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F2018】王建安專訪: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中國經驗和新進展

2021-02-22 365醫學網訂閱號

  王建安教授:第一、我國在人工經導管瓣膜的自主研製上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VenusA valve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個得到CFDA批准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經心尖途徑的J Valve也已獲CFDA批准,VitaFlow瓣膜已經完成臨床試驗,等待CFDA的批准。

  此外,預裝瓣膜系統已經完成FIM研究,初步研究結果良好,本中心在印度知名的KMCH和SIMS醫院使用Venibri瓣膜成功進行了3例手術的手術示教。令人欣喜的是,第二代可回收Venus-A plus瓣膜突破了技術難點,已經開始臨床試驗。相信不久的將來有更多的更好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可為中國的廣大患者服務。

  第二、在二葉式主動脈瓣畸形的TAVR手術取得了突破。我國TAVR手術中二葉式主動脈瓣畸形的比例高達50%,遠較西方人群的3%左右高,而二葉式主動脈瓣畸形在2012年的歐洲指南中被列為TAVR手術的相對禁忌證,即使在2017年歐洲最新的指南中也作為偏向於外科換瓣手術的一個考慮因素。因此,突破二葉式主動脈瓣畸形TAVR手術的難題對我國顯得尤為重要。本中心基於每一例TAVR手術的仔細觀察,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基於瓣環上結構的瓣膜尺寸選擇原則,對大多數患者的瓣膜尺寸進行downsize,可明顯提高TAVR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關焦點

