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銘推薦 | 想更了解生命與健康,這些科普好書來幫你

2021-02-21 羅輯思維

王立銘老師是得到App《生命科學50講》 《眾病之王的解決方案》課程主理人。

他不僅是卓有成績的生物學家,還是著名的科普作家。每月6日,他還會在得到App中準時帶來《王立銘·巡山報告》,為你解讀生命科學領域的最新進展。

我們邀請王立銘老師為你開了一份科普書單,希望能讓你更加了解生命科學。

《自私的基因》

[英] 理察·道金斯 著,中信出版集團

推薦理由:這本野心勃勃的書試圖用分子層面的演化論,來解釋從生物生存、繁衍、智慧、到社會關係的一切。其實,與其說這本書提供了什麼全新的科學研究結論,倒不如說它提供了一套全新的看待覆雜問題的視角。

這也部分解釋了為什麼很多商界大佬經常會引用「自私的基因」。順便說一句,他們對這個詞的理解基本都是錯誤的。不信?你自己看看書。

▽ 戳此查看

《  白   板  》

[美] 史蒂芬·平克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湛廬文化

推薦理由:這本書試圖回答一個問題:「在每一個人呱呱墜地的時候,腦中攜帶的是一張接近完成的心智藍圖,還是一塊純潔無暇的心智白板?」

這當然是生物學和心理學問題,但是你會發現,它還涉及到人類的道德、法律和政治活動,甚至人類的尊嚴與價值觀。

▽ 戳此查看

 《我們為什麼會生病》

 [美] 倫道夫·M.尼斯 喬治·C.威廉斯 著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推薦理由:這本書做了一個非常冒險的嘗試:在達爾文理論框架下系統的解釋人類疾病的來源和意義。

在書裡你會看到,從演化論的視角出發,哪些疾病是人類擺脫不掉的夢魘,哪些疾病是我們沒事找事的惹禍上身,哪些疾病甚至是我們主動選擇來幫助我們生存繁衍的。

▽ 戳此查看

《眾病之王:癌症傳》

 [美] 悉達多·穆克吉 著,中信出版集團

推薦理由:這是最好的疾病科普之一。它並不是在講解癌症是什麼、怎麼治療和護理癌症病人。這本書講述的是人類醫學和癌症這個魔鬼相遇、相識、在戰場上一敗塗地到絕地反擊的整個歷史。

▽ 戳此查看

 

《上帝的手術刀》

王立銘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湛廬文化 

推薦理由:這本書曾獲華人科普最重要的大獎「吳大猷科普金獎」。「上帝的手術刀」指的是基因編輯,通過它我們能夠直接編輯、設計物種的遺傳物質,創造全新的生物性狀,影響乃至逆轉生物演化的力量,可能是生物學家手中最接近上帝級別的技術。

但這項技術是點亮了阿拉丁的神燈,還是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呢?書中帶你回顧了基因編輯技術的「前世今生」,並且展望了它可能給我們帶來的好處與隱憂。

