大量的燃料出行,因此它就可以節省出大量的空間以及載重噸位。
-
氣冷反應堆一舉突破!「五星之光」核轟炸機曝光,成功或只差一步
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在軍事圈裡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只要武器裝備中帶有「核」,就足以說明其性能的先進性。例如:核動力航母比常規動力更加先進;洲際飛彈比常規飛彈射程更遠、威力更大;核潛艇的各種性能比常規動力潛艇有更強的作戰能力。
-
國產小型化核反應堆呼之欲出,中國核動力航母也不遠了?
近日,我國自主研發的一款民用版小型化核反應堆一經亮相便引起了眾多網友的廣泛關注。 除了該型反應堆本身強大的性能之外,對我國未來核動力航空母艦的誕生時間也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那麼我國的核動力航空母艦究竟還有多遠呢?
-
核動力那麼強,為什麼沒有普及,然後用在民用商船上?
眾所周知,美海軍被稱作海上霸主,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美海軍具備目前世界上最為龐大的航母戰鬥群。目前,美海軍的航母戰鬥群足足有11個,而且都是核動力航母,這讓很多國家都感到豔羨不已,即使是發展進程極為迅速的中國也是在近幾年才掌握自主研製建造航母的技術,但卻至今沒有突破大型艦載核反應堆技術的消息傳出。
-
推動8萬噸核航母,需要「並聯」8座094核潛艇所用的核反應堆!
雖說目前全球擁有核潛艇的國家也不過,但至少還有「五常」和印度六個國家,可擁有核動力航母國家更少,只有美國和法國兩個國家。而我國也是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建造核潛艇,可在50年後的今天建造的兩艘航母也都是常規動力,那為何我國能建造核潛艇卻不能建造核動力航母呢?
-
我國航天取得重大突破,「永不著陸」已成現實,美:中國動真格了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雙航母時代,五代機的發展也絲毫不遜色,但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國發展腳步從來沒有停歇過,許多科學家以及專業技術人員在背後默默付出,克服一道又一道難題。如今我國在航天領域又取得重大突破,「永不著陸」已成現實,美:中國動真格了。
-
不只新型核反應堆!俄羅斯借破冰船之名,把建造核航母的路鋪平了
【環球網軍事報導】俄羅斯將於2023年啟動研發排水量達70000噸的新型核動力航母,可能在2025年動工建造。雖然俄羅斯在蘇聯時代就擁有建造軍民用大型核動力艦艇的豐富經驗,但最大排水量只達到3.3萬噸級。唯一建造7.9萬噸級「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航母的努力,隨著蘇聯解體而失敗。如今,俄羅斯終於要「重啟」核航母工程,而滿足驅動7萬噸級以上大型航母要求的新核反應堆首當其衝。
-
俄羅斯研製出不用加燃料的超級核反應堆:一次用五十年
美海軍沒去最先進的核反應堆就是維吉尼亞級上的核反應堆,這款潛艇的核反應堆也只能使用33年,而俄羅斯此次改進以後的核反應堆預計可以使用50年以上,且不需要加注核燃料。但核動力戰艦就不一樣了,即使是加注燃料比較容易的核潛艇,一般也需要40天到60天,即兩個月左右,按照每5到7年加注一次算,一艘核潛艇服役期間內有一年半到兩年都用在了加燃料上了,其他核動力艦艇只會更多,畢竟潛艇實際上是比較特殊的戰艦。
-
突破!小虎鯨的核電寶都出2.0版了
一般來說,要把核能直接轉換為電能或者機械能,目前看來有至少3種途徑。直接把核能轉換為電能的,就是所謂的核電池。一般應用在衛星和深空探測器等載荷上,主要是探測火星以外的外行星所用。而推動核潛艇和核動力航母的核動力包,基本就是大型核電站的微縮版。需要用一迴路和二迴路置換出反應堆核心的熱能,產生高溫高壓的水蒸氣;再用這些水蒸氣推動封閉的汽輪機轉動;要麼直接用這種轉動帶動大軸和螺旋槳或者泵推推進;要麼把這種轉動先帶動發電機發電,然後再用電力帶動電動機推進。總之不論是陸地上的核電站,還是海裡的核潛艇和核航母。
-
突破!小虎鯨的核電寶都出2.0版了
一般來說,要把核能直接轉換為電能或者機械能,目前看來有至少3種途徑。直接把核能轉換為電能的,就是所謂的核電池。一般應用在衛星和深空探測器等載荷上,主要是探測火星以外的外行星所用。因為到這些外行星附近軌道時,太陽的光能已經比較微弱,傳統的太陽帆板的發電量明顯不足,因此必須使用工作壽命在50年左右的核電池。這種所謂的核電池,和核電站其實大相逕庭。
-
中國玲瓏一號核反應堆熱功率,超過美國航母,為何第三艘航母不用
世界上有很多的國家,而每個國家肯定都希望自己能夠長久地存在於世界上,所以每個國家都非常重視保衛工作,那大部分國家都是由陸地和海洋構成的。 但是前面一種需要燃燒燃料使鍋爐燒開而產生蒸汽,後面一種則是利用核反應堆燒水來產生蒸汽。 目前我國擁有兩艘航母,不過都是常規動力型的,能用後面這一種技術應用於航母的只有美國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