  • 應用J-Valve瓣膜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治療高危單純主動脈|TAVI|主...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 心臟外科(北京  100037)4.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心外科(上海  200032通信作者:郭應強,Email:drguoyq@hotmail.com關鍵詞: 主動脈瓣反流;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J-Valve 瓣膜引用本文:羅一純, 劉路路, 石峻, 錢宏, 季宇鵬, 王巍, 王春生, 郭應強.
  • GW-ICC2020 | 葛均波院士談中國TAVR的進展和創新
    點上方藍字「國際循環」關注我們,然後點右上角「…」菜單,選擇「」編者按:近年來,隨著器械改進和技術提高,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已逐漸用於外科低危患者,同時中國在人工2019年8月16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了針對幾種經導管心臟瓣膜的擴大適應證,包括外科手術死亡風險或嚴重併發症風險較低的重度主動脈狹窄患者,而既往批准的幾種經導管瓣膜只適用外科手術中高風險患者。近年來,TAVR手術例數在歐美國家呈逐年上升趨勢,例如德國是世界上TAVR開展最早的國家之一,2013年開始其TAVR已超過外科主動脈瓣置換術(SAVR)。
  • 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患者,TAVR術後腦缺血風險高!JACC刊登浙醫二院...
    目前,即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不開胸換瓣術)已成為治療症狀性重度主動脈瓣狹窄的重要手段,其適應證已擴大到外科手術低危的患者。大多數人的主動脈瓣有三個瓣葉,但部分人只有兩個瓣葉,這種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是TAVR治療的難點。而由於其獨特的形態特徵,許多隨機臨床研究並沒有納入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患者。
  • 經導管肺動脈瓣置換術之創新與進展
    作者:陳莎莎 潘文志 周達新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TPVR/PPVI經導管肺動脈瓣置換術(Transcatheter pulmonary valve replacement, TPVR),又稱經皮肺動脈瓣置入術(Percutaneous pulmonary valve implantation, PPVI),於2000年由Philipp Bonhoeffer
  • 經導管二尖瓣修復和置換術:十大要點
    近年來,經導管二尖瓣幹預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 葛均波院士團隊盤點2020年經導管瓣膜治療
    由於新冠疫情,整個世界仿佛被按下慢進鍵,經導管瓣膜治療也不例外。全球範圍內,本年度經導管瓣膜治療進展略顯緩慢,但仍不乏亮點。 2019年,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和歐盟CE認證體系已批准Sapien 3、Sapien 3 Ultra、CoreValve Evolut R和CoreValve Evolut PRO可用於外科手術低危的嚴重主動脈瓣狹窄患者。
  •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瓣葉增厚和衰敗的組織學分析
    血栓在主動脈及心室均有發現,其形狀既有層狀,也有乳頭狀,提示血栓可能在層流或湍流的模式下形成(圖 2E)。在植入時間小於 30 天的亞組分析中發現 50% 的樣本出現瓣葉血栓,且以瓣葉基底部為主(圖 2F)。
  • [OCC2017]周玉傑:經導管介入治療未來發展熱點探討_介入治療_OCC...
    、介入無置入、仿生生物可降解支架(BDS)、納米靶向治療冠心病等方面,對近年經導管介入治療領域的研究熱點進行了盤點,並對未來的發展趨勢做了展望。PARTNER II研究以及2017年ACC公布的SURTAVI研究結果均顯示,對於中危患者,TAVR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均與外科主動脈瓣置換術(SAVR)相當。日前,TAVR的手術適應證從高危逐步向中危擴大。
  • CCCP 2020|周勝華教授:二尖瓣治療術的未來新發展
    瓣膜性心臟疾病是結構性心臟疾病中的一種,是由於四個心臟瓣膜(主動脈瓣、肺動脈瓣、二尖瓣及三尖瓣)中的其中一個瓣膜出現損傷或缺陷而引起的疾病。8月21日,在線上線下同時舉行的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學分會(CCCP)上,來自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的周勝華教授對二尖瓣治療新技術進行了全面的介紹,同時結合中國臨床病人的實際情對該領域未來的發展方向作出了新的展望。
  • 亞臨床瓣葉血栓形成|結構性心臟病彩色圖譜
    8年前曾行二尖瓣(MV)人工生物瓣置換術,使用了1枚25mm Edwards Magna瓣膜(Edwards,Irving,CA)。當時入院時,經胸超聲心動圖顯示左心室射血分數為60%,屬於正常範圍內,但MV平均跨瓣壓差為12mmHg,評估瓣口面積為0.7cm。隨後行心臟CT檢查,發現生物瓣嚴重鈣化。
  •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十一):主動脈縮窄與主動脈
    此外,由於在宮內時動脈導管保持開放,血流通過主動脈峽部有限,產前診斷 CoA 極具挑戰性。心臟超聲能對 IAA 做出準確的判斷(ⅠB),可以提供弓中斷的部位、弓不連續的長度、左室流出道的大小、主動脈瓣發育情況、升主動脈直徑及是否合併其它心血管畸形等詳細信息。
  • 多篇文章聚焦成纖維細胞研究新進展!
    圖片來源:Brian Aguado【1】Science子刊: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介導肌成纖維細胞失活,促進心臟重塑doi:10.1126/scitranslmed.aav3233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安舒茨醫學分校和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研究人員聯手開發出基於生物材料的心臟組織「模擬物」來測量患者對主動脈瓣置換術的反應,從而為了解心臟組織在手術後進行自我重塑的方式提供了新的見解,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
  • ...人民醫院完成全球首例「經頸動脈TAVR+TEVAR+PBACA」一站三式手術
    但誰能想到的是,2周前老伯還反覆心衰發作、行走困難,處於精神和胃口都很差,體重已減輕20餘斤的病危狀態。為什麼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一切源於7月4日在梅州市人民醫院導管室進行的一場「驚心動魄」的高難度手術:經頸動脈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R)+胸主動脈腔內修復術(TEVAR)+經皮球囊主動脈縮窄血管成形術(PBACA)——這是全球首例一站三式手術!
  • 女子突發主動脈夾層破裂10小時手術創生命奇蹟
    人民網訊 50歲的王女士任職於一家高科技公司,是一位熱愛事業、熱愛生活的白領精英。2月中旬,王女士正在海棠灣參加公司年會,她操持會議疲憊之餘心情舒暢,和幾位同事一起遊泳放鬆,沒想到遊泳過程中,她突然感到胸部一陣撕裂樣的劇痛。