▽ 戳此查看

想了解更多王立銘老師推薦的優秀科普書?>>>戳此查看

相關焦點

  • 浙江大學80後教授王立銘:科普衝動,按捺不住
    重要的是傳播科學的邏輯,就是當我們面對一個未知的新事物時,知道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思考、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  培養公眾的科學素養,讓大家理解科學家是怎樣思考問題的,能用正確的眼光來看待科研工作及每一次突破,這是王立銘努力在做的。  能影響一些人的觀念,比做出一流成果更有成就感  2000年,正在讀高二的王立銘偶然買了一本楊振寧先生的隨筆集。
  • 向你隆重推薦——《王立銘·生命科學50講》
    經過半年的打磨,我們敢拍著胸脯說:這是一門獨一無二的生命科學課。為什麼敢這麼說?1. 生命科學的每一次重大創新,都會給人類觀念帶來巨變。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更將看到它對人類生存方式帶來的顛覆性變革。這是我們選擇《王立銘·生命科學50講》,作為「得到」自然科學課程起點的原因。2.
  • 6本通俗易懂的科普好書推薦,有趣又不乏專業知識,推薦給大家
    好書推薦第197期:科學是人類精華的體現,但是有時候,太專業的科學知識似乎離我們太遠,不適合普通大眾,因為這些東西太過深奧,不循序漸進的訓練,很難體會其中的奧妙,但是科學發展史中,也有一些有趣的通俗讀本,這些書籍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我們解釋科學中的種種有趣現象和理論。
  • 「斜槓青年」王立銘 | 人物
    對於《知識分子》的讀者來說,王立銘並不陌生:他既是浙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的教授,又是本公號的籤約作者,寫了許多漂亮的科普文章。這句話觸動了王立銘。世紀之交,當時的電視新聞裡每天都在說,「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儘管這句話今天被調侃成了21世紀後半葉才是生命科學的世紀),立志做科學家的他一心想投入這個蓬勃發展的學科。在旁人眼中,王立銘這一路走得順風順水。
  • 王立銘線上講座:基因編輯,雕刻生命的手術刀
    基因編輯,雕刻生命的手術刀為你呈現基因編輯技術的來龍去脈以及對個人到底有何影響
  • 「書單」想了解哲學,有哪些入門的好書推薦?
    沙牛提示閱讀本文需要3分鐘,為你推薦幾本入門哲學的好書。如果你喜歡本文,就分享給你的小夥伴!為什麼要讀哲學?今天的書單,就向你推薦一些入門的哲學類好書。1. 《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豆瓣評分8.6這本書,我曾多次推薦過,而今天的這份書單,它依然排在推薦榜單之首。為什麼?
  • 好書推薦| 一本書,告訴孩子「我從哪裡來」
    好書推薦| 一本書,告訴孩子「我從哪裡來」 蔡木蘭 2018-10-04 09:05 來源:澎湃新聞
  • 這5本生物學著作,帶你讀懂生命的密碼
    生命是個神秘又迷人的話題,我們似乎每個人都了解,卻又沒有那麼熟悉。我們從何處來,又將往何處去?人類和其他生物之間,有哪些相似又有哪些不同?就讓這5本生物學著作,帶你懂得生命的密碼。生命到底是什麼?那些因素構成了生命?每一種因素都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被人類認識的?王立銘老師用生物學家的專業視角,用一本書回答了這些大問題。
  • 今天為大家推薦一本,能改變你命運的好書《秘密》
    你現在一定也開始好奇了,那個這個秘密到底是什麼呢?往下讀,我帶你一起來了解這個秘密。1、我為什麼要推薦這本書我之所以推薦這本書,是因為這本書,真的能讓人每一個人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每一個人,都想要實現夢想,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有些人,為了夢想,耗費了很多時間精力,包括金錢,始終都是沒辦法實現。
  • 那些因為疫情而憋在手裡的好書 |書單
    今天,我們聯合了17家出版機構,請大家推薦一本#因為疫情而憋在手裡的重點好書#。當然,隨著各地的陸續復工,有些書已新鮮出爐,開始奔向讀者的懷抱,大部分書還在加快印製,相信馬上就能和大家見面。把他交出去可以換來上萬人的安全,以及反戈一擊的機會;保護他則需要冒著性命之憂挑戰黨衛軍,還可能讓重拾自由的努力功虧一簣……生命該如何論處輕重?當死亡降臨,人是否還能保有最後的人性?2020年,關注三聯生活書店。開啟全新的生活方式,每一天都是新的生活。
