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猴子敲出莎士比亞全集》看到這個書名我就驚訝了,猴子?用電腦?打字?還要打莎士比亞的文章?還全集?神了!
所以二話不說直接入手,就想看看如何能完成這樣高難度的實驗操作。
好吧,待我看完這本書,我發現這本書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標題黨。所謂猴子:就是人類。當然人類敲出莎士比亞全集,完全沒什麼難度啊。
雖然是被標題黨吸引,但是內容卻是相當不錯的,它是一本討論人類起源發展的生命科普類書籍。
作者盧克.奧尼爾: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倫敦大學藥理學博士、都柏林聖三一學院生物化學與免疫學學院教授。榮獲國際細胞因素和幹擾素協會頒發的「米爾斯坦獎」、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頒發的「巴克羅夫特獎」、歐洲免疫學會聯合會獎章、愛爾蘭皇家學會頒發的生命科學金獎。
從精子卵子的結合開始、從科學的角度分析愛情、討論為什麼會笑、探討人們熱愛音樂的科學解釋、睡眠與生命的規律、真實世界和超人、機器人與人類的關係、是否能消滅所有的疾病、為什麼不用擔心變老、挑戰死亡、人類會滅絕麼、以及明天會更好等幾個論點進行展述。
內容與思想,探討的話題都很不錯,正如書封所寫「一次手不釋卷激蕩靈魂的閱讀體驗、一場從元素到人類未來的科學之旅」。
厚厚的一本書共計300多頁,密密的小字滿載幹活,清晰明了、幽默好玩的插圖提高了理解力。龐大的實驗結果和數據支撐了全書的各項理念。
你知道麼,孩子五歲前沒有從父母或者看護人那裡得到雙向交流,以後他們將會遇到社交和情感發展的阻礙。
你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思考路徑麼?
你知道麼?真正的味覺體驗是離不開我們的嗅覺。
你好奇麼?在未來,人造食物是什麼樣子的。
如此誘人的內容,讓我不知不覺深陷其中,在此給大家分享其中一個片段:
在第八章中,作者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會笑?
1.笑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可以對抗心臟病、降低糖尿病患病風險、降低痛感、可以拉近人與人的距離,是最好的社交紐帶、可以指示地位
2.怎樣令人發笑?
營造緊張感,並在後面內容中消極緊張的笑話,或是當我們的推測被證明錯誤,又在重構認知時,就會發笑。
3.幽默在幼兒時期就開始形成了;
女性更希望男性幽默一些,且願意聽自己的笑話;
男性不在乎女性是否幽默,但希望自己在對方眼中是幽默的。
4.夫妻相對而笑的頻率越高,關係越親密
5.為什麼我們不能給自己呵癢呢?
因為呵癢這個動作激活了大腦預警疼痛的區域,笑成為了防禦機制或者順從表現。
自己給自己呵癢,沒有觸發危險預警,也就不會發笑了。
6.最好的良藥就是適當的節食、大笑與樂觀。
如果你對書中展現的觀點、話題感興趣、且比較熱愛生命與科學,那麼強烈推薦這本書,內容科學嚴謹、觀點有趣新穎。
關注我,分享在讀好書及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