  • 《給忙碌者的病毒科學》:帶你快速了解病毒,更好地保護自己和家人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 韓啟德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 張定宇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 張文宏鼎力推薦浙江大學教授王立銘最新力作《給忙碌者的病毒科學》作者:王立銘出版社:湛廬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了解人類與病毒相伴共生的歷史,走入入侵人類世界的病毒的隱秘世界,掌握抵禦病毒侵襲的科學方法,迎接與病毒共生的新常態未來。王立銘教授親述的硬核病毒科普,9大模塊,全方位直擊現代人最應該了解的病毒科學九大問題:畫像、入侵、流行、隔離、疫苗、藥物、溯源、歷史、未來;1份側寫,囊括我們必須了解的10種病毒。所有因新冠疫情而渴望了解病毒的人,都能在本書中有所收穫。
  • 共賞百本好書|百本好書,等你免費來讀
    在讀書日濃鬱的閱讀氛圍中,「百本好書送你讀」活動第二期的10本好書新鮮出爐。本期推薦的這10本送讀好書,有再現習近平總書記知青時期艱苦生活和成長曆程的《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有簡練而深刻的中國通史傑作《中華史綱》,有讓人感受到愛與美的《青銅葵花》等等。讀書就像修行,讓你能時時仰望星空,汲取前行的力量。最美人間四月天,正是讀書好時節。快抓住明媚春光,盡情悅享書香吧!
  • 好書推薦~第61期|「超過100種小動物,就在你身邊」
    按:本欄目所推薦圖書有以下幾點說明:(1)均是個人喜好。不保證我喜歡的,你也會喜歡;(2)只是推薦,不代表我都看過——就像很多人說的,所謂的書單,其實是自己想看而未看,而希望別人去看的。(4)書單的編排基本上是這樣:自然文學/科普、海外中國研究、古代文學、雜項。(5)每期推薦數量不固定,但不會太多。推薦多了你我都會疲倦。不保證每天更新。
  • 2019中信好書·科普新知榜|15本書,讓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為了了解薄醫生的日常工作,阿信還曾走進他的ICU會議室,聽他講述那些生命最危急時刻的搶救故事。在這些生與死的故事中,阿信發現,也許多掌握一些基本的醫學知識,就可以避免很多悲劇的發生;多了解一點醫療系統,就可以多一些面對疾病的豁達和坦然。這本《薄世寧醫學通識講義》,就是薄醫生匯聚半生所學,寫給普通讀者的一本醫學科普。
  • 為什麼給自己呵癢不會發笑,生命科普好書帶你尋找答案
    所以二話不說直接入手,就想看看如何能完成這樣高難度的實驗操作。好吧,待我看完這本書,我發現這本書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標題黨。所謂猴子:就是人類。當然人類敲出莎士比亞全集,完全沒什麼難度啊。雖然是被標題黨吸引,但是內容卻是相當不錯的,它是一本討論人類起源發展的生命科普類書籍。
  • 書單|央視新聞推薦的科普類好書書目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央視新聞推薦的40種科普讀物,非常適合對科學常識感興趣的同學們,相信會滿足你們的探索欲,也一定能從中找到喜歡的一本,從而培養起自己的興趣愛好。 央視新聞推薦的科普類好書書目
  • 17家出版機構聯合書單|那些因為疫情而憋在手裡的好書
    阿信看著手裡遲遲不能和讀者見面的好書也是略感頭禿。這不,阿信聯合了17家出版機構,請大家推薦一本#因為疫情而憋在手裡的重點好書#。當然,隨著各地的陸續復工,有些書已新鮮出爐,開始奔向讀者的懷抱,大部分書還在加快印製。
  • 10本豆瓣高分好書,不雞湯不煽情,給你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然而我是買來做心理學入門的消遣讀物的。作者用詼諧幽默的語言,結合大量事例把深奧的心理學原理解釋得通俗易懂,越讀越有興趣,必須強烈推薦。@bet***an:只當教材是委屈這本書了,每個人都需要讀一讀,雖然是入門級心理學科普,但是讀完對自己的身心都有了更深的認識!每章內容的量都不會太多,讀起來很舒服,翻譯也不錯。
  • 不如讀書吧:每日一本好書推薦《自私的基因》
    我們從哪裡來,又將到哪裡去。生命有何意義,我們該如何認知自己?《自私的基因》充滿想像力。任何生物,包括我們自己,都只是求生的機器。這本書是實實在在的認知科學,複製、變異和淘汰簡單的三種機制可以演變出所有大千世界生命現象裡的林林總總。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的突破性貢獻在於,把根據自然選擇的社會學說的這一重要部分,用簡明通俗的形式,妙趣橫生的語言介紹給大家,這是首次。
  • 什麼樣的科普書才是值得孩子反覆閱讀的好書?
    什麼樣的科普書才是值得孩子反覆閱讀的好書?未來孩子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如何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提升孩子的綜合實力?童書媽媽小麗採訪了文津獎得主、著名科普作家汪詰老師,我們一起來看看汪老師怎麼說。汪詰,著名科普作家,科普自媒體人,「科學聲音」聯盟